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的魅力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预习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预习的好处有四点

1、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学生学习差的根源是上课因听不懂而赶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而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新课时所需要运用的旧知识不会或遗忘了,由此造成了头脑中知识序列的中断。预习则能有效地接续这个“中断”,提高听课效率。

2、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由于预习时间有限,学生总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等着上课来解决。有了问题听课自然就有了重点,目的性和针对性强了,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

3、预习可以记笔记。

经过预习以后,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板书内容能迅速做出判断:哪些出自课本,哪些内容是老师补充的。从而在听课和记笔记时,就能知道重点,决定取舍,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文,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练习、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针对低段学生来说首先培养预习意识。必须上生在思想上重视预习,不要认为预习是可有可无的,要深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预习有助于自学能力的

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所以,我在班上经常强调:课前预习十分重要,好处多多。能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探讨;学到更多的内容;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课文;也更好地展现自我,给自己带来学习的自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教育学生,没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就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能力,能力是在活动中产生的。预习是一种自学活动,它包括复习旧教材、独立阅读新材料、动手完成预习提纲、查阅工具书等等。一个学生能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长期地而不是短暂地坚持预习,他就会使自己的阅读速度逐渐加快,会善于分析综合、各种问题,思维的广度、深度、速度也逐步得以改善。这些自学能力、光靠上课是“听”不出来的。在旧知识不断更新、新知识层出不穷的当今世界,这种自学能力无疑是一笔使你终身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其次,我们要在行动上重视预习。每次学习新课前,我都会提前给学生布置在家“认真预习第×课”。把预习当作一次硬性作业,规定学生认真完成,第二天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先检查,为引起学生重视,也不想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开始我布置的语文预习作业就只有一样,这样就使学生知道:预习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作业,必须很好地完成;预习作业不是没有作业,更进一步明白预习作业不难做,也不可怕。最后掌握预习步骤。 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明确每次的预习要求,掌握预习的步骤,有易到难,循序渐进。从预习生字新词,逐步过渡到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接着是怎样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后训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果是没有进行预习训练的学生,他对预习一无所知,

会无从下手的,盲目的预习,只会浪费时间,收效甚微。这样的情况,预习形式可先放在课堂,在课堂上利用大量的时间互相模仿,反复练习,及时纠正考察,多次加深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如此坚持一周形成一定的能力之后,就可以放手不置在家预习,在家预习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对差来说留有充足的时间,使其有的放矢的支配时间,预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逐渐每周增加一项预习内容,每周偏重新增内容的检查。习惯不是靠说成学懂的,关键是要靠训练。老师要规范指导,有耐心有毅力的坚持数日,持之以恒,直到学生习以为常。对于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我们的预习要求是:一读。先读要学的生字、生词,再大声朗读课文三遍,尽量做到正确、规范、通顺。二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文中的好词、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优美的句子等。三析。通过自己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识字、理解词语意思并做好笔记,给生字扩词、找形近字。四答。回答课文主要内容,尝试回答课后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五问。预习课文后,问一问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有疑则进”,有求知欲,则有兴趣。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六集。搜集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有些课文如古诗,需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文学习前,学生已经把生字生词、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方法等等,预习得清清楚楚;上课时老师就不用很费劲地去讲那些学生已经明白和掌握的内容,只和学生讨论一些他们理解不深和不能理解

的问题就可以了。这样老师就可以留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来做一些拓展方面的工作。比如,引导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文学名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为学生将来热爱文学艺术和从事文学创作埋下饱满的种子。这样的课堂教师看着没有费很大的劲儿,非常轻松;但这是一种内紧外松,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课堂的容量是很大的,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最有效的充实。教师动了,学生动了,课讲活了,知识也就动起来,成了行动自如的源头活水。今日的源头活水明天就会成为浩潮的江河,一旦在江河上乘风破浪划浆行船,知识也就顺利转化成了能力。

二、教师要做好对学生预习的监督

1、循序渐进。预习训练一开始必须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以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行进行。训练时必须循序渐进,坚持鼓励原则。

2、课前检查。教师书面批阅。在好词好句上打记号,在课堂上口头表扬。鼓励学生提前预习,从而使学生学习更主动,充满自信。

3、课堂检查。课堂上组词的时候可以翻阅预习本,有的孩子找了好多成语,争着发言,得到了表扬,非常得意,到了下一次预习时会更认真地准备。课堂上分小节读课文的时候同时检查了预习时读课文的情况。为了调动全班的积极性,答疑时,教师尤其该让平时预习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如果他们一时回答不出,可以引导他们读读书上的有关内容,让他们找到正确答案,然后,可以说:“只要你仔细读书,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这样,一部分比较差的学生渐渐地也会认真预习了。学生主动,成竹在胸,了如指掌,充满自信,于是成绩就好。所以,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

三、预习的方法

1、运用“读书五步歌”,提高预习兴趣

第一步:读,就是把新课文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连字成词,连词成句,把课文读 通顺。

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 很有必要的。如语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 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 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第三步:查,就是查工具书,要把查出的内容多读几遍,牢牢记住并掌握它的意义;如语文中遇到新词,不仅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第四步:思,是在一读、二画、三查之后去思考课文课后问题,从重点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还有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五步:记,到了这里,预习并没有结束,还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笔记一记。“记”有两个意思:一是记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新的知识要点;二是记下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这就是说,把课本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自己解决不 了的问题集中起来,拿到课堂上来解决。这样,你在听课时就会全神贯注,学习效率就会大 大提高。

2、培养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 质疑问难开始。

每次讲新课之前,我都引导学生参照预习要求和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

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 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 总之,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第二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时间:2012-2-25 16:16:19 点击:17497

【论文摘要】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如果一个学生预习不充分,直接导致了课堂上听课的效果差,做作业的速度变慢,课后复习的时间增加,同时还增加了错题管理的时间,这样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就缩短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预习 重要性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开始也进行了预习,但很难坚持。有些孩子认为“预习没必要,反正老师要从头到尾讲一遍”。还有的觉得预习太难了,所以放弃了预习。我认为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一.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只有预习充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这样,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二.预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汉语词典》就把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一般初中的孩子都是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纲独自预习,这本身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学行为的一种体现。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在预习的过程中,孩子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孩子用所学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实际上是孩子在主动进行探索的过程,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

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如果一个学生能坚持进行预习,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边读书边思考 ,在预习过程中他们将会发现很多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而且如果一个学生预习充分的话,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变快,课后复习的时间相应缩短.而且错题管理的时间也就缩短了,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四.预习能够让学生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检查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教师下一节课上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例如,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上到 ‘reading’部分时,学生第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应当是:1.要解决生词的拼写和读音2.熟读短文和对话3.对短文和对话的大意有所了解4.完成一定的配套练习。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前通过听录音,跟录音拼读单词和词组,跟录音拼读短文和对话,解决语音语调问题。查辞典,阅读课文内容,理解大意,对照题目去阅读,力争对学习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在预习过程中,记录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及时解决,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当然,若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变方法,先预习后上课,也是可以的,但不能一下子全面铺开,每门功课都进行提前预习。这样做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显得非常紧张,不能达到预习效果。因此,刚开始预习时,要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到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后,并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铺开。

五.预习非常重要,,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则更加重要。

就拿英语来说吧,新教材要求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掌握所学内容。这四个方面教学课堂安排结构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根据教学要求和结构,学生课前预习首先要听录音,力求听得懂,即使听不懂,也要听懂句子的读音。基本上达到能模仿录音的程度,然后再跟录音朗读。接着再对所学内容进行细心阅读,努力掌握其大意。例如我们在预习7B第三单元Reading时,首先要听录音,解决生词和词组的读音和拼写。接着听录音,模仿录音,达到能阅读Reading部分内容的程度,最后借助所学词汇和辞典,理解所学内容,

掌握其大意。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正是预习的必要性所在。对照目标,找出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解决。最后,可以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前预习部分。同时学生还要积极投入,善于联想。例如,学生预习7B第三单元Reading时,会遇见three men in police uniform ran out of the building (三个穿警服的人跑出大楼)时,这里的in表示穿着,是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可以和in red ,in school uniform 联系起来记忆。又如,学生还会遇见stop taking notes 这个句子,学生还可以自己区分以下stop to do 的用法。如果自己区分不清楚的,就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教改前后的杜郎口中学

教改前的杜郎口中学是远近驰名的单薄学校,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19xx年春初三年级曾经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21名学生;教师情绪浮

动,教学秩序凌乱,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几乎天天发生。县里已经将这所学校划入了撤并学校的行列。面对凌乱局势和被撤厄运,杜郎口中学校委一班人决议从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使学校由乱到治,解脱被撤的厄运。那段艰巨的岁月里,校长崔其升天天拎着凳子挨个教室听课、与教师沟通思想,切磋教改大计。崔校长以为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课堂上演的是教师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

19xx年秋,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杜郎口中学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规定。上课要求:1、课堂气氛:A、微笑授课;B、学生积极自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2、活动情势:情势多样、情趣浓重、寓教于乐;能体现学活泼脑、动手、动耳、动口,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优),30分钟以上(良),29分钟以下(一般);4、教师基本功:A、板书条理,能把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雅观科学;B、讲普通话。备课要求: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案,重要把上课的办法显现出来,体现学生为主体,活动的情势多样,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业务理论学习要求: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要写上课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写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面貌,为了使教师们控制教改的内涵,校引导提出了学生课堂表现:“生龙活虎,欢呼活泼,争问抢答,喜笑容开”的课堂评价标准。

许多教师对学校的新规定心存怀疑:我这么苦口婆心肠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活泼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和引导们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但毕竟教师一统课堂的局势被打破,教师开始能够注意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高辍学率有所扼制。一些学科骨干教师,在积极摸索着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整体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到20xx年7月,在全县23处初中的综合评价中杜郎口中学已居全县中游。

针对教师一时无法解脱传统观念束缚的现状,校引导明确提出了“10+35”的课堂模式,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这一课堂模式的提出在全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教师们猜忌、不解;一些家长愤怒:“我们交了钱让孩子来上学,你们老师不教了,倒让孩子自己学?”是啊,教学教学,教师不教,学生不会,先教后学,顺理成章,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模式。任何一种习惯的改变,都会遇到许多阻力。

但杜郎口中学的校引导们对这种改革做了充分的筹备:首先,在每个班的醒目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闹,争辩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这可以在全校营造教改的气氛,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发展程度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先由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引导班子或成员上公开观摩课,

然后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经过校引导班子的发动、宣传,教师们陆续上达标课;对约20%不过关的教师,经过“扶贫工程”,上过关课。

在教师群体中的这种变革是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引导班子上的公开观摩课重视的是课堂教学情势上的耳目一新,如:张代英老师设计的两位小主持人的情势,学生争辩“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与不好等等。学科骨干教师上的示范课例则开始关注教学情势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课堂教学的变革有了质的飞跃。这两次课的展示,使全体教师对“10+35”的课堂模式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接着,学校订教学改革整体推进,不分年级、不分学科,一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句话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位教师是这样描写刚开始的课堂的:“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让学生爬黑板,学生几乎倾巢而出(全班60多人),写的同窗和修正的同窗‘狭路相逢’,教室过道里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再看黑板前,为了争抢黑板的领地,许多同窗簇拥而至,挤成一团,最后还是老师出面让他们分成几组才疏导开人群。”

课堂上对学生往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是教改中许多教师共同的体会。许多教师会在这种凌乱中不知所措,甚至可能会因此望而却步。但杜郎口中学的引导和教师们却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摸索出了从“抓紧统死”到“活而不乱”的教育策略。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现在规范有序的小组合作交换互动,是引导和教师们三年来一次次研讨的成

果,包括20xx年新学期开始座位排列方式上的变革,由秧田式变为分组排位,对面而坐,都是潜心研讨的成果。

“怎样才干使学生真正在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这是学活泼起来后引导和教师们思考的又一焦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家发现预想的课堂情景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距甚远。大家原以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说、答、议、评的时间,应当会涌现争问抢答、激烈讨论的热闹场面,但现实中学生却是欲说无言。经过重复研讨,大家逐渐明朗: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盛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增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领导下的自学,辅助学生明确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控制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察看剖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写诗作词,用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腕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干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略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方面还显“稚嫩”。施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信念、有能力进行充分展示,杜郎口中

学又将预习环节搬到了课堂上,开设了“预习课”。为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程度上得到提高,巩固“展示课”的成果,学校又开设了“反馈课”。利用反馈对学生进行分类领导,特殊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助,充分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有针对性地让优生吃饱,差生吃了,实现“双兵互赢”的目的。

经过几年的摸索,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展示六环节逐步明确:预习交换、明确目的、分组合作、展示晋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至此,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明晰。

教改前后的杜郎口中学

[关键词]:中学,前后,杜郎口,教改

谈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育

作者:扬帆起航转

谈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育

龙楼中学 周奔月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的实行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讨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过程,器重知识

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谈谈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自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

1、利用试验及增设有趣的试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化学教学离不开试验,化学试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试验可以设置许多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例如,在“物资的微粒性”的教学中,演示一个有趣的试验,将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杂后,察看现象。同窗们就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混杂后体积小于100mL?学生就纷纭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泼。又如,在催化剂概念的学习中,先让学生设计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试验讨论,学生可能得出两个观点:一是二氧化锰是反应物;二是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分成正反两方,组织学生走进试验室,展开摸索,老师对学生的试验进行领导和评判,经过试验验证,事实胜于雄辩,经过验证,胜方欢呼雀跃,败方心悦诚服,学生既控制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习利用化学知识,提高探究兴趣。 因为学生在其感到熟悉和以为有用的情境中特殊能发现问题和发生解决问题的急切欲望。例:学习铁的锈蚀与防护这个内容,让学生根据平日的察看,提出引起铁生锈的几种可能性(提出假说),假说①:铁生锈是因为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了化学变化。假说②:铁生锈是因为铁跟空气中的水分作用发生了化学变化。假说③:铁生锈是因为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共同作用的成果。进行推理:如果第一种假说精确则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就能生锈。如果第二种假说精确则在不含空气的水中铁就能生锈;如果第三种假说精确则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水分的条件下才干生锈?(以上假说及推理可由教师领导进行)设计试验计划进行验证。再如,在进行“铁的物理性质”教学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①铁块可以拉成铁丝,阐明铁有何性质?②铁块可以打成菜刀,阐明铁有何性质?③炒菜的锅铲要接上一个木柄,阐明铁有何性质?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的情景,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以激发学习动机。

3、采用活泼有趣的语言和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来激发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4、采用符合教材内容的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发生探究兴趣。 教学内容,是对学习活动发生兴趣的重要源泉,不断变换教法,使兴趣发生迁移,形成新的兴趣,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例如:在讲解《硬水

的软化》这一节时,我们首先向学生发问:1、什么是硬水、软水?2、硬水对人类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迫害何在?3、怎样进行硬水软化?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读书,剖析教材内容。本节课学生兴趣浓重,情绪高涨,知识控制得相当好。讲《硅》时,让学生像学语文那样地阅读。讲《摩尔》时让学生像学数学那样地严密推理。讲《核外电子的运动》时让学生施展想象。知识不仅相互渗透,而且学法也相互渗透,最重要是使学生感到不同的学习内容,具有不同的体味,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气氛 

1、采用各种教学手腕,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持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全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气氛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要问得适当,问在知识症结处;问还应控制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机会,问在教学当问处。造成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假想种种解决计划,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



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答复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以表现的机遇,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程度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高。

2、开发性摸索——自主摸索。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接洽的桥梁,诸多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摸索性试验培育的症结。

自主摸索试验症结是自主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急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教师的职责是创设情境、辅助引导、启发积极思维、辅助设计剖析计划,以增加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对新问题的摸索能顺利完成。

三、领导检讨,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

1、通过领导学生收集、查阅材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控制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奏,可领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阅读、剖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涌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激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

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改正思维偏差。讨论,是培育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腕,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去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施展其发明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

3、及时辅导、整顿、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疏忽的环节。领导学生整顿、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接洽,剖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讨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顿,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时期赋予教师的光彩使命和历史责任。当然,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是通过一、二次试验或活动就能培育起来。教师只有在每一节课、每一个试验、每一次活动中培育学生探究思想、不断激活学生探究性思维细胞,同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探究机遇,学生探究性智慧的火花必将迸发,看待科学探究的兴趣必将逐步发生,探究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

谈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育

谈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

作者:符芳萍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利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这一现象普遍地存在于知识、技巧和行动规范的学习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终于对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了较完全而科学的认识,发现迁移过程是由审题、联想、剖析类化几个相互接洽、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问题的最初映象,让映象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构造,然后统一剖析新问题与旧知识的内在接洽,将具体问题归入原有知识构造,形成概括化联想,从而解决新问题,构成一次完全的迁移。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普遍的领导意义,重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道路。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育和提高谈几点见解。 概括能力的培育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构造的概括程度决议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构造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程度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程度高者,其迁移过程较紧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程度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点往往被纷纷复杂的外表所掩饰。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剖析,找出事物的本质。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育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巨大的,而人类更巨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宗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剖析,最后点明宗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育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刻画,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比,找出自己刻画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精确精美外,重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写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

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巨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育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举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剖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情特点、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剖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细心研讨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剖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