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大学爱情之哲学价值观诠释

大学爱情

——之价值观诠释

Qq1031897639

【摘要】:爱情是个亘古不变得话题,大学生恋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认识爱情得本质,爱情在社会生活中得地位,以及对爱情因持有得正确态度,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其健康健康成长更是意义深远。

【关键词】:大学 爱情 价值观 建议

【正文】: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爱情,动物只有生理上的本能反应,为了物种的延续性而一代代交配下去。人进化了,拥有了精神世界,于是爱情诞生了。最初的爱情只是简单的喜欢而已,经过上千万年的演化,随着精神世界的发展,爱情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爱情得认识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确得认识爱情处理好恋爱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关键。

一、关于爱情

对于爱情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情的感情,是至高至纯至美的美感和情感体验;广义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同性恋等)。而爱情的学术释义: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我们说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得社会基础和共同得生活理想,在各自得内心形成得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得一种强烈得、纯真、专一得感情。性爱理想责任是构成爱情得三个基本要素。

性爱的吸引,使得爱情打上情爱得烙印,理想得契合,使得爱情表现着恋人们对生活对未来得憧憬,使热恋中得人们焕发出极大得热情来克服生活中得消极和颓废。责任则使得爱情不是自私得占有对方得感情,而是自觉得为所挚爱得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 我们这里主要是谈谈大学生的爱情。

然而根据调查分析,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

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二、大学爱情的类型

(一)志同道合型

也可称理想型或事业型这种恋爱类型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业的基础之上的。双方为了维系爱情的发展,不使对方失望,则往往对自己要求更高,学习和工作更勤奋。据调查这种类型的恋爱人数占17%左右,但是其成功率非常高,往往毕业以后能携手走出校园。

(二)情投意合型

也可称情感型这种恋爱类型主要以共同的情趣、爱好为基础,一般感情专一、互敬互爱,遇到困难能够共同分担。校园里常看见他们成双成对的走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生的悲欢。这种恋爱人数占19%左右,成功率也是比较高的,达到86%.

(三)尝试型

社会舆论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男女私情、婚姻爱情的渲染,触发了他们较强烈的性的体验,驱使他们产生了对“异性交往”的神秘感,加之大学自由宽松的客观条件,于是他们便产生了想了解和尝试爱情的需要和行为。尝试型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而易遭对方的拒绝,出现“单相思”或悲观情绪,以致影响学业。这种恋爱人数占的比率比较高,有37%多,而最终走到一起的并不多,往往只有20%~30%左右

(四)弥补型

由于大学学习的枯燥乏味,班级、学校文化活动的不足,使一些大学生感到精神空虚、孤寂和惆怅,于是便寻求恋爱,藉以弥补。这种类型的大学生由于两人形影不离,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容易遭同学的议论和不满。由于其恋爱的基础只是精神空虚的补偿,毕业后恋爱关系易破裂。这种人数比率不多,只占15%左右,其成功率也非常的低。

(五)虚荣型

一些大学生特别是男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有朋友,或被异性追求是有本领、有能耐,反之则是无能的表现。在这种心理的压力下,一些人从虚荣出发,匆匆在同学中寻觅所谓的

“知音”。虚荣型的恋爱,由于只追求一时的感情满足和快乐,缺乏明确的爱情基础和目标,极易破裂,也易走上歧途。这种类型的大学生较多的在学业上不思进取,自制力差,学习成绩低劣生活上比阔气讲排场。可以说这种心理谈恋爱的成功率最低,因为他们只是出于某一种目的,所以很难成功

三、价值观原理

哲学上的“价值”是提示外部客观残留物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价值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对于价值评价,有三个特点。首先,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其次,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关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四、大学爱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的生活,这也是历史客观的。城市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下,更是催生了奢侈的生活。大学生的爱情是依赖这种客观基础的,是对当前物质生活的反映。

对大学生的爱情观来看,前面的五种类型。我们赞成的是前面几种,以志同道合,共同兴趣为基础,相互吸引,而走到一起的;反对的是以空虚寂寞或者是尝试着的爱情,因为这种价值观是不符合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惊讶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连带关系,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符合当前实际情况,是对实践的正确反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历史规律。

五、看法和建议

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端正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不良之风的措施。

(一)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三)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

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四)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总之,我们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有正确的爱情观。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美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网资料

中国大学生爱情观调查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Q1031897639

 

第二篇:南昌大学 20xx马克思

南昌大学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 A )卷

课程编号:T7200I002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形式: 开卷

适用班级: 开课班级统考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专业: 考试日期: 2009-6-16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累分人 签名

题分 15 20 24 26 15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得分 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2、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的机能和对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 B.大脑一种特殊的生理感应过程

C.用于指导实践的精神理念 D.与“物质”概念相对立的哲学范畴

3、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 )

A.事物的永恒运动 B.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C.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D.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6、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 )

A.宗教活动 B.道德活动 C.生产活动 D.艺术活动

7、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

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是 ( )

A. 夸大个人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 承认个人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 否认个人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D. 否认群众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9、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必要劳动 B.剩余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10、资本价值构成是指( )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

C. 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比例 D.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11、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

A.提高了劳动者的实际工资 B.表明资产阶级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C.减轻了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D. 没有减轻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1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13、人在价值关系中(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1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5、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首要条件是( )

A.消灭阶级差别 B.消灭城乡差别

C.科学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 D.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得分 评阅人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A.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总和

C.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D.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

E.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2、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A.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B.认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E.经验是认识真理性的最终判断标准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

A.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B.机械性 C.形而上学性

D.不彻底性 E.否认自燃规律的客观性

4、“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C.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依据

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创造世界

E.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5、2006 年夏天我国某些地区发生洪灾,造成重大财产和生命损失。有学者指出,当时的气象预报低估了当地的降雨量,是造成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有学者指出,该地区的植被破坏是灾害损失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说明 ( )

A.人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能力是有限的 B.人类应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支配地位 D.自然界状况是人类无法认识的

E.人类在自然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

6、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唯理论 C.经验论 D.相对主义 E.均衡论

7、“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 )

A.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B.共同的人性

C.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的本质也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E.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阶级性

8、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劳动者在生产上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

B. 维持劳动者个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价值

D. 劳动者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费用的价值

E.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9、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 )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杠杆

C.无产阶级发展、壮大的根源 D.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阶级斗争

E.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暴力手段

10、在共产主义社会,( )必然消失

A.人与人的差别 B.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D.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E.富裕与贫穷的差别

三、 辨析题(每题6分,共24分)

得分 评阅人

1、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应用,剩余价值是由机器创造的。

2、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3、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

4、事物的发展过程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这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四、 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得分 评阅人

1、请结合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失误和不足。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五、 材料分析题(共15分)

得分 评阅人

材料1:

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是用观念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观念为依据。

材料2:

经验主义者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凡符合人的感觉的认识就是真理,而与感觉背离的认识则不是真理。

材料3: 波格丹洛夫说真理是'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

请回答:

(1)材料1、2、3中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2)材料3的观点与材料1和2的观点有没有根本区别?

(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南昌大学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原理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A 2、A 3、B 4、D 5、B 6、C 7、A 8、B 9、D 10、A 11、D 12、D

13、D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CDE 2、DE 3、BCD 4、BCD 5、AB

6、AD 7、ACDE 8、BDE 9、ABDE 10、BCD

三、辨析题(每题6分,共24分)

1、错(1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本质上还是物化劳动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也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而且它们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现在工人中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使得资本家获得了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3分)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分)

2、错(1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价格(3分)。但表面现象时,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2分)。

3、正确(1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分)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根本区别在于自然规律是自发起作用的,而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并通过人自己的活动而得到实现。社会规律就是人自己行动的规律。(3分)

4、错(1分)。是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而不是真正的回复,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否定之否定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分)这种观点看到了曲折性而没有看到前进性,是一种循环论(2分)。

四、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结合实际,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适当分析。(4分)

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6分)

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3分)

2、(1)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每一对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形势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5分)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尽管在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只是次要的,是支流。只有这样才能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决

不能以看到的困难和问题来否定大好形势,由此而迷失方向。 (5分)

(3)我们在肯定大好形势的同时,必须承认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发展大好形势。决不能因为主流是好的就忽视支流。如果对存在的问题不认真解决,它就会越演越烈,严重地影响大好形势。 (3分)

五、材料分析题(共15分)

(1)材料1、2、3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都属于主观真理论,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的标准。 (5分)

(2)材料3和材料1、2中的观点相比,强调了'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但实质上仍是主观真理论,认为多数人的感觉、经验、思想是真理,仍是把真理停留在主观范围,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际上多数人承认的思想也不一定是真理,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5分)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