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高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杭高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缄(jiān)默 戕(qiāng)害 黑魆魆(xū) 泥(nì)古不化 ....

B、枕藉(jiè) 歼(jiān)灭 赭(zhǔ)色 举觞(shāng)相庆 ....

C、饿殍(piǎo) 发轫(rèn) 田塍(téng) 恪(kè)尽职守 ....

D、悠邈(miǎo) 跬(kuǐ)步 一刹(shà)那 铩(shà)羽而归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观看丁武的绘画有一种晃如隔世的感觉,60后一代人转眼间仿佛穿越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重天,就像不久前的电影《盗梦空间》。

B、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C、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实可以幽然见南山的。(老舍《想北平》)

D、我们看看古瓷的细润秀美,古币的斑驳陆离,古玉的丰腴有泽,古币的肃肃有仪,胸襟也可豁然开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

B、历史上的恩格贝曾绿草如茵,牲畜成群,人民世代生息。但掠夺性的开垦,加上战争因素,这里逐渐被夷为沙海,土地资源丧失,人民被迫安土重迁。 ....

C、关于肯德基土豆泥的检验标准问题,前一阵子还在激烈辩论的双方,最近突然都偃旗息鼓。 ....

D、浪荡江湖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铩羽而归,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位律师指出,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和东城区分局刑警队及法制办出具的书面

证明材料看,王萱是在并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就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B、眼睛全息治疗仪将六种高效治疗近视的方法科学组合,对眼睛进行由内而外、

系统全面的调理和治疗,实现了治疗量大于用眼量。

C、然而,被指派从事外滩日常环卫保洁工作、每年有30万元作业费的外滩保洁

公司,却始终难以达到风景区的保洁标准,群众投诉信纷至沓来。

D、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大约不会有人否认,先秦文

学中的《诗经》、诸子散文和《楚辞》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二、(24分)

(一)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

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

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

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

年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

B、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边界) .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先前) .

D、故为之文以志(记) .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B、觉而起,起而归 ..

C、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D、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二)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庸于齐,为酒人保。..

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之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

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

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

“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掺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原一言而死。” .

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

徙,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

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

世。今陛下一徴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军反时,以军.

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梁王彭为家人时 (庶民、百姓) ..

B、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 (斩首示众) .

C、趣烹之 (同“趋”) .

D、与汉合从苦楚也 (合纵)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以 A、○彭王居梁地 .

2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 .

1方 B、○提趣汤 .

2方 ○上之困于彭城 .

1彭越去之 C、○巨野之中为盗 .

2方上之○困于彭城 .

1皆为 D、○栾布立社 .

2布为○人所略卖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方上之困于彭城 .

B、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 .

C、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 .

D、微彭王,项氏不亡 .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栾布对彭越忠诚的一组是

(1) 始梁王彭为家人时,尝与布游

(2) 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

(3) 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4) 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

(5) 今陛下一徴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

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6) 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

A、(1)(2)(4)

B、(1)(2)(5)

C、(2)(3)(6)

D、(2)(5)(6)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栾布曾是一位家境穷困的平民,曾在齐国当佣工,做酒店的酒保,还被人强

行卖到燕国去做奴隶。

B、汉王下诏不许别人替彭越收尸,栾布从齐国回来后,却收拾了彭越的头颅,

立祠祭奠他。

C、栾布认为当初项王所以不能遂心如意到西边来,仅因为有彭越居住在梁地,

和汉结合而给楚为难的缘故。

D、对于栾布的忠诚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作者是持赞赏态度的。

三、(1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2)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 ?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四、(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秋日的灯盏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也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

⑤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我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⑥我渐渐成了一个晚秋爱好者。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15. 对“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 作者为什么说“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2分)

16.结合具体的语境,仔细体会下面句子的含意。(4分)

①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

②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

17.文中哪些具体的事物属于作者所说的“秋日的灯盏”?为何称之为“灯盏”?(6分)

18.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

概述。(4分)

五、作文(30分)

以《幸福的一天》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杭高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卷页

一、(1-4题,12分,每小题3分)

杭高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 _

_?

__?

__?

_

_?_号?

学?

?

_?__?

__?__?

__?_

_?_名线

姓?

?

__?

_

_?__?_

_?

_级?

班?

?

_

_订_

_?_

_?__?

号?

位?

座?

_?

__?

_

_?_

_?__?号?

场?

试?装

?????

??

??

??

?

?二、(5-12题,24分,每小题3分)

杭高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杭高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杭高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第二篇:双语中学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双语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基础试题

2011-04-27 1037

双语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 命题:常 艳 审核:刘 站 Ⅰ 阅读与积累 ( 67分)

1、选出字音全对的一项( )

A、阜(fù)盛 症结(zh?ng) 笑靥(y?) 庠序(xiáng)

B、敕(chì)造 忖(cǔn)度 讪讪(shàn 整饬(chì)

C、悄然(qiāo) 炮(páo)烙 榫头(sǔn) 跬步(kuǐ)

D、惫懒(b?i) 俨然(yán) 发髻(jì) 形骸(hái)

2、选出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

A、 寒喧 脍炙人口 不胫之谈 走投无路

B、 膏粱 少不更事 踌躇满志 骇人听闻

C、 杂糅 宽宏大量 波涛汹涌 沧海桑田

D、 悚然 未雨绸缪 矫揉造作 万马齐喑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5、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或师焉,或不焉 或:有的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6、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自己荐他来,又合伙劫他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B、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C、余秋雨20万假捐款事件的“真相调查”引发了公众对余秋雨捐款风波的持续关注,同时,也将慈善这个话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D、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琳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市场形势严峻,为提高产品竞争力,我市几家企业决定携起手来联袂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课内文言文阅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9、从句式特点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社会论文阅读

用文化感染世界

日前,国务院讨论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以及文化软实力再次成为一个热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规划的出台,十分具有针对性。

过去,在我们的想象中,金融系统是强大无比、坚不可摧的,没想到,一次危机就证实了它其实脆弱无比。相反,那些看起来“柔软”的文化以及文化产业,这个时候却焕发出强大的力量。

文化的建设,文化的输出,是在诠释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如果不重视文化实力的展示,而一味地享乐,追求物质的满足,这样的民族当然是没有前途的。对于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来说,在下一轮的全球竞争中,如何保证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除了要让世界认识“中国制造”的能量,也要让他们认识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我们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声音传播出去。只有这样,中国才不是单一的中国,也不仅是物质中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创造新的文化形象。如果我们一讲到弘扬中国文化,就只知道向国外派曲艺团体去演出,那能把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充分表达出来吗?显然不行,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大众文化的输出。

我们有些文化工还没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发展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文化产业的主力恰恰不是精英文化。文化总是要表达共性的东西,既然有很多人喜欢,那么,这种文化即便不是你所喜欢的,你也要学会尊重。有尊重,文化才有多元的发展空间。

文化形象的创造需要亲和力。文化是用来交流的,而交流最适合的载体就是形象。日本、美国的一些文化符号之所以能渗透到中国小孩心里,正得益于此。可惜,我们现有的文化产业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里还停留在宣传说教的阶段,不去研究受众心理,不重视文化形象的独创性,这样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怎么能抗衡外来文化?

此外,我们还需要正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开放更多的文化空间,同时容忍更多文化之间的差异,给文化一个更开放的天空,相反,就可能丧失一次文化发展的良机。我们还需要建设有影响力、有感召力的文化传播平台。假如我国也有几个像默多克新闻集团那样的大的传媒集团,有数十家、数百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中国的声音想不传播得更响、更远,都难。

11、下列关于用文化感染世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不重视文化实力的展示,那么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现在文化的建设,文化的输出,是在诠释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

B、平常看起来“柔软”的文化以及文化产业,在任何时候都能焕发出强大的力量。

C、我们不仅仅要让世界认识“中国制造”的能量,也要让他们认识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D、要想我们中国不是单一的中国,就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声音传播出去。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中国虽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在下一轮的全球竞争中,如何保证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这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B、向国外派出曲艺团体去演出,是不能把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充分表达出来的。

C、国务院讨论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以及文化软实力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第一次成为一个热点。

D、日本、美国一些文化符号之所以能渗透到中国小孩心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形象有亲和力。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在世界舞台上诠释中国的形象,展现中国的民族精神,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大众文化的输出。

B、要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就要大力发展大众的文化、通俗文化和精英文化。

C、要想使文化有多元的发展空间,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文化也要学会尊重。

D、要想使中国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能抗衡外来文化,就要去研究受众心理,重视文化形象的独创性。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完成14—15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 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 荷锄觇[注]泉脉。

归燕识故巢, 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 惆怅思远客。

注:觇,chān,窥视,偷看。

14、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4分) 答:

15、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请写出尾联的大意。(6分)(不超过50个字) 答: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3分)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分)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分)

名句默写(每空1分,任选8空)

17、(1)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

(2)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5)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6)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嵬》)

(7)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 。(《咏怀古迹(其三)》

(8)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劝学》) Ⅱ 交流与表达( 83分)

18、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仿写两句话,要求做到句式相应、感情协调。 (6分)

美,可以在芳香扑鼻的鲜花上,也可以在默默无语的落叶中;

美, , ;

美, , 。

19、某班五位女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夺得了四项冠军。在班会上,班长说了如下一段话。其中有四处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予以修改。(8分)

我热烈恭贺我们班五位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出尽风头、随随便便地夺得了四项冠军。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为我们班争了光,争了气。我要感谢她们,为她们感到荣幸,我们一定要努力向她们学习。

①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④将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

20、在《西游记》或《水浒传》的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就此写出你的理由。

(50字左右,4分)

21、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的散句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删个别词语,5分)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人们需要突破的界限,不是山河,也不是大地,要突破的是自己的头脑和思想。我们从刀耕火种中走来,我们走向工业革命,我们从原子走向太空。我们穿越历史,从诗经到唐诗,从唐诗到宋词,我们突破的是一切的桎梏。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