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名言

1:"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

始建于公元三世纪的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2:“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夏禹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尧命崇地伯鲧领导治水。鲧用“障水法”,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水患,被杀于羽山。舜即位后,命鲧子禹继续负责治水。禹总结了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平息了水患。

时至今日,黄河两岸仍广泛流传着夏禹治水的传说:如宁夏的青铜峡,晋陕之间的龙门,伊水流过的伊阙,都说是禹用神斧劈开;著名的黄河三门峡砥柱石及三门——神门、鬼门、人门,也说为夏禹所凿,甚至鬼门岛上的两个圆坑,也被说成禹从狮子头骑马跃过三门时,马失前蹄所留下的印记。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吟咏夏禹治水的诗篇。夏禹公而忘私、不畏艰险驯服洪水的业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今陕西泾阳西北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郑国

公元前246年(韩桓惠王二十七年,秦王政元年),郑国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企图使秦国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无暇东顾。秦国采纳了郑国建议,并于当年开始凿泾水修渠。

以今地而言,郑国渠大致流经泾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等县。秦以后,此渠灌溉范围虽有缩小,但历代不绝,为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上策是:“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中策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下策“缮完故堤,增卑倍薄”贾让

西汉末年人。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下诏“博求能浚川疏河者”,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

贾让的治河三策,是中国最早对黄河下游兴利除害的治河文献。东汉史学家班固以1000余字的篇幅把它完整地记入《汉书·沟洫志》中,对后世的治河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可各顺从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张戎

元始四年(公元4年),安汉公王莽召集群臣征求治河意见,张戎应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戎早在两千年前即从水流、泥沙角度分析河患成因,提出以水刷沙的主张,确实有创见性的。特别是“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这句名言,为黄河水沙作了量的估计,对后世黄河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常为人们所引用。

6:“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王景

自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以后,黄河泛滥,汴渠侵毁,久而不修。到明帝时,“汴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漭瀁广溢,莫测圻岸,荡荡极望,不知纲纪”,“兖、豫之人,多被水患”。在这样的形势下,汉明帝审时度势,下决心治理黄

河、汴渠,并于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春,召见王景询问河、汴治理方略。

王景这次治河,由于工程浩大,动用人力物力甚众,“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投资之巨,相当惊人。从此以后,河流规顺,在八九百年间史书上少见有关黄河改道的记载。论者以为,东汉之后能出现这种情况,王景治河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受到后人的广泛传颂。

7:“若天晹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枋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司马孚

约在魏文帝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司马孚奉命至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沁阳),整修前代开发过的枋口引沁工程,“兴河内水利”。他巡视了沁水的发源地,考察了前代的灌溉设施。他发现沁水坡降陡,洪水时夹卵石而下,常撞坏易朽的木门,门坏则进水过多,稻田泛滥。

这个灌区的渠系情况,史书记载不祥。相传秦代已有工程,也称秦渠。魏后历代整修不断,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节度使温造重修枋口堰,曾灌济源、河内、温县、武德、武陟田5000余顷。

8:“天下之水,莫大于河,天下有沟洫,天下皆容水之地,黄河何所不容?天下皆修沟洫,天下皆治水之人,黄河何所不治?水无不治,则荒田何所不垦?一举而兴天下之利,平天下之大患,以是为政,又何所不可?”周用

他这种治河思想,打破历史上单纯依靠下游堤防治理的局限性,探索出新的治河见解。

9:“淤不得停则河深,河深则永不溢”“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万恭

隆庆六年河决邳州(睢宁北),运道大阻。万恭与朱衡修长堤“自徐州至宿迁小河口三百七十里,并缮丰、沛大堤”,使“正河安流,运道大通”。当时高邮、宝应等湖堤,每到伏秋大汛,常漫溢泛滥,虽每岁培堤,仍不能免。万恭经过调查研究,改培堤为挖浚湖区积淤,并在沿堤修建平水闸二十余处,以时泄蓄,水患乃除。

万恭在职期间,写有《治水筌蹄》一书,总结了长期以来治河治运的经验教训及其治河思想、方法、措施等,对后世治理黄、运有深远的影响。

10:“北岸筑堤,南岸分流”“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合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会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以河治河,以水攻沙”潘季驯

到嘉靖末年,黄河下游徐州以上河道分汊达十三支之多,淤积严重,连年为患。万历六年潘季驯第三次主持治河以后,在前两次治河实践和吸取前人治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黄流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的黄河含沙多的特点,强调治河宜合不宜分,分则水势缓而沙停淤槽;合则水力强而沙随水去。

潘季驯在治河期间,全面整修完善了郑州以下两岸堤防,初步形成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治绩卓著。他于万历二十年告老回乡,二十三年病故。在职时曾著有《两河经略》(原名《两河管见》)和《河防一览》(原名《宸断大工录》)等书。阐述了他的治河方略和经验,对后世治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分黄导淮”“分杀黄流以纵淮,别疏海口以导黄” 杨一魁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以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槽,万历二十三年升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

12:“总以因势利导,随时制宜为主。” 陈潢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南巡阅工时,问靳辅:“尔必有博通古今之人为之佐!”靳辅说:“通晓政事有一人,即陈潢,凡臣所经营,皆潢之计议。”他还说:“臣垂老多病,万一即填沟整或卧病不能驰驱,则继臣司河者,仍必得陈潢在幕佐之,庶不歧误。”帝准其所请,赐陈潢佥事道衔,参赞河务。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靳辅为陈潢平反昭雪,陈的同乡张霭生将其治河论述,编为《河防述要》一书,为后世治河者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