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命运

有两句话叫做“习惯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许多人是把它当做至理名言的。其实,这两句话还真是一个弥天大谎。

拿“性格决定命运”来教育别人或者自我勉励的,总可以找出许多例子来证明这句话的无比正确。贝多芬坚韧,所以即使失聪了也能成为音乐家;比尔﹒盖茨勇于挑战,放弃读完大学,照样创造了属于他的微软帝国;刘翔不屈服于挫折,手术后才能重回世界巅峰??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一长串来,他们的故事如果都写成书,一定会是汗牛充栋。但是,顽石以为,这些例子不足以证明“性格决定命运”,从逻辑上来讲,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以这几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这样去思考,会不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呢?像贝多芬一样失去听觉而又坚韧无比的,一定还有别人,他们为什么没有谱写出激越的《命运交响曲》呢?不读大学或者中途辍学的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人中一定有不少是勇敢而富有挑战精神的,他们何以不能成为世界首富?练跑步的那么多,好多人比刘翔更刻苦,为什么就成不了“飞人”?像姚明一样去练篮球就能闯荡NBA吗?顽石每天读书写作就能成为曹雪芹、鲁迅?

以上是个例,我们再看一些群体的例子吧。梁山108好汉,有的粗豪,有的严谨;有的暴躁,有的温顺;有的急,有的缓??总之,他们性格迥异,但他们哨聚在一起,扯起了造反大旗,后来就有了相同(至少是相似)的命运。这是性格决定的吗?元代统治者君临天下后,废除了科举考试,使得依靠科举来实现理想的知识分子群体一日之间就改变了命运,这恐怕也不是性格能够左右的吧?汶川大地震,顷刻间,上10万的生命就被埋在了断壁残垣之下,这和性格又有什么关联?几千万国有企业的工人,刹那间就失业了(官方的说法叫“下岗”),难道是因为他们懒惰?许多孩子吃了毒奶粉成了大头娃娃,是因为孩子好吃?幼儿园的孩童倒在了凶犯的屠刀下,是因为不够勇敢?

与“性格决定命运”相匹配的一句话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命运果真掌握在自己手上吗?农民工一年辛苦到头连工资都拿不到,普通老百姓省吃俭用都供不起一个孩子上大学,张妙被撞了还要被捅八刀??他们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吗?大米、食用油、奶粉、包子馒头等各种各样的食物不是被转基因就是被掺和了有毒的添加剂,我们每天被荼毒,可以选择吗?可以不接受这样的命运吗?

由此可见,性格并不能决定命运,命运也并非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哲学层面来考量,“性格决定命运”也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不符合辩证法的。有哪些因素影响命运呢? 顽石以为,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环境(包括道德、法律、国家政策等共同营造的人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执政者可以让大多数人成为国家的主人,同样也可以假借改开的名义让工人、农民沦为弱势群体。所以,绝大多数人的命运其实是被少数人掌握着。中国如此,西方也不例外。那些表面上的一人一票,实际上也还是操控在少数人手中,此不赘述。

还有就是自然的力量在不同程度的左右着人类的命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草原上生活的是游牧民族,海边居住的多是渔民。至于自然灾害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之大就更不用说了。 天赋对一个人的命运也会产生影响,姚明能去NBA,他的身高肯定起了重要作用;孙海平带的学生只有刘翔能成为世界冠军,同样说明刘翔有别人不具备的资质。

当然,影响命运的还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有个乞丐遇到了吕洞宾,所以,他就捡回了一块变为金子的石头;郭靖邂逅了黄蓉,才有了精彩绝伦的人生。

当然,从个体来说,性格也会影响人的命运。比如,在相同的环境里,在同等的条件下,不同的性格可能会形成不一样的命运。我前面已经说过,性格不是决定因素,只是影响命运诸因素中的一个次要的因素。我们无法掌控左右命运的决定因素,自然力量的影响和天赋,我们也很难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养成好的性格,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这些好的性格对我们的命运多少发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芸芸众生,大体只能如此。除外,又能怎样? 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晚年的投资银行一代宗师J·P摩根,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老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本和资金何者更为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性格。”

确实,翻开摩根的奋斗史,无论他成功地在欧洲发行美国公债,慧眼识中无名小卒的建议大搞钢铁托拉斯计划,还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推行全国铁路联合,都由于他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如果排除这一条,恐怕有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开创投资银行这一伟大开创性的事业。

19xx年5月,华盛顿大学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和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道:“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

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盖茨表示赞同。

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凝土。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振聋发聩,直白到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常常让人陷入沉思,反省自己。三国时期,刘备白手起家,成就三分先下,转而又败于东吴,元气大伤,终使一统天下成为泡影,也应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道理。

东汉末年,刘备卖草鞋为生,没什么大能耐,文不能谋略天下,武不能上阵杀敌,然而关羽、张飞这俩兄弟是死命相随,按说以关、张杀敌的本事,在乱世中,投靠个好主子是很容易的事,可这哥俩就愿意跟着刘备到处跑,一点没怨言。这就是刘备的独到之处,对兄弟讲义,好到什么程度呢,晚上不愿意和老婆睡,宁肯和关张抵足而眠,千古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物”,就是这位刘大哥说的,可见对兄弟的“义”,或者说就是对人才的尊重和喜欢,关张就是刘备的事业基石,刘备对关张的喜好远甚于一切,以后得赵云,孔明等一干文臣武

将为之效力,也得益于刘备尊重人才的态度,是以,刘备虽一无所有,却有顶级人才为之效死力,以赤壁的一把火为转折,成就了一番霸业。

俗话说的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备是“成也是义,败也是义”。

正当刘备取东西两川,关羽水淹七军,刘备集团威震华夏,全盛之时,关羽却遭到魏吴两面夹击,大意失荆州,为孙权所擒杀。消息传来,刘备哀痛欲死,从这以后,刘备经常梦见关羽满身是血的站在自己身边,这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后张飞又因为赶制孝服的事为部将范疆、张达所杀,这俩人随后逃命到东吴,可以说是间接为东吴所害,刘备就也把这帐算到了孙权的头上。

蜀国大臣百般劝阻,均不能打消刘备为兄弟报仇的决心,当时的情况是,刘备没这俩弟弟,是食不甘味,生不如死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刘备为弟雪恨的决心,刘备当时的意思就是即使你们都阻拦我不愿意伐吴,那我就一个人去,所以诸葛亮和赵云都没跟着去,刘备遂起倾国之兵,为弟弟报仇去了。看上去有点意气用事,正好应了《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刘备为争一时之气,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出兵伐吴,终致失败,也是一把火,上次是火烧赤壁,这次是火烧连营,火烧赤壁是刘备兴的转折点,火烧连营是刘备衰的转折点。

刘备仓皇逃入白帝城后,虽后悔不该不听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但我想,刘备心中肯定也觉得可以告慰关羽、张飞这两个弟弟了,不枉结义一场,虽然没有生擒孙权,拿下东吴,但直接致关羽于死的几个人都被蜀军所杀,有见关羽危难之时叛蜀投吴的糜芳,傅士仁;擒拿关羽的东吴大将马忠,潘璋;有杀张飞的范疆,张达。

刘备兵败退于白帝城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桃园三兄弟虽然没有做到绝对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的确都是因为一个事死的,就是关羽的死,然后间接导致了张飞,刘备的死,最终导致了刘备基业的衰亡。

或许有人会认为刘备不该这么冲动的为弟报仇,我却想,站在完全理性的角度上,刘备的确不应该兴兵伐吴,但如果不伐吴为弟报仇,那他就不是刘备了,正是因为他重义才得天下,如今因义而失天下,站在情感的角度上,我会说:无可厚非,可以理解。刘备最终的复仇举动,是他重义的又一次表现,这才会让“桃园三结义”的美名流传天下,正如岳飞,世人皆说岳飞愚忠,但假如岳飞当年真的拥兵自立,无非是又一个夺权称君的武将,这样的武将在中国乱世中数不胜数,然而哪一个又能像千百年来岳飞一样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呢?

刘备成之于义,败之于义,是他的性格使然,伐吴失败,站在事业的角度上他失败了,但站在人性的角度上,他没有失败,他的举动值得尊重。

有一辆敞篷跑车从我们右边超车,冲到我们前方去。这样的驾驶方式非常危险,而且不礼貌,黑立行当时动了怒,他拼命按喇叭表达他的不满,同时间突然加紧油门,紧追着前面那台跑车不放。

当时我很想出声制止,但我忍下来,我想观察黑立行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他追了几个路口,前方红绿灯快要转黄灯,那辆跑车“咻!”继续快速往前开,但黑立行踩煞车停了下来!他真的很生气,那个人还比了个中指扬长而去。我坐在旁边用眼睛的余光瞄他一眼,他低着头自言自语的说:“我没有继续追上去,因为我正在生气!”

在那一刻,我真为孩子骄傲。这代表他的情绪管理、EQ(情绪商数)已经成熟,他没有继续飚车或是追上前去找那个人大吵一架!否则,很难说会不会发生车祸或是打架的意外!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其实代表EQ在你人生的过程中,扮演多麽重要的角色

成功人士有各种性格的,失败者也有各种性格的,足以说明性格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古人云:时也,势也。有道理!诸葛亮够厉害的吧,六出祁山最终结果怎样?猪八戒这么懒的人都能从西天取经回来,最后得偿所愿受封净坛使者大快朵颐。

 

第二篇:习惯决定命运(全集)

习惯决定命运

人们渴望上天赋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拥有高智慧,却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习惯。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卢致新在谈到成功的人们似乎永远在失败的原因时说:“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所事事地到处溜达;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

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在《培根论人生》一书中,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专门论述了习惯与命运的关系。他深刻地指出:“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的狂热可与之相比。除此以外,几乎所有的人力都难战胜它。即使是人们赌咒、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

19xx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是在幼儿园。”

“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

些。”

这段话是令人深思的。从幼儿园学到的最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也说明从小养成的习惯会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

习惯是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从小就该建立一种好习惯。幼年学习语言,轻松又自如,中年以后就很困难,这是一种习惯。 3~12岁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儿童成长是由四块基石决定,即自信、兴趣、习惯、能力。自信产生兴趣,兴趣养成习惯,习惯化为能力,而核心是人格。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

有这样一首小诗:《钉子》------丢失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这首小诗,雄辩地说明 一颗钉子与一个国家的关系,细细品味,就可以看见小诗里寓示着一个大哲理,那就是:要想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唯有从小事做起才行。诚如教育家蒙台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养成一种好的习惯。一本叫《少年儿童研究》的杂志发表了一篇调研报告《悲剧从少年开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调查表明,115名死刑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不是偶然的。他们较差的素质和积累的许多缺点,

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苗,是悲剧之根。他们中的30.5%的人曾是少年犯,61.5%的人少年时犯有前科,从小就有不良行为习惯,渐成劣迹,终致死罪。

柏拉图曾告诫过一个游荡者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也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我们。”不同的童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而这“不同”的基本点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

又有人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作过研究,发现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是他们成为杰出青年的重要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前行的桨。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自习课安静地做作业,晚上复习巩固,已成习惯,学习不努力,就跟不上进度。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好的习惯对于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人的一生发生重大变化,满身恶习的人,是成不了材的;唯有习惯良好的人,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辉煌目标。

习惯决定命运案例1: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但谁都没想到最后一关碰到了麻烦。这一关是什么呢?总经理要亲自面试。 一见面,总经理就对大家说:“很抱歉,年轻人,我今天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啊?” 年轻人说:“没问题,总经理,你去吧,我们等您。” 总经理走后,这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围着总经理的大写字台很有兴趣,写字台上文件一摞,信

一摞,资料一摞。结果,大家是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没有一个闲着的。看完了还互相交换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总经理说:“面试已经结束。” 年轻人很奇怪,说:“没有啊,我们在等您,还没开始面试呢?” 总经理平静地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不能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些年轻人目瞪口呆,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就很少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所以,在不知不觉之中痛失了这个机会。 一个坏习惯使你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使你走向成功。案例2: 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当时几十个宇航员在培训,为什么加加林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参观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感动了他。罗廖夫说:“我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

德国的父母教育孩子就非常有意识。孩子心血来潮:“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爸爸不会说“NO”或“YES”,他会说:“你的计划呢?你准备怎么去呀,跟谁去呀,带不带午餐,到哪个地方去?”“我还没有想过。”父亲就会说:“你没想过的事不要说。”德国人特别讲究孩子做计划,老问你的计划呢?这些习惯就使得德国人非常严谨。

良好的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要想自己的人生灿烂辉煌,就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只要有目标 ,坚持下来就能成功。

《习惯决定命运》演讲稿一篇(初三)

生活中,我们仰慕优秀的人,我们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又似乎感觉优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很难达到。其实,优秀离我们并不遥远,优秀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之中。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外,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到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自觉意识,已经开始明白什么样的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益。同学们,我们正处在自觉意识的觉醒阶段,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培养好习惯就是在追求优秀。追求优秀是一种积极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使一个人脱胎换骨,成就一个全新的你。

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首选需要检视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坏习惯。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虽然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我们一定要追求这种境界。我们今天可否一省吾身呢?

你是否留意到我们的校园里、楼梯上、教室里、操场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这种景象与周围的树木花草是多么的不和谐,这里面有你的责任吗?你留意过周围同学的语言吗?那脱口而出的脏字是不是很刺耳?这里面有你的声音吗?你对老师、长辈礼貌吗?你对同学友善吗?你今天按时出操了吗?你起床后整理床铺了吗……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寻常小事,正是这些寻常小事体现你个人素质。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我们应当铭记在心。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有值日生在辛勤打扫,当你随手扔下一片纸、塑料袋的时候,想到过他们的辛劳吗?你可能觉得一片纸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全校学生人人都扔一片纸,校园是什么样?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把纸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里去,并不需要花多长时间,费多大力气,只是举手之劳,说到底这是个习惯问题。如果人人都养成好习惯,校园会是多么清洁、美丽。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人人都会心情舒畅。

同学们,我们应当不懈地培养好习惯,用我们的优秀行为感染周围的人,影响周围的人。比如,出入教室时,轻轻地带上门;放学了,随

手关上教室的灯;在公共场所,轻声慢步;见到老师,礼貌问候等等。这些都应成为我们的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学习,去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周围的美景。你养成了优秀的习惯,在人们的眼中,你就会显得优秀。

让我们今天学会微笑,对你周围的人微笑,把快乐带给他们。不管你是真心的还是礼节性的微笑,只要你笑了,就会很可爱很美丽,就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习惯决定命运

.cn 20xx年01月14日03:31 杭州日报

编者的话:现在许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学英语、学钢琴、学奥数,却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学“习惯”的。孰不知,习惯的学习比任何科目的学习都重要,它关乎孩子的一生,决定孩子的命运。那么,“习惯”这东西上哪儿学呢?找谁教呢?日前,杭州时代小学与北京树人天地教育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为家长们做了一场题为《习惯决定命运》的讲座。孙先生讲完后,家长们深有感触;敢情学“习惯”最好的课堂在家里,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此次讲座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今天我们特地整理出来,以飨更多的家长。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是培养健康的人,培养良好的习惯。家庭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父母就是培养习惯的老师。

中国孩子为什么不会干活?因为他们没有干活的习惯。什么是习惯?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就他自己看不见。

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小孩去串门,看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妈妈的包。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他就是好奇,他的社会化程度很低,他还不知道要尊重别人。但如果大人不及时纠正和教育,他翻惯了,就成了习惯。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当然,21天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或60天甚至100天。总之是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一个人碰到事情的时候,不可能说“等我想想我受过哪些教育,老师怎么说的??”那肯定不行,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

什么是忘不掉?习惯就是忘不掉的。它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稳定的行为,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的链接。比方说,一个人见了人就问你好;做错事,一定会道歉;办重要的事一定要确认等等,这就是习惯。

孔老夫子说得很好,他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成若天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里有习惯,哪里就有神经系统在工作。神经体不仅可以有天赋的反射,而且在活动的影响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也就是说行为的习惯性越深,反射性就越强。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有不良习惯的时候,你就得想到是他的神经系统在工作,很顽强地表现出来。但是,这个神经不仅可以有天赋的反射,另外神经体在活动的影响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这就是说,经过教育,经过培养,人是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

乌申斯基还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我概括一下就是: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

习惯的培养有时也像双刃剑,搞不好会成为奴役孩子的绳索。但有些习惯是一定要培养的。如做人要富有爱心,做事要认真负责,学习要勇于创新。

孩子习惯的培养是由近及远的,培养爱心从培养孝心开始。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很奇怪,她买水果从来不按斤买而是论个买。如她买橘子都是按3的倍数买,而且每次都让儿子来分。分到最后三个时,儿子用眼睛盯着妈妈,意思挺明显:都给我吃吧。妈妈就是不开口。最后,儿子哭着一个一个把橘子分掉了。妈妈说:“橘子的味道我一点没吃出来,但是我硬吃下去。”她明白,现在的孩子不缺橘子吃,缺的是心中的别人。

这位妈妈去给外地的爷爷奶奶寄钱时,每次都把儿子带着。儿子会写字时,就让他来填汇款单。

现在这个儿子读大学了。大学第一年的奖学金他都给了爷爷奶奶。

很多家长埋怨孩子自私,不孝顺。其实,是这些父母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培养出来了这些“白眼狼”。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

我们现在还有许多父母喜欢包办。孩子打伤人了,闯祸了。家长最多将孩子臭骂一顿后,然后说:“你给我好好去读书,别再给我惹事了”。然后,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上医院甚至上法院都是家长独自扛着,没孩子什么事了。这样就养成了孩子不负责任、不敢负责的习惯。我女儿小时候有段时间,喜欢带着邻居的小弟弟去旁边宾馆停车场看车,保安怕小孩子划车,总是赶他们。他们就和保安捉迷藏,还用石头敲打地面气保安。一次,保安气呼呼地追了出来。我女儿吓得跑回家,关上门,拍着胸口喘着气说:“吓死我了”。而小弟弟则跑得慢,被保安捉住了。我了解情况后,就叫女儿主动去找保安,把小弟弟领回来。小弟弟是她带出去的就要她去带回来。她哭着不肯去,我就是不让步。最后,她没办法,只好去向保安赔礼道歉,带回小弟弟。

小孩子就是在犯错误中成长的,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任。

现在教育出现偏差,只表扬不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学生”,是要学会“生”( 生存、生活、生长),教育要给孩子以力量。 现在,好孩子是最危险的,最脆弱的。因为他们表扬听多了,经不起一句批评。 一位14岁学生对老师有意见,上课时就在老师的身后甩钢笔水,其中有一滴甩到了老师的身上。老师发现后,查看到有4滴墨水,就批评他。他说,他只甩了一滴。两人发生了争执,老师骂他是“人渣”。当晚,他就上吊自杀了。他在遗书中写道:“要维护我的尊严”、“证明自己没有撒谎,是一滴墨水。”我们这里暂且不说老师的错误,只为“一滴”墨水之争就付出宝贵的生命,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现在我们许多的“好学生”受不了一点的挫折、委屈,承受不了压力,动不动就吓得不得了,以至于放弃生命,走上绝路。因为,碰到困难,迎难而上的习惯从小没有人教给他。“学生”,是要学会“生”,学会生存、生活、生长。我们的教育要给孩子以力量,让他们学会应付生命中可能出现的挫折。

现在喜欢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人生是长跑还是短跑?如果是短跑,起点非常重要;如果是长跑,起跑就不一定那么重要,持久力更重要。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 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习惯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广东一位老先生性子比较急,听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就让孙女改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可是30天也未见效。于是便怀疑专家的理论。实际上,任何理论都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应当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对孩子简单地发号施令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

有位妈妈姓高,她的儿子上五年级,学习坐不住,写1个小时的作业,能站起来10多回。一会儿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一会儿打开电视,看看动画片开始没有;一会儿站在窗前,看看谁在外面玩儿。你看,这样做作业,学习成绩能好吗?

学习时间坐不住是很多孩子的一种不好的习惯。但是高妈妈非常有智慧,她对孩子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够学好。你1个小时站起来10多回,是不是太多了?能不能让我看到你1个小时只站起5回?孩子知道妈妈注意他了,就说:5回就5回。第二天做作业,果然只站起来了5回。妈妈说:哟,我儿子真了不起,一天就改了一半,进步太大了,我看你站4回也能做到。孩子说:4回就4回??慢慢地,孩子做作业时就不站起来了。 高妈妈还会用别的很多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例如,孩子特喜欢六点半看动画片,就给他约定:今天你做作业时站起来在3次以内,你就可以看动画片,超过3次,动画片不能看。这就是说,达不到某个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有所限制,要惩罚,这个惩罚一

定要剥夺他最喜欢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能心疼孩子。但是他达到这个标准之后,你就得奖励他最喜欢的事情。孩子通过这样的调整,慢慢地就习惯了。

一个孩子如果有了坏习惯,学习坐不住,老站起来,妈妈往往会说:儿子,学习就是学习,不许站起来。你只要说不许站起来,你儿子屁股底下立刻像有钉子一样,那个难受劲,非站起来不可。就算他强忍着,你不在时他还是得站起来。这是神经系统在工作,在不屈不挠地工作。

孩子小时都喜欢问“为什么”,有的父母有时就会说:“一边去,你烦不烦。”武汉有一位女孩子小时候也是这样,她妈妈不但每次耐心地回答她的问题,而且碰到回答不出的问题还专门记在一本本子上。她看到妈妈这样重视她的问题,更喜欢问了。小学4年级时,她就发现数学书上有错误。这与妈妈培养她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习惯分不开的。

由此,我突然间明白了习惯培养的奥秘: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郑黎晖刘敏整理)

习惯决定命运

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习惯的重要性,他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

巴尔扎克:“只有那些懂得控制自己的缺点,而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人类所有优点都要变成习惯才有价值,即使“爱”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你也必须通过不断的修炼,变成你的习惯,才真正会化为你的行动。

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很多好的观念、原则,我们“知道”是一回事,但知道了是否能“做到”是另一码事。这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这桥便是习惯。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时间,这21天是个平均数,但习惯一旦养成就将终生受用。

任何一个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变到突变的原则.美国《成功》杂志创始人,美国成功学奠基人,美国最伟大的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博士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成功主要靠四种良好的习惯——守时、精确、坚定和迅捷,才造就了成功的辉煌和美好的人生。没有守时的习惯,人就会浪费时间、空耗生命;没有有精确的习惯,人就会损害自己的信誉;没有坚定的习惯,人就无法把事情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没有迅捷的习惯,原来可以帮助你赢得成功的良机,就会与你擦肩而过,而且可能永远不会再来。”

家庭的传统和习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孩子从家这个小巢里走出去,无论他们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家里从小养成的习惯就和他们如影随形,而这一切都可以从他们的家庭教养中找到答案。身上的习惯就像是一棵长弯的小树。我们设想他抓住一棵长弯了的树,希望使劲把它弄直了,然后跟它说:“喂,站直了,按我的命令去成长”,那他该怎么办呢?可以搬来两块大石头,把树夹在中间,用绳子把树捆紧了,使它稍微不那么倾斜。这样做以后,他就每个月纠正它一次,每次都朝与原来弯曲的方向想反的一边拧。过了几个季节后,他或许会使小树永远直起来。人可以使树直立,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可能要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才能使树真正变直。

在当今社会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昨天某个人还在大街上好好地走,或者还在他的店铺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明天或者后天会灰飞烟灭抱有疾患或者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其实,他的错误或罪行不过是他昨天或前天所作所为的必然结果,是他以前行为习惯的纪念碑。一位画家想画一幅有关童真的画,于是就画了某个孩子祈祷时的表情。唯一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就是在画中添加了一位跪在他身边的母亲。孩子的手心向上交叠在一起,仰着一双浅蓝色的眼睛,满脸的虔诚与安详。对这幅肖像画,画家深以为傲,他把这幅画挂在墙上,起名为《童真》。

许多年过去了,艺术家已经成了一位老人。那幅画还一直挂在那里。但他很早就想画一幅相反的画——一幅关于罪恶的画,可是一直没找到

合适的机会。有一次,他有机会去参观附近的一座监狱,从而得以实现了他的这个愿望。在牢房潮湿的地上,躺着一个形容猥琐、表情呆滞的罪犯。他的身体衰老消瘦,眼神迷茫空洞,罪恶在他的脸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画家获得了惊人的创作启迪。

画成后,他把两幅画并排在那里,一幅是《童真》,另一幅是《罪恶》。其实,令画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两幅画的原型是同一个人——第一幅画作于他纯洁天真的未成年时,第二幅画作于他沦落为劣迹斑斑的罪犯之时。

人类的意志是可以受到引导的,应该将思想集中于人性中高尚的一面,集中于可以提升我们灵魂的高尚事物上。自制和种种体现美德的习惯,也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可以经由后天培养的。

一个熟练的音乐家在弹钢琴的时候,每秒钟能弹奏24个音节。弹奏每个音节时,都经由神经从大脑传导到手指,然后再从手指传导到大脑。每一个音节要求手指做3个动作——弯曲、抬高以及至少一次的左移或者右移。因此,在一秒钟之内手指至少要动72下,每一下都要求意志的本能反应,明确无误地指导手指的动作以一个特定的速度、一个特定的力度,达到一个特定的地点。这就是长期以来培养出的习惯。

人们常说,如果你把魔鬼的一个孩子邀请到自己家里来,那么你的

全家都会因此而变成魔鬼。同样,如果你把天使的朋友请到家里来,你的家庭就会人人善良美丽。这都是影响与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带来的影响。

“ 我曾经无数次立下誓言,如果我能够做一个正直而高尚的人,我愿意放弃整个世界。” 一个不幸的、倍受恶劣习惯折磨和困扰的人这样说。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怎么才能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唯一的答案就是“用行动来改变!”

当初是怎么养成陋习的,现在就必须怎么来打破它!

如果先前一步一步堕入恶习,那从现在开始就一步一步走出泥沼。

如果想养成好的习惯,并最终让它们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那就从现在开始,播种每一次行动,坚定不移地努力实现!

当一点一滴养成习惯时,成功的花朵正在我们的双手中努力绽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