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

课效率不就可以可以提高了吗,教起来心中也有底了,学生学起来可能会更轻松点,师生的距离不就可以近些了吗。(六)课后对预习的反思 若在内容讲完后,请学生复习时,再看看自己所写的目标是否达到,需解决的问题是否已解决。如果此预习工作做得好,我相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有提高。 当然,预习,不仅是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看一看,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学生上课前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调查,所搜集的材料,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例如:记录一段时间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随家长买物品时经家长还价后“几折”买到的;储蓄时选择那种储蓄获利更多等等。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 我们还要研究,究竟哪些内容适合学生预习?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是丰富多彩的。二、以下有几种预习的形式仅供参考(一)背景式预习 即指导学生收集要探究内容的背景材料及收集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等。如“年、月、日”的教学,可让学生收集各种年历卡,查询闰年的来历等,课中组织学生结合材料阐述自己的发现。(二)归纳式预习 即引导学生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如单元复习,可让学生先对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复习,在课中进行展示、交流。(三)难点式预习 既指导学生将新课内容中的难点和不理解之处列出;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质疑、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等。三、预习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深与浅的关系。能够从容自学而掌握新知识为最理想,盲目求深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如能理解基本的,找出不懂的,就可以为高效听课奠定基础。 2.自己钻研与请教别人的关系。自己钻研固然好,但若抱着一定要试试自己能力的态度而死啃硬骨头,耗时费力,有时还收效甚微。而请教别人(老师、同学、家长等),难题可能迅速解决。 3.预习与听课的关系。预习时已经掌握了,课上还要听老师讲。听听老师的分析思路,从而训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预习的三大好处: (一)开发了孩子的思维,培养了自学能力。这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担任校长及语文教师时,全年1/3时间外出开会或讲学,他从不补一堂课,但他的教学成绩远远高于别人,其中的策略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学人学习,这是孩子终生有用的才能。 (二)有了预习的基础,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便心中有数,对自学中难以弄懂的,上课时会特别关注老师的讲解。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是一种课前的准备性学习,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会预习,坚持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养成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的有力措施。 (三)有了较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在同一班级,由于孩子们的智力差异不大,学习所用时间基本相等,受教于同一教师,因而孩子们的成绩差异不大。但现实中同一班级,为何孩子们之间的成绩差异较大呢?我认为,除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业余时间。利用业余时间预习后在学习负担上比其他同学轻。轻装上阵,何愁冲不到他人之前?接新班时,发现有一个学生听课比较吃力,课后要花大量时间去看书,还要不断地求助于老师和同学,做作业的效率也很低,学习成绩一直难以提高。不久,却惊奇地看到了他的明显进步。后来,从他的发言中找到了答案,他说:“二十分钟的课前预习,改变了我学习的被动局面。”五、预习在探究式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预习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二)预习使课堂上的探究更深入、更有效(三)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充实、更丰满 因为各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如何预习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各人可以遵循基本的原则,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怎么做收获大,就怎么做。 总之,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虽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它一经形成,学生将终身受益。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一.学生课前预习状况

课前预习是听课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预习的方法大都是“把新课内容看一遍”,而通过预习“找出重点和疑难点”的学生比较少。这些都表明预习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相当薄弱的环节。

二.正确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一).预习的必要性

预习,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我们经常提到预习。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进行改革与创新,“预习”它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效的预习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与整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与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讨论,真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此,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在预习基础上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的有效预习。自觉地适应未来“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明白预习意义有以下四点: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预习有助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3.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同时通过预习有助听课笔记的记录与使用,课本上有的内容可不记,这样挤出时间,认真听课,认真分析,提高效率。4.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如何预习

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课前预习得好,课上同学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

因此,要求学生每天都有必须将第二天的新课认真预习,并要求每个同学备好一本预习笔记本,做好预习笔记。同时就如何有效预习对学生进行如下指导:

1.预习时要多思考

在预习时就力求把书读通读透,精读深思,而且,要学会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听课或主动请教老师,那样往往一语破的,豁然开窍,这样就能发挥预习的作用。

2、预习是要手脑并用

预习并不比听课轻松,它同样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用这些去解决书后的问题,不懂之处,作个记号,上课时认真留心听讲。

3、把握预习重点

预习时,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在新知识的关键地方,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正是要捕捉的重点,这些问题,有的会反映出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有的则逼着学生去思考,还有的则需要在老师的指导和讲解,这样学生学习就轻松多了。

4、“读、划、写、查”是预习的基本步骤:

(1).“读”——先粗读一遍,以领会教材的大意。根据学科特点,然后细读。数学课本可分为概念,规律(包括法则、定理、推论、性质、公式等)、图形、例题、习题等逐条阅读。例如,看例题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分清解题步骤,指出关键所在;②弄清各步的依据,养成每步必问为什么,步步有依据的习惯;③比较同一节例题的特点,尽量去体会选例意图;④分析例题的解题规范格式,并按例题格式做练习题。

(2).“划”——即划层次、划重点。将一节内容划分成几个层次,分别标出序号。对每层中重点用“★”,对重点字、词下面加“·”,对疑难问题旁边加“?”,对各层次间关系用“=”表示等等,划时要有重点,切勿面面俱到,符号太多。

(3).“写”——即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书眉或书边。

(1)写段意:每一段在书边上写出段意;(2)写小结:一要概括本书内容,二要反映本节各内容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3)例题:在书边说明各主要步骤的依据,在题后空白处用符号或几个字,写出本例特点,体现编者选例意图;(4)变式:由特殊向一般转倾,将有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发展。

(4).“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

①合上书本思考下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大意,哪些内容已看懂,哪些内容模糊,哪些内容不懂,需要在什么地方再提高;②对照自学辅导或老师课前拟订的自学提纲,揭露知识的内涵,挖掘知识的本质,沟通知识的联系。简要地用语言能加以表达;③根据课本的练习,做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5、预习与听课的关系:预习是听课高效的准备,听课能解决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可以巩固需学知识,千万不可认为预习已懂,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其他事,浪费课堂宝贵时间,影响学习效果,总之要使预习在听课中发挥最大效益,否则失去预习的作用。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好各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做好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且有益于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小学生应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

“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对于数学课要不要预习,大家基本上都执肯定态度。因此,许多教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以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反思学生的预习成果,恐怕许多教师都会无奈地说:预习,想说爱你不容易。

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的确,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使学习变为主动,形成良性循环。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开放的学习。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布置的预习任务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呢?学生预习时所面临的种种误区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值得教师们深思的问题。

一、学生不知如何进行预习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总不忘加上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把预习当成了枯燥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必要时可开设预习指导课,在课堂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创设课前预习的情境,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教学中我通常采用这样的四步骤来设计预习题: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

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为什么这样做:反映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方向。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上述几个步骤是就设计预习作业的整体而言的,具体到某一堂课,应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设计。在四个步骤中“为什么这样做”是基础,它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下面是学生预习了“比例尺”一课后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预习了“比例尺”,你已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生2:我知道了怎样求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同学们经过了认真预习,大致了解了“比例尺”这个新知识,你们还存在什么疑惑吗? 生1:比例尺与比例有什么关系?它是一把尺吗?

生2:比例尺的前项为什么一般为“1”?

生3:我想知道学习比例尺有什么用。

总而言之,预习应以内容的不同有所取舍,或是年级的不同、学生基础的不同有所调整。

二、预习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影响

有些教师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站点,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习得。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伊始就报出答案,导致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其实只要教师正确引导,把握学生知识生长点,调整好教学模式,数学课堂就会柳暗花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首先,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注重发扬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可以通过课前两分钟提问、小老师等形式检查预习成果,及时给予评价激励。同时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起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使其尝到课前预习的甜头。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前一天我对班里一名学习有困难、平日不爱预习的学生说:“明天我要上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我还想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当小老师,你愿不愿意?”他说:“我愿意,但我不会。”我紧跟说:“你可以提前预习呀,老师帮助你,明天给大家个惊喜好吗?”放学之后,教室里就剩我们两个。我先让他把明天要教的内容通读,接着让他说说新的知识,每个步骤都达到要求后,我由衷地对他说:“你进步真快,老师很佩服你”。第二天,他真的登上了讲台。看着同学们钦佩的目光,孩子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在以后他坚持每天预习,一个学期下来,进步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另外,教师还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

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次我将有价值的或学生自己没解决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让中、下生到黑板上讲述,让学习优秀的同学给予评价补充或是纠正。这样我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疑问”的数量与质量,讲解的层次性与逻辑性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出评价。这样的课堂,学生想的多,说的多,交流的多,体验的多,个性发挥的充分。同时,这也需要教师的宽容和赏识,更需要教师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思维和较高的应变能力和评判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师和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共同探索、研究,一个个疑问在集体的智慧中“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预习与学生的思维的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不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发展他们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但是,通过预习,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地得到了结论或答案,对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无暇把目光扩展到教材以外,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有时侯我们会在课堂中惊异于学生独特的思维角度,而我们成人往往不会那样去思考,这是因为我们有了经验,而这经验恰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

教材是学生预习的载体。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预习时不可能深入教材,因此教师就应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进而驾驭教材,要挖掘教材的空白处或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探讨等活动不断思考有无新的发现,有无更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当然,有些概念性的知识,比如“圆的认识”这样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错的,通过预习也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深入。因此,预习内容应该有选择性,必要时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以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用课前准备部分代替预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有关统计图表资料、调查便利店文具价格、设计平面图等。让学生体验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预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数学像语文一样,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遇到疑问,别人不急于提示、帮助解释,而是需要学生自己看书,查阅有关资料,试着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别人(老师)才可帮忙。这样,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指导学生学会看书,而且能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自学预习(包括课内、课外)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明确想会学,先从预习开始。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

总之,我认为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研究课”,教师应创设情境,提供学生活动机会和活动题材,让学生在读、查、思、比、记、练中探索、研究、创造性地学习新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由“学会”向“会学”转化。

预习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要鼓励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时,多提出问题,既可以是预习过程中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其他的想法或要求。作为教师要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以便进一步的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目的,改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参、教师主观预定的刻板盲目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