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新

《 兵车行》教案

一、讲解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让我们通过品味语言,领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杜诗沉郁顿挫的诗作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诗圣”。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大致内容,以及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诗作的风格。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点行频。因“点行频”,又导致了三幅图: 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园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白骨图——通过这些图景,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人民深受其害。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情感——怨愤,此情从诗开头至结束,是全诗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体会作者是怎校表达出自己怨愤的情感。

1、请同学读诗:

读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出作者的感情色彩,读出了感情色彩,也基本读懂了诗歌。(如果杜甫就站在你眼前,你感觉他对你的朗读满意吗?)

我们知道诗达意,诗言情,作者把感情融入到诗歌的字里行间,因此我们读诗应该诵读,而非朗读。

2、请专家读诗,评品专家读诗的艺术:

好,好在何处?(感觉不是专家在读,而是杜甫)把杜诗的感情读出来了。 (朗诵的境界是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无感情的叫朗读,有感情的叫朗诵。朗诵就是读懂作品,读出自己。)把杜诗的“沉郁顿挫”的特点读出来了。

四、:品味语言,领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所谓沉郁者,就是情感深沉浓郁忧愤蕴籍。比如《登高》中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登台,已有游子思乡之意,加上万里漂泊,百年多病,则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进一层的描写。秋风萧瑟,已令人触景生哀,更何况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这就是所谓这种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深厚的感情,来自丰富的生活,诗歌一开篇我们所见的是怎样一幅送别图,你们会用哪些词语来修饰?

明确:凄惨、悲伤,伤感、断肠、惨绝人寰、肝肠寸断等均可。

2、著名学者胡适曾说,文学要讲究“逼人性”,我要他高兴,他不能不高兴;我要他哭,他不能不哭;我要他崇拜我,他不能不崇拜我;当然,我要他爱我,他不能不爱我,(安娜卡列尼娜)《兵车行》中送别场面中有逼人性的描写吗? 生: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师:对,爷娘妻子来相送,尘埃——

生:老师,你念错了,是爷娘妻子走相送,不是来相送。

师:走就是来,来就是走,差不多嘛。(边说边模仿动作)

1

生:“走”是“跑”的意思,“走”字写出了男子突然被抓,又急促押送出征,亲人追奔呼号的场面。

师:你分析很到位,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生:师不必贤于弟子。

生:如果用“来”字,似乎不能揭示这场塌天大祸,“来”字写的太人情话,太温柔了(生笑)

师:的确如此,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痢,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类似于以后电影中的抓壮丁。刚才“走”字的细节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还有吗?

生老师,还有一句特别感人逼人的的句子,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动词特别多。

师:只有亲眼见过这生离死别场景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逼人的诗,你们怎样理解赏析这一句。说一说。

生(:连续几个动作,“牵拦”侧重与视觉,哭侧重于听觉。令人触目惊心。 师:讲的精彩。我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

生:亲人。

师:具体些。(学生沉默过了不久,有人打破了沉默)

生;牵是小孩发出的,小孩子嘛,不懂事,牵着即将离开的老爸的手,依依不舍,哭哭啼啼。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哭就是妻子,丈夫要上战场,生死未卜,写出了妻子对丈夫的牵挂和担忧。 生:顿和拦就是父亲和母亲,

师:打住,文中不是指爷爷吗/

生:耶和爷是通假字,木兰词中也说,从此替爷征,爷娘闻女来。爷就是父亲。顿和拦是说父母的绝望和无奈。

师:其实这句诗中有个中心词是——

生:哭

师:是啊,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中连续四个动作,以哭为最后的落脚点,那种眷恋、无奈、绝望、、悲伧表现得细腻入微,这些诗句不能不让后来人感慨,这些细节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还有吗?

生:气氛背景描写也很感人,比如尘埃不见咸阳桥,哭声直上干云霄,尘埃哭声是说受害家庭多,这是一个社会悲剧。

师:好一个社会悲剧,在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滚滚,哭声遍野,直冲云天,这是一幅成千上万的家庭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文人多有悲天悯人之心,伟大的文人尤甚。

师:一个个顶梁柱的离去,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亲人们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杜甫在《新婚别》中也写到:“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

2

旁。”-------“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对人民的同情、怜悯。同是出征的场面,表达的情感一样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剑各在腰。”

生:不一样。第一句表达了昂扬的斗志,是自愿的保家卫国的战争,有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大义凛然的风度。第二句是被迫无奈,愁苦的心情,悲愤的情怀。

师:这是从作者心底迸发的强烈的愤怒,显示了他巨大的勇气。别忘了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还能表现他怎样的感情?

生:以此来提醒统治者,不要再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会国破家亡的,这也正显示了他的忧国的情怀。

3、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生:皇上统治者

师:证据何在?(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用原文中的诗句回答,你会选择哪一句?)

生: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师:是汉武帝吧?

生:唐明皇,注解说,唐人在诗中喜称自己为汉。

师:就是那位喜欢吃荔枝的肥肥杨贵妃的老相好,就是现在,在美国好象称中国人为唐人,美国不是有著名的街道——唐人街

师:老杜直接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就不怕脑袋搬家吗?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如果是他的好兄弟——李白看到不平之事,就喊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对,诗仙用辞职跳槽来发泄不满,老子我不干了。而诗圣用自己高贵勇敢的良心,不怕打击报复不怕坐牢砍头,这一点上,有点类似现在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焦点访谈》栏目。这一点上,杜甫让我们仰视。

4、用了什么事实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

生: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是说服兵役时间太长,老百姓得不到休息,

生:去时里正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也是说服役时间之长,

师:我们现在一般服兵役几年?

生:三四年吧。

师:退役后说不定还要安排工作,比如保安,门卫等等。里正大概是个村长吧,里正与裹头有什么特殊意思吗?

生:士兵可能年纪太小,生活还不能自立,所以要村长裹头。

师:那为何父母不做呢?再说,十五岁梳头,这个动作难度不高吧?大家十五岁的时候是老爸老妈帮你梳头的?

生:我估计是当时参军的一种仪式,村长给你梳头,现在参军不是戴大红花吗,还吹吹打打,热闹得很。

3

师:有理。归来头白还戍边中“还”字极悲凉,头白了,应安度晚年了,看夕阳红了,这和刚才这一句形成——

生(全部):对比衬托

师:其实这是用乐景衬哀情,写尽了人间的悲凉。天宝年间,唐明皇的昏庸,权力日中的边塞守将,为邀赏请功,常制造事端,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的去送死,真是穷兵黩武,劳民——

生(全部):伤财

5、伤财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男丁上战场了,没劳动力。是说农村的破败,农民饥寒交迫,老百姓鸡犬不如——

师:这里有个疑问,士兵称自己为犬与鸡,可能吗?在哪种情况下人会把自己不当人看?

生:生活压力太大了,自己对生活没多大的信心时,比如有的学生说在普通中学过的是猪狗不如的日子,考试测试漫天飞,就觉得自己是一条狗。

师:对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理解和不满。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臧克家有首诗叫《老马》。形象的写出了重压下的农民就是一匹忍辱负重敢怒而不敢言的老马。诗圣把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的抗议和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高高在上的皇上,是最恰当不过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6、对“意未已”有何理解?

生:意未已,讲唐玄宗完全不顾人们的死活,一心只满足自己的好大喜功,奢侈昏庸。

生:正因为意未已,所以前面有妻离子散,哭声震天,人间悲剧的真正制造者,皇权,人间罪恶的温床和发源地。

师:同学们的发言使老师想到了老杜的名句朱门酒肉臭——,

生:路有冻死骨

师:对,权贵之家装饰得似神仙世界,而朱门之外却有路倒尸,咫尺之间,差别如此。诗人高适也有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在鲜明的对比中,一方寻欢作乐,一方浴血沙场。作者的义愤力透纸背。其实战争不仅仅是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更是心灵上的创伤,这是一下子无法弥补的。

7、谁来说一说诗最后一节中触目惊心的诗句?

生: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读起来特别恐怖,毛骨悚然。

师:触目的古来白骨无人收,为什么?

生:是说战场的荒凉,和残酷,与前面的成海水照应,死亡的人太多了。, 师:那后两句怎么解释。

生:新鬼感到冤枉,我不该死在这里,阴风惨惨,鬼声凄凄。恐怖。一级恐怖。 师:那只有旧鬼哭,新鬼不哭的?

4

生:老师,这是互文吧?

师:答对了,的确是互文,杜甫用哀痛的笔墨,描述了悲惨世界:白骨露于野,千里有鬼哭,寂冷阴森、不寒而栗,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和开始人声鼎沸的气氛,哀怨凄惨的鬼哭和开头撕人裂肺的人哭,形成强烈的对照,意未已的战争使人哭演变为鬼哭,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8、由于战乱,居然能改变平时无法改变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说一说反常变态的句子。

生: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师:这是我发现女生读得特别响亮,特别自豪,特别痛快。(女生脸露得意之色,男生不满)解释一下。

生: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师:封建社会,哪怕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男尊女卑,就是现在找工作,男性似乎有一定的优势,但杜甫一反常态,是战争改变了人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生:我想男人战死了,女人了成了寡妇,怎么能嫁比邻呢,也要随百草埋没。 师:我给大家看一则材料,东汉末年陈琳有诗“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是说生下男孩不要抚养他,要虐待。生下女孩,用给她吃牛肉干。东汉末年的战乱的残酷使老百姓的心态变了。还有一则材料: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师:由于战争,不要计划生育,要鼓励女子生产。(生笑)下一则材料要打击一下女生的积极性了。《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弄璋弄瓦。是说? 生:生个男孩睡在床上,给他穿好衣服,最好有牌子的,给他玩美玉,生个女孩,睡在地上,穿乱七八糟的衣服。给他玩瓦片。

师:瓦是瓦片吗?(停顿)瓦是古代陶制的纺锤,用这个玩意儿是让女孩懂纺织,你耕田来我织布。但如今由于战争,走投无路,使传统的心理发生了惊人的变态,一切苦难的根源就是不义之战。必须反对这不义的战争,是最浅显明白的道理。杜甫不只是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就和同时代的苦难接合在一起,他是时代的反思者,和批判者。这位充满同情忧国之伟大心灵,始终和人们苦难连接在一起,那段历史的不幸造就了杜甫的不幸,而杜甫的不幸却辉煌了那段历史,让我们明白时代除了血泪和卑鄙龌龊之外,还有崇高和仰望。

战争的后果,比战争本身更可怕,是疾病、饥饿、暴行、土地的荒芜,情绪的粗野化、人性的堕落、道德的败坏。这是一种不人道的比兽行还要可恶的行为。让我们珍惜身边的宁静,珍惜身边的美丽。

四、总结杜甫为何称为“诗圣”:

师: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怎样理解,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杜甫的诗写得好,无人能比,所以称他是诗中的“圣人”。

师:就像孔子是“文圣”,关羽是“武圣”,杜甫也就是“诗圣”,对吗? 5

生:可能是吧,我是猜的。

师:猜得很好,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猜错了。后人称他为“诗圣”,并不是单指他的诗写得好,而是指他的诗秉承了圣人之道。

生:圣人之道就是孔孟之道吗?

师:对,聪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放在首位,是一种民本主义的理想。杜甫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对于唐王朝发动的对外战争,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歌功颂德,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为民请命”,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主义思想。

生:尊崇孔孟之道的诗人很多,为什么单单他被称为“诗圣”呢?

师:首先当然是因为他的影响最大,是诗坛的领袖人物;其次嘛,他的一生都坚守孔孟之道,虽九死而犹不悔。不像其他诗人,一遇到挫折就消极避世,弃儒从道了。李白就是个典型,大家看看李白的经历,就知道了。李白被后人称作什么? 生:“诗仙”,李白自称“谪仙人”。

师:是啊。可是只有道家才有神仙之说,大家说对吗?

生丙:可他的诗的确是有一股“仙气”啊。

师:那是他的风格,豪放飘逸。但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他的思想有关,李白的思想很杂,不像杜甫那么单纯。

师:郭沫若曾说过: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啊,杜甫这颗忧国忧民的伟大心灵,始终和人民的苦难连接在一起,让我们明白时代除了血泪和污浊之外,还有崇高和仰望。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诗圣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兼济天下。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他留给我们的是庄严的人格,是瑰丽的艺术,是永久的影响,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杜甫是一座永远的丰碑。

师:(幻灯片)齐读这一段话:杜甫为后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在这座非人工建立的纪念碑面前,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都会在它的面前低下自己仰慕感念的头颅;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会自心底深处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为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能哺育出如此伟大高洁的人格而由衷的自豪。

这就是为什么后人称杜甫为“诗圣”的原因吧。

师: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的战车、嘶嘶的战马已经成为历史,永远凝固在历史的画廊上,但在现代社会,仍时有硝烟弥漫,如阿富汗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利比亚人民正饱受战争煎熬。我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我们的世界更加和平、安宁。

6

 

第二篇:兵车行 2

兵车行 (课中案)

一、导入新课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石壕吏》中的诗句。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 回顾作者

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曾居住在长安城难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有《杜少陵集》。后世称其人“诗圣”,称其诗“诗史”。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终其一生分四个时期:

(1)读书游历时期:35岁以前,代表作《望岳》,创作的准备期

(2)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陷贼与为官时期:45-48岁,代表作《月夜》、《春望》、“三吏”、 “三别”等,创作的现实主义高峰期

(4)漂泊西南时期:49岁以后,代表作《登高》、《蜀相》、《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2、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四、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不幸。朝廷打了败仗,就大举征兵。百姓没有肯应征的,朝廷就到处抓兵,类似现在电影里的抓壮丁。于是就出现了百姓生死离别的情景。本文记叙的就是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 五、赏析课文

歌行体的诗歌长于叙事,本文主要记叙了亲人送别征夫和征夫对诗人的倾诉。 1、学生自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送别场景。 车马声:兵车隆隆,战马嘶鸣,诉诸听觉

弓箭在腰:从视觉角度,说明队伍整装待发,就要被押送前线。

“爷娘妻子走相送”,他们送的是什么人?青壮年劳力,家里的顶梁柱。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异于塌天大祸,所以都扶老携幼,奔走相送。我们可以想象征夫的爷娘妻孩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呼喊寻找自

1

己亲人的情景。类似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日寇进攻闸北,百姓纷纷逃难,陆振华和何书桓去接依萍母女的情形。

“走”字用的形象(诗歌鉴赏注意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亲人被突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前线,所以家人们追奔呼号,去做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感情。

多少人被抓兵,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没有明说,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就形象地概括了。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遮没了,不难想象当时的人有多少。不仅出征的人多,送行的人也多。

送行时“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句动词用得好,连用四个动作。大家想想,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牵”是小孩,孩子不懂事,牵着即将离开的父亲的衣服,哭叫着舍不得分开。父母妻子不忍心亲人离开,但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开,又怕亲人一旦离开就成永别。一连串的动作最后落到一个“哭”上,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送别画面,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无奈的动作神态刻画得细腻入微。

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天,震耳欲聋。尘土飞扬、哭声震天都说明受害家庭多,这真是一个社会悲剧。 (学生背诵这一部分)

2、在诗人笔下,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哭声冲天、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最高统治者,皇上。作者通过行人之口说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的社会根源。 证据何在?学生读第二部分。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汉武帝吗?暗喻唐明皇,即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如白居易《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事,却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做开头。杜甫在这里虽用暗喻,但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他就不怕脑袋搬家吗?如果是他的好兄弟李白看到这种不平之事,他会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老子我不干了,用辞职跳槽来发泄不满。而诗圣不怕杀头为百姓说话这一点,有点类似现在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焦点访谈》节目。 下面我们就跟随杜甫用事实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数词用得好。“十五”、“四十”说明服役时间长。“去时里正与裹头”,古代新兵入伍须装束整齐,用头巾裹头,象征行成人之礼,而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才表示成人自立。15岁还未成年,这是出征前提前行成人之礼。我们现在服兵役一般几年?三四年。退役后说不定还要安排工作,比如保安、门卫。而征夫们“归来头白还戍边”,“还”,副词用得好,人过四十,头发渐白,刚从前线回来,不料又被派去戍边。这两句还是说征夫无限期地超期服役。天宝年间,明皇昏庸,

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被押赴前线送死,尚未成年的孩子和头发班白的老人都被征发服役,统治者真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伤财具体体现在哪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汉家”也影射唐朝。“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犁锄,禾生陇亩无东西。”可以想象,连年征战,男丁都上战场了,没有劳动力,千村万落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生产凋敝。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士兵称自己为犬与鸡,在哪种情况下,人会把自己不当人看?重压之下。臧克家的诗《老马》写的就是重压下的农民就是一匹忍辱负重敢怒而不敢言的老马。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役夫敢伸恨”,暴露出百姓长期受到统治者的精神桎梏,敢怒而不敢言,之后又终于说出来。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关西卒未休,大量的壮丁被征发,正是由于上文“武皇开边意未已”造成的。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照应着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所以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前后照应。

这四句话,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从抓兵和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了双重灾难。

诗圣把自己的不满、愤恨倾泻在高高在上的皇帝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玄宗不顾人们死活,一心只想满足自己扩张领土的愿望,正因此,才有前面妻离子散、哭声震天的悲惨场面。诗人高适有两句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方寻欢作乐,一方浴血沙场。李约《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一方求雨,一方却担心阴天影响了乐器。杜甫也有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其实,战争的结果比战争本身更可怕:土地荒芜、生产凋敝,疾病、死亡,甚至带给人心灵上的创伤。找出由于战乱,人们心理反常的句子。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哪怕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就是找工作,男同志也比女同志占优势。而诗人却感叹: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却只能命丧沙场 。东汉末年陈琳也有诗“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表现人们的心理与此相同。由于连年战争,导致男子大量死亡,在这一条件下,人们一反常态,而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变了。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生女儿,就无可嫁之“比邻”;即使“犹可嫁比邻”,那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深刻的。(找同学描绘。)

2

“青海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遍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这种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新鬼烦冤旧鬼哭”——互文。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结尾阴森的鬼哭和开头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都是皇帝开边未已造成的恶果。人们的思绪从咸阳桥头带到了青海战场,我们可以想象:昨天在青海战场战死的“新鬼”,正是前日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明天又将是青海战场的“新鬼”。

至此,诗人为百姓呼喊的激情得到了充分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六、艺术特色

1、寓情于叙事之中 2、叙述中前后照应

3、生动的场景描写:开头的送别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结尾青海战场的景象,好象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用意仍在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 七、结束语

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矛头直指穷兵黩武的最高统治者,这是对历史最透彻的拷问。 八、课堂练习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战争的?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落笔战前和战后,虚化战斗过程。部队精良却“丧胡尘”,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2)唐代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的诗歌很多,这首诗“用意工妙”,说你的理解。(2分)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把“河边骨”“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虚实相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