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设计理念

文本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它蕴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从文字中,可以读

懂作者在特定情景与历史时刻的情与意。所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从文本中关键的词

句和意象出发,通过对关键的词句的诵读和领悟,感受着语言的精妙、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可贵精神。以徐

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质疑:(出示奔马图),你觉得怎样?你们知道是谁画的? (板书:徐悲鸿)

2、简介徐悲鸿

3、.揭题:徐悲鸿的奔马为什么能画得如此传神,他的绘画技艺为什么会如此精湛呢?

今天,我们来读一个关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相机板书:立志学画)

(1)齐读课题,学生发现不是这个“立志”后,在课题上方用红笔写上“励志”

(2)理解课题 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立志”就是树立志向的意思,而“励志”就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勤奋努力 。

在学生大概分清这两个词的意思后,在课题上用红笔板书“励志”。

4、指导读题:指名读课题,读题要注意停顿,应读作“徐悲鸿/励志/学画”,我们再来

读一遍!

5、读完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把书打开,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小黑板出示)

励志 绘画 达仰 努力 礼貌

认识 成绩 陈列 租房 省下

嫉妒 激怒 购买 临摹 优异

承认 震惊 疲倦 鞠躬 犯错误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

3、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了词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读好了句子,现在我们

把这些词语、句子送回课文,分小节来读一读。读的同学要声音响亮,听的同学要尝试评价。

三、理清脉络

1、 根据三个问题给文章进行分段:

(1)、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

(2)、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3)、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讨论分段,板书:

- 1 -

为什么? (第1——3自然段) 受辱立志

怎样? (第4——6自然段) 勤学苦练

结果? (第7——8自然段) 轰动画界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你可以用进几个出示的词语来说说;也可以利用概括的小标题。

四、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徐悲鸿,初步了解了他受辱立志,为了祖国勤学苦练最终学有所成的感人故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五、作业,习字册描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名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指名读→齐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徐悲鸿励志学画》(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过渡:昨天,同学们都说励志的意思就是立下一个志向并且发奋努力。那么徐悲鸿究竟立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志向呢?你能在课文中把它读出来吗?请快速默读课文,读到了就把它划出来,告诉大家。

2、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请同学们读课文1-2自然段,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2)教师叙述19xx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会现实。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

3、“必须”什么意思?(一定要这么做)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学生再读这句话,回答一定“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指谁?教师追问。当学生回答出他们指“外国留学生”时,教师继续提问“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自己的理解,实现着多元解读。)

4、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预设:(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 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学画只是他刻苦学画的一个例子。徐悲鸿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出示《骏马图》,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学生读四、五节去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学画精神。)

- 2 -

(3)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读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4) 再看看这三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总——分)

4“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5、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

6、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 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四、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补充: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有志者,事竟成。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三级训练。

板书

- 3 -

徐悲鸿励志学画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潜心临摹

更加奋发努力

生活清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

- 4 -

 

第二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后反思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案例及反思

众意路小学 张晓丽

教学案例1:

指导朗读第2段,体会励志原因。

师:让我们把历史再现,谁来学着外国人的语气读读第2自然段。 生1朗读。

生2评价:她刚才读的声音响亮,并且很有感情。

师:你觉得把哪些词语读好,就能够读出外国人的傲慢和无理了? 生1:“别以为”、“就”、“天堂”、“成不了”

师:你再来读读,其他学生认真听。

生1再读。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语”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师:如果你是徐悲鸿你会做何感想?

生1:如果我是徐悲鸿,听到这样的话会很生气。

生2:我会很愤怒。

生3:如果是我,我会默默地学好绘画,用事实证明自己。 师: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任何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都不堪忍受外国人的这种无理与歧视,所以徐悲鸿决定——

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齐读,读出坚定,再读。

教学反思: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以“励志学画”为主线,教学中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研读课文。

故事发生的年代与孩子们生活的年代有一定的距离,体会徐悲鸿当时的心情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采用这种历史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外国学生的语气、动作,听者谈感受这样的教学环节。进而体会徐悲鸿励志学画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的尊严。

教学案例2:

体会徐悲鸿的奋发努力。

出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从哪可以看出徐悲鸿的奋发努力?

生1:每逢??就??

生2:一整天

创设情境,师生共读:

师:每逢节假日,当别人外出游山玩水时,徐悲鸿却在 (生接)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每逢节假日,当别人窝在家里美美地睡上一觉时,徐悲鸿却在(生接)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每逢节假日,当别人全家团圆,尽情游山玩水,徐悲鸿却在(生接)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教学反思:

理解这句话看似不难,读一遍就知道写了徐悲鸿的奋发努力。在教学中我采用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把徐悲鸿的努力和别人做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用心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另外,教师的引读内容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从而切实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0xx年9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