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 第九课 在挫折中成长 教案

四年级 第九课  在挫折中成长

【主题说明】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干扰,个人行动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小学生挫折情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自我实现受挫、同伴交往受挫、教师评价受挫、家庭变故受挫、生理缺陷受挫等。

挫折反应是指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它包括理智反应和非理智反应。理智的反应表现为学生在遭受挫折后,能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妥善处理的方法,通过调整目标等来对付挫折。对待挫折的非理智反应表现为强烈的恶劣情绪,对生活、学习等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自卑情绪、怨恨情绪、焦虑情绪、攻击情绪、逃避情绪。

本活动围绕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调整,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体验到自我肯定的情感激励作用,进而学会用完善自己,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积极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到人人都会遇到挫折,要正确面对挫折。

2、 情感目标:分享直面挫折的成长经历,体验挫折带来的积极作用。

3、 行为目标:初步学会用正确的想法和行动去战胜挫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到人人都会遇到挫折,要正确面对挫折。

难点:体验挫折带来的积极作用。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名人挫折故事、面对挫折的方法

2、 学生准备:一次挫折经历、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教学设计】

【活动反馈】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有兴趣

2、学生是否体验到挫折的积极意义。

3、学生是否能掌握几种面对挫折的方法。

【练习题】

1、以前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我可能会放弃,现在我会                              

2、列举三条挫折的积极作用。

【教学参考素材】

    威曼顿将军  19世纪初期,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出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对手拿破仑。

爱迪生  在失败五千多次后,发明出钨丝灯泡!

居里夫人  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提炼出了一克镭。

张海迪  身残志坚,成为世人学习楷模。

贝多芬  双耳失聪,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越王勾践  面对惨痛失败卧薪尝胆,吸取教训,积蓄力量,最后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名人名言: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心理学背景知识】

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心理理论依据及措施

个体的行为反应都是与一定的刺激相对应的,在刺激与反应之间通常要经过一个心理过程。挫折亦是如此,引起挫折的刺激物可以说无处不在,但面对相同的挫折源有的人有挫折体验,有的人却没有,主要原因就是对挫折源进行了不同的心理加工。参与心理加工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因素:认知结构、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杨帆,彭彦琴,2004)模式构建如下:

 

挫折源

1. 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就是一个人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或是一个人在某一知识领域的全部观念和组织。从内容上讲,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组织特点上讲,主要指知识经验程度的层次性。人们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决定于他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中重要的构成:图示、归因、信念,不仅都影响着个体如何加工解释环境刺激,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它们同时还具有人格功能,即它们具有影响个体行为方式,赋予个体行为特色的功能,如非理性信念。所谓信念是个体对某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大多都是个体的人生经历的产物,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周围事物的信念,这些信念将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评价、情绪和行为(钱铭怡,1994),在众多的信念中有合理的信念也有不合理的信念。对个体的挫折承受力有影响的认知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对事物的不正确认知。青少年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常有一种过分概括化的错误思维,即以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

2. 情绪状态。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应。一般来说,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而且以不同的心情、动机和紧张状态表现出来。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里表现出的一定的情绪。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心境是一种深入地、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态度的特定体验,而是在一定情景唤起后在一定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处在某种心境中的人,往往倾向于以相同的态度看待一切事物(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1997)。从狭义上讲挫折是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李海州,边和平,1995),当个体的情绪处于消极状态下时,更容易将这种情绪扩大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事情成为体验挫折的挫折源。可见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是面对挫折情境不可缺少的条件。

3. 意志水平。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特性。挫折从目的性来讲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因此,为了避免挫折,个体在进行目标性行为时应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到行动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完成目标的需要(自觉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坚韧性)。当实施目标行为遇到障碍时,个体不但要具有自觉性和坚韧性的意志品质,还要具有果断性,即能够对面临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在需要做出决定时能当机立断,在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动时能够改变已执行的决定,不因固守已有的计划,最终致使目标不能实现,体验消极情绪。意志行为本身就与克服困难、挫折相联系,个体的意志坚强水平往往与挫折的性质和克服挫折的努力程度成正比,个体的意志水平越高,越能够战胜挫折,就越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稳定(自制力)(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1997),越较少地体验到挫折的消极情绪。

参考文献

1.李海州,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省教育出版社,1995.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6- 237.

3.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53- 354,386- 390.

 

第二篇:思想品德: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鲁教版九年级)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教案

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第一框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歌曲《爱的奉献》,鼓励学生一起唱。

(教师提问):

(1)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句歌词是什么?

(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讲授新课: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的一员

活动1: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答:因为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即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1、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

问题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怎样?

(答: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活动2:某校九年级3班,许多同学只关心自己学习,很少有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时常有人讲话,影响老师教学;卫生打扫马虎,教室脏乱;??

(1)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答:会导致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思想涣散,无心学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道德品质败坏等等。)

(2)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

(答:因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每位同学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做到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集体利益一个人利益均沾是相互依存的

问题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

(答: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个人更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均沾

(二)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活动3: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答: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问题3: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答: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活动4:小铭为什么犹豫?他该怎么办呢?

(答:因为小铭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摆在第二位,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问题4:如何关爱集体?

(答:关爱集体的表现: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活动5:“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答:因为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菜油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答:因为他们不团结,也没有协作。更不能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不能团结他人,无法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

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先秦)孟子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从而能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巩固新课:

先浏览一遍板书内容,边问边答讲过的一些知识点。

师生一起唱《爱的奉献》,体会其中的歌词说明的道理。

◆课后作业: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怎样?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

3、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4、如何关爱集体?

◆课后反思:本课重点应要求学生分清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附、课后思考: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学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总结归纳,使之掌握课本主要内容;通过练习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难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导入新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

请同学们讨论着三段话的含义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我们今天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该如何去做?

◆导入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提示如下:

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怎样?

2、维护国家尊严的重要意义?怎样维护国家尊严?(难点)

3、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

5、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你的体会是什么?(重点)

(二)分析案例,解答疑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板书)

案例1:学生阅读;课本上及相关问题及链接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等内容并思考。

(1)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

是。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点明这就是问题1)

(2)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他们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关爱社会的责任。虽然出租汽车司机、市民和学生的具体做法不同,但这些不同做法蕴含着共同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追求,都是为了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而自觉尽职尽责。 案例2:教材第二个活动——外企员工的选择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些在某外企工作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抵制制作美化侵略战争的电脑游戏软件而愤然辞职的事例,教育学生在事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1)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念?

在外资公司工作,待遇较高,他们遇到的考验是:若辞去在这家外企的工作,则会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若不辞去在这家外企的工作,则又会做出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

(2)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作为在这家外企工作的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作出这一选择包含了积极价值观: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这些刚刚大学毕业在外企工作的学生,他们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所以作出了辞职的选择。

(3)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不仅是外企员工,而且包括每一个中国公民,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样才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点明这就是问题2的答案)

(另外,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电脑游戏的娱乐功能,不要过分沉溺于游戏之中而玩物丧志,荒废自己的学业。) 提问:公民维护国家尊严的责任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承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板书)

案例3、教材第三个活动—— 一名环保志愿者(这个问题有些抽象,学生回答比较困难、如有时间让学生讨论并将答案写在书上)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位环保志愿者的付出与收获,教育学生学生理解,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位公民树立自觉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小石所从事的志愿者工作并不轻松,但他为什么不觉得苦呢?

小石所从事的志愿者工作并不轻松,但他并不觉得苦。这是因为:在目前环境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情况下。小石在从事的志愿者活动,创造了社会价值,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它告诉我们:社会需要互助、需要彼此关爱。只有彼此关爱,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点明此答案就是问题3)

○小石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收获有:(1)给他人、社会带来了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2)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案例4:一位自费做艾滋病预防和救治工作的老人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介绍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自费做艾滋病预防和救治工作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懂得: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无偿的付出,但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提升白己的道德境界;公民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参考答案一:“给”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牺牲。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无偿的付出,但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提升白己的道德境界。所以说, “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通过“给”表现了老人的生命力。

参考答案二:这里的给意味着付出,“得”指的是获得物质报酬。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反映了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给”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力,是因为我们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意志得到了检验,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体现尽职守责后的幸福感、成就感。

我们可以参加以下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参加义务植树;

﹡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在清明节时,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

﹡假日,我们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帮助打扫卫生;

﹡春天,我们和父母一起去义务植树;等等。 ○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你的体会是什么?

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会大家庭。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业布置:

1、怎样才能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2、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

3、关爱社会的表现是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内容不多,但目标达成并不容易,本课设计力图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接受真理,并能够产生参与公益、服务社会的激情与冲动。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材,能够创造性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受学生欢迎,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某个具体问题而设计。

思想品德教育要具有时效性,紧密联系实际,向社会寻求能培养和展示学生素养的机会与舞台。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了解了社会,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要把履行各种职责看成是自己份内的事,要自觉承担责任,做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案例,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教师作适当点拨掌握课本主要内容;在使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总结概括学生回答的问题将其归纳出课本主题。通过练习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重点: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准备】

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第二课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导入新课:

(情景)

讨论:1、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那么会??

2、如果送货工准时把电视机送到而刘家没人等候,那么会??

3、根据你的理解,请把故事续写下去。

小结:我们许下诺言,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讲授新课:

案例1:

教材第一个活动——刘汀面临的责任选择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位同学面临责任选择的冲突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责任冲突,如何理智而对责任选择的矛盾冲突。帮助学生理解承诺是一种责任,履行承诺是一种能力,要做到慎重承诺,做到“言心行,行必果”。(同时教育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身边“自食其言”、不信守诺言的同学、朋友,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虽然信守承诺意味着承担责任,但信守承诺不是刻板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处理,当自己没有履行诺言时可以实事求是地向他人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得到别人的谅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那么会??

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那么会延误刘汀同学与同学约定的去学校出黑板报时间,可能使一个不守承诺变成两个不信守承诺。

○如果送货工准时把电视机送到而刘汀家没人等候,那么会??

如果送货工准时把电视机送到而刘汀家没人等候,那么会由于刘汀家的不守承诺导致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交货,还可能延误给其它用户的送货时间,造成一连串的失约。所以,我们要懂得(教师总结概括):诺言意味着责任,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中学生成熟和负责任的表现。

○根据你的理解,请把故事续写下去。(略)

案例2;

教材第二个活动—— 一位初中生面临的承诺责任的选择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名初中生在打工过程中丢失公司宣传画后陷人的矛盾,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过错。教育学生明白能够承认错误是负责任的行为表现,能够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需要胆量和勇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她为什么陷入矛盾之中?

如果她向公司汇报丢失了公司产品的宣传画,她要照价赔偿;如果她不向公司汇报,虽然公司可能不会知道,但她就要成为一个不负责任、不守信誉的人,可能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因此事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她陷入了矛盾之中。

○她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怎样的责任?

这件事教育我们(教师总结概括):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小玉,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过错,向公司汇报并按照公司规定,照价赔偿公司的损失,以此承担因自己过错所造成的后果。履行诺言,承担错误,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特别是在别人不知道你的过错的情况下,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更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

(此外还要教育学生注意两点:①怎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一些意外过错的发生。②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过错,不要因为害怕出错就不愿意承担责任。)

案例3:(此练习是这个问题的落脚点和归宿,教师巡视检查督促学生必须认真练习、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材第三个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体验和坦诚交流中进一步理解,能够勇于承认错误是中学生学会负责任的行为表现。作为中学生,应该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过错,应该懂得如何主动承担责任。

问题及答案:

○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是勇敢认错,还是逃避责任?请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第一问答案略,第二问要分析“勇敢认错”、“逃避责任”分别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当时采取了另一种处理方式,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反思自己的行为应得到以下的结论:生活中出现错误不可怕,有了错误不敢承认、逃避承担责任,才是可怕的。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才能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走得更稳。

○如果你有勇敢认错的经历,请与同学交流一下。

(答案略)

案例4:

教材第四个活动——许苇的烦恼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位初中生在日记中反思自己承担责任的消极感受,教育学生明白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态度不一样,感受和体会就不相同,最要紧的是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纷繁复杂的责任,努力做责任的主人,从而享受积极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许苇承担了哪些责任?

许苇承担的责任有:学习、当班长、帮同学温习、周末义务植树、唱歌排练??

○哪些责任是她被动承担的?哪些是她主动承担的?

学习、当班长、帮同学温习、周末义务植树的责任是她被动承担的;唱歌排练是她主动承担的。

○她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公民的责任产生于公民身份和养育、受教、承诺、道德、习俗、法律、职业、授权关系等。认真履行责任对自己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避免对承担责任产生消极看法;(教师总结归纳)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才能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案例5:

教材第五个活动——填表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完成一张表格,让学生反省自己是否承担了本应当承担的责任,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教育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填表时要讲真话、实话,客观、全面)

案例6:课堂练习

1、请写下你在学习、家庭、班集体、社会中承担了哪些责任?

2、哪些是你被动承担的?哪些是主动承担的?

3、请你说说如何才能更好的承担责任?

学会回答后,教师总结出课本主题: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三)情感升华,争做好公民

名言赏析:希望你们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艰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

邓颖超

◆课堂小节

在教师的带领下,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归纳课本重点、点明难点。我希望通过学习,大家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责任,为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业布置:

1、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3、如何自觉承担责任?

◆课后反思:

本课知识点中应重点强调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的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