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孤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悼念一代文豪诺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除了孤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悼念一代文豪诺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除了孤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悼念一代文豪诺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多年以后,再次打开《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将会回想起第一次读完它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老师从讲台上传来的英文已经变得虚无缥缈,而我的脑海里尽是呼啸的狂风,席卷着漫天黄沙。

在这一切混沌之中,有一个极其微小的点,如同大海上即将进入漩涡的木船——奥雷里亚诺坐在屋里,手捧梅尔加德斯的羊皮卷,带着布恩迪亚家族百年的孤独永远地消失了。 在看过中文版《百年孤独》之后,一直想写一些什么,因为很久以前看西文版时的那种混沌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遗憾感,是一种无力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终于明白,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们最终只可能是他们自己,仅此而已。 坦言之,《百年孤独》是我自己的第一本西语原文小说,是家人送给我考入西语专业的礼物。说来惭愧,两年后,直到我最终踏上马德里的土地的时候,我才看完它。而就在那时,小说带给我的那种混沌感便铺散开来,一直延续到20xx年的夏天,我看完中文版为止。 后来我明白,那种混沌感是因为书中一遍遍地闪回,一遍遍地把你带到主人公所经历的事情,让你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是的,就是那一种幻觉、那一种留恋的味道、那一种面对现实不知所措的迷茫,以及那种似乎早已经知道自己命运的无力感,构成了整部小说的基调。

这种基调,阿联徳延续过、拉波尼奥延续过、贝塞拉延续过,很多拉美作家延续过。而在马尔克斯的时代,正如他自己说的,他写的是哥伦比亚的一章,而其他作家写的也是他们本国自己历史的一章。这些是赤裸裸的现实,也是血淋淋的教训。

不得不说,马尔克斯在用他们自己的文章来表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和无奈,对于自己土地的热爱和无奈,以及对自己人民的热爱和无奈。

原文中的阿尔卡迪奥的内心活动,道出了整部小说给我的最终感觉,没有恐惧,只有留恋。因为从历史来看,拉丁美洲昙花一现过、繁荣过、富强过,但是最终却落得个如今的荒芜下场。正如书中所说的:“羊皮卷上所记载的一切永远至永远都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是的,拉美的历史不会再有第二次,而他们的文学也不会再有第二次,纵使巴尔加斯20xx年获奖了,那也只不过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回光返照,因为如今的拉美,再也没有力气掀起如此大的波澜了。

我曾有幸踏上拉丁美洲的这篇土地,也曾有幸了解过目前拉美的现状。我引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满目疮痍。连片的贫民窟,强盗横行,尘土飞扬,只有市中心孤零零的几栋高楼才能显现出些许的现代味道。

现在的拉美,也许只是一个行尸走肉而已,一个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孤独老妪。 我们说,拉美的小说里面有他的历史,《百年孤独》也不例外,在阅读时,整部小说就是哥伦比亚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感叹。

其实谁都会感到孤独的,人本来就是单独的个体,然而在书中生命和爱的那种传承,可能在我们这个时代永远都不会出现了吧。这便是极致的孤独,最终的孤独,可以预见的孤独。 然而不幸的是,也许马尔克斯呐喊了、愤然了、悲痛了、遗憾了,他最终也只能是他自己而已。他最终也只能无奈地远走他乡,并最终在面对死亡的行刑队前回忆那些年代久远的事情。因为拉美的太多人在写出一部部作品之后便沉寂了,便安逸了,便不知所踪了。

《百年孤独》的成功,不是因为他的晦涩,也不是因为他在问题上的创新,是因为他的预见性,也是因为他的讽刺性和真实性。这是我们在看其他拉美文学时能够感受到的,因为最终,他们都只是他们自己而已。

夜阑的寂静,让时间感觉凝固,翻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最后一章,兴奋仅仅只是一瞬间。很像一个孤独的行者,终于走完一段漫长而期待尽头的苦旅,却突然迷失了方向。瞻望回程的忐忑,让人茫然而陌生,弥漫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夜不能寐。

书,大体可分为水与酒。水清淡甘冽,解人乏渴,助人汲取营养;而酒浓烈绵厚,可提精神舒快意,让人心驰天外,豪情万端。而被称为药的书,定是世上奇书,晦涩婉,高深莫测,初读或许不知所云,深读才知寓意深邃,曲径通幽。

而在我看来,《百年孤独》就是这样的“读”药。从初读与其昭昭,昏昏欲睡,到独上高楼,渐入佳境,再到“相看两不厌”,我为书狂。我染上“读瘾”过程大约有一年时间。 我从来没有为读本小说而如此的辗反侧,也没有为读小说,而将书本画满勾勾道道,写满注脚。确切地说由于我天资不高,读这本书相当受折磨。

如果说这本书是药,开始就是一瓶安眠药,何时睡不着,随手翻几页,便会睡意弥漫,两眼无神,托梦周公。

突然有一天,感觉脑海灵光一闪,书中呆板的人物突然显现在眼前,那遥远家乡“马贡多”的故事,在一个生动的叙述者的口中,娓娓道来。特别是静谧的夜中,会有来自遥远的感觉,让我也融入故事中的情节,于是这书又成了一剂兴奋药。

很迷恋马尔克斯叙事的独特语调,没有华丽词藻,也没有故作深沉的铺垫,常常长驱直入,直奔主题,但处理得十分恰当,让人感觉厚重。尤其深入书中后,每句话都值得咀嚼。 类似“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上校仍会想起他的祖父带他去见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种“将来时的过去式”叙述已成为经典,也打造了马尔克斯“创造语法”。 无论是梅尔加德斯的羊皮卷也好,狂风呼啸也好,都是留下的一个意象。如同吉普赛人手中随风而响的铝片、奥雷里亚诺第二家里疯狂繁殖的牛马。

每一个意象都带着神秘感将人深深吸引,有时像是真实的历史,有时又像一个虚构的故事,虚虚实实之间读完,抬起头竟已觉无论魏晋了。

庇拉尔·特尔内拉说,“我不用纸牌就可以看透布恩迪亚家人的命运”,这是她迟暮的时候说的。还有一句,是她在稍年轻时说的,在阿尔卡蒂奥还在做着自我介绍的时候,她就说,“不用说了,我一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是布恩迪亚家的人”。而她说这些话的原因,就是深埋于每一个布恩迪亚家人眼眸背后的孤独。

这个历经百年的家族,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开始,直到第八代为止,都生活在仿佛是宿命一般的孤独之中,而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与孤独做着至死不休的决斗,却在终点都与它相依为命。

何·阿·布恩迪亚终生都在寻找通向新自由世界的大路,研究炼金术、银版摄影,而暮年时却只能被绑在栗树下喃喃自语;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地发动战争,年老时的他却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制作小金鱼;阿玛兰妲费尽心思得到自己的爱,同时也赢得了许多人的钟情,然而最终也只能一遍一遍地缝补自己的寿衣,并在寿衣缝好之日魂归西天;丽贝卡的内心蕴藏着整个家族中最深沉的勇气,然而仍旧在长满苔藓的房间中孤独终老,逐渐被人遗忘;曾经极度好客的梅梅,爱情亦是轰轰烈烈,在花季依旧时却永远封住了自己的嘴,至死也未说一句话??

直到最后一代子嗣被蚂蚁吞噬,整个马孔多消失在飓风之中,他们都未曾逃脱从出生开始就伴随他们的命运。

博尔赫斯曾评价《百年孤独》是一部最能体现西班牙浪漫主义色彩的书,通篇几乎没有爱情,却甚为浪漫。

细细想来,正是孤独造就了这种浪漫。孤独并不是可耻的、需要摒弃和践踏的,书中的每一个人经过的挣扎,最终都在孤独里找到了依靠,对于他们来说,这甚至比爱情更为可亲。 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孤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亲爱的孤独。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就已经足够美丽、足够浪漫了。

【自沃阅读杂志精品的】

 

第二篇: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奖作者及获奖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奖作者及获奖作品

2009-12-20 13:27:21

年份(公元) 获奖作者 国籍 获奖作品

19xx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诗人 法国 《孤独与深思》

19xx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历史学家 德国 《罗马风云》

19xx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挪威 《挑战的手套》 19xx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诗人。 法国 《金岛》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戏剧家、诗人 西班牙 《伟大的牵线人》

19xx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小说家 波兰 《你往何处去》

19xx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诗人、文艺批评家 意大利 《青春诗》

19xx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小说家、诗人 英国 《老虎!老虎!》 19xx年 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哲学家 德国 《精神生活漫笔》

19xx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作家 瑞典 《骑鹅旅行记》

19xx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作家 德国 《特雷庇姑娘》

19xx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比利时 《花的智慧》 19xx年 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剧作家、诗人 德国 《群鼠》

19xx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诗人、社会活动家 印度 《吉檀枷利—饥饿石头》

19xx年 罗曼·罗兰(1866~1944)作家、音乐评论家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19xx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诗人、小说家 瑞典 《朝圣年代》 19xx年 卡尔·耶勒鲁普,作家。 丹麦 《磨坊血案》

亨利克·彭托皮丹,小说家 丹麦 《天国》

19xx年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诗人、小说家。 瑞士 《奥林匹亚的春天》

19xx年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挪威 《大地硕果—畜牧曲》 19xx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法国 《苔依丝》 19xx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作家 西班牙 《不吉利的姑娘》 19xx年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诗人、剧作家 爱尔兰 《丽达与天鹅》 19xx年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作家 波兰 《福地》

19xx年 乔治·萧伯纳(1856~1950),戏剧家 爱尔兰 《圣女贞德》

19xx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作家。 意大利 《邪恶之路》 19xx年 亨利·柏格森(1859~1941),哲学家 法国 《创造进化论》

19xx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作家 挪威 《新娘—主人—十字架》 19xx年 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作家 德国 《魔山》

19xx年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作家 美国 《巴比特》

19xx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诗人 瑞典 《荒原和爱情》 19xx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小说家、剧作家 英国 《有产者》

19xx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作家 俄国 《米佳的爱》

19xx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小说家、戏剧家 意大利 《寻找自我》 19xx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剧作家 美国 《天边外》

19xx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小说家 法国 《蒂伯—家》

19xx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作家 美国 《大地》

19xx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作家 芬兰 《少女西丽亚》

19xx年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小说家、诗人 丹麦 《漫长的旅行》

19xx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诗人 智利 《柔情》

19xx年 赫尔曼·黑塞(1877~1962)作家 德国 《荒原狼》

19xx年 安德烈·纪德(1869~1951)作家、评论家 法国 《田园交响曲》

19xx年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诗人、剧作家、批评家 英国

《四个四重奏》

19xx年 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家 美国 《我弥留之际》

19xx年 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数学家、哲学家 国 《哲学—数学—文学》

19xx年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诗人、戏剧家、小说家 瑞典 《大盗巴拉巴》 19xx年 莫里亚克 作家 法国 《爱的荒漠》

19xx年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 英国 《不需要的战争》 19xx年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作家。 美国 《老人与海》

19xx年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作家 冰岛 《渔家女》

19xx年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诗人 西班牙 《悲哀的咏叹调》

19xx年 阿尔贝·加缪(1913~1960)作家 法国 《局外人》、《鼠疫》

19xx年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诗人、小说家 前苏联 《日瓦戈医生》

19xx年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诗人 意大利 《水与土》

19xx年 圣.琼.佩斯,作家 法国 《蓝色恋歌》

19xx年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小说家 前南斯拉夫 《桥·小姐》

19xx年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作家 美国 《人鼠之间》

19xx年 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诗人 希腊 《“画眉鸟”号》

19xx年 让·保尔·萨特(1905~1980)犹太人,哲学家、作家 法国 《苍蝇》

19xx年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作家 前苏联 《静静的顿河》 19xx年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犹太人,作家 以色列 《行为之书》

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诗人 瑞典 《逃亡》

19xx年 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诗人、小说家 危地马拉 《玉米人》

19xx年 川端康成(1899~1972)小说家 日本 《雪国》

19xx年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作家 法国 《等待戈多》

19xx年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08)作家 俄罗斯 《癌病房》

19xx年 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诗人 智利 《情诗·哀诗·赞诗》

19xx年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作家 德国 《女士及众生相》

19xx年 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小说家、剧作家 澳大利亚 《风暴眼》

19xx年 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作家 瑞典 《乌洛夫的故事》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诗人 瑞典 《露珠里的世界》

19xx年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诗人 意大利 《生活之恶》

19xx年 索尔·贝娄,作家 美国 《赫索格》

19xx年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诗人 西班牙 《天堂的影子》

19xx年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作家 美国 《魔术师·原野王》

19xx年 奥德修斯·埃里蒂斯,诗人 希腊 《英雄挽歌》

19xx年 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2004)诗人 波兰 《拆散的笔记簿》

19xx年 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德语作家 英国 《迷惘》

19xx年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犹太人,记者、作家 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19xx年 威廉·戈尔丁(1911~1994)作家 英国 《蝇王》、《金字塔》 19xx年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诗人 捷克 《紫罗兰》

19xx年 克洛德·西蒙(1913)小说家 法国 《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19xx年 沃莱·索因卡(1934~)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 尼日利亚 《雄狮与宝石》 19xx年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 美国 《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19xx年 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作家 埃及 《街魂》

19xx年 塞拉 Camilo Jose Cela 作家 西班牙 《为亡灵弹奏》

19xx年 奥克塔维奥·帕斯,诗人 墨西哥 《太阳石》

19xx年 内丁·戈迪默(女)(1923~),作家 南非 《七月的人民》

19xx年 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诗人 圣卢西亚 《西印度群岛》

19xx年 托尼·莫里森(女)(1931~)作家 美国 《所罗门之歌》

19xx年 大江健三郎(1935~)小说家 日本 《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19xx年 希尼(1939~)诗人 爱尔兰

19xx年 希姆博尔斯卡(女),诗人 波兰

19xx年 达里奥·福,讽刺剧作家 意大利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

19xx年 若泽·萨拉马戈,记者、作家 葡萄牙 《盲目》

19xx年 君特·格拉斯,作家 德国 《辽阔的原野》

20xx年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剧作家、小说家 法国

《灵山》

20xx年 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 英国 《到来之谜》

20xx年 凯尔泰斯·伊姆雷,作家 匈牙利 《无形的命运》

20xx年 库切(1940~)作家 南非 《耻》

20xx年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女作家 奥地利 《钢琴教师》

20xx年 哈罗德·品特(1930~2008),犹太人,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 英国 《看房者》

20xx年 奥尔罕·帕慕克(1952~),作家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20xx年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女作家 英国 《金色笔记》

20xx年 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 ),“新寓言派”代表作家 法国 《乌拉尼亚》

20xx年 赫塔·米勒(又译作赫塔·缪勒、赫塔·穆勒),小说家,诗人,散文家。 德国

2009德国图书奖,从154部作品中,筛选出了6本德语小说。德国作家向来勇于、擅于自我拷问与反思,今年入围的小说中,遍目是破碎的梦,或是难以言说的情感。其中最年轻、写法也最特别的是27岁的奥地利人克里门斯·J·塞兹,他在700页的小说《频率》中,用上了书信体、新闻报道甚至一只狗的独白。另一位入围作家是44岁的卡特琳·施密特,最近她凭借内容私己的小说《你不会死的》中独特的语言运用———用上了作者自身因病患而失语的经历,得到了德国读者与媒体的青睐。名单中最知名的是曾获奖无数的女作家赫塔·穆勒,她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称,此次凭借政治味浓郁的新作《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入围。其余三部候选小说:《光年之外》、《行走界线》与《河水奔流》的写作,也都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这项代表德语文坛最高水平的年度评奖结果,将在下月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揭晓。

20xx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秘鲁作家。20xx年10月7日,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以表彰略萨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城市与狗》是略萨的成名作,也是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展开的四部里程碑小说之一。他的主要代表作品还有,《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酒吧长谈》、《谁是杀人犯》、《叙事人》、《谎言中的真实》、《天堂的另外那个街角》等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获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科学院称“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特兰斯特勒默大部分诗集以凝炼、简短和深刻的比喻为特征。在其最近的诗集,他转向了更为短小、更为精炼的模式。”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给生者与死者》等诗集。他的诗歌最大的魅力是新,他认为“诗人的创作应是不断摆脱自己的过去”。

19xx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