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

唐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咏诗书,十七为君妇。但一旦入宫,一般事务性的宫女则往往要等到30岁才能出宫嫁人。至于那些与皇帝亲密接触过的宫女,则不得出宫,直至发白命尽。如元稹《行宫》所说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时说宫廷是个“不得见人的地方”。

宫怨诗有三类:

(一)诗人替怨。如《西宫春怨》、《长信秋词》五首。《西宫秋怨》云:“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二)诗人观怨。如王建《宫词》 “往来旧院不堪修,教近宣徽别起楼。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

(三)宫女自怨。玄宗天宝年间宫人《杏叶诗》云: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唐宣宗年间宫人《红叶诗》云:

“流水何太急?宫中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唐诗纪事》卷七十八《开元宫人》条云:

开元中,赐边军纩衣,制于宫中。有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曰:“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阿落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梅妃不接受,诗云: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终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闺怨诗

担任官吏的情况如《孔雀东南飞》所描述的:“十七为君妇,心中长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征戍边塞的的情况如高适《燕歌行》所描述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出外经商的情况如《琵琶行》所说的:“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一是男性替怨:如金昌绪《春怨》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是外在视角观怨。王昌龄《闺怨》诗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白居易《闺妇》诗云:“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三是闺妇自怨诗。葛鸦儿《怀良人》云:“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

“蓬鬓”,用《诗经·伯兮》语:“自伯至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明代顾元庆《夷白斋诗话》云:“南方谚语有‘长老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籽)信收。长老,言僧也,必无可得之理,故云。”

托闺意写己事。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绣腰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另如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庭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的回答是这样一首诗: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李白及其诗歌·生平

材料一:李白在《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末尾署名云:“酒仙翁李白辞。”

材料二:李白在长安城中曾以喝酒而名噪一时,是当时长安城内著名的“饮中八仙”之一。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是这样描绘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材料三:至于后来人,也特意渲染李白“酒仙”的称号,人们还特意借用他的招牌为自己的酒店做广告。比如,古代许多酒肆,往往会打一个招牌,上面写“太白遗风”四个大字。

袁行霈先生在《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一文中认为: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李白以其精妙绝伦的诗歌作品,成为盛唐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象征。

李白名字有来历。相关材料: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云:“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李白又号青莲居士。之所以称为青莲,源于他幼年随父迁居蜀川绵州彰明县青莲乡。居士指什么呢?按工具书《辞源》,“居士”释义如下:

一、指未做官的人。

二、梵语“迦罗越”的义译。隋慧远《维摩义记》云:“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后来专指在家奉佛的人。

李白之自称“居士”,应当是指“未做官的人”。

供奉翰林,在唐玄宗朝廷确实算不得正式的官职。清代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引证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与宋代程大昌《雍录》,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辨析:

马端临《文献通考》:翰林学士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置。初以中书务繁,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学士分掌制诰书命;至是号供奉为学士,别建学士院,专掌内命,以张 、刘克谦首居之,而集贤所掌于是罢息。自后给事中张淑、中书舍人张渐、窦华等相继而入焉。其后有韩雄、阎伯玙、孟匡朝、陈兼、蒋镇、李白等皆在翰林,但假其名,而无所职。

程大昌《雍录》:开元前北门本无学士,亦无职守,如李白辈供奉翰林,乃以其能文特许入翰林,不曰以某官供奉也。俗传白衣入翰林者此也。又曰:上数欲命白以官,为宫中所捍而止。是白在天宝竟无官也。

 

第二篇:唐代的闺怨诗

唐代的闺怨诗

闺怨诗是唐代诗坛一枝独秀的奇葩,闺怨诗与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一起,成为唐代诗人喜欢吟咏的题材。至今唐诗流传下来的闺怨诗,佳作极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通过对唐代闺怨诗的阅读和比较,我们大概可以把唐代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

第一类 : 闺怨诗

唐代的不少闺怨诗,是写那些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一些,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尤指贵族少妇因为丈夫做朝廷的官吏而不得不做那些繁琐的朝政大事,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开皇七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即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唐代丰富了这一科举制度,并且有所完善。唐朝科举制度中规定应试者不受门第限制,也无需官员举荐,任何人都可以“投牒自荐”,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带着证明自己身份清白的材料报考,使得它在最大范围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贤人志士。它的确立似乎为那些出生贫寒的庶族指明了一盏明灯,为他们带来了终有一天也将飞黄腾达的美好希望。因此,到了科举时候,举天下有多少文人贤士抛妻弃子奔赴京城,就为了实现光宗耀祖闻名天下的美梦;同样的,举天下有多少闺中少妇,为了渺茫的夫贵妻荣凤冠霞帔的梦幻而在闺中苦苦等待丈夫的一举成名。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想那在春日里打扮得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闺中少妇,原本也是站在丈夫立场上的,原本也是希望丈夫能够封侯归来,好让自己在人前人后光彩。然而,在那春日陌头杨柳色的感召下,她却

幡然悔悟了:这一派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致,正应该是自己亲爱的丈夫陪着青春年少的自己一同欣赏的;可是花儿明年可以再盛开柳树明年可以再抽芽,而自己的红颜美貌却只会逐渐消逝永远也不会再回来。这春日的美景唤醒了少妇内心深处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夫妇比翼相处的渴望之情,也在少妇的内心暗暗地滋长着一缕缕对宦游远方的丈夫的怨恨之情。此诗一咏三叹,一波三折,含蓄

蕴意,情味悠长,的确是王昌龄闺怨诗中的杰作。

即便是那些经过十数年的寒窗苦读的士子们,终于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有着一官半职甚至是高官厚禄,已经成为人上之人。他们的妻子也因为夫贵妻荣可以在家尽享富贵的生活,那她们就真的得到家庭生活的幸福了么?就真的没有任何的怨恨了么?未必尽然,请看李商隐的《为有》一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首句先说人和环境均佳,人为无限娇女,环境有云屏相围,可以说青春美貌富贵荣华均已具备。次句又继之说居地和气候皆好,即身在京都,且适逢冬寒去尽。照理说在这样十全十美的条件下,这对夫妇应能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然而却不能,却要“怕春宵”。这就导致了诗意的转折,使读者产生了悬念,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后两句以“无端”这种带嗔怨、不满口吻的词语为导语,引出了原因。其实第三句谓“嫁得金龟婿”还不能算是作出解释,因为它没有回答前两句设下的疑窦。只是第四句“辜负香衾事早朝”才是真正的答案。原来是因为丈夫须早起上朝,这样作妻子的就不能同丈夫同拥香衾,共享好梦,这岂不要恼杀人也么?丈夫一去,这金碧辉煌的屏风摆在那里还有什么意思,住在繁华的京城里又怎么样。春暖花开的美景带给人的恐怕更多的是烦闷,丈夫纵然能佩得金龟袋,地位显赫一时,可现在人去楼空,让妻子独居于此又有什么意思。所以有了第四句“辜负香衾”四字,前三句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均形同虚设一般,真的要让这女子气不打一处来,所以要概叹这种事太“无端”,太没来由,太让人提不起精神来了。此诗在李商隐的七言诗中,不算名篇,并无太多深意,但言辞虽短却能曲折尽意,将一位贵族少妇的幽怨之情写得丝丝如扣,富于生活情趣.

第二类:宫怨诗

唐代的宫怨诗的产生则直接与唐代的后宫制度有关,统治全国近三百年之久的唐王朝为了满足淫欲和役使的需要,以至高无上的特权霸占了数以万计的美貌女子.这些女子中,有豪门千金大家闺秀,但更多的是从民间抢来的美女.这些女子,正如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当中所描述的“入时十六”的年轻的女孩子们,“同时采择百余人”,大批大批地从全国各地选出来,远离她们的亲人,被送往陌生的遥远的皇宫里去。“忆昔吞悲别亲族, 扶入车中不教哭”,忍泪含悲,与亲人作生离死别.可殊不知,与亲人的分离,仅仅只是这些可怜宫女悲惨命运的开始.

这些宫女,在深宫里被高墙深院锁着,一待就是一辈子;除非特殊的原因可以被放出宫,不然就只能老死于这寂寞冷清的皇宫里。她们对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极度的思念,但是没有机会能够回去看看。张祜 《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道出了千千万万宫女的心声.这首诗从空间和时间两处落笔写出宫女离乡之遥远和久长,极有感染力量,遂使人感觉到她将永远被幽禁在深宫里苦挨时日,从此再也不能返回那三千里外的故乡同父母相见了。广大宫女一旦进宫,不仅失去了人生的自由,失去了家庭的乐趣,终日只能与宫室为伴。纵使有锦衣玉食的生活,纵使有君王的偶尔顾幸,但二十年来日日压抑在她胸中的思亲情绪,二十年来夜夜魂牵梦绕的故土情结,是怎么消也消除不掉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三千里、二十年这些数字,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将宫女的悲惨境地给予读者一种无限悠远、渺茫的印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自然,进宫的宫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得到皇帝的宠幸过上风光得意的妃子生活的宫女;而另外一类,却是连皇帝老儿的面都没见过几次,更不要说承受皇上的恩露了.得宠的当妃子的自然是少数,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而沦落为平常宫女的是多数,她们的生活自然是更加的痛苦,有更多的怨言.

杜荀鹤在他的宫怨诗《春宫怨》里描绘了一个进宫后无缘得宠的宫女的怨言:“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诗的首联,寥寥十个字,生动地表现了宫女希望恃貌取宠而结果却幽闭深宫的怨愤情绪。她正在后悔不迭啊,原以为自己长得漂亮,进宫可以获宠的,哪晓得于今竟过着这样清冷寂寞的生活,真是误人青春啊。所以对着镜子,也无心去梳妆打扮了。是真的怨恨自己长得漂亮吗?不是,而是怨恨那有眼无珠,不识美丑的皇帝,这一句真是石破天惊之语!第二联说:既然不能以容貌取悦于君王,哪还要去修饰什么仪容呢?而第三联,则对春天悦耳的鸟鸣、浓密的花影进行描绘,既起到了春怨的点题作用,更重要的,是把宫女的幽怨和这美好的春光加经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宫女的寂寞和凄凉。鸟儿是这样的欢欣,花儿是这样的盛开,而宫中美女呢,竟是如此的哀怨和忧伤,这该是怎样的不幸和不平啊。结尾,巧用西施的典故,说是那个西施一起浣纱越溪的女伴,她们年年相忆与西施一道采摘荷花的乐事。这言外之意是说,那一入深宫不得自由的西施,是再也不会有当年同越溪女伴那样愉快生活了。那些年少时的快乐,自然也就成为这些宫女们无聊生活中反复回忆反复咀嚼的东西。

但即使是那些进宫后凭借美貌或者才艺受到皇帝的宠爱,能够受到皇帝的册封,有着妃子贵人等种种封号的宫女,她们又能风光几时呢?在得宠若干年后,在容颜不再美丽青春已经老去的时候,在宫中来了更为年轻更为美貌更为多才多艺的宫女之后,皇帝的行踪便逐渐稀少,甚至于绝迹.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历朝历代君王的共有本性.这“君恩无常”的现实,注定那些深宫的女子必然遭受被冷落的命运,注定她们要饱受深宫的寂寞和心灵的煎熬.王昌龄的《长信怨》正是描写一个这样曾受宠爱后来却被无情抛弃的宫女:“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诗一开始就从这个宫嫔的失宠着笔,写她在天色方晓,宫殿开启时,就从事打扫,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单调呆板,孤独寂寞。次句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之上,通过另外一个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洒扫之余,郁闷哀怨之情萦怀,于是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表现了一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孤寂无聊的心情。“且将团扇”言其百无聊赖,愁闷已极,姑以团扇为伴。同时,“团扇”喻其失宠之悲,“徘徊”表现其愁怨之深。后两句以新颖的构思,奇特的想象,进一步表现这个宫嫔的怨情:自己虽有如玉般的容貌,但悲惨的遭遇,使自己不但不如地位相同的嫔妃,甚至也不如讨厌的鸟鸦。“寒鸦”从昭阳殿上飞过,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独居长信宫,早被君王抛弃,终身幽闭。整首诗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第三类:征妇怨诗

唐代疆土辽阔,边境不宁,大量将士被远征去戍守边疆;征妇可以说是唐代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承受的感情折磨也格外的沉重.

在唐代的征妇们看来,为远在边疆戍守的丈夫缝制一件寒衣,使得她们亲爱的丈夫不至于受冻,是她们每年入秋后的一件大事. 李白的《子夜吴歌》中对此有出色的描写:“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呈现出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彼起的捣衣声。长安城内的家家户户,凡是有丈夫戍守在边关的妇女们,都趁着这月明

之夜为远方的征人赶制冬衣.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这是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之诗,也提到了寒衣,更提到了自己对丈夫的担忧. 大家也可以想象:在紧张而忙碌的缝衣过程中,历经了千针万线,每一针每一线缝进去的不仅仅是丝棉,更是她们对远方征人关怀和体贴,最是她们对丈夫的缱绻相思之情.

除了赶制寒衣这一个特定的细节,唐代还有许多著名的闺怨诗,通过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写出了闺中少妇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之情.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是颇具民歌特色的,且写得富于生活情趣,它生动地写出了一位妙龄少妇的思夫心情。古诗中的黄莺都是可爱之物,声音清脆动听,如欧阳修夸赞说:“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本诗中这位女子却听得心烦火起,竟然要将它赶走,岂不令人奇怪?原来是因为这只黄鹂鸟光顾自己没完没了地鸣唱,只懂得卖弄自己清脆的喉咙,而全然不理会屋里的女子正在沉睡之中(从诗意看当是午睡或晨睡),并且还正做着好梦,梦中她来到辽西,正同远征中的丈夫相会呢!这只黄莺鸟真是太不知趣了,竟然吵醒了女主人公,惊破了她日夜以求的美梦,将她从与丈夫相聚的甜蜜美梦中拉回到孤身独处的严酷现实里,岂不要恼杀她了吗?所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谁也意想不到的细节,但是仔细想想,却又尽在情理之中。

这些闺中少妇们,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沈佺期《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诗一开头,首联叙事,交代地点、背景与事件,揭示造成家庭悲剧的原因是连年的边塞战争。指出了少妇闺怨的原因,也寓有讽刺的深意,因为使少妇和征夫远隔两地,只能望月相思,就是由于“频年不解兵”,战事未能早日结束的缘故。所以接着的三四两句,以无限哀怨的声调,通过月光的流照,抒发了两地的相思的苦情:“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这里,照在闺中的应是团圆之月,于今照在边地军营之中,倒成了离别的象征。正因为这样,五六两句才着重写了两地相思之情:“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的,意思是说,少妇在闺中年年盼啊,夜夜想;良人在边地也是夜夜想啊,年年盼。虽然关山远隔,但彼此思念的情意是一样的。然而,要到什么时候,这两地相思才能变为一处欢聚呢?边将无能,恐怕这相思是无望的吧。“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代千千万万征夫征妇的呼喊。

但是那些征夫,若是平时的戍守边疆,哪怕十年八年,总有个回家团聚的时候;可是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战争频繁而残酷,驻守边地的成千上万的将士在沙场英勇牺牲,使得他们的妻子独守空闺,寂寞终身,这是当时常有的情况。陈陶《陇西行》用沉痛的笔墨描绘了这一情形:“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首句写战士们为了报国,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第二句紧接首句,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伤亡的惨重;结尾两句更为凄恻,战士已经是他乡之鬼,但他们的妻子还盼望着在梦中相见。将士为国牺牲,是他们的责任与光荣;只是这些可怜的闺中少妇啊,该是怎样度过毫无希望的余生!整首诗悲壮而沉痛,激昂而伤感,让读者不由为之感发而泪下。

第四类:商妇怨诗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可以说是空前的。唐代经济如此发达,自然出现了很多

经商之人。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里的琵琶女说的“商人重利轻别离”,的确道出了商人的本质。这些商人长年在外,行踪无定,更有甚者杳无音信,数年一回;而作为他们的妻子,那些少妇们却独守空房,寂寞孤独,难免会生出怨恨之情,甚至呼喊着“莫做商人妇”的怨语。唐代的闺怨诗中有不少诗作是专门为这些商妇们写的.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这三首诗来自于唐代刘采春的《罗贡曲》,她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 被称为唐代四大才女之一。这三首诗均写丈夫外出经商久久不归,而在家中的妻子天天思念的情景。第一首的对象从事理上看是毫无道理,你的丈夫久久不归与秦淮水、与江上船有何干系?但仔细想来它又有必然的联系:想当初正是这“秦淮水”和“江上船”把她的夫婿载走的,而今“经岁又经年”地还不把他载回来,她怎能不怨恨你这水和船呢!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女子天天伫立江边,望水望船望归人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第二首 “ 莫作商人妇”,从反面落笔,可见伤心之深。为什么呢?因为商人妇把“金钗当卜钱”,这话是很沉痛的,“金钗”本是女子妆扮美容的首饰,是心爱之物,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掷,其中的苦情岂不是不言而喻 ?这还不够 ,还要天天跑向江头,望船盼人,由于心切,每一次不但没有接到自己的丈夫,反而不时地错认了人家的船 。这怎能不痛苦,不悔恨,不揪心断肠?所以很自然地要发出“莫作商人妇”的喟叹!而第三首写的是:那年分别的时候,你说是去桐庐,可是好久都没接到你在桐庐的音讯。今天好不容易收到了你家书,却是从广州寄来的,看来你是越走越远,归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了。虽然第三首诗仅仅是淡淡地叙事,但平淡里所蕴含的痛苦怨恨之情,却是比前两首更进一步.

与刘采春的《罗贡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中以一个商人妇的口吻诉说她作为商人妻子的怨恨之情:她称丈夫为“瞿塘贾”而不是“金陵贾”或“扬州贾”,足见她的这位可爱的夫婿常年远行川鄂,久久外出经商,因而耽误了商妇的青春大好年华。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商妇身在江南,但夫婿久去瞿塘不返,红颜逐渐消退,没有人能有第二次的青春,这也就无怪这位商妇要发出“朝朝误妾期”的怨辞了. 后两句的妙处在于作者突发奇想,他让商妇改换声腔,不再在“怨”字上大做文章,而将重心落在“早知”两字上,写她的悔恨之意:早知道潮水是有规律地按一定时间涨落的,那么,当初要是能嫁个在起居行止如同潮水一样有规律有次序的弄潮儿就好了,就能夫妻比翼连理,相守相厮,共享那人生美好的青春时光,也不至于落到今天独守空房的境地。如此落笔,亦可谓是石破天惊之语!

然而,这些商人妇虽然恨天恨地恨水恨船恨丈夫,但一旦得知丈夫归来,那种喜悦之情,可不是一般文字可以描摹的. 权德舆《玉台体》中写道: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这首诗的写作手法跟《诗经·卫风·伯兮》有些相像:“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中的意思是:自从丈夫到东边去了之后,作妻子我的头发就如同蓬草般散乱。难道妻子就没有头油来滋润妆饰头发?不是的。纵使是妆扮得花枝般美丽又给谁看、又能使谁喜欢呢?本诗中的女子也是这样一个丈夫不在身旁因而不愿打扮自己的人。而现在丈夫大概要回来了,她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应该妆饰得漂漂亮亮地见丈夫,可见她真是个“为悦已者容”的深情女子.而李白在他的《长干行》中也写道:“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为了早日见到自己久别的夫婿,为了早日倾诉自己的相思之苦,她决定从自己居住的长干里跑到离家很远的长风沙,这是何等的真情,何等的感人!

唐代的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与闺怨诗的主角是女性有关. 浓重的感伤情调、细腻的心理描写、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使得闺怨诗充满了深婉悠长、含蓄无尽的韵味,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唐诗中的一朵独放异彩永不凋零的奇葩!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例如: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素以擅七绝闻名,有“诗中天子”之称。本诗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名为“闺怨”,却偏偏先铺排出一个不解世事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儿形象。“凝妆”者,可以看出她在衣容修饰上花了是很花了一番工夫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翠楼”者,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外墙多以青色砖瓦装饰,既然有闲情逸致于大好春光里盛妆上翠楼,可见这个女子年纪尚轻,不曾经过生活的波折,更无须耽温饱之虞。

那么作者是不是看走了眼,用错了主角呢?非也!原来是这女子一番登楼远眺惹出了事儿:游目瞩望,柳色萋萋。前年今日,我为君妻。去年今日,折柳雁离。今夕何夕,相隔千里。妾为蒲柳,茕茕何倚?君为我故,缰系功利。久不得归,痛悔无极!游蝶荡莺,君休轻取。妆楼绿窗,妾意依依。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读者通过诗作女主人公的一个小小的生活截面,不自禁的受到了感染,同样的黯然忧愁起来。

幸好这女子既出身富贵,想必夫君亦会因家势得到稍许照顾,不至于在行役中备极辛苦。否则落得个“可怜无定河边骨,犹似春闺梦里人”的下场,我们的女主人公可不知要哭成什么了呢!

古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宫怨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简析】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宫词 _译文

朱庆余

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题解]

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宫怨

(唐)司马札

柳色参差掩画楼,

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

??香儿倚在门边,心里很不是滋味。过了这个春分,又有一些调门的了。可她总也撞不上,并不是她不够贴心,以前她主子还在的时候,她还是很得宠的。只是现在人去楼空,不免又是冷清又是寂寞。原来同她一道的姐妹夏莺也因为讨另外一个妃子喜欢,也喜气洋洋地归位新主子了。于是这冷门儿便是越来越冷了。

??她又怕沾上一个脾气暴的主子,又难以忍受现在的孤独。夜半时分,她总会孤零零地倚在窗边,看星星看月亮。可是最令她心酸的是,这天从来都想泼了墨一样,没星星,月亮也是残月。

??这种时候她一般都会想起才被送进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她可是个冰清玉洁的小美人儿,还是选秀女时被招进宫的。她进来时跟大多数宫女一样,都抱着一种幻想。她以前可想被哪个阿哥相中,哪怕做个小的也好。现在一想便庆幸当时没那个运气,要不然独守空楼又是怎样一种落莫。

??还是最初的好。她叹了一口气,手托腮帮子,眼睛泪汪汪的。原来家是穷点儿,可一家亲亲热热,没逢过年还可以弄个“半空儿”玩儿玩儿。现在又如何呢?

??忽然,她站起来,依着墙一面来到了窗外的园子里。这儿开了一朵淡黄色的花儿,叫不出名来。香儿心中不免有了一份怜惜,觉得这花跟她一样命苦。这花并不是不美,却也无人观赏。香儿自知自己被幽禁在这深宫中,空自消磨青春,容色调谢而无人问津,正像那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着流水二去的宫花。

秋夕①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②。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③。

杜牧

(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官至中书舍人。长于七言和绝句。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古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宫怨 行宫 元稹 寥

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古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

卞良君

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两类诗又都起源于周代:《诗经·小雅》有一篇《白华》,据朱熹《诗集传》,周幽王得褒姒,黜申后,「申后作此诗」以自伤,是为古代宫怨诗之滥觞。闺怨诗在《诗经》里尤多,像写弃妇的《邶风·谷风》、《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都是早期闺怨诗的代表。汉魏晋南北朝时,闺怨诗又获长足发展,比较著名的有汉乐府《怨歌行》、《白头吟》、《上山采靡芜》,古诗《行行重行行》,曹植《美女篇》,傅玄《豫章行苦相篇》,以及南北朝乐府《子夜歌》、《懊侬歌》里的部分作品等;宫怨诗则从晋以后逐渐增多,有石祟的《王明君》、陆机的《班婕好》、谢朓的《玉阶怨》、庾信的《王昭君》等。至唐,两类诗与田园、田家、山水、行旅、游侠、边塞等题材的诗歌一道步入其鼎盛发展的阶段,名家杰构,层见迭出。

从内容上看,两类诗都少不得一个「怨」字,集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皇权至上、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和古代女性对待婚姻问题的种种复杂心态。

「君思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李商隐《宫词》),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君恩无常」是古代宫女忧怨之情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封建社会里,历代帝王为了满足一己私欲,都大量占有女性。除正式的皇后和若干嫔妃外,还名正言顺地占有成千上万的侍妾(即宫女),以为皇权至上的标志之一。白居易著名的《新乐府·上阳白发人》就典型地描述了这种后妃制度的残酷和罪恶,以及宫女的不幸遭遇和痛苦心理。白氏原注:「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诗中的女主人公,十六岁入选即被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年已六十还不曾见得君王一面。更令人悲悯的是,这样一位痛苦的女性竟还是当年「同时采择百余人」里的唯一幸存者!则广大宫女的悲惨命运及怨尤之情于此可见。

那么,少数曾经得到君王恩宠的后妃美女,命运和心理又该如何?请看下面两首诗: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乐府歌辞《怨歌行》)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刘长卿《长门怨》)

陈阿娇和班婕好,一个曾被汉武帝「贮之黄金屋」,擅宠骄贵;一个本是汉成帝的宠妾,恩幸无比。然最终仍逃不掉失宠遭弃的厄运:一个被打入长门宫,一个退居长信宫。原因是皇帝又另有新宠。正所谓「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李端《妾薄命》)这里我们又联想到王昭君的故事。昭君远适匈奴,后人伤之,多迁怒于画师毛延寿,虽然也暴露了皇帝的昏庸,但毕竟不如白居易「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昭君怨》)来得更深刻。故而王安石借「家人」之口

安慰昭君曰:「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就是陈阿娇、班婕好和王昭君乃至千千万万后宫「如花女」的共同命运。古代宫怨诗诸如上述一类《长门怨》、《昭君怨》等即从各种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地抒发了这些女性对「君恩无常」的怨恨之情。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太行路》),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男尊女卑」是古代民间女子多生忧怨之情的重要原因。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男子劳动比重的加强和经济地位的提高,母权制被推翻而父权制代兴,女子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便每况愈下,终于成了男子的附庸和所有物。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受到了许多不平等的待遇。反映在诗歌中,如《诗经·卫风·氓》是一个弃妇的自诉,大家熟知,此不赘述。傅玄的《豫章行苦相篇》写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陋习和女子婚嫁后由于「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而无端遭弃的哀怨,概括了无数民间女性的共同遭遇。至若白居易的《新乐府·母别子》,其事其情就更令人矜悯: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隋代薛道衡《豫章行》有句云:「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还不过是一种担忧;这首《母别子》却正是对丈夫「破虏策勋」后即「迎新弃旧」的既成事实的哀痛了。

不仅如此,我们在闺怨诗中还看到,男尊女卑的现实使许多夫游在外的妇女和尚未婚嫁的姑娘对自己的丈夫和情人也往往忧心忡忡。倘遇离别,女子的心情就更为痛苦:「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聂夷中《古别离》)这与《王西厢》里临别之际莺莺告诫张生「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一样,都唯恐其夫另觅新欢。特别是东汉以来,随着游宦、干谒风气的盛行、文士地位的提高和科举制度的实施,士人「官本位」的意识与日俱增,往往「去其邑里」,多方游处而经久不归,遂使「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徐干《中论·谴交》)。一旦博得一官半职,身份、地位有了改变,抛妻弃子、另觅新欢的事就将在所难免,古语所谓「荡子成名,必弃糟糠之妇」。上述一类以游子妇为叙写对象的闺怨诗便真切地表现了女性对此的忧怨心情。

至于写商妇的闺怨诗,其抒情主人公忧怨的焦点则在于丈夫的重利轻别、约而无信上。唐刘得仁《贾妇怨》:「嫁与商人头欲白,未曾一日得双行。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这种婚姻关系中的女性与弃妇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她们除了对自己形同遭弃的命运躬自悲悼以外,又往往多生一段悔恨。

闺怨诗中还有许多以征妇为叙写对象的作品。由于古代统治者频繁发动对内对外战争,导致了兵役制度的黑暗和人民徭役负担的沉重。「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宋书》卷100)的现象就不只是宋代的事;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的说法也并非夸张。经年累月的征戍,一方面使征人、役夫有家难归,另一方面便使无数思妇居家独守,因而产生了许多「征妇怨」一类的闺怨诗。这些诗也带有深沉的怨伤,然其感情内涵又与上述几种闺怨诗有所不同。如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固然也怨伤良人久出不归,但却更突出地表现了一种怨战、厌战的情绪。这类诗在怨伤战乱的

同时也多流露出一种殷忧,但不是丈夫的弃旧迎新(少数作品除外),而是征夫的生死与冷暖。诸如「坐想鼓鼙声,寸心攒百箭」(陆龟蒙《孤烛怨》),「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白居易《闺怨词三首》其三),「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陈陶《水调词十首》其七),字里行间蕴含着深细入微的担忧和体贴,读来颇觉情深意厚。

从创作特色上说,古代宫怨诗和闺怨诗都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情。它们中的许多作品原本是周汉以来的民歌;文人所作亦多受民歌影响。除袭用乐府题目外,它们的民歌风情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浓重的感伤色调。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定,也为两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已然构成一种感伤的传统色调;文人所作,则无论是宫怨诗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命」,还是闺怨诗的抱憾色衰爱弛或夫妻分离,其感伤色调亦极为明显。因此,它们也是古代感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两类诗多用第一人称(即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叙写女性怨情。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它们织就了一部饱含辛酸情、浸满女儿泪的古代妇女苦难心灵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这些诗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无论民歌还是文人创作,大都以动作或情态细腻地表现心理活动见长。

(三)恰切的比兴衬托。用比衬手法赋物写情,原是民歌的特长。「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比喻爱情的兴衰;「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乐府《怨歌行》),比喻「君恩无常」;「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复西」(《子夜歌》),比喻女子的坚贞和男子的薄情。文人诗也往往如此,如「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头」(张仲素《春江曲二首》其一),与李益《江南曲》一样以潮水有信反衬人归无期;「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三),以寒鸦犹带日影衬托班姬不被君恩;「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郑谷《长门怨二首》其一),以庭花可出禁墙反衬宫女身遭幽闭。凡此种种,皆妙用比兴衬托,曲折有致。还有一种比兴,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

(四)在上述特点的基础上,又构成了两类诗「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浅」是指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例如沈德潜评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评《殿前曲》:「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此国风之体也。」(以上并见《唐诗别裁集》卷十九)又譬如,两类诗一般不重使典用事,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文君、杞梁妻、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一看便知;然又往往能化熟为生:或者「夺胎换骨」,或者做「翻案文章」,意境便觉深婉。

高三的语文课,上出“语文”的味道来

“森林”与“煤块”-----应试“复习”的“效能”

“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有考试就有应试,谈应试没有必要遮遮掩掩。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应试“复习”如何避免“煤的形成”的尴尬。

先讲两个我“耳闻目睹”的关于语文老师的笑话。

笑话一

十几年前,我在一个比较偏僻的高中任教。这个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每个年级只有一个语文教师。教高三语文的老师姓王,家里盖房子,为了省钱,从3月开春解冻起,他大部分时间是忙家里的活,给学生上课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这样,几个月后学生的高考成绩下来了,语文成绩居然位居全县前三名。学生说:王老师经常缺课,他们心里没底,就抓紧时间自己拼了命的看书、做题,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结果反倒印象深刻效果好;如果王老师们天天给他们上课,心里有依靠可能就放松了,没准儿还考不了这么好,更何况王老师讲课又不怎么吸引人! 笑话二

几年前,我在县城的一所重点中学教高三。和我同头的有一位姓郭的老师,郭老师严谨、认真,对学生负责。一次月考过后,他发现一个很调皮的同学语文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阅读题和作文,得分是全班最高的。郭老师很高兴,就想让这个同学介绍一下学习经验。没想到这个嘎小子却说:真的没啥经验,其实这两个月我上课根本没认真听讲,要说经验吗,就是我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看了不少课外书。

有人肯定要骂我,怎么能这样糟蹋、埋汰语文老师呢?照你的意思,语文老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语文老师在讲台上下流了那么多的汗还不如学生自己看看或者看些课外书管用?我绝对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我只是想说,我们是否“计算”过,高三语文复习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我们的高三复习,是不是“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有考试就有应试,谈应试没有必要遮遮掩掩。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应试“复习”如何避免“煤的形成”的尴尬。 高考复习的一般流程

走马观花学教材

到了高三,教材往往成了后娘手里的孩子不受待见。一般情况下,第五册书用七八个星期就能搞定,有的学校可能只学古诗与文言文两个单元,三四个星期完事大吉,就匆匆转入高考“第一轮复习”。第六册的境遇更惨,只是将《史记》单元的几篇课文草草“处理”一下,就转入高考“第二轮复习”。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忙,实在没时间顾及到那些与高考无甚关系的东西。

其实,这些老师犯了一个最低级的错误,即把以课本为介质的课堂教学与高考复习简单地对立起来,认为只有按照“高考说明“一个考点一个考点地“讲清”“练透”才是真正的高考复习,分析课文、思维训练、汲取人文营养等对高考没有多大的帮助。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语文能力是在教和

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主动参与领悟逐渐获得的。所谓高考复习,其实就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归纳、提升的过程,只是其指向性更明确、针对性更强而已。

以点为经逐一排查

近几年的“考试说明”将语文考核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38个考点。“第一轮复习”基本上就是以这38个考点(更准确地说是28个,写作有10点要求,而写作很难按“点”来训练)为经,每个考点按照“考查要求”“知识要点”“典型例题”“巩固练习”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固地逐一排查。一般老师会给学生订些复习资料,如《优化设计》《高考思维新平台》《高考绿色通道》《10年高考试题选》之类;此外还会精选相关练习,定期检查,逐点逐人地“过关”。

雪片飞舞套题“纷纷而来下”

“第二轮复习”则基本上以做题为主,如专题训练、重点突破,最基本的招数还是做“套题”,如各省市的最新模拟题,老师们到处搜题源,以最快的速度印发给学生,讲评、估分,检查复习中的漏洞。看到一些新题型,老师们常常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喜,认真研究命题用意、答题技巧,“仿制”出一系列类似题目,反复指导和演练。有的学生曾在周记中写道:这段时间可真是考题套套似雪片入怀,但却没有丝毫赏雪的兴致,脑子都木了,再好的饭菜也有饱的时候,更何况这些还不一定是佳肴?

难得的琅琅“书声”

高考之前的几天,高三教室居然能听到久违了的“读书”声。让人很羡慕这些老师和举子们的大将风度。细听,原来是在背书。毕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也占了4分,弃之可惜。老师们优中选优将“重点句子”缩小到一个合理的范围,有的还给印成“名句名篇60条”,拿出几节课,值!

高三的学习(准确地说是“复习”)的确很紧张,学生忙,老师更忙。“忙兮忙兮奈若何”,很多的时候,忙得无奈,忙得没有办法。付出了,才会无悔,似乎是高三师生的一个共性的心态。我在《不想教高三》一文中中写到过自己的感受:“连教了7年毕业班,自以为劳苦功高,其实呢?不就是每年重复演练着相同的套路么?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到底占几成?总是强调大容量,多做题,老牛倒嚼式的做,一个类型的题变着花样得做它十几遍。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收效,学生累,累得迷迷糊糊;老师也累,累得手忙脚乱。而且我们常为这种累找很多的借口:对学生说,今天的累是为了明天的幸福;对自己说,教师的职责就是奉献。为什么就不想想,能不能找到一条相对轻松而又高效的高三教学的路子?”

当老师的,忙是免不了的,但要忙的是正地儿。魏书生老师说过:在眼下的中国,教师这个职业绝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既然端起了这只饭碗,就应该考虑怎样干得轻松。魏书生老师确实“轻松”,大部分时间开会、讲学,学生的成绩却遥遥领先。但他为了这“轻松”付出的是超乎常人数倍的努力,更重的是他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就是终生受益的财富么?宁鸿彬走的是“思维训练”之路、黄玉峰被称作“语文教学的?叛徒?”,他们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是靠教师的苦修内功科学引导得来的,他们走的同样是“轻松”的路子。语文课,没有高一到高三三年系统的训练,只靠“把关教师”高三一年的“淬火”,到底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如果我们不是陷在“煎熬”“消耗”式的“忙”中,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时间用在读书思考、用在优化课堂教学上,这样的“忙”于己有益,于学生更有益。 让高三语文课生机盎然

高三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点儿味道来,怎样才能上得像语文课,怎样才能活泼有生机,这是我在很长时间内苦思冥想的问题,也是我“冒着风险”苦苦探索过实践过的课题。

1. 教材处理,有板有眼

高三的课时较多,如果急急忙忙地对教材进行一番“粗加工”而把大量的时投入到“直接”的高考复习之中,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有点儿新鲜感,时间一长就会倦怠甚至厌烦。所以,高三不宜过早进入“临战状态”。我一直主张,高三阶段对教材的处理不可“短平快”,讲读课文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高考复习”,运用得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由于高三毕竟处于特殊的“历史阶段”,对教材的处理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的讲读课,应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重点讲读。如第五册全书,第六册的文言文单元。分为几个层次:

a语文知识积累,学生自己完成。

b开阔视野,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这些文章有很强的人文性,读这些文章,一能开阔视野,二能将其中的理论观点“迁移”到自己的艺术鉴赏活动之中。学这些课文,重点在“迁移”。

c思想升华,《人生的境界》《孔孟》《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这些哲学、文化随笔对学生是一种思想启迪,读之,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与分析问题的高度都是个很大的帮助。

d阅读鉴赏,这两册书有四个单元的文学作品,这是一笔丰富的资源。《变形记》《等待戈多》能让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多些哲学思考,会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点有个初步的评价;将第三册及语文读本上李白、杜甫的诗“集束投放”,让学生在体会读诗技法的同时,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一顿丰盛的人文大餐;《孟子》《史记》两个单元让学生感受孟子思想的精华与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感受司马迁的气节与价值取向,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并评价蔺相如、侯赢们的行事。 专题讲座。如“红楼梦单元”,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每周拿出六节课分三周完成。这样,既给学生以后阅读《红楼梦》全书一个“路牌”,也调节了枯燥紧张的复习气氛和节奏。

自读课。知识性较强的课文如第六册的前两个单元,一类是自然科学类论文,一类是社会科学类论文,让学生在课上自读,获取相关信息;同时结合“质量监测”相关练习,让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整合与推理判断。

2. 课外阅读,现在进行时

我曾给学生算过一笔账:每天拿出十分钟时间,一周可以读一本杂志;把读杂志当作休闲消遣,将会有意外收获。多读些课外书,既放松了紧张的神经,又开阔了眼界,还能升华精神,客观上也提高了阅读品位和能力,还有益于自己的写作,何乐而不为呢?

高三时间紧,读大部头不现实,读些短小精悍的文章,积少成多,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报刊上的很多精品文章,或语言隽永,或见解深刻,或情感丰沛,或结构精巧,阅读时静下心来,细细品赏,琢磨一番,思考一下文章的感人之处、巧妙之处,脑子里有了个深刻的印象,写作文时,自然就会用上了。

推荐报刊:《读者》《青年文摘》《散文》《杂文选刊》《南方周末》《今晚报·副刊》等。

必做作业:剪报――选择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较强的杂文、散文、随笔,写100字左右的评论,每周一篇;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剪报印发,“资源共享”“奇文共欣赏”,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阅读、评析。

看电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阅读。很多节目的信息量都很大,“艺术人生”“实话实说”“文化访谈录”“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平时多看看,既是休息,又获取了很多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的时代感特别强,如果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既丰富又鲜活。举个例子。有一期访谈节目,话题为“我们的汉语水平”,其中有三个典型材料:《今天》报刊登的《大学语文批判》里提到的一个在报社实习的中文专业大四学生,写了一篇不到300字的新闻稿里,竟有7处语病;在中国举办的一个国际中国史研讨会,居然只把英语作为惟一的会议语言,而与会者大多外华人;丁肇中先生在19xx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坚持用汉语致辞。加上主持人和嘉宾的理性而深刻的分析,这一期节目让观众收获多多。

3.应试训练,求精求实

我给学生订的复习资料只有一本《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选择其中的典型试题,认真研究试题,深入挖掘试题的可利用价值,找准知识点、能力点、扩展点,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力求实效。 例1.诗歌鉴赏题分两步:①着眼于对作品的“原生态”阅读过程②训练答题的规范,在准确、精炼上下功夫(那些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其实是很好的示范)。

如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材料”是南宋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语言理解上没什么障碍,四句诗,起承转合自然严谨。但若真正把这首诗的味道品出来,必须注意几点:①从题目与诗句看是诗人约朋友来下棋,而朋友却爽约过了半夜也没有到;②要学会想象与联想,对诗的“空白”进行填充。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景”,诗人盼望朋友到来,侧耳细听,没能听到朋友的脚步,只听到雨声和蛙声;这两句也暗中点明朋友“不来”的原因。明乎此,最后一句的“闲敲棋子”的“闲”就不能理解为“悠闲”“闲适”,而是闲得无聊。

读懂了,不管怎么设题都能应对自如。教师可从不同角度设计几个题目,让学生“笔答”,教师巡回、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答题指导。

例2.阅读题的目的有三:积累相关材料,学会分析鉴赏,训练答题规范。如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一般属人物传记,其中很多是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其人格、行事都很有个性特点,很多材料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阅读时要按照阅读规律进行,在整体把握文段内容的前提下,对人物的言行与品格、对作者的观点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文段做了如上比较透彻的“X”光式的解剖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具体语镜,激活自己的知识积累,培养精确答题意识。

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搞透”,不放过难点尤其是一些很有价值的难点。2002年文言文阅读节选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文字。文段主要表现李广的勇敢善战、关爱士卒、勇于负责的品德。其中有一个难点,因为没有向导迷路了,李广的部下有的没能按约定时间到达制定地点。对此,李广

承担了全部责任,并“引刀自刭”。这点很多同学不能理解。其实这涉及到当然人的荣辱观念,联系司马迁《抱任安书》对自己受审受刑情景与心态的描述,就不难理解李广的“自刭”,是以死而保全自己的尊严,宁死而不受“刀笔小吏的羞辱”。引导学生作如上分析,实际上是训练学生以历史的观点解读古人,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分析,应用到写作中,写出“思想深刻”的文章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文大都是很经典的佳作。读这些文章,除了能获取知识、思想方面的收益外,还可以揣摩借鉴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优点,提升自己习作的“包装”品位。

2003年高考选的出柯灵的《乡土情结》。文章首段点题,指出乡土情结飞越时空,不会褪色;末段指出在科技进步使“天涯若比邻”、东西方文化加快融合的背景下,乡土情结也不会因此而消失。首尾呼应且有意义的递进。文中从三个方面写“乡土情结”:乡土给人们打下了童年的烙印,少小离家的游子心中乡土的梦,炎黄子孙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从“内涵”分析,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将乡土情结上升到国家民族情感,深化升华了文章的中心。这种结构文章的方法是很典型的散文写法,如果做阅读题的时候让学生养成独立分析、品读文章的习惯与能力,既能提高阅读题的“命中率”和“得分率”,还能强化写作“篇”的意识,可以说“一箭双雕”“一举多得”呀! 应试复习不能贪多贪快,有的时候,一道练习,一篇文章,教师还没有琢磨透便仓促上阵,对照答案照本宣科,有速度有数量,未必能有理想的效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雨过地皮湿,禁得住雨后太阳的曝晒么?

高三的语文课,同样应上出“语文”的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