《边城》导学案

《边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 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 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 、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在中国大地上有个名不经传的小城——凤凰城,因为一个作家的一篇小说而成为旅游圣地,他就是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2、简介作者沈从文。 (1)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我国现代作家、文物研究家。

他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著作有《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长城》,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代表作。他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

(2)沈从文是带着年轻人的理想和热情,带着对新世界的渴望,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赶到大都市北京的。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身处虚伪、自私、卑鄙、懦弱、冷漠而又冠冕堂皇的都市,沈从文感到,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要脱离眼前的苦难,唯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必须重铸我们的国魂。于是,他将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生在湘西,对故乡人民怀有特殊的深厚感情。于是,他便用自己的笔勾勒了一幅幅湘西风俗画,以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来表现自己所崇奉的民族传统美德。

(3)沈从文名言名句

1.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

2.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

3.宁可在法度外灭亡,不在法度中生存。

4.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4)关于人性的名言

1.世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但教育和习惯却使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隔着各种外衣对它们加以认识。(切斯特菲尔德)

2.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勃朗宁)

3.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

1

4.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

5.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笛福)

6.人就像藤萝,他的生存靠别的东西支持,他拥抱别人,就从拥抱中得到了力量。(蒲柏)

(5)沈从文和他的小说

1.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素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2.沈从文的作品有一种忧郁气质,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基调。

沈从文以温和的心境,尽量看取人性的真与善。

沈从文写的是下层社会人的日常生命状况,就是他探寻的是关于人的最为根本意义上的爱、真、美,他的小说才具备了生命力。他有一句名言,说他的作品是建一个希腊小庙。通过对淳朴的爱恋的风土人情的描摹,营造一个特殊精神空间,这个精神空间与作者所身处的特性空间形成强烈对照,这精神空间就是“希腊小庙”,庙里供奉的是一种充实人性和神性的爱。一方面是经营希腊小庙,一方面现

实却是人欲横流,红尘滚滚,这样就必然产生孤独和悲凉,他的作品又温馨又哀伤是自然而然的。

3、识记字词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蘸酒(zhàn) ②泅水(qiú) ③老鹳河(ɡuàn) ④傩送(nuó) ⑤氽着(tǔn) ⑥鞶鼓(pán) ......

⑦踹水(chuài) ⑧欺侮(wǔ) ⑨碧溪岨(jū) ⑩茶峒(dònɡ) ?喧阗(tián) ?糍粑(cí bā) .......

(2)多音字

边liū?溜.①溜?liù?水溜..?服帖?请帖.?碑帖.tiētiěti? ②帖

首以待qiáo?翘. ③翘?尾巴qiào?翘. ④委曲wěi?委.?蛇wēi?委. 枪kánɡ?扛.⑤扛?鼎ɡānɡ?力能扛. 决.?解 ⑥解?姓解.?押解.jiěXi?ji?

2.辨形组词

?缆缆绳(1)??揽揽活

?掂掂量(5)??惦惦记

3.涵咏词义

(1)词义理解

?壤接壤 (2)??攘攘臂?涎 (6)??蜒 ?绊绊倒(3)??拌拌嘴 ?泻倾泻(4)??泄泄气 涎皮赖脸蜿蜒曲折 2

(1)平淡无奇:比喻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

(2)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也指现实生活中引人发笑的一些戏谑的动作和语言。

(3)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4)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5)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6)礼轻仁义重:礼物虽然轻微,但其中的情义却很深重。

(2)近义词辨析

(1)放纵·放肆

辨析:“放纵”指①纵容,不加约束;②不守规矩,没有礼貌。“放肆”指(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例句:平时他对女儿很放纵,因此这次他女儿在众人面前如此放肆,大家也就不奇怪了。

(2)警告·警示

辨析:“警告”指①提醒,使警惕;②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国家提出告诫,使认识所应负的责任;③对犯错误者的一种处分。“警示”指警告,启示。

例句:背面左上方的位置还写有一句警示语,警告那些想通过非法途径来欧盟国家务工的人考虑清楚要为此付出的代价。

(3)默默·脉脉

辨析:两个词都指没有声音,但侧重点不同。“默默”指不说话,不出声,一般侧重于动作;“脉脉”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一 般侧重于感情。

例句:小叶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风里雨里默默地打拼了这么多年,尝尽了那份穿透骨髓的孤独与寂寞。很多时候,她都在祈祷身边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停泊的港湾,但由于工作繁忙,她只能将那份脉脉的柔情深埋于心底。

4、简述《边城》的情节故事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5.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一下你对《边城》小说的感受。

6、初读印象

1)有人说这篇小说具有“平中见奇、静中见情、疏密相间”的特点。请在阅读中理清情节,并分析以上特点。

第三章写端午节的风俗活动,为翠翠回忆两年前的端午节埋下伏笔;

第四章则具体追述了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

第五章则照应第四章,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进一步交代了二老的情况;

3

第六章回到现在,写祖父和翠翠的对话,则照应了第四、五章。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得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小说写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捉鸭游戏和人们争相观看的盛大场面,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答案 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和捉鸭游戏,印证了这里的民风淳朴,而正是在这热闹的游戏中,作者让小说的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顺顺、天保、傩送等人相继出场,并在端午节的活动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情感爱好。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作好了铺垫。此外,端午节的热闹又极具地域色彩,给读者展示了一种美不胜收的风土人情,这也是《边城》的一大特色。

3)《边城》里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他说他“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那么他是怎样为“爱”作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的?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7、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4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5)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6)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 5

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 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9)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8、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边城的“人生形式”的?

答案

角度: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

内 容

风景美: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

了一层银色薄雾。

风俗美: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中秋、过年:月下对歌,舞龙耍狮子,放炮仗烟火。边城祥

和安定,人民和睦安乐。

人性美: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之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淳朴的友情??

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如龙

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

避的责任!”二老傩送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人送翠翠回家;祖父身上更是体现

传统美德,坚持不收过渡商人多给的钱,而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非坚持给钱不可,最后祖

父只收下一个铜子,却搭了一把烟叶给商人。

9、美点赏析

(1)人物美

翠翠是《边城》中的主要人物,故事的展开与发展都与翠翠有关。试从节选部分来分析翠翠的人物形象。

答案 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笔下“爱”与“美”的化身,作者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感情。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祖父相依为命,对祖父关心备至。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

(2)语言美

《边城》的语言美体现在哪里?

答案 《边城》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①如水一般的抒情笔致,语言柔和清丽,明净澄澈,自然流畅,平缓深远,充溢着水的气息。②语言既质朴自然,又浮沉蕴藉,以诗如散文的凝重、情致融入乡土写实小说的写作,产生了纯和真的美文效果。《边城》中对小溪、白塔、老船工工作的渡口环境、气候、祖孙的心态和话语交流,都赋以诗情画意的散文之美。③描写人的内心活动和人际交流的语言,则质朴真诚,内蕴丰富,意味深长。如:二老对翠翠的戏语,“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翠翠念叨着“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这样的异句重复,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出它的水乡风味,通俗、深刻而耐人寻味。

6

(3)写法美——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1)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出色,其中翠翠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这一细节出现了多次,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答案:翠翠从心里喜欢傩送,她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这句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大鱼咬你”这句话反复出现,一则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二则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翠翠的情感倾向愈加明朗化;三则在天意和人为的错综中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充满了含蓄美。“大鱼咬你”作为贯串翠翠和傩送间爱情的一根线,这根线愈清晰,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就愈浓烈,但是又不难看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人性的含蓄化之间的矛盾又无意间加剧了当事者内心的痛苦。

(2)小说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及心理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试加以分析。

答案 ①翠翠知道自己误会了傩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翠翠吃惊、羞涩,默默无语,正是傩送在她心里投下一道影子的表现。②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已经“长大了”的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不说话只是笑,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③最后祖父借和翠翠年龄相仿的新嫁娘喻示翠翠时,“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情窦初开的翠翠并不是对祖父的话无动于衷,而是少女已经心有所属,默默相思。

10、疑点探究

(1)文中的老船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老船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边城中怎样的人际关系?

答案 老船夫忠厚老实,重义轻利,一副古道热肠。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不计报酬,不贪图便宜,只是以给人方便为乐。真诚的老船夫同时获得了人们对他的关爱。这样超越阶级关系、金钱关系的乡邻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但沈从文却通过这种感情揭示了人物身上所蕴涵的美好的人性。

(2)作者为什么要把边城湘西普通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答案 作者笔下的湘西边城不仅环境美、风俗美而且人格也美。作者极力描写边城的人性美,正是为了表现作者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作者创作的用意在于把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种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男盗女娼相对照;一种是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唯利是图的人生观相对照。通过这两种对照,使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作者主张,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外,还应引起人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和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

(3)翠翠的爱情有个成长的过程,应如何理解翠翠的爱情?

答案 文中作者对翠翠的描写,不论是语言描写(如她和傩送的对话)还是心理描写(如第六章最后她望云遐想),无不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般的回味和美的感受。她是那样天那样单纯。翠翠的爱情是那样纯净,那样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那样的非物质。翠翠初遇二老傩送,就对二老有难忘的印象。二老邀翠翠到他家去等爷爷,翠翠以为他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地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后来知道他的好意和那人是二老,想起先前骂人的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一年后的端午节,祖父和翠翠到城里看龙船,从祖父与长年的谈话里,翠翠听明白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沅水中部青浪滩过端午的。翠翠 7

和祖父在回家的路上走着,忽然停住了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这说明翠翠正在惦念傩送。 1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用沈从文的话说“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

12、开放讨论题:为什么将小说处理成为悲剧?

明确: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他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13、文本深度阅读

长于叙事 平中见奇

本文在叙事方面主要有三个特色:平中见奇,静中见情,疏密相间。

(1)平中见奇。这篇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一波三折的悬念,作者充分发挥高超的叙事能力,使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给人以新颖奇特的感受,就以“误会法”的运用为例,小说通过种种“误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心灵世界。

如节选部分一开始写翠翠因误会而骂傩送“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在后来明白了真相后是“又吃惊又害羞”。正是有了这种误会,才使我们从平淡的故事中品味到新奇独特的感受。

(2)静中见情。与本文的故事情节相适应,文中的人物之间没有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多少活动。以翠翠为例,文中通过对她的心理和语言的刻画,让我们感受到翠翠是一个恬静的湘西少女,让我们看到了她平静的外表下,火山喷涌般的激情,九曲黄河般的情感波澜,使我们热烈地感受到少女的青春活力。

(3)疏密相间。作者非常注重叙事的详略安排。例如,写天保详,傩送则只出现一个影子;写端午盛况详,第五部分中写近两年的中秋节略。由于叙事疏中见密,疏密有致,因此,文本所写虽是生活琐事,读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14、文本延展阅读

写在沈从文旧居

红尘子

一抹淡淡的月辉,一片昏暗的灯光。

心披着一袭风尘,我从灯火阑珊的凤凰古城文化广场,走到被昏暗的灯光洗褪了色的月辉里,瞻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居。

朦胧的夜色中,那青青封火砖有些模糊了,那斑驳木门有些模糊了,那繁体“沈从文旧居”几个字有些模糊了,那门上一把铁锁有些模糊了。

只因陪家人多游玩了一会儿沱江,竟错过了沈从文故居的开放时间。也罢,岁月深处的历史,如这夜色朦胧;远去的大师的背影,如这夜色朦胧。就让这一片朦胧美丽在我心中吧。

与沱江两岸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商铺相比,沈从文故居的灯光是暗了一点,人是少了一点。不过,辉煌的灯火埋葬了月光,鼎沸的人声多了些喧嚣。而沈从文故居前,有淡淡的月光洒下来,有浓浓的宁静漫开来。多好!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8

两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士照相后匆匆离开,只剩我一人了。我情不自禁,又走近了大门。我知道,在大门的那边,是一片烟云,是一泓梦幻;人去楼空,那里什么都没有。然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大门。

“咚——咚——咚——”

那扇大门发出了轻轻的回声。声音很厚实。那是逝去岁月的声音么?

沈从文只有二十岁就去了北京,那是19xx年。他在外漂泊了六十五年,心身俱疲,19xx年想回故居看看,却再也走不进老屋,而在沱江岸畔的听涛山卧地长眠了。20xx年的敲门声,他永远也听不见。

在沈从文长眠的宝地,有一花岗岩石碑,上铭十六字碣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此刻,我坐在沈从文的旧居前,悟着这十六字,忽然想起“翠翠”来。

在今天的下午,我恍惚看见“翠翠”从《边城》中走了出来,款款行至沱江岸边,和我不期而遇了。她带着满是银饰的帽子,穿着色泽亮丽、同样缀满银饰的苗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来往的游客。我痴情地邀她合影。她灿烂地一笑,说要收费。那一刹那间我醒过神来,哦,她不是翠翠。翠翠仍在《边城》里,独自守在渡口,静静地等候着心上人傩送归来。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表达爱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报答爱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了。”

多么淳朴而美丽的翠翠。我原以为她只是先生的一个幻影。今天,我才明白翠翠真实地存在。是的,呼吸着葱绿山林滤过的空气,踏进古色古香的小城,站在木纹鲜活的吊脚楼上望下去,只见沱江水泛着初夏的阳光,缕缕潋滟光波直抵心灵,让人迷醉。天天生活在这里,月月生活在这里,年年生活在这里,性情怎能不像沱江水一样清纯?这山这水这吊脚楼,难道不能孕育出翠翠?

翠翠是湘西人美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化身。

我原来只是把《边城》当做一个爱情故事来欣赏。今天,当我来到湘西凤凰,当我来到沈从文旧居,当我“照我思索”时,我忽如醍醐灌顶,多少年来,因了我的浅薄,我是怎样误读了先生?《边城》哪里是一个爱情故事?分明是先生憎恨爱情与物质交换,而借翠翠这个人物对信守人的美德进行歌颂与弘扬!

一个民族的美德,就是靠一代代人口授笔传而得以彰显和传承。芸芸众生,来去匆匆,所有的繁华与喧嚣都将成为明日黄花,长久留在人间的唯有美德。

美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美德,那一个民族就会被人类唾弃。当今时代,那些昧着良心的少数“精英”,以丑为美,误导大众,为背弃民族美德的人和事鸣锣开道,难道不是对民族的犯罪? 在沈从文旧居不远的一家小书店,《边城》就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告别沈从文故居从那里路过,我还是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多看了几眼。一部《边城》,引得多少人来凤凰古城?给凤凰带来多少商机?

一个人死后能被人怀念已经不错了,死后还能福泽他人,那就更不错了。

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追怀文章,作者把对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无限怀念寓于对沈从文旧居的描绘之中,将眼前现实景象的描写与先生作品《边城》中的人物评述结合起来,展示旧颜新貌,赞扬传统美德,可谓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15、语言运用训练

(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 9

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案 示例一: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示例二: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凄清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心中的伤感吗? 解析 仿写句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本题暗含了一个排比句,题目中又明确提出要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内容上要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这就是考查我们对教材内容的熟知程度。

(2)将下面的一段话改写为句式整齐的一段话。(可适当更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边城是一幅五彩的画,她如诗,她又像一曲婉转的歌。假如置身其中,浑身的污垢自然澄清,日常的烦恼可以洗尽。她可以冲散劳累和忧愁,她还能滋润我们的心灵,留下甜蜜与欢乐。我爱边城的美,也爱她的奉献与辛勤,同样也爱她的有滋有味与不倦拼搏。

答案 示例:边城真美啊!美得像一幅五彩的画,又像一首抒情的诗,还像一曲婉转的歌。这种美澄清了我们浑身的污垢,洗尽了我们日常的烦恼,冲散了我们的劳累,带走了我们的忧愁,滋润了我们的心灵,留下了甜蜜与欢乐。我爱边城,爱她的美,爱她的奉献与辛勤,爱她的有滋有味,爱她的不倦拼搏。

解析 修改后要求语言形式上匀整,结构上大致相同,修辞上可运用对偶、排比等。其表达效果是富于节奏,音韵和谐,表意强烈,极有气势。

16、文本素材运用

学完《边城》后,你发现文本中哪些材料可以用到写作之中呢?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你对文本素材的发现和运用过程。

运用示例

我用鼻子嗅到了浓浓的乡土味:渡头落日、溪上小船、石头泥土上的热气、甲虫类气味、溪崖草屋、灶上炊烟、熏蚊的火绳??这些近乎原始的自然氛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爱的存在:爷爷对孙女的亲爱,翠翠对傩送的恋爱,还有这里的人对家乡的热爱。我喜欢这样的文章,全文无一“爱”字,却让人处处感受到爱,真可谓不写“爱”,尽得爱,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你的发现和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链接

爱的注脚

谢延信用自己33年的辛苦,诠释了对爱情的忠贞,对老人的孝顺。罗映珍用一个传统中国女性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蒋敏,在惊悉母亲、女儿等亲人不幸遇难的噩耗后,依然投身于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这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却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别人的孩子。电影《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对静秋的那种爱,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让多少人为之动容,甚或痛彻肺腑。

18、片段短文写作

《边城》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湘西这个地方的景美、人美,所以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这与作者高超的描写功力是分不开的。请你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点,细致观察,写一段文字,要求体现这一景点的特点,并且能够表达出自己某种特定的感情。2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中山公园的小池像是一面镜子,圆圆的月亮映在池面。池子附近树旁的几盏路灯,那圆圆的灯光映在水里,就像是一个小月亮似的,围绕着池中的月亮。一片片臃肿的白云缓缓地移过池面,仿佛是一群 10

老妇,弯着背,一步一步吃力地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的空隙倾泻下皎洁的光芒。一片白云和一片白云连起,如同一条宽大的不规则的带子,把澄澄的天空分成两半。白云移过,逐渐消逝在远方。天空碧澄澄的,月亮显得分外皎洁。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