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名句精1

中国古诗词名句精选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中国咏竹文学的形成、演进及其文化内涵

当你遨游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海洋,一首首神韵独具的咏竹诗就会使你流连忘返。竹,是中国古代诗人咏不尽的对象;竹,凝聚着无数文学家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融注了他们多少炽热的情感和睿智的思索;竹,实在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富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学符号。

一、从文学中的符号到文学符号

竹从进入文学作为意境的一项辅助构件,到成为诗文主要指绘的中心意象,即从文学中的符号到文学符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文学中,竹艺术符号

化的历程经历了滥觞、形成、鼎盛、发展四个阶段。

1、先秦两汉:滥觞期

早在原始社会,竹即为中国先民们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一种重要材料,成为其生产生活常备常用的物品,因而原始歌谣把竹作为一种物象进行描绘。以现存典籍来看,《弹歌》应为中国诗歌史上最早咏及竹的作品了,它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ròu@①。”在这首歌谣中,竹仅仅被当作弓的制作材料提及,歌谣主旨并非歌咏竹本身,而是表现弓的制作及用于打猎的过程,对竹在本质上并未倾注更多的情感、观念与审美情趣。

历史从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揭开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新篇,中国古代文学建造出第一座光照千秋的丰碑--先秦文学,创造了《诗经》和《楚辞》两颗璀璨的明珠。《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直接源头,其中已有诸多咏及竹的篇什和诗句,或以之为比,或以之为兴,构成诗歌意境的要素之一。 《诗经》、《楚辞》中写到簟、筐、箕、管、jǔ@②、笥、笱、笠、luò@③、簏等各种竹器的篇什俯拾即是,直接引竹入诗、描绘竹的篇章亦不鲜见,有三篇之多。如《卫风·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又“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又:“瞻彼淇奥,绿竹如箦。”三章起始均以绿竹为兴。朱熹注云:“淇上多竹,汉世犹然,所谓淇园之竹是也。猗猗,始生柔弱而美盛也”。“卫人美武公之德,而以绿竹始生之美盛,兴其学问自修之进益也。”“青青,坚刚茂盛之貌。以竹之坚刚茂盛,兴其服饰之尊严,而见其德之称也。”“箦, 栈也。竹之密比拟之,则盛之至也。以竹之至盛兴其德之成就也。”把诗意归结为赞美卫武公之德行,未免牵强,但认为竹作为起兴有其内涵却属不妄之论。在这首诗中,竹虽然只是作为每章之首比兴的植物,仅为诗人偶然拈来以构筑意境的物象之一,然而却已被赋予了一些象征意味,在竹与其所指之间构筑起临时性的符号代码--信息指称关系。《小雅·斯干》中亦有句曰:“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郑玄笺云:“言时民殷众如竹之本生矣。”孔颖达疏曰:“竹言苞,以竹笱丛生而本概也。”其诗相传为周宣王建造宫室时所唱之诗,以竹苞即竹茂盛比喻家族兴盛。这里《诗经》赋予竹另一种象征意义,在竹与其所指之间构筑起另一符号代码--信息指称关系。此外,《诗经》中尚有“

tì@④tì@④竹竿,以钓于淇”(《卫风·竹竿》),“其sù@⑤维何,维笱及蒲”(《大雅·韩奕》)等写到竹的诗句,《楚辞》中亦有“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等描绘到竹的诗句。但竹与《诗经》、《楚辞》中其它动植物一样,尚未摆脱“做

引子”〔(1)〕的地位,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给兴所下的 定义)之“他物”,还不是“己物”,也就是说,竹既不是诗的主题,也未能 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情趣、感受融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仅只是情趣、感受的 衬托。虽然说“诗之咏物,自三百篇而已然矣”〔(2)〕未免牵强,“然而 这种以鸟兽虫鱼为比兴而引发情感的作用,确实已经孕育了后世诗歌的咏物之 作去发展的一颗潜伏的种子。”〔(3)〕

汉赋中有“修竹檀lè@⑥,夹水碧鲜”(枚乘《梁王兔国赋》)之句;汉乐府

民歌与古诗亦有咏及竹者,如“竹竿何niǎo@⑦niǎo@⑦,鱼尾何

@⑧@⑧”(《汉乐府·白头吟》),“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 婚,兔丝附女萝”(《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前者以竹竿钓鱼,喻男 女情爱相投;后者以竹托根于大山之坳,喻妇女托身于君子(或认为女子婚前

依于父母)。这些诗中描写竹的诗句与表现情感、叙述事件的诗句之间不再象 《诗经》那样彼此在形式上相隔,各自形成独立的语言单元,而是在语言形式上基本做到了浑然一体,然而,竹的意象与作者所抒之情、所叙之事之间的内 在关系仍未能达到水乳交融。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三百篇所写者仍毕竟是 以情志为主体,而并不以物为主体,所以‘三百篇’虽然亦有鸟兽草木之名, 但却不能目之为咏物之诗篇。”〔(4)〕

在先秦两汉文学即竹文化的滥觞期,咏及竹的诗句已出现,或以竹为兴, 或以竹为比,成为诗歌抒发情感和叙述事件的“引子”、背景或喻依,仅为诗 歌内容和意象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不是贯穿全诗的主题与中心意象,即只是艺 术中的符号而不是艺术符号,还没有达到二元合一、水乳交融的境界。尽管如 此,先秦两汉文学已初露咏竹诗的端倪,形成了咏竹诗的胚胎。在中华文化母 腹中,这个胚胎终究会成长为“婴儿”并呱呱坠地的。

2、魏晋南北朝:形成期

汉末“品题人物”的清议,至魏晋之际演化为“辨名析理”的清谈,并吸 收儒道思想尤其是老庄思想,形成了玄学思潮。崇尚自然、游玩山水、欣赏风 光是玄学家及名士谈论的中心议题与生活情趣,于是,自然山水不再是冷漠、 异己之物,而是名士们逃避现实、摆脱痛苦的避难所和怡神荡性、渲泄自我之 境地,成为人的外在延伸和精神世界的具体表现,成为“人化的自然”。竹, 作为“人化的自然”的一部分,为人们所喜爱、所陶醉、所歌咏。《晋书·王 徽之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徽之性卓荦不羁,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 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 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 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赏竹、赋诗、赞竹、咏竹之风日盛,朝野 名士趋之若鹜,骚人墨客始著意于此。晋代玄学家郭璞始作《桃枝竹赞》,曰 :“蟠家美竹,厥号桃枝。丛薄幽蔼,从容郁猗。簟以安寝,杖以扶危。”这 是对其功用的赞美。江yōu@⑨继作《竹赋》,云:“有嘉生之美竹,挺纯枝于自然

,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托宗爽垲,列族圃田,缘崇岭,带回川,薄 循隰,行平原,故能凌惊风,茂寒乡,藉坚冰,负雪霜,振葳蕤,扇芬芳,翕 幽液以润本,承清露以濯茎,拂景云以容与,拊惠风而回萦。”进一步对竹自 身的一些特性进行了细致描绘与赞颂。此外,尚有王羲之的《邛竹杖贴》、戴 逵的《松竹赞》等文与赋。晋代的咏竹文学,体裁限于文与赋,诗歌尚未出现 ,而这些文、赋恪守“赋者,铺也”(《文心雕龙·论赋》)的体裁,主要采 用“铺采chī@⑩文”的手法排列竹的特性,描写呆板生硬,并且议论多于 抒情,带有较浓厚的玄言气氛。这时期的竹虽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艺术符号, 但毕竟已上升为作品的主要意象,贯穿于全文了。

历刘宋至南齐,不仅咏竹作品日渐增多,体裁扩大到诗歌领域,而且随着 玄言诗风的扭转和山水诗派的出现,人们与自然及竹的关系更加亲近,竹渐为 文学家的情感、观念所浸润而成为意象,因而咏竹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品位 大为提高,严格意义上的咏竹文学诞生了,其标志就是谢眺的《秋竹曲》和《 咏竹》二诗。前诗咏道:

缏娟绮窗北,结根未参差。

从风既袅袅,映日颇离离。

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

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

│后诗云:

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来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

│前诗借歌颂竹不畏严寒、忠贞荫池之性,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忠心不二的情 操;后诗以笋成竹后箨(笋壳)与竹茎相分喻人间别离之情。在二诗中,竹与 所表现的情趣之间已形成内在深层的指称和表现关系,尤其是竹的不畏风雪寒 冷与人的坚贞忠诚之间建构的符号代码--所指意谓关系的恒定性由此得以确 认,为后世诗人反复歌咏,因此,这两首诗的出现,标志着竹作为文学符号的 诞生。

3、唐宋:鼎盛期

唐代封建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疆域得到极大开拓,思想意识颇为民主,文 学家们的眼界顿然开阔,创作欲望极为旺盛;同时文学,尤其是诗歌,在前代 积累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又有长足发展,达至“前无古人,后无 来者”的峰巅。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下,咏竹诗文历尽“九河十八弯” ,终于汇入大海,迎来了鼎盛期。

有唐一代,竹成为文学家们慧眼瞩目的审美对象之一,从皇帝、权臣至一 般士人和下层民众,都有人歌咏竹,仅《古今图书集成》所录,写竹者就有九 十五人之多。大文学家王维、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等 人人皆有咏竹佳作传世,尤其是白居易,亲自种竹养竹,爱竹之情甚笃,对竹 一咏再咏,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咏竹诗文;唐代咏竹文学体裁丰富,不仅有诗 歌,还有表、记、赋等;唐代诗文中写到竹与竹制品的作品数不胜数。直接以 竹为母题和中心意象进行描绘者,亦开卷即得,颇为丰富,仅《古今图书集成 》所录即多达一百七十五篇,内容、风格丰富多彩。

在唐人眼中,外部世界可以被人所改造,人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扬,自然往 往为诗人们的情感、意志所浸润与统摄,与人之情感、意志相融汇而成为意象 ,即自然物象变为情感、意志的符号,主客之间的隔膜被打通,冲突得以消融 ,走向了交融与统一。例如,杜甫的《苦竹》云: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会不重,翦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杜甫在此诗中把苦竹视为地位卑微而清高坚定者的形象加以歌颂,表层看是赞 竹、爱竹,深层看则在颂人、自赏,竹与人、苦竹之性与寒士之情融为一体, 诚如钟惺所评:“少陵如《苦竹》??诸诗,于诸物有赞美者,有悲悯者,有 痛恨者,有怀思者??有用我语问答者,有代彼对答者,蠢者灵,细者巨,恒 者奇,嘿者辩。咏物至此,神、佛、圣、贤、帝王、豪杰具此难于着手矣。” 〔(5)〕

再如,韦庄的《新栽竹》:

寂寞阶前见此君,绕栏吟罢却沾巾。

异乡流落谁相识,惟有丛篁似主人。

│如果说上面所举杜诗是触景(竹)生情,韦庄的这首七绝则是因情觅景。诗人 流落他乡(可能是韦庄于黄巢起义时在南方所作),飘泊寂寞之情涌上心头, 无处寻知音,无法遣哀愁,无人诉衷情,只有那常见常伴的竹篁,仿佛是旧时 故人,似解得诗人黍离之悲,似能消除诗人心中块垒。竹不仅人格化为诗人故 交,而且被赋予善解人意之品格。竹与人可以说亲密无间,竹完全被情感化、 主体化了。唐代诗人们做到“与君尚此志,因物复知心”(张九龄《答陈拾遗 赠竹簪》),人情与物理得以融合与统一。在唐代咏诗文学中,竹所指或表现 的,主要是诗人的审美情感。

宋朝社会,经济和文化上承唐代而又有所发展。对隋唐文化有精深研究的 陈寅恪先生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6)〕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开出可与唐代相媲美的咏竹文学之花。宋代 咏竹文学无论在作者人数、作品数量上,还是体裁种类上,都不亚于唐,而且 在咏竹作品意境的精细性,以及竹作为文学符号所指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 有新的开拓与成就。例如王安石的《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磷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此诗着意刻画了竹的庇荫、挺直、有节、刚硬、耐寒等特性,结句运用《庄子 》凤凰栖于梧桐典故以显竹之高志。而透过表层意义,我们即能体悟到诗中的 文学符号竹所表现的全然是作为政治家兼文学家王安石的个性、人格与志向, 诗人在此诗中借竹自况。再如苏轼的《霜筠亭》: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这首七绝抓住了竹耐寒的特性加以描绘,与孔子“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的 神韵相类,大抵表达了不畏艰险者自幼即已培育了坚毅的性格,只有在危难之 际方显示出其英雄本色的意旨。此诗借竹说理的意味颇浓。

宋人的咏竹之作,虽在意境的浑融、刻划的具体形象及情感的真挚、细腻 方面不及唐诗,但在突出竹的形象特征、意蕴的深刻方面又胜唐人一筹。竹的 文学符号所指称与表现的内容已由理性之网过滤,说理的成分大为增加。宋代 的咏竹文学,尤其是咏竹诗,以理趣为其特征。

4、元代至近现代:延续期

唐宋两朝之后,封建文化逐渐丧失其生机与力量,深植于封建文化土壤之 中的咏物诗文的地位日趋没落,受到市民文学--戏曲与小说日益强大的冲击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又为新崛起的自由诗、白话小说等新文学所掩蔽, 咏竹诗文的创造性趋于微弱,再也没有闪烁出昔日耀眼的光芒。然而,竹作为 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不仅不会骤然消逝,而且不同时代文化中的文学家 们仍在不断地赋予其新的主题,竹这种文学符号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获得新 的指称--表现意义。从元代虞集的《高竹临水上》和杨维桢的《方竹赋》、 明代高启的《师子林修谷》和王世贞的《竹里馆记》,到清代郑燮的《竹石》 和《题画竹》,直到现代,吴伯箫还写出《井冈翠竹》一文,咏竹文学虽为“ 余音绕梁”,但仍“不绝如缕”。竹文化的生命之流绵延不断,咏竹文学的长

河奔流不息!

二、咏竹文学的文化内涵

尽管文学“只是从无边无际的一张网上剪下来的一小块”〔(7)〕,它 还是从文化这张“网”上剪下来的,与这张“网”有着密切联系,并能在它的 “一小块”中显现出“无边无际”的文化的某些特点和侧面,对此,英国小说 家爱·摩·福斯特有一非常深刻的比喻,他说:“鱼在大海之中,大海也在鱼 腹之内。”〔(8)〕咏竹文学亦如此,竹文学符号之花是盛开在中国传统文 化的土壤之中的,必然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特有养分。中国文学中咏竹诗 文数量如此众多,竹文学符号的形态与内涵这么丰富,任何一个国度的文学都 不能与之比肩。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陆型农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因子的 咏竹文学,必然受到中国大陆型农业文化系统的制约与规范,并铸就出竹文学 符号的美学风格。

中国大陆型农业文化的现实性和内倾性规定了咏竹文学的抒情性特征,并 促使抒情性的咏竹文学得以极大发展。朱光潜先生指出:“西方诗同时向史诗 的、戏剧的和抒情的三方面发展,而中国诗则偏向抒情的一方面发展。”〔( 9)〕咏竹文学借竹抒情言志,而不是叙述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也不在于塑 造英勇顽强、冒险冲闯的英雄人物,竹在文学中是情感的寄托物和表现符号。 竹文学符号强烈的抒情性,正是半封闭的大陆大河型地理条件所形成的“阻隔 机制”的产物,它适应了农业文化的内倾人格和执着于现实的文化精神;同时 抒情性的咏竹文学因从农业文化中得到充足的养分而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 树。

大陆型农业文化和谐的田园生活情调和求安保本的人生态度,酿就咏竹文 学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风格。农业生产不象狩猎与航海那样富有强烈的冲突 、剌激、快节奏和偶然性。农作物生产周期长,生长节奏缓慢,特别是在传统 的农业生产中,丰欠与否更多地依赖于天时,一般情况下只有谋得天人和谐方 能获得丰收,生活显得平淡自然且单调重复。在这种静态封闭的文化系统中, 人们的社会人生价值取向不是指向生命潜能的最大发挥及其可能创造的巨大成 就,而是尽可能避免与自然和社会的冲突与抗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求安 保本,反对冒险,在皈依自然之中达到天人合一,在悠闲自得、静穆恬淡的生 活节奏中实现其人生价值,以“中庸”为最高境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 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象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 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 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 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 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 色。”〔(10)〕中国文学所反复摄取的意象不是崇山峻岭、奔腾江河、急 风骤雨等雄伟宏大、动荡冲突的事物,而是静谧纤小、细腻平和的对象,人们 追求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1)〕含蓄温润、清秀淡雅的“中和”之美。咏竹文学是“托物言志”,通过对竹的描绘歌咏,来表现文学家的

情趣思想,而不是直接渲泄其所感所思,因此,咏竹文学表现情感的方式一般 都是迂回曲折、委婉含蓄的;竹细圆修长,柔而难折,色泽淡雅,具有较鲜明 而典型的阴柔美的审美特征,因而咏竹文学的美学风格大都含蓄淡雅、清新优 美。咏竹文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需求相契合,故得以较早出现,并获得充 分

发展。

农业文化特有的文化心理规范着文学的思想内容和道德评价。中国文学中抨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