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中的情怀--林徽因《六点钟在下午》解读

等待中的现代情怀

------林徽因《六点钟在下午》解读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毛三艳

以建筑家闻名的女诗人林徽因,似乎已被渐行渐远的时代默默地抛在了无名的角落。更多的人所了解的如果不是她在建筑方面的成就,那便是诗人徐志摩与三位女性纠缠在一起的缠绵悱恻的爱情了。可以说,多年前人们脑海中的那个年轻美丽的女子林徽因,总是被遮蔽在徐志摩灿烂的光环之下。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重新挖掘这个崛起在后期新月派诗人群,后又成为京派灵魂人物的文学的林徽因。我们欣然发现,文学者林徽因创作的时期并不长,著作并不多,然而却取得了如此丰富而重大的成就。今年恰逢徐志摩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国新诗九十年学术研讨会召开,在这样一个怀念百年新诗史之际,我们不妨再次走入诗人林徽因的心中,去品味永存在新诗史历史上的“那一把过往的热情”。

在林徽因仅存的六十余首诗作中,我们很难发现一以贯之的风格。许多研究者把她归入新月派诗人群中,因为她将西方的浪漫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古典主义较为成熟地融合在一起,对此,林徽因本人并不高兴。其实在诗人浪漫情怀的诗作中,我们处处能够看到现代主义风格闪烁的光点。而且这种光点随着时代的变异,诗人命运的沉浮,而愈显愈亮。在诗人创作的晚期,现代主义的风格已经呈现雏形。可惜的是,诗人由于病魔缠绕,再加上她专心致力于建筑学的研究,因而留下的诗作并不多。林徽因从19xx年开始发表诗作,集中在随后的六年时间里。抗战爆发后,生活的辗转,战事的变幻,诗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养病和考察古建筑上,建国后,诗人更是投身于祖国的建设,诗作越来越少。但在为数不多的诗作中,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品味出诗人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孤独苦闷的情怀,生命时空的思索,象征与暗示的手法,光影交合的造型。在《六点钟在下午》这首诗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作者的现代主义风格有了比较全面的展现。

六点钟在下午

用什么来点缀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点缀在你生命中,

仅有仿佛的灯光,

褪败的夕阳,窗外

一张落叶在旋转

用什么来陪伴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陪伴着你在暮色里闲坐,

等光走了,影子变换,

一支烟,为小雨点

继续着,无所盼望

一.孤独苦闷的情怀,生命时空的思索

战争打破了国家的安宁,也打破了诗人心中圣洁的宁静。诗人出身名门,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其古典造诣深厚。早年随父游学英伦,深受英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影响。其诗作体现出轻盈典雅的灵动,诗人把眼光投射到大自然,流云、花影、霞光、山林,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感触。而后期,同样的意象所表达的却是另一番景致。从“这是秋天,秋天/风还该是温软”(《秋天,这秋天》)到“一夜呼号的风声/果然没有把我惊醒”(《给秋天》),诗人的情绪明显变得低沉。

在《六点钟在下午》中,诗人心里满是寂寥。“用什么来点缀/六点钟在下午?”诗人开篇一问,展现给我们的便如一张白色的维幕,一览无遗,却没有丝毫色彩,可以想像得到,四十年代的林徽因在北平的苍白生活。诚如前人所说,林徽因在战争的辗转迁徙,在长期病痛的折磨下,仍关心祖国危亡,忘情于工作。但诗人也是一个人,一个平凡的女子,一样要面对生活的七情六欲和喜怒悲欢,如果说早年的林徽因用小女子特有的细腻眼光描摹自然歌咏爱情时透露着淡淡的忧伤,那么此刻四十五岁的她,经历了亲人朋友的离逝,战争的伤痛,生活的窘困,而且背负了大半生的肺病,这一切早已经磨光了诗人玲珑的梦想。我们看到的俨然不再是那个在桃花树下浅唱低吟的带着笑声的女孩,而是一个在寂静的黄昏里独对斜阳的沉静妇人。现实生活中,诗人可以寄情工作,可是一个人独处时,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梦想,诗人难免感时伤怀。这种孤寂是深刻的。苍白的六点钟,诗人发出应该用什么来点缀的疑问,“六点钟在下午/点缀在你生命中,/仅有仿佛的灯光,/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六点钟是将暗未暗之时,正是这个特定的时辰才会融合自然的夕阳与现代的灯光的复杂景象。无言的静坐中,诗人看到窗外之景,除了晦暗的光线,一切都是惨淡的,夕阳褪败,落叶也是一张,一切景物似乎都写着寂寞两字。秋日的落叶回旋在空中,诗人的落寞之情也随之起伏。我们不禁会联想起李易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然而,没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吟,深深的孤寂之情却早已跃然纸上。

“用什么来陪伴/六点钟在下午?/六点钟在下午/陪伴着你在墓色里闲坐,/等光走了,影子变换,/一支烟,为小雨点/继续着,无所盼望!/”第二节诗人再次询问该用什么来打发寂寥的时光。可是无言,只有静默独对余晖,直等到夜幕降临,连陪伴着自已的光也走了时,诗人仍然没有找到答案。诗人感叹“日子一天一天向前转,昨日和昨日堆垒起来混成一片不可避脱的背景”,“我们每一人站在每一天的每一个时候里都是那么主要,又是那么渺小无能为”①。窗外小雨淋沥,窗内人点着烟,似乎这烟也只是为了窗外的小雨而点燃,空旷寂寞的夜里,诗人只有继续无望地等待。等待的是什么呢?或是一份逝去的爱情,或是不复存在的青春,或是曾经灿烂的理想,或是一个健康的身体,总之它曾让诗人感受过美好。它们的消逝,带给诗人一份巨大的寂寞。诗人迷失在精神的荒芜之乡,渴望排遣渴望逃离而不可得,于是只有无奈地等待。等,形成了这首诗歌的主体情绪。

对生命时空的思索一直贯穿在诗人的诗作中。从父亲林长民到挚友徐志摩,诗人一再面对亲友相继离开的残酷现实,年纪轻轻就染上在当时来说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所以诗人前期的作品一直在思索着时间与死亡的哲学问题,“意识的,潜意识的,要明白这生和死的谜?”②“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莲灯》)

诗人从小小的莲灯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虚幻。诗人也曾说“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③。但梦,也是个美丽的梦,诗人在感叹人生渺茫的同时,仍然有对生命的珍爱,我们还是能够明显地感觉得到诗人那颗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内心的律动。然而在《写给我的大姊》中,诗人已然流露着生命将尽的绝望情绪:“黄昏承认的,否认等不到天明”、“对忽然的终止,你有理由惧怕”、“但原谅吧,我的话语永远不能完全,/亘古到今情感的矛盾做成了嘶哑。”

《六点钟在下午》这首诗也是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沉静体悟。六点钟是自然的黄昏,也是人生的黄昏。诗人步入暮年,面对沉重的病痛负担,感到时光一去不返的悲哀。无聊漫长的等待消磨着剩余的日子,空虚的怅惘写尽了现代人的疲倦与忧郁。

二.象征与暗示的手法,光影交合的造型

邵燕祥评价此诗“以象唐人绝句或宋人小令那样寥寥几笔,捕捉并表现了诗人主体感受跟客体光影物象相交流,相契合的一瞬。”④“契合”是象征主义诗学的重要美学命题,梁宗岱说:“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底情与景,意与象惝恍迷离,融成一片;含蓄是指它暗示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⑤林徽因在《六点钟在下午》中,不再独取景自然,而是把眼光投向日常生活,灯光、影子与烟;夕阳、落叶和雨点,两组日常生活之物与自然之景交错,在现实中诗人意识到寂寞,于是潜意识想寄情于自然,然而无论是日常生活之物还是自然之景,都浸染了诗人深深的苦闷,于是整首诗形成了一种幽深寂寥的意境。诗人说过“诗的泉源,是意识与潜意识地融会交流错综的情感意象和概念所促成”⑥。整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出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从灯光、烟等意象中,我们却又分明看到一个寂寞无奈的主人公在黄昏里空坐的情景。诗人这种隐幽的表达在“表现自已与隐藏自己之间”⑦传达出一种朦胧与暗示的特征,不同于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浅直特征,也不同于早期象征主义过份个人化而造成的晦涩与怪诞。

六点钟是一个静止的时刻,诗人在六点钟的静坐里, 写出落叶的旋转,写出光影的移动,在静态中融入一种动态的美。“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夕阳残照所透射的光影与落叶在风中的旋转形成一种动静的对比,诗人凝视夕阳,企图定格六点钟,隐隐表达对时间的挽留,然而生命的脚步岂是人力能够阻挡?一片荒芜的世界,一张孤独的落叶在风中盘旋零落,静态的背景下仿佛显示出时光流逝之景。“等光走了,影子变换”,光影的变化在林徽因诗歌中反复出现。《静坐》里“一条枯枝影”、“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静默的时空,诗人坐看光影移走,触摸到时间走过的痕迹,然而这种时光流逝之感“像待客人说话”一样一点一滴地消逝,在平淡中我们读出的是深深的悲凉之感。穆木天在《谭诗》中说“我忽的想作一个月光曲,用一种印象的写法,表现月光的运动与心的交响乐。我想表现漫射在空间的月光波的振动,与草原林木水沟农田房屋的浮动的称和,及水声风声的响动的振漾,特在轻轻的纱云中的月的运动的律的幻影。”“这种月光、纱云、水和风等自然物与心灵的同律振动力就是‘交响’,从中可明显地看到波特莱尔《契合》一诗的影响。”⑧林徽因对光影的印象式的描写自然也能寻找出波特莱尔的影子。“一支烟,为小雨点/继续着,无所盼望”,我们看到的本是一个静止的画面,然而,诗人把主观感受与情绪投射到客观物象中,形成一种静态中的动态之感:一支烟继续着,正如诗人等待的寂寞,袅袅的烟雾在静默中正隐含着

时间的流逝。

三.结语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致力于探索中西融合的诗学道路,以此冲击了后期新月派的诗学理论,而四十年代时代的变异从此将新月派抛到历史的角落,现代主义诗歌得到开拓和超越。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加入新月派,但她并没有拘泥于后期新月派形式主义的狭窄道路,而是自觉地吸收西方现代诗中的意象、象征与暗示的艺术手段,尤其是其四十年代所留下的不多的诗歌,以《六点钟在下午》为代表,较为明显地体现出现代主义色彩。然而,诗人从小所受到的传统教育与英伦留学时期所受到的影响,始终使林徽因的诗歌趋向于一种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的中和之美,而个人的命运与遭遇使林徽因没有能专门致力于文学创作,因而其四十年代后期的诗作始终处于现代派的边缘。

① ② ③: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④:邵燕祥《林徽因的诗》

⑤: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商务印书馆19xx年版

⑥: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

⑦:杜衡《望舒草·序》

⑧: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第二篇:我生命中的林徽因 (2)

我生命中的林徽因2

林徽因生命中的三个男人

林徽因生命中的三个男人

20世纪的女才子中,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者,非林徽因莫属。数20世纪风流女子,还看徽因。

如果说一个女人具有惊人的美貌是上帝的恩惠,具有一定的才能是上帝的造化,但是将美貌、天才和心灵的丰盈结合在一个女人身上就是上帝的选择了。林徽因就是上帝选择的谬斯女神,或许百年千年才出一个,因此人们说她是“绝艳才女”,见过她的人都领略过她那惊人的才华和超凡脱俗的魅力。这些魅力的秘诀在于它来自一个真诚、直率、见性见情的女子的心灵。

而作为一代才女,林徽因引起更多人关注、争议或艳羡的,当是她的爱情传奇。一个女子,拥有一个德才兼备的男人一生的呵护已经算是幸运,如果还有优秀的男士为其终生不娶甚至付出生命,该是怎么样的一段传奇?我们无法从历史的纵深处逼视灵魂的深层次情感,也许,平视比俯瞰比远眺更容易接近事实本身。

徽因和思成

一、 相濡以沫——梁思成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梁启超的长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

梁启超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好朋友,他们订下了思成和徽因的亲事。

梁再冰根据父亲的回忆描述思成和徽因的第一次见面:“门开了,年仅十四岁的林徽因走进房来。父亲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却仍带稚气的小姑娘,梳两条小辫,双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颊有笑靥;浅色半袖衫罩在长仅及膝下的黑色绸裙上;她翩然转身告辞时,飘逸如一个小仙子。”徽因的美丽、清淡、纯洁稚气、尊严给思成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生命中的林徽因2

徽因和思成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是上天的选择,世间因有这样的因缘变得更具传奇性。

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间,林徽因选择了后者。他们新婚之前,思成问徽因“我只问你一句,为什么爱我?”。徽因回答: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了吗?”

婚后,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虽然由于性格原因免不了一点不和谐音,但总的说来,堪称琴瑟相调。林徽因曾对梁思成说:“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她与思成的配合最为完美,一个美国友人这样描述到:“他们两人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组合??一种气质和技巧的平衡??一种罕有的产生奇迹的配合。”

梁思成是真正的绅士。一场对作为丈夫的他来说至为尴尬的感情波澜,被他的真诚和博爱所化解。他对林徽因的尊重和珍爱使他不忍让徽因在感情上受一点委屈——不论是徐志摩,还是金岳霖。他的胸襟情怀使他生活中的夫妻之爱和朋友之爱都达到了一种理想的境界。所以徽因发自内心地说:如果她的人生可以重新安排,她仍然会选择现在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们可以相互欣赏,互相砥砺,他们的美好人格和他们所钟爱的事业在互相辉映中熠熠闪亮。

后来的一些文字在谈及林徽因的感情生活时,常常颇有微词。其实这样的非议在当时就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事人的林徽因对此保持着高贵的沉默,而在心灵的最深处自有珍藏。

19xx年,徽因和思成在欧洲漫游三个月。是他们永结同心的蜜月,也是他们与建筑学结下终生不解之缘的蜜月。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这些人类最优秀的文化艺术精魂,一直如同空气一般弥漫在他们的文化素养里,流淌在他们高朋满座的客厅中,给他们判断事物以独立的审美眼光,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竖起了衡量的标准。

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那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张清平语)

二、 旷世红颜——徐志摩

诗人徐志摩与徽因相识在伦敦。

风华绝代

志摩喜欢徽因淡淡春山般的双眉,他喜欢徽因盈盈秋水般的眼睛,他喜欢徽因脸颊上那一对时隐时现的笑涡,他更喜欢和徽因无拘无束的谈心。徽因空灵的艺术感觉和她的见解谈吐,常常激发他思维的灵感和火花。最让他心旌摇曳的是暮春时节和徽因结伴在剑桥漫步。

五年后,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到:“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青的草,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徐志摩在这里抒发了他对剑桥的感情,也抒发了他爱恋中难忘的情感。他生平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爱恋一个人的痛苦和甜蜜,尽管他与妻子张幼仪已经结婚六年。

梁启超给志摩写了一封信,写到:“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堕落至不复能自拔。”梁启超先生以老师自居,想教导挽救志摩于悬崖,可他不了解,现在的志摩是个斗士。胡适这样评价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浪漫仿佛是从骨骼里长出来的,从血液里蒸发出来的,因为他从来不怀疑人世间确实存在着纯粹的美和爱,穷尽一生,他始终追求的,就是这份纯粹。

志摩阅毕恩师的话,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情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恩师认为“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而志摩要求理想之实现,真是南辕北辙。志摩为追求惟一能体现他“爱、美、自由”对象的林徽因,不惜破家、弃学,追回中国,岂能不战而缴械? 志摩还在犯糊涂,但徽因已经清醒了,她知道志摩所追求的理想王国与现实世界——尤其是中国的现实世界——差距有多大,爱与自由都有条件,或者说都有价格,而且价格之高,无论是她,还是志摩,都是付不起的。徽因不相信世上会有绝对幸福的婚姻,婚姻是实际的,正像爱是纯粹的;婚姻是琐碎的,正像爱是伟大的;婚姻是清醒的,正像爱是盲目的。徽因决定自己要清醒地走进婚姻,而不是盲目地跌进爱里去。

思成会是个好丈夫,而梁家,可以为她提供一切她想要的:身份、荣耀、别人艳羡的目光。

徽因在志摩的锲而不舍和思成的坚决捍卫之间备受煎熬。思成是他最合适的理想伴侣,而志摩却是与她性情最相合又对她最痴情的男子。但现实只能选择思成。

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中国访问讲学。他在北京期间,志摩和徽因两个年轻可爱的诗人陪伴在老诗人的左右,这是他们一生中相处最密切频繁的一次。当时的报刊上,有这样的记载:“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一幅三友图。”泰戈尔临走为徽因作了一首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徽因在志摩的情感旋涡中痛苦、挣扎,甚至有一种爱的冲动,可她还是与他分定了方向。她在《那一晚》中写到:“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湛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纤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到如今我还在想念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天你要听到鸟儿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从此,徽因渐行渐远,终于走出了志摩的视线。爱永远埋在他的心间,从不曾疏离。

徐志摩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没有选择徐志摩,这对林徽因来说,可能是她一生最大的幸运。

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情,却仍然藕断丝连。连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与徐志摩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後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因,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致,才会达到徽因和志摩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

三、倾城之恋——金岳霖

金岳霖这个高大瘦削、风度翩翩的哲学家在爱上林徽因之前没有结过婚,之后一辈子从属于梁家,成为梁家“家庭成员”。当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去世之后,他与他们的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从诫夫妇亲切地称他为“金爸”,以尊父之礼相待,为他养老送终。这也是难得的佳话。

徐志摩是金岳霖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他是徐志摩离婚的证明人,又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的伴郎,后来又是徐志摩看望林徽因时的陪伴,总之他们好到互相不避隐私。

19xx年,当金岳霖与梁家同住之时,他已37岁,还没有结婚。他是哲学家,崇尚理性,对婚姻有不同于常人的思考也很自然。他说:“意义愈不清楚,情感的寄托愈丰富;意义愈清楚,情感的寄托愈贫乏。”他一生不结婚,一半或许是为了徽因,与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冷漠地生活在一起,还不如远远地看着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来得惬意。他住到梁家后院的时候,正值徐志摩去世,他和徽因都是志摩最亲密的朋友。林、金对志摩共同的思念、哀悼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从对人生、人性理解的深刻、宽泛到对徽因的一往情深,适合徽因的知己非老金莫属。有一天,徽因哭丧着脸对思成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深爱她的思成说:“半天说不出话来,一种无法形容的痛楚紧紧抓

住了我,我感到血液也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但是我也感谢徽因对我的坦白信任,她没有把我当一个傻丈夫。怎么办?我想了一夜。我问自己,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个人反复放在天平上衡量。我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他们永远幸福。”没有一定的胸怀、修养、品德的人绝不会这样行事。老金听后:“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对于老金,他爱徽因,真心实意地爱,一生一世地爱,但他不会爱到伤害他人的地步,他和徐志摩不同,他是理性而无私的,他没有把她从她的家庭拉走的想法。从此以后劳金是无私地坦诚地爱徽因,同时爱思成,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值得他爱。从那以后,他把自己从属于梁家,心甘情愿地从属,这符合他的理想和情谊,这是他一生的选择,忠贞而不渝。

这就是中国版的最美丽的爱情传奇。

徽因是那么一个情感丰富、喜欢激动、赋有激情的诗人。处于创作的缘故,她或许常常需要使自己的情感处于波澜里,情感是她创作的催化剂。她身上的诗人气质背叛了她。徽因是一个直率真诚的人,从女人的角度来讲,她不会保护自己。她敢于坦率的表白自己的情感,全不顾世人怎样评说。她说:“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体验情感??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旁人。”这是情感所能达至的境界。他们崇拜情感,但绝没有时间和精力玩弄情感。

金岳霖对徽因的爱,不曾因为岁月的流逝、容貌的变化而改变,他还是那个老金,幽默、风趣、体贴、理解,对她爱护备至。14年来,一生之中,他柏拉图式的的爱没有动摇。他陪着她,走过春天,走过秋天,走过最严酷的冬季。

费慰梅说,徐志摩对梁家最大和最持久的贡献是引见金岳霖。老金的对她的情感和爱护是上帝对她的恩赐。他一生对徽因寄予柏拉图式的爱,一生爱护这个卓绝的才女,他这中国式的爱情传奇堪与英国温莎公爵的爱情媲美,这爱让人敬佩、温馨,让人想到人间最美好的关系和人最美好的品质。

19xx年4月1日,徽因离开了爱她的亲人、朋友。追悼会那天,老金的眼泪没有停过,他送她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多年以后,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开席前他宣布: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令在场的人唏嘘不已。19xx年,与徽因天各一方的金岳霖去世了,死后与徽因同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在那个世界,他们一定又相聚了!

林徽因简介(19xx年6月10日——19xx年4月1日),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