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言2

3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3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47.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48.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72.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74.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86.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87.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88.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91.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92.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115外感法仲景,

116.内伤法东垣;

117.热病用河间,

118.杂病用丹溪。

119.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139.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140.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149.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162.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163.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184.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85.《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第二篇:中医名句整理

引用 茅草屋 的中医名句整理+从每年一度的体检所想到的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

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

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

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

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

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

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

匮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

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

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

学传心录·病因赋》)

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

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

(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

(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 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 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

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

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

论》)

6.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 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

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

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

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

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

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

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

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

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

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

(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

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

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

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

本脏》)

10.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

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

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

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

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

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

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

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

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

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

《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

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

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

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

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

并治》)

12.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

证并治》)

1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

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

病脉证并治》)

15.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

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

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

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

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

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

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

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

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

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

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

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

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

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

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

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

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从每年一度的体检所想到的 当前,各个单位都会一年一次给职工提供免费的体检。一般情况下,体检的项目相当地多,从头到脚,从外到内,又是抽血,又是用机器内外照射扫描,每个受检的人都要忙碌一个上午的时间。当然了,这个体检非常有意义,可以帮助职工在疾病的早期就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这体现了我们国家政府对于各行各业广大职工健康的重视。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体检也还不完善,也只是亡羊补牢,是

事后诸葛。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所谓的体检就是通过各种机器的使用,去发现体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定要是看得见的,才可以被查出。也就是说,一定要是物质上的,是形而下的疾病,才可查出来。比如,受检者暂时无病,那体检结果就会显示一切正常。但如果明年再体检,确发现病人体内有肿瘤。那这是不是说明病人这个肿瘤是一年的时间生出来的呢?我想大凡善于思考的人都知道,肿瘤是不可能马上生出来的,一定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到某一天量变形成质变,无形的气机阻滞变成了有形的肿瘤。而如果受检的人还没有生肿瘤,是不可能会提前查出来的。 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所谓的体检不过是帮助职工在早期发现疾病而已,并不能帮助职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体检的意义岂不是没有什么了。如果体检可以真正帮助职工发现潜在的疾病因素,从而早做预防,这个意义岂不是更大。不但可以省去治疗大病的花费,还可以从精神上促进职工更好地投入工作当中。

什么样的体检可以做到未病先防呢?西医的体检不行,只有中医的体检才能提前发现问题。也只有中医的体检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体检,就是查体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我们来看看两种医学的理论差别。西医是现代实验医学发现的产物,它更重视物质上的、看得见的问题,其治疗手段也只是从物质上改变疾病的组织细胞学的病理因素,因此,它是一门形而下的医学。当前西医的检查检验手段只是在器质上进行,它不能发现潜在的功能上的疾病。比如病人周身不适,但所有的检查项目都显示为正常。于是西医也就没有

办法进行治疗,甚至于认为病人是心理上有问题。

中医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包括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理论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医学,它不仅重视物质上的问题,更重视功能上的、看不见的问题,其治疗的手段多变,包括针灸、推拿、中药以及外科手术等诸多方面。因此,中医是一门形而下与形而上兼有的医学。传统以来,中医强调”治未病”,就是说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就把它消灭掉。这是中医最核心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治疗一些已经发生的疾病。按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仅仅能诊断出已经发生的疾病的病机变化,更可以提前发现疾病。比如,肿瘤病人在其肿瘤被西医发现之前,中医就可以从脉诊与望诊上发现疾病的端倪。 因此,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才算得上是真正高明的医学思想,是预防医学的最高境界。行文到此,想起《鹖冠子》这本两千多年前的古书上的一个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这才是最高明的医学。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及时地看看中医,作作中医体

检,岂不是可以预防很多将要发生的大病重病。 中医体检,不用仪器设备,就在四诊上下功夫。好的中医完全可以凭四诊判断出将要发生的疾病,而且可以开出汤药或者针灸处方,帮助病人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说脉诊,诊的不是心脏所跳动的那个脉,而是一身的神气。脉诊分三部九候,各有讲究,对应于不同的脏腑部位,这与西医的诊脉确定脉率完全不同。可以这样说,中医的四诊是对于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神气变化的判断,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对人体健康状况的诊断。因此,这种诊断有其预知性,特别是在身体尚未产生实质性的疾病时就可以预先发现潜在病机,从而可以提前预防。 以当前最常见的亚健康状态为例,所谓的亚健康,不是病但也是病。只要不舒服,就属于生病。但西医查体又不能发现实质的损伤,因此,给起了个名字叫亚健康状态。按中医理论来看,这其实是属于阳气不足,气虚血瘀的状态。中医完全可以按照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提供出合适的汤药处方来。只要方证相应,数付药就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在另一篇关于亚健康状态的文章中,我专门提到扶阳的问题,可以互参。 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面的最大的不同是,中医讲究因人因天因地而异。相同的疾病,如果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其治法处方各不相同。中医又强调天人相应,其实是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协统一性。可以这样说,中医重视的是每个人的自己的元气状态,重视调整其与自然界的相应与平衡。中医治疗讲究一人一方,同病可能不同方,同方也可能不同病。比如就是一个感冒,不同的病人其中医处方必然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元气充盈度不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

就不同,其处方自然有所差异。从这个道理上出发,中医治未病就是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处方。这就完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西医的一种抗生素治各种炎症完全不同。 反过来说,正因为中医的可操作技术性极强,这就大大地限制了中医在经济利益上的发展。当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现,中医这门传统医学技术慢慢地变成了没人重视的臭老九了。但就是这挣不到钱的技术却能断死生,处百病,调虚实。因此,如果能重视中医的治未病理论,重视中医的体检,把这项政策推广开来,我想对于中医也好,对于每个人的健康也好,都将是福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