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随笔4则

教育随笔1:

有感一堂“我说你画”的集体辅导游戏课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学校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任务,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新课改实施这几年来,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得以了体现充分,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关注。

本学期,我在课外拓展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征对五年级班委会学生在班上管理纪律不到位的情况,我设计了一堂“我说你画”的集体辅导游戏课,这个活动通过“传达者”与“倾听者”的交流,让学生懂得:理解、表述、质疑、回应都是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素。让学生体会沟通过程中单向与双向、封闭与开放、盲目与探索的区别;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确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双向沟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自己与同学的表述、沟通方式。同学们在这个游戏都体会到了平时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足,并说出自己将来努力的方向。

由此可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改善,调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的教学效果。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人生观,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

教育随笔2:

要真诚的爱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生活和教学中,我们常把一些学生说成是“刀枪不入”,甚至说是“滚刀肉”。我想:即使是“黑熊”,也会有它的弱点,关键是找到刀枪能入的突破口。这不但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体察入微的爱心。在同学们讨厌他时帮他一把,在他难堪时为他解围,在他最需要你帮助时你不显山不露水地拉他一把。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张扬他的长处,让他自信的在同学中做人。

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当中,用心交流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就会有教育的良机。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或进步,哪怕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和鼓励。

当学生做错了事或做不好一些事情时,父母和老师决不能粗暴地制止或责骂。

对孩子的斥责实际上是对孩子自信心的扼杀。

家长和老师应该以爱护、支持、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任何创造、做法,相信孩子是会成功的。如我班学生吕某,性格内向,少言寡语,长期学习后进,很少抬头和人交谈,由此可见,她对自己的学习也缺乏了信心,家长也很少露面。根据她的个性,我采用评语暗示,帮助她疏导心理障碍。第一次我写的评语是:“每次看到你紧锁的双眉,我知道,为了学习,你有多着急;每当你漠视成绩,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当我看到你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时,我更高兴。让我分担你的心事,帮你战胜困难好吗?只要你有勇气,你会看到更大的进步。”

经过多次疏导后,她像换了个人似的,课间常看到她和同学交谈的身影。

上课常能见到她举手发言的情景。作业不再拖拉了,成绩也提高了。可见,通过老师和他的心的沟通,使他提高了认识,了解了自我,消除了心理障碍。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是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随笔3:

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

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 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 议。

教育随笔4: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我在自己的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l、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发挥空间。每一堂心理健康课之前,我都会安排学生完成3分钟热身活动。

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带领同学们做一个放松游戏,也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一部喜欢的电影,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明星、球星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我和学生是相互沟通进步的。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动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沟通》一课,原来我的活动设计中,要求学生每个人背上夹一张纸到处找同学,配合完成。后来考虑到学生的调控情绪能力较差,极容易形成混乱。于是,我把游戏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换教室活动为座位传纸,有效的避免了混乱,从而也达到了说明道理,活跃气氛的目的。

3、坚守课堂纪律,顾此顾彼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氛围,但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它必须以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为基础。就我所教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自律性不强,还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忽视倾听”:要么发言过于随意,只顾自己大声说话,不倾听别人的心声;要么封闭自己,嘲笑讲出真心话的同学。这些不好的双向互动使课堂缺乏温馨的气氛,很快乱作一团,最终导致学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级内无法形成真实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一堂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可能就此功亏一篑。因此,教育学生保持纪律、遵守规则、尊重别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4、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每一个课题,我都会给同学们一个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时学生甚至会主动要求:“老师,你呢?你以前是怎么样的?给我们说说啊!”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否则,将会导致角色混乱,得不偿失。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所以有时候我会让学生即兴表演,不事先准备,比如讲《调控情绪》时,我给学生一个问题情景,让他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去面对和解决。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5、拓展延伸课堂,“里应外合”

(1)树形象。在学生眼里,“心理教师”的角色陌生而新鲜。学生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

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状态和个性魅力,以及专业修养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模仿”为主,需要学习榜样,如果告诉学生“要合理的调节情绪”,自己却动不动就发脾气,学生就会想:“老师自己也做不到,那我们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课堂内外,我都尽力表现得开朗、愉悦,给学生以理解和尊重。

(2)“心语录”。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心语录”,用它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也作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我要求学生每人都交本,但没有困惑可以什么也不写,这样有效的保护了交作业的同学。“心语录”上,他们把学习中、生活中、师生交往中不愉快的经历告诉我,我都会及时回复,并写上激励的话语,这都拉近了我与学生的之间的距离。时而他们也会把收集的名人名言、精美文章上交上来,让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它随时与我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郁闷情绪宣泄出来。有位学生用长达两千多字的篇幅向我倾诉了自己不平凡的成长经历,来回的文字交流中,他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我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成长。“心语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延伸,为师生交流、心理辅导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努力的一些做法、感想。当然,我的心理健康课还不成熟,仍存在许多的问题。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会不断地努力!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第一章

一、心理健康的各种具体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见仁见智,现将一些有代表性心理健康标准列举如下: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的界定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坚强的意志,刚毅不拔、日进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坚强乐观的态度

◇ 自律与反省,独立自信

◇ 在人际关系中能够左右逢源

(二)当代中国关于心理健康的一些代表性观点

◇ 王登封、张伯源提出的8条心理健康的指标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 颜世富提出的12条标准

智力正常;有安全感;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意志健全;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和谐;睡眠正常;生活习惯良好;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能够面对现实,乐于工作、学习、社交;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出恰当的评价 ◇ 黄坚厚提出的4条标准

1、心理健康者有工作,而且能够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他乐于工作,能够从工作中得到满足。

2、心理健康者有朋友,他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在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常多于反面的态度。

3、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悦纳自己,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

4、心理健康者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做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够做健全的、有效的适应,他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处理,而不企图逃避。

(三)西方一些心理学家的观点

◇ 弗洛姆(Fromm,E.)的健康社会性格

自信、独立自主、现实、完整、自发、爱和创造、以给予和分享为乐、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和敬重,脱离幻想,认识自我,不贪婪,不想入非非,不崇拜偶像,有能力克服自卑,不骗人,也不受骗,不幼稚,沉着稳重,无论命运如何,在生命过程中都要轻松愉快。

◇ 奥尔波特(Allport,G.W.)提出的六个标准

力争自我的成长;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人生观的统一;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 库布斯(Combs,A.W.)提出的4个特征

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管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标准明显地带有不同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内心世界的圆融和谐,重视心理的平衡统一,强调个人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关系。总之,中国人的心理健康以“和”为核心。而西方的心理健康观念,则以崇尚自我为核心,重视个人的成长、潜能的发挥,尊重个体的独特性与创造性。重视直接而坦率的自我表达。

二、心理健康:克服“第三状态”

过去人们将健康与疾病看成是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无病便是健康,健康就是无病。现代社会认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19xx年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现在人们更多地将健康看成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点,在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也非疾病。人们将这一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者“第三状态”。

“第三状态”是一种很不幸非健康状态,虽然不是明显的病态,但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浪费精力,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力,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所以,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指要超越“第三状态”。

三、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马斯洛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Maslow,A.H.)将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称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这样的人具有如下临床观察特征:

(一)对现实的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加适意的关系

(二)更能接受自我、他人与自然

(三)自发性;坦率;自然

(四)以问题为中心

(五)超然独立的特性;离群独处的需要;对于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性

(六)自主性;自由意志;积极的行动者

(七)更新颖的鉴赏;情绪反应的丰富性

(八)高峰体验

(九)社会感情

(十)改善了的人际关系

(十一)更民主的的性格结构

(十二)区分手段与目的、善于恶

(十三)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十四)创造力

(十五)对文化适应的抵抗

(十六)自我实现者也有缺陷

一、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心理健康的三个不同层次:

最低层次--克服心理疾病

中间层次--超越“第三状态”

理想层次--自我实现。

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富有弹性伸缩的一个相对状态。一般是以个体行为的适应情况作为鉴别心理健康的标准,而不是一个个别症状之有无为依据。正常与异常,健康与不健康,都是相对的,其间并无明显界限,判断标准也是多维度的。

二、心理健康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快乐原则 一个人是否健康,首先可以根据其主观感觉来评判。

(二)现实原则 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除了自我感受之外,还必须考虑其社会适应性。

三、心理健康面面观

心理健康也就是心理的各个侧面都健康,从知、情、意、行到个性,从自我意识到人际关系,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心理健康问题。概括起来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增进智慧、完善认知;调节情绪、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积极行动;健全人格、达至整合;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

一、认知(cognition)及相关概念

◇ 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

◇ 从心理活动的类型来说,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想象、思维、判断、决策等过程。

◇ 认知有时又称为认识,包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 认知还可以分为一般认知与社会认知。本章所讲的认知主要是社会认知。

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 20世纪50年代提出理性情绪疗法;因为注意到在认知重组中行为的重要性,19xx年宣称改名为理性行为治疗法(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REBT)

◇ 埃利斯认为人具有以下特性:

1、人既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

2、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

3、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人们常常因为扭曲思考的天生倾向,以及学来的自我挫败模式,而妨害自我成长。

4、情绪困扰的持续是那些内部语言持续的结果。

5、大部分的情绪困扰都起源于责备。

6、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认知。

◇ 在关于人性的理论基础上,埃利斯进一步提出关于情绪障碍的理论,这一理论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其要点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这一理论可称为ABC理论。 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贝克的认知疗法

◇ 贝克在对情感失常和异常的患者进行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深刻的认识到认知过程是这些病症的关键问题。

◇ 认知疗法认为,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大部分取决于其本人对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贝克将其称为基模(schema)。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做出不合理、不恰当的行为反应,是由他对现实做出的不合理、不恰当的认知造成的。

如:抑郁症的认知特点是对自己、对前途、对周围世界的负性认识,自我轻贱;

偏执患者则对人持有偏见,把别人的各种态度都视为敌对行为;

强迫症的认知特征是总不放心、总怕不合适、穷思竭虑。

◇ 治疗应针对其症状,通过直接干预和认知重建来改变其认知,从而改变其行为,使之恢复健康。

◇ 认知治疗法的目标在于改变当事人借着自动化的想法而形成的思考上的基模,并开始推动改造基模的构想。这是一种洞察治疗法,其重点在于强调认知及改变负面的思考与不适当的信念。

迈切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法

1、认知行为矫正法认为,烦恼的情绪是思考调试不良的结果。

2、认知结构掌握着思考的各个要素,而思考则监控与引导着想法的选取。认知结构宛如“执行处理机”,掌握着“思考的蓝图”,而此一蓝图则决定着何时继续、中断、改变思考。

3、行为改变必须通过一系列中介历程,比如涉及内心对话的互动、认知结构、自我指导等。

4、治疗者要教会患者认清自己的消极判断,代之以积极而现实的判断,面对产生焦虑的情景采取适宜的策略对付消极反应而不是彻底消灭他。

5、认知行为矫正法对于治疗冲动、退缩、焦虑、多动症、注意力异常颇具临床效果。

三、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

(一)积极,不消极

任何事物总有黑、白两面。拥有健康认知的人总是积极的看待一切事物,不健康的人恰恰相反

二)客观、不自欺

客观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相反,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把想象当事实,沉溺于空想,不知道真实的自己。

三)独立、不依赖

健康的认知具有独立性,能超越外在无关因素。相反,不健康的认知常常受无关因素干扰,产生“心理眩惑”现象。

四)灵活、不僵化

健康的认知具有灵活性,在不断的与新人、新事和新思想结交时,其基本感受和观念会不断更新。这需要克服思维固着与习惯定势,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所学的只是不断迁移。

一个人太多的受制于习惯定势,便会使思维僵化,抑制创造性。

(五)本质、不幼稚

健康的认知能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本质。

就像有的母亲也许会严厉的责骂犯错误的孩子,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其实质上也是一种爱的表现,而不应单纯看其行为而认为该母亲凶暴甚至不爱自己的孩子

一、 认知失真的各种观点

1、认知失真:指歪曲现实、丧失了客观性的不合理认知。

2、认知失真与认知错误

如果你认为1+1=3,这是认知错误,是一种偏离客观真理的现象;

认知失真只是针对某种客观情境和现实的现象。

3、埃利斯的观念测试

先请大家做个小练习,判断以下论述是否有道理:

4、贝克将认知失真总结为:任意推论、过分概括化、选择性断章取义、全或无的思维方式、乱贴标签、过分夸大或缩小等几方面。

5、韦斯勒的不合理人知的特征为: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二、 当代中学生主要的认知失真

(一) 极端思维

这是中学生中最普遍的一种认知失真。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绝对化、极端化思维,不全则无,非黑即白。

(二) 心理过滤

由认知的选择性而带来的心理过滤,往往使人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现实,他们看到的常常是他们想看的,因此产生预言家的迷误:一旦有了某种预言,这一预言便会自动实现。当我们因认知失真而只看到事物的一个侧面,只看到我为别人做的而看不到别人为我做的时,我们会理所当然地向别人索取.

(三) 瞎猜测

瞎猜测即把想象与主观推测当事实,主观臆断,想当然。

(四) 虚拟陈述、隐藏的假定

(五) 情绪推理

(六) 人格化

三、认知失真的特征

1、认知失真的根源在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

2、不合理认知一旦成为一种稳定的思维方式,便具有无意识性和自动性。

3、认知失真还具有自我保护功能:歪曲显示可以缓解内心焦虑,求得心理平衡。

4、越是具有不安全感的人,其认知就越容易失真。

5、感情色彩较浓的关系中认知容易失真。

第三节 认知治疗与认知改组

一、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1、其要点为:认知改组,行为跟进。

2、埃利斯认为,改变认知失真最难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觉察自我挫败的信念并向其挑战。

3、克服认知失真首先要使无意识意识化。分为两步:

第一是表面的顿悟,可以帮助了解他们有问题,并了解困扰的起因;

第二是洞察,了解我们会在生活中自己选择某些事件来困扰自己,了解我们最初获得非理性信念的方式以及如何选定并保持这些信念,了解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人格和不安的倾向并不需要神奇的方法,只需乐于去尝试练习,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格。 在实际治疗中,埃利斯将其ABC理论扩展为ABCDEF六大环节。

三、塞利格曼(Seligman,M.)的ABCDE记录

在一个不愉快事件之后,仔细倾听你自己的念头想法,观察这个想法带来的后果,然后无情的反驳你的想法,观察自己成功地处理悲观的念头所获得的激励,将这些都登记下来。其格式如下:

四、言语分析

通过言语分析,可以进行认知改组。

如,你与朋友看电影,结果他姗姗来迟,晚了整整一个小时,你会怎么说?

A 你真混蛋,算哪门子朋友,以后咱们谁也不认识谁!

B 没关系,没关系,我不着急

C 算了,别说了,看电影吧!

D 你迟到了整整一个小时,我很生气,也很担心

(A为放纵者,丝毫不考虑后果;B为压抑者;C为回避者;D为明智的表达者)

第四节 归因错误与归因治疗

一、归因理论

1、归因的定义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2、归因理论

(1)海德(F.Heider)的朴素心理学

海德认为行为的后果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因素(即内部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个人的能力和动机等;外部因素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和运气等。

(4)韦纳(B.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有两个维度:原因源与稳定性。19xx年又提出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可控性。 原因源:原因是来自主体的内因,还是客观环境的外因;

稳定性: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可控性:原因是可以控制的,还是不可控制的。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

对成败归因的三维度分析见表2-6

二、常见的归因错误与偏差

1、基本归因偏差

又称为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境的作用。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行动者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观察者则刚好相反。

3、自我服务偏差

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三、归因疗法:抑郁的归因治疗

通过重新归因,可以改变情绪,这是归因疗法的基本依据。

关于归因疗法有两个研究值得介绍。

◇ 一是沙赫特(Schachter)的研究,通过他非常经典的情绪三因素实验,沙赫特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归因是可以训练的,一个危险经历所导致的情绪反应可以重新归因于一个中性来源或一个较小危险的事件,通过这一重新归因,可以中断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使他们更坦然的置身于原来会引起他们紧张的环境。

◇ 另一个研究是艾布拉姆森(Abramson)与斯里格曼(Seligman)等人的研究,他们对抑郁进行了专门的归因分析,认为:人们怎样解释他们所经历的积极事件与消极事件的原因,是抑郁症产生和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抑郁的归因分析基础上,艾布拉马森等人简单勾画了运用认知重建方法(cognitive reappraisal strategies)来解决抑郁问题的四种策略:

第一, 引导人们改变方法。对于接受治疗的人,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可以使自己走向成功。

第二, 改变抑郁者对后果的评价。

第三, 帮助人们在对失败归因时,由内部的、整体的、稳定的归因转变为外部的、个别的、不稳定的归因。

第四, 使他们的预期从不可控转变为可控。

四、正确归因与策略性归因

在应用归因理论改善我们的认知时,首先要注意进行正确归因。要考虑因果结构的各个方面,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 然而,在对成败进行归因时,除了要正确归因,还应该掌握一个策略,应更多的关注可控因素,有利于增加自信。

第一节 情绪、情感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一、情绪、情感与情商

(一)情绪与情感

◇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伴随着特定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 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区别:认知要求的是尽量客观地反映外在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情绪情感却与人的主观需要紧密相连,具有更明显的主观性与个体性。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 情绪是自然性的、原始的动物也具有的一种心理过程。情感是社会性的、人类所独有的高级心理过程。

◇ 情绪是外显的、不稳定的、随情景发生变化的。情感则是更为本质更为稳定的体验。

◇ 情绪更具有生理反应特征。情感更注重主观对客观的价值评价特征。

联系:

◇ 情绪的表现受情感的制约,情感的形成依赖于日常情绪表现而产生的体验的积累。

(一) 情商(EQ)

情商是作为一个与“智商”相对的概念来使用的,亦可叫做“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绪智力就是能够体察自己与别人的情绪,处理并运用情绪信息来指引自己的思考与行动,所以情绪智力包括情绪的评估与表达能力、情绪调整能力与情绪的运用能力(Mayer&Salovey,1990)。

IQ高并不一定能成功,而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EQ高。高EQ的人需具备:

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妥善处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因此,提升情绪智力(EQ),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与他人,更能有效处理情绪,进而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工作与人生发展有更多正向的成果。

二、 情绪、情感与身心健康

(一) 情绪与人的身体健康。

1、情绪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情绪理论

情绪之所以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是因为在情绪形成过程中会带来人体的生理唤醒。关于情绪与生理唤醒的关系,有如下几种情绪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

(二) 情绪、情感还能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

1、婴儿的依恋及其类型。

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反抗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良好而积极的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的依恋则被称为不安全依恋,需要母亲给与更多的关心。

对婴儿早期的依恋的研究表明:母婴安全型依恋的建立将使婴儿获得安全感、信任感。相反,持续长久的母爱剥夺将形成孩子的心理缺陷与人格发展障碍。

第二节 负性情绪、情感的变化规律

一、什么是负性情绪、情感

负性情绪、情感包含如下两层含义:

第一,指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情感体验;

第二,指对行动起抑制甚至阻碍作用的情绪、情感。

但是,这两者并不是必然统一。如:抑郁是一种既不愉快又对行动起抑制作用的情绪。恐惧尽管是不快的,但它常常伴随攻击行为。焦虑让人感到不快,但它既可唤醒行为为,又可能抑制行为。自我满足可以抑制行动但绝非令人不快。在这里我们讲的负性情绪情感主要是从第一层含义上来界定,即指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情感体验。

二、 负性情绪情感的恶性循环

负性情绪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陷入循环的怪圈。原因:

1、负性情感令人不快,而人天生具有避免痛苦,追求快乐的本能,所以人们千方百计地要摆脱这种不愉快的体验,然而,情绪的产生、发展更多的受制于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其活动并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痛苦——想摆脱——强化痛苦——痛苦更甚

在人的发展中,随着经验的累积,对于负性情绪、情感的控制的失败经验,将使情绪情感具有预测的信号作用,因此也就对负性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形成一种失控的预期,这是一种非常具有摧毁作用的信号,在这种信号作用下,各种负性情绪情感将被大大强化,以至于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2、负性情绪情感常常导致无效行为。如:

抑郁让人提不起劲,凡事拖拉,任务累积,欠账越来越多;焦虑让人心神不宁,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愤怒让人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导致难以收拾的后果。

这些回避行为、低效行为、错误行为以及特征性的神经行为,都会反过来强化负性情绪情感。

三、负性情绪情感的外化

负性情绪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将成为一股巨大的身心能量,这种能量如果没有正常的渠道加以疏导,它将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外化。

最常见的一种外化是躯体化,即心理能量转化成了身体能量,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如手脚发麻、头痛恶心、胃痛腹泻,久而久之,可能印发更严重的身体疾病,如癌症等。

另外一种外化则表现为特征性的行为方式:固执、退化、自我惩罚、攻击、利他等。

在各种行为反应中,只有种建设性的反应,其他的都是破坏性的反应。当我们遭遇负性情绪情感时,最好用建设性的反应来疏导。

四、负性情绪情感的变形:自我防卫

(一)自我防卫的含义

自我防卫(又可叫做防御机制)是指自我使用来对抗日常生活中的冲突所引发的焦虑,以降低心理冲突的方式。

(二)自我防卫的种类

1、压抑

压抑指的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把引起焦虑的事物、痛苦或不舒服的东西从意识中去除。

2、投射

投射是指将错误、不被接受的冲动、想法或欲望归咎到他人或外物身上。如:

3、否认

否认即不承认现实中有威胁的部分,或是否认创伤事件曾经发生过,以减轻现实对我们所造成的伤害

4、合理化

合理化是指用一种个人和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减少对自己的威胁。

5、替代

替代是指将本我冲动由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对象或不可获得的对象上,转移到一个可获得的对象上。

6、理性化

繁忙的工商业社会中,我们对于冷静的人、不容易有情绪的人较为推崇,因为在某种层面上,这代表着效率、品质,这也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以思考代替体验,过分注意抽象的理论。此既“理性化”。

7、幽默

采用巧妙的方式化解矛盾,处理尴尬,自我解嘲,用轻松的方式坦然承认错误。

8、升华

升华是指将受挫的动机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提升表达,即改变本我的冲动,转向其他渠道释放。

升华具有表达深沉渴望的功能,形式包括绘画、戏剧、音乐、信仰、政治抱负等。因此,自恋的需求可能经由成为舞台演员而得到满足,融入于角色中,达到忘我的境界;

攻击的冲动可能以运动和比赛的方式表达,因为投入于拳击跑步、篮球等任何运动或比赛中,个人的能量有了健康而正确的

出口,情绪也因此较为缓和。

悲伤的情绪得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绘画或歌唱等活动中找到共鸣,疏解情绪。

五、自我防卫与心理健康

运用自我防卫进行自我安慰,是缓解焦虑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适当运用自我防卫有利于心理健康。但是过多使用心理防卫,则是不健康的表现,因为自我防卫常常伴随着认知失真,要么歪曲现实,要么消极逃避,若经常使用,会养成脆弱、不敢面对现实、逃避、自欺欺人等不良个性。此外,应该多用积极防卫,少用消极防卫。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负性情绪、情感

一、焦虑

(一)焦虑的含义

因为个体主观上对威胁性事件或情况的预料而产生的一种高度不安的状态,同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 焦虑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立不安、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如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颤抖、厌食、便秘等)。

(二)焦虑的种类

一般可以将焦虑分为:反应性焦虑与神经质焦虑。

反应性焦虑是一种暂时而波动的情绪状态,它是由可以知觉到的外在危机引起的,具有客观性、情境性与意识性,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一种体验。反应性焦虑常常会不治而愈,随着情景的变化而消失。

神经质焦虑是因为长期的焦虑体验的累积,在人格特质中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成分,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质。

神经质焦虑者终日毫无理由地忧心忡忡,如临末日,随时随地,在任何无关的情境中都会感到焦虑。而且这种焦虑具有潜意识性,它导因于内在不合理的冲突或心理冲突,因此主体不能清楚地意识到。

(二)焦虑的来源

◇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信息膨胀,心理和行为受到冲击,容易产生困惑、迷惘、紧张、焦虑和无所适从。 ◇ 面对竞争和繁重的各种任务,感到紧张、担忧、焦急。

◇ 有些人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依赖性强,害怕困难,自怨自艾,也容易产生焦虑。

(三)如何减轻焦虑

适度的焦虑对于保持生命活力是必要的,但不适当的高度焦虑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会一些减轻焦虑的方法以调节自己的焦虑情绪。现将几种常见的减轻焦虑的方法介绍如下:

1、调息放松法,又叫深呼吸放松法,因其简单易行,却又非常有效而被称为放松第一法。此法的关键是将胸呼吸(由于紧张,使吸入的新鲜空气最多只到达胸部便被呼出)变成腹式慢呼吸(尽量向内更多地吸入空气,再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此法可促使血液循环正常,让紧张心理得以缓解,降低个体对焦虑的易感度。

2、想像放松:想象放松是通过对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此法要求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恰如身临其境。运用此法一般应在饭后或睡前进行,先使身体或坐或卧保持一种舒适的状态,然后集中注意力尽可能逼真地去想象一些舒适松驰的场景

3、放松是一种在体力和脑力上是紧张感得以化解的技巧,肌肉放松是一种深度放松,相对要复杂一些。没有紧张感就很难真正体会到放松,因此,肌肉放松法的要点就是让你先紧张后放松,在感受紧张之后在充分地体验到放松的效果。从操作上来说,肌肉放松法一般是从头到脚,依次分别进行。

4、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 虑习惯的目的。

系统脱敏疗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化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

二、抑郁

(一)抑郁的含义

抑郁是一种因为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

抑郁的人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思维迟缓、兴趣丧失、缺乏活力、反应迟钝,严重时甚至有悲观绝望、痛苦难熬、生不如死的感觉。

(二)抑郁的原因

不同的心理学派对抑郁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以下是各派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抑郁是由“丢失”引起的。儿童早期“丢失”挫折导致过分压抑,依赖自我,其能量内指。

◇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行为的决定因素,抑郁是错误推理的结果。抑郁者常用错误的理论进行自我贬低,自我责备。

◇ 行为主义认为抑郁是由于积极强化的减少和缺乏所引起的。人们面临一个应激情境,一开始的反应是焦虑与唤醒,但如果他相信情境是不可控的,他便感到无助,焦虑也就为抑郁所替代。

一般而言,引起抑郁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三种:

第一是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这也是最容易引发抑郁情绪的因素。

第二是内源性的,与遗传有直接关系,有些人莫名其妙地发病,有时候与季节有关,这种情况的治疗以吃药为主。 第三种是药源性的,如同吃药过敏,一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能会导致某些人出现抑郁症状,此时应立即停止服药。

(三)如何治疗抑郁

1、

由于能量的压抑与纠结于心,导致抑郁,因此,治疗抑郁的一个最重要的步骤便是将纠结于心的能量宣泄出来,进行外向训练。常见的宣泄方法有倾诉、大声朗读、游戏或运动等。

2、认知疗法

认知治疗专家伯恩斯认为抑郁根本不是一种情绪失常,它是被歪曲的消极思想的结果,是自我的一种无价值感,即自卑。我们的思想与态度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反应。那些顽固不化的消极情感表明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着错觉与谬见,这便是我们观念的偏差。这些歪理邪念构成了我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只有根除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才能改善我们的自卑自虐心情。

因此,只有当思维发生了变化----人对现实的感受与观念发生了变化时,不良的情绪模式才会发生改变,纠结的情绪才会条理通畅.

三、耻感与罪感

(一)耻感与罪感的含义

耻感既羞耻感,又可叫做羞愧感,是指个人无法达成他人的期许时,感到极端难为情的情绪。罪感即罪恶感,感到自己违背了社会规范或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感到内疚、悔恨、自责。

(二)耻感、罪感与心理健康

适当的耻感与罪感能够帮助人们控制狂野、原始的情感,促使人们改变,变得能自我约束,自我判断,以免伤害自身与他人,顺应社会的要求与禁忌,与世界和平共处;而过多的不适当的耻感与罪感则会使人们负担过重,终日生活在自责、羞愧之中。耻感罪感累积起来,形成一种累积效应,在人的身上将会长出一个大大的“情感结瘤”,就好像有害物质累积成肿瘤一样。当一个人的情绪情感中出现了这样的“肿瘤”,就会对其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完形治疗与空椅技术

完形治疗(gestalt therapy)即格式塔治疗,是由皮尔斯(Perls,F.S.)创始的。完形治疗法关于负性情绪情感的解释与治疗对于克服耻感、罪感有重要启发。 空椅子技术是使当事人的未完成情节得以宣泄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当事人内心存在着许多冲突,导致他们不时地进行自我对话的游戏。空椅技术采用角色扮演与对话联系的方式是当事人将这种对话得以外显。

第四节 情绪管理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情绪管理分为三个步骤,依次为察觉自己真正的感受、了解引发情绪的事情与理由,找出适当的方法加以缓和、疏解或改变。以下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觉察自己的情绪

克服负面情绪的前提,首先是树立调整情绪的自觉意识,即必须承认某种情绪的存在。比如:

某人惧怕黑暗,得先承认他对黑暗的惧怕心理,如果他认为那是丢人的事而不愿承认,就无法克服这种恐惧。同样,怀有愤怒之心而不肯承认,他就无法消除那些愤怒。

(一)总结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

总结过去的行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独特的内在反应模式及情绪反应原因,具体做法如下:

◇ 找一个独处的时间和安全的空间,大声地把任何感觉不加责备、不作逃避地说给自己听。添油加醋,把情感夸大,让它戏剧化到超出真实地感受。

◇ 选定某一种情绪主题后,自由联想与童年相关的事情,把所想到的事情不作任何筛选地大声讲出来,甚至对忘记部分进行虚构,用来澄清自己内心感受。

◇ 或者可以问问父母、兄长或儿时的朋友,问他们关于自己童年回忆中的喜怒哀乐,从过去的经验或回忆中总结自己的情绪。

(二)记录整理每天的情绪,增加对情绪的认识和觉察

了解自我情绪的另一个方法,就是从撰写个人的心情日记或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状态着手,了解自己的情绪、想法。(如下表) 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定时觉察自己当时的情绪。若能进一步辨识当时情绪的内涵,记录情绪产生的原因,则不仅能增强情绪的觉察能力,也能洞悉情绪与事件、想法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了解不良情绪的形成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引起人们不良情绪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遗传因素、认知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

(一)生理因素

当躯体发生病变时,常会影响情绪。比如:

中枢神经感染、缺氧、外伤(尤其是外伤致残)、中毒(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血管性疾病、肿瘤(尤其是等待病理结果及肿瘤性质确认后)、营养代谢出现障碍以及内脏疾病都容易引发情绪障碍。另外,人体内部的生物节奏也会影响人的情绪。

(二)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情绪的影响主要变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不用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存在较大差异。前苏联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根据神经类型的三个基本特征,既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新,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

◇ 不可遏制型。这种类型的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而且兴奋相对抑制过程要更强些。这种人的外向性格较为明显,好斗,脾气暴躁,精神负担重。

◇ 活泼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较为平衡,虽然易兴奋,但有很大的灵活性,在面临各种应激情景时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 安静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很难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表现为平静、冷静,具有较强的忍耐力,能够宽容别人,有时也表现得有些压抑,但又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 抑制型。这种类型的人情绪压抑,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容易出现异常情绪。

(三)认知因素

人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情景的时候,由于认知的偏差,容易导致各种心理冲突和负面情绪。

案例: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同样是竞选班干部,有的人痛苦、失望、烦躁、易怒,有的人却心态平静;同样是考试得了60分,有的学生十分满意、高兴,有的则伤心不已。

片面的认知方式和错误的观念,使人们产生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因此,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问题,若能做出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四)环境因素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信息膨胀,心理和行为受到冲击,容易产生困惑、迷惘、紧张、焦虑和无所适从。面对竞争和繁重的各种任务,常常让人感到紧张、担忧、焦急。

三、缓和和转换情绪

(一)身心松弛法

身心松弛法法是利用生理和心理彼此交互影响,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时达到松弛效果的情绪缓和方法。其目的是帮助人们放松精神,使我们达到一个平衡、舒适的境界,这样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

(二)活动转移法

活动转移法是指在出现情绪困境时,暂时把问题放下,去从事所喜爱的活动,以转变情绪体验的性质,达到情绪调控的目的。

(三)寻求帮助法

当一个人陷入较严重的情绪障碍时,可以向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鉴于此,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有能够在心理方面给予自己支持、帮助的社会网络,如亲人、朋友,或者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等。

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有多方面的意义:

◇ 倾诉的对象。苦恼的人将苦恼向他人倾诉之后,会有轻松解脱的感觉。

◇ 提供看问题的新视角和思路,帮助当事人走出个人习惯的思维模式,重新评价困境,寻找新的出路。

◇ 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建议,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解除其情绪困扰。 一节 意志与心理健康

一、 意志的作用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包括发动和抑制两个方面,使人对符合标的行为“当做则做”,不符合目标的行为“当止则止”。

◇ 意志对情绪起控制作用。积极、愉快的情感由于意志的支持才能持久地巩固和发展,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要依靠意志来克服、控制。

◇ 意志不仅是人才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而且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 常见的意志障碍

◇ 意志过强:意志有病态的增强,表现出反常的积极与执着。在意志活动上表现为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并不断改变目的或集中一切力量做正常人认为无意义、无价值的事。

◇ 意志减退:意志消沉,动力不足,常伴随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在意志活动上表现为活动减少,勉强活动却不能持久。 ◇ 意志缺乏: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动机和兴趣,不能主动的做任何事情,伴随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在意志活动上表现为没有行为目的,没有决断能力,生活极端懒散,不能自理,严重时连生存本能也缺乏要求,无自知力。

三、 不良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人在意志行动中表现出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与自制力。

每个方面的属性都不能太强或太弱,否则将表现为不良的意志品质。

四、意志品质与强迫症

(一) 强迫症

(二) 意志品质与强迫症

不良的意志品质是强迫症的潜在原因。强迫症一方面表现为意志增强,集中一切力量做正常人认为无意义和无价值的事;一方面又表现为意志减弱。对这种不合意愿的强迫症状缺乏控制能力。这样就形成在自我内部冲突激烈却不能自拔,对外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等正常的意志行为严重受损的局面。

(三) 强迫症的治疗 强迫症是比较难以对付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认为,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进心理健康

意志的锻炼、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克服意志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改善行为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确定适当的行动目标,理解行为的后果。

◇ 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 在实践中锻炼。意志是在意志行动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是在多次的实践活动中磨练出来的。离开了意志行动空谈意志品质是毫无意义的。

第二节 行为矫正理论

一、 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强化理论

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斯金纳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其根本差异在于经典条件反射将行为定义为S—R联结,行

是对刺激的消极应答,而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后果对行为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将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他将这种作用称为强化作用。

◇ 一个行为的后果分为四种:得到愉快刺激,取消愉快刺激,得到痛苦刺激,取消痛苦刺激,斯金纳将其分别称为:正强化,负惩罚,正惩罚,负强化。

愉快刺激痛苦刺激

正强化 正惩罚 负惩罚 负强化

例如:以小明母亲想让小明认真学习为例:

母亲采用的方式行为后果

正强化若小明认真看书一小时,则可以看半小时电视

负强化若小明认真看书一小时,则可以不打扫卫生

正惩罚若小明不认真看书,则会被父亲痛揍一顿

负惩罚若小明不认真看书,则不能看火箭队的比赛

◇不同的行为后果将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反作用。

正强化与负强化都是对行为的奖励,他们将使行为重复或增加;

正惩罚与负惩罚实际上都是对行为的惩罚,他们将使行为减少或消除。

◇ 行为矫正又称行为疗法,其核心思想即:要使某个行为重复或加强,那么在行为之后给予正强化或负强化;要使某个行为消除或减弱,那么在行为之后给予正惩罚或负惩罚。

◇ 强化方式分为连续强化和断续强化(间隔强化)

连续强化即对每一次有效反应都给予强化。

断续强化分为4种具体方式:

1、固定频率:对固定次数的反应给予强化;

2、可变频率:对一定次数的反应给予强化,但次数多少是可变的。

3、固定时间:对一固定时间间隔给予强化;

4、可变时间:对一定时间间隔给予强化,但时间间隔长短是可变的。

二、如何奖励良好行为

◇ 正强化与负强化都能使行为增强,都属于奖励。

(1)正强化就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积极强化物),使适应性的行为能得以建立、保持和增加。

正强化刺激是行为者想要的东西,行为者如果得到正强化刺激,则反应频率会提高。如:某生鼓足勇气发言,老师夸奖他讲得不错,以后他课堂发言会更积极;某生在家做了一次饭,得到家人的表扬,以后他会多找机会给家人做饭使家人满意。 (2负强化就是去掉一个痛苦刺激(消极强化物),使适应性的行为由于痛苦刺激的去除而出现和增加。

负强化刺激是行为者不喜欢的东西,行为者如果避免了负性刺激物,则反应频率会提高。如:军训的教官告诉学员如认真练习则可以少训练半小时;被处分的学生如果好好学习,彻底改正错误则可以取消处分。

◇ 在使用奖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奖励要及时且经常,不要吝啬你的奖励

奖励要具体,不要笼统的说表扬:“你很好”,而要具体说“你作业写得很干净”。

不要“无意中”奖励了不良行为

三、如何矫正不良行为:惩罚与剥夺

◇ 正负惩罚都能使行为减少或消除,所以可以用来矫正不良行为。

(1)正惩罚就是施加一个痛苦刺激,使不适应行为受阻或消除。

行为者被施加了一种厌恶刺激,则此行为反应频率就会降低。如:儿童撒谎,大人就批评他;儿童骂人,大人打他屁股。 (2负惩罚也称剥夺,就是去掉一个愉快刺激,它会使不良行为减少。

行为者被剥夺了他所喜欢的刺激,则此行为的反应频率就会降低。如: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一学生捣乱,结果被驱出游戏圈;某班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否则免去其所任职务。

◇ 惩罚也有一些消极作用。

如正惩罚可能只是压抑了表面的行为,而没有使之内心信服;惩罚往往引起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为避免这种不适,可能使之学会撒谎;惩罚只是禁止某人做某事,但没有指给他正确的行为方向,这可能导致他用另一种不良行为来代替等等。 ◇ 消退

惩罚存在局限性,其效果往往治标不治本,可以利用消退原理,消除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消退是指在一确定情境中,行为者做出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若此时这个行为反应之后并不跟随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消退法又称故意忽视原则,其原理为:他人的注意是一种强化,许多不良行为是由于受到注意而加强的。因此,要消除该行为,只要他人对该行为置若罔闻就行了。例如儿童的“人来疯”现象是儿童为了引起客人的关注、家长的注意,不管大人是欣赏还是批评,都达到了他引起别人注意的目的,大人的反应就是对他这种行为的强化。如果坚持对他不理不睬,他就会自感没趣,这种行为就会慢慢自行消失。

四、行为塑造与矫正中认知的作用: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行为矫正与认知疗法彼此靠拢而产生的,其特点是:不像行为疗法只重视外部行为的矫正,而是深入到思想内部,通过纠正不合理的观念来改变行为;它吸收运用多种行为矫正技术,对行为进行指导训练。

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有贝克的认知疗法、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迈切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等。(已在第二章中学过认知疗法相关知识,可自行进行温习)

第三节 积极的行为观

一、追寻意义、确立目标:存在治疗

行为背后有一强力支撑,那便是自我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如果丧失了自我的价值感与生活的意义,行为就陷入消极被动。 在追寻生活的意义与目标的问题上,罗洛.梅(May,R.)的存在疗法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存在疗法把人理解为一种存在。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整体存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人的存在只有自己才能体验到,别人无法了解。个人的存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任何逃避选择的行为都不利于其自我的存在。他主张,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重新经验到他自己存在的真实性,更充实的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自由、责任、勇气和创造性的生活

存在治疗给我们的启示:认清自我,加强责任,正视现实,珍惜人生,确立目标,积极行动。

学会负责,从现在做起:现实疗法

现实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格拉塞(Glasser,M.)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创建的。

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人的发展是思维、行动、情绪情感、生理状况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格拉塞认为在四个因素中,前二者是我们可以控制、改变的,他强调个体的“自我责任”,强调“此时此地”的行为及其结果,他不排斥过去对他人的影响,但他更相信人可以通过思维和行动对以后负责。

强调自我负责;重视此时此地,从现在做起。

一个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行为及后果负责。学习负责任的行为是个终生的任务。负责的人在言行之间,对己对人都有价值存在的感受。行为异常只不过是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取决于他能否负责任的生活。

现实疗法特别注重此时此地。过去已无法更改,沉溺于过去的失败和悲伤不是解决的办法。应该直面现实,把握现在的行为,致力于追求成功,发展一个积极进取的自我形象。

坚持积极的行为观

行为与心理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我们通过行为来积蓄和释放心理能量,通过行为来表现和调节心理结构,我们又通过心理调节来控制行为。行为健康与心理健康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互为手段与目的。探讨心理健康,离不开探讨行为健康。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形成健康的行为观:学会建立适当行为,消除不良行为;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从现在做起;学会确立行为目标,追寻生活的意义。

第四节 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

一、积极的生活态度

通向人生的幸福之路是:确立一个合适的良好愿望,并为愿望的实现积极行动,直到好梦成真。

确定适度的目标——意志行动的第一个阶段

要求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和所处的客观条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在确定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个人的知识、能力、兴趣等,以及社会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等,以此确立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水平。

追求目标的行动——意志行动的第二个阶段

要求既开始必完成、既决定必贯彻,用意志战胜困难,是理想变为现实。

在行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克服内外障碍。

改进生活方式: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认为,生活方式就是指一个人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生活风格渗透在个体的情绪、思维、意志、态度、行动、习惯等各个方面,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影响他在婚姻、工作和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本质上是他的生活方式的表现。所以,若是向从根本上治疗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只有从他的生活方式入手,只有改变和改善他的生活风格或生活方式。

如何改进生活方式

要改进生活方式,就有必要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寻到病根,对症下药。

改进生活方式还必须改变观念。如,要正确了解自我,具有自知之明;制定目标不能过高,要有有一个由近及远的目标系列等等。

改进生活方式可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改进生活方式还可以进行系统的生活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的内容有作出决定与解决问题、认识自我与理解他人、批判与创造思维、人际交往、控制情绪和行为等。

一、人格的涵义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又称个性,源于拉丁语(persona),意指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带的假面具,它代表戏剧人物的角色和身份。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人既有表现于外以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不会显露的内隐的成分。

美国奥尔波特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米谢尔则把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行为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别性特征。

(二)人格的结构

人格包括的个人的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这些心理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

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理想等等,主要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集中反映了人性独特的一面。 因为人格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所以,个体如果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反之,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信仰体系和道德价值特征等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则可能患有人格障碍。

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同伴的影响、社会风气、民族习俗、遗传基因、外貌体格等,概括起来不外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人格都不尽相同。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即先天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 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

◇ 遗传因素造成人的内分泌的不同。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

◇ 遗传因素给了人身体外表,它也会引起人格问题。如:

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身体的姿态特征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有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形成人格。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42.3%,也就是说,近7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

总的说来,人格就是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其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二)环境因素

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环境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及个体生长和生活的环境,如民族、文化、家庭和父母的抚养方式、学校、同伴、社会变迁和生活事件等因素。

1、

父母是婴幼儿接触和认识社会的桥梁,父母在抚养子女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提供了生理和物质的需要,还提供了心理的需要。同时,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父母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人格,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更对儿童产生极大的影响。

2、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的社会交往日益扩大。除父母和家庭成员之外,与儿童交往最多的可能是同伴,包括幼儿园的朋友、学校的同学、邻居的小孩、团体中的成员等。同伴对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3、

学校生活是大多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程。人们不仅从学校获得文化知识,还获得了社会知识,促进了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

4、

Krodber指出:“人类心智广大的可塑性,几乎全部为他周围的一切所决定,其中最大的影响力也许来自个人所生存的社会。”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中的一员。人与社会相互影响,因此,人的性格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链接4]

5、生活事件和大众传播媒体等因素

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常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其人格的形成。

上述因素只是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因素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并且,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持续影响人格的发展。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各因素作用的大小也不尽一致,还有一些别的影响因素,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关于健全人格关于健全人格

一、健全人格及其特点

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健全人格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格健全者的心胸往往比较开阔,善解人意,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都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其观点、行为和情绪反应与周围人协调一致。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吸引力。

第二,宁静的心境。

人格健全者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需求合理,言行一致。自信并善于运用这信心,能自我控制,调节好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保持内心世界和谐一致。这是人格内在统一性的表现。

第三,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

人格健全者对未来的成就充满希望。这种成就动机和能力相结合,能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发现给生活带来欢乐,激发兴趣、维持动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健全人格的意义

(一)对个人而言,健全人格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有的人生活很安定也很富有,但总感到不幸福和满足,反而觉得的生活百无聊赖。在电影、电视、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人的影子。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的反映。因为心里健全者与财富拥有者并不是同义词。如果一个人在获得成功时无人祝贺、无人与其分享这份快乐;在遇到挫折时没有人安慰,没有倾诉的对象,那么纵有万贯家产,也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还有的人总是不能原谅别人的过错,对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心存怨恨;或者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足而没有充分地发挥潜能,整日怨天尤人。这种心态,都会使生活褪色。

健全的人格能帮助人们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人的潜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面对挫折不轻言失败,碰到突发事件能沉着冷静,善于自控。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从真正意义上提高生活的质量

(二)对社会而言,健全人格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社会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对社会秩序会产生巨大影响。人格健全的人会尽可能地使自己应该和需要做的事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一致,从而产生积极的满足感。精神病患者、人格障碍患者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隐患。如果说前者由于其病症明显,较容易被人发现而加以防备,那么后者会因为其症状不明显,较具有隐蔽性而对社会稳定造成更大危害。如

反社会人格的犯罪倾向,抑郁症患者的自杀企图等都会对社会、家庭的稳定极具威胁。

三、健全人格的几种模式

(一)“成熟者”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长期研究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并把他们称作“成熟者”。从他们身上归纳出7个特征:

1、能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

2、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3、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好坏优劣都如此。

4、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5、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6、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

7、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二)“机能健全者”模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C.R.)认为技能健全者所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这种人很象小孩,是纯洁和真善的。他认为幸福并不在于全部满足,而在积极地参与和持续的奋斗过程。他把“机能健全者”概括为以下6种特征:

1、能接受一切经验。他们不拒绝或歪曲某些经验,一切社会经验都能正确地符号化地进入他们的意识领域。

2、自我与经验的和谐一致。他们在评判事物时,以自己的内在评价机制来评价经验,不断同化新经验。

3、个性因素都发挥作用。他们的行为既受理性因素的引导,也受无意识和情绪因素的制约。

4、有自由感。他们相信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生活充实并充满希望。

5、具有高创造性。

6、可以给它任意无条件的关怀,能与他人高度协调。

(三)“创发者”模式

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Fromm,E.)认为,人都有个性化发展和内在成长的潜能,现代社会使人变得更自立自治并具有活力,人人都可与凭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但同时又使人变得孤独、彷徨和无助。只有通过社会变革,才能造就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创发者”。“创发者”有4 个特征:

1、创发性的爱情:相爱双方是平等、自由的,不会因为爱而泯灭了个性。

2、创发性的思维:尊重、关心思维对象

3、幸福:一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充分发挥潜能的状态

4、良心:“人本主义”的良心,是发自内心的道德准则的体现。

四、人格障碍与克服

(一)人格障碍的定义

人格障碍又称“心理病态人格”,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通常把它定义为:

人格障碍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个体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人格障碍患者常常不能正确估价社会环境对自己的要求和相应的行为反映方式;难以有效地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周围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往往过分逾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所以常常导致学业或职业失败,但个体并没有改变这种不适当反映的动机。病态人格与精神病是有区别的。它是正常人格的一种变异,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之间。

(二)人格障碍的类型

人格障碍的类型有很多,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分类。参照美国《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中的分类,人格障碍有三大类群。第一类以行为怪僻、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性人格障碍。第二类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癔病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第三类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及其治疗方法。

1、自恋型人格

2、

3、

4、

第三节 形成健康人格

一、养成良好性格

(一)关于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勤奋,学习、工作很认真努力;有的人懒惰,学习、工作拖延马虎、不负责;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对人热情,乐于助人,有的人对人冷淡,自私自利等等,这些不同的心理特征是人的性格差异。

1、性格的涵义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性格与人格

要严格地区分性格与人格是不可能的。两者是各有侧重又有重叠的概念。性格更多地与有关道德、伦理问题的行为倾向相联

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性格的概念范畴小,人格的概念范畴大,人格包括性格,性格是人格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形成健康人格

(二)性格类型划分及相应特点

1、以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根据一个人里比多(libido)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 里比多活动的方向指向内部世界属于内倾型,其特点是处世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适应环境能力差。

里比多活动的方向指向外部世界属于外倾型,其特点是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活动能力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2、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等人根据场的理论,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前者也称顺从型,后者又称独立性。

◇ 场依存型者,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易受环境或附加物的干扰,常不加批评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应激能力差;

◇ 场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习惯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即自己的认识,他们具有独立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应激能力强。可见这两种人是按两种对立的认知方式进行工作的。

3、以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

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E.Spranger)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根据人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多种类型的特点集中在某个人身上,但常以一种类型特点为主。

4、以心理机能优势分类

英国的培因(A.Bain)和法国的李波特(T.Ribot)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 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以理智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处世冷静;

◇ 情绪型的人通常用情绪来评估一切,言谈举止易受情绪左右,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不能三思而后行;

◇ 意志型的人行动目标明确,主动、积极、果敢、坚定,有较强的自制力。

除了这三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一些混合类型,如理智一意志型,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混合型。

(三) 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最初萌芽到最终成熟定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性格的演变经历的童年的雏形阶段、青少年的成型阶段、成年的自我调节修养阶段,并逐步走向成熟。加强对性格的修养,有助于加快性格的成熟,避免形成不良性格。优秀的性格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养成:

1、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是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作为一个合格公民,诚实、善良、富有爱心是最起码的原则,也是一个人格健全者不可缺少的性格特征。只有当社会的的道德准则经过矛盾冲突,最终内化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才会指导人的日常行为。在真相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才反映出他的品格。而道德内化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漫长过程,因此道德品质在性格结构中属于较高层次。

2、自尊00

自尊是人格健全者的标志之一。自尊心是性格中一种高尚的品质,自尊的人关心自我形象,积极向上,有追求目标。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赢得与自己能力相应的地位(自尊的满足)而发奋努力,或者害怕因为考试成绩不好面临丧失自尊的威胁而刻苦学习,不管是力求成功还是避免失败,都是源于自尊需要而产生的成就动机。所以,自尊促使人积极向上。

3、自信

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人性格中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自信是在肯定自己价值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工作学习中扬长避短,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自信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悦纳,是一种意念,一种意志。自信并不意味着没有失败,没有风险,而是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战胜失败的信念和把握成功机会的能力。

4、认真负责

认真负责是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品格。面对困难,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会推委逃避,不会寻找借口以求得心里的暂时安危,而是敢于承担责任,并努力去获得成功。

5、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良好性格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控制自己,则意味着它不能有效地发动、支配自己或抑制自己的激情、控制自己的冲动,对未来的成长有害无益。很多人由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激情和冲动行为,从而失去理智或犯罪堕落甚至危及生命。

6、挫折忍受力

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挫折忍受力即个体遭

遇挫折而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当我们遭遇挫折时,首先应分析挫折的成因,然后要科学辩证地认识挫折。

7、独立

独立思考的倾向性是性格成熟的标志之一。独立的人较少依赖别人,喜欢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达到目的。对别人的观点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拥有独立性格的人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从新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会在别人的肩膀上有所创新。

当然,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养成习惯,再巩固成稳定的性格。习惯养成性格,优良性格和不良性格的形成的形成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正如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要形成良好的性格,需要长期的点滴的积累。

第三节 形成健康人格

二、发扬气质的积极面

(一)气质的含义

心理学上说的气质,不同于人们通常说的风格或气度,而是指人的“脾气”、“秉性”或“性情”,它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之一,它标志着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是在行动方式上,表现于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态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气质还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以及动作、言语的速度特点上。

因此在心理学上,我们把气质定义为: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气质:

第一,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个体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情绪发生的快慢、注意力维持时间的长短),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反应程度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有人指向外部世界,有人指向内部世界)等方面的特点。

第二,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人格特征。个体在刚出生时,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气质特点,有的婴儿好动、哭声洪亮、不怕生人,有的婴儿则显得安静、哭声细微、害怕生人。这说明气质受胚胎环境及遗传结构的影响,这种先天的生理机制是个体气质的最初基础。

第三,气质是高度稳定的人格特征。当我们把气质与其他心理特征,如:价值观、兴趣、性格等进行比较时,可以发现气质是高度稳定的。当然这并不表明气质是不可改变的,人口密度、营养、外伤、严重的突发事件等等都会引起气质特点的某些变化,但是这是一个长时期的渐变过程,而且不是经常性的。所以,气质仍然是相当稳定的人格特征。

(二)气质类型与相应特点

于气质的类型,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各自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体液说

2、神经活动类型说

3、血型说

4、体形说

(三)正确认识气质,促进人格健康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类型的气质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如胆汁质的人热情但急躁,多血质的人敏捷却草率,抑郁质的人细致却多虑,粘液质的人稳重然而死板。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类属于哪一种气质而忐忑不安或沾沾自喜。历史和现实中,各种气质都有名人辈出,如:

俄国的评论家赫尔岑属于多血质,著名诗人普希金属于胆汁质,寓言大师克雷洛夫属于粘液质,讽刺小说家果戈里属于抑郁质。有人多我国的著名文人进行了分析,发现李白是胆汁质,杜甫属抑郁质,郭沫若为多血质,茅盾属粘液质。

此外,人群中属“典型型”气质(具有气质类型典型特征)的人只是小部分,大部分人的气质为“一般型”(近似某一类型的特征)和“混合型”(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特征)。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身上可能兼有几种气质的特征。

2、气质是性格的生理基础

气质和人格同属于人格,但各有侧重。

◇ 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

◇ 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即强度、速度等),无好坏之分;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 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气质类型并非性格,但气质是性格发展的基础。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粘液质的人会表现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豪爽,抑郁质的人表现出温柔。

其二,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主动性的性格特征,而粘液质的人就较困难。

其三,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如飞行员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格的形成就会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急躁的气质特征。

3、发挥自己气质中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

虽然气质也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但因为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改变过程是很漫长的,因此我们并不提倡改变气质本身,而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气质中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

三、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现代人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需要个体从很多方面加以努力,简单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悦纳

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现代人,首先是对自己要有满意感,悦纳自己,对自己所作的事情、对经过努力完成的目标有认同感;第二,还应该悦纳别人,承认别人存在的价值,由衷地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第三,应该善于容纳新生事物,包括乐于接受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经验和新观点,对社会中产生的新变化能较快顺应,即意味着能用一种非传统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愿意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适应和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二)独立

人格健全的人是独立的人,独立的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为独立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生活,相信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社会,使之更加合理美好。所以,独立的人拒绝被动,不相信“宿命论”,不迷信传统和权威,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自己的想法并努力使之付诸实践。

(三)理性

人格健全的人是理性的人,表现在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自己提出的目标切实可行。理性的人是善于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都适可而止,情绪反应比较适度,较少酗酒、斗殴、自杀等行为冲动。

(四)良善

人格健全的人因该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对他人抱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乐于帮助别人,善于理解别人。

第一节 自我、意识与自我意识

一、“自我”与“意识”的概念

◇“自我”一直是临床心理学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各学派研究者对“自我”的表述多种多样,很不统一。但总的来说,在心理学上,自我就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主要包括作为认识对象的我和作为行为主宰的我。 关于自我的补充资料

◇ 迄今为止,对于意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一是概念本身很复杂,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1、意识是一种觉知。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自我”的意识,或者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是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

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自我”的观察、评价与监督者,对“自我”的一切认识、体验及调控就是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一般包含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层意义,也想意识一样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 自我认识就是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自我体验则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的问题; 自我控制则是要解决“如何有效的调控自己”、“如何改变现状,是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的问题。

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自我认识是最基础的部分,决定着自我体验的主导心境以及自我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我体验强化自我认识,决定自我控制的行动力度;自我控制则是完善自我的实际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着调节作用。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表现特点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概述

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与出生同时产生的。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基本是生活在主体和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之中,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同外界事物的区别。大约到八个多月时,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生理自我开始萌芽了。以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自我意识才逐渐稳定、成熟,这期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3岁前)

从儿童出生后8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初始阶段。这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意识,是对自身与外界相区别的意识,包括对他物的占有感、对他人的支配感与对自身的爱护感及满足感。他们已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不过只是对自己躯体的认识。这个阶段称为生理自我阶段。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3岁至青春期)

从三岁到青春期,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但这个时期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他的兴趣的中心是自身以外的外部世界。个体通过幼儿园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着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这个阶段也称作社会自我时期。

(三)自我意识的成熟(青春期到成人)

从十四五岁到成年,在大约十年期间,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大大提高。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的发展变化的同时,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使个体进入心理自我时期。个体把关注的重点转向内部,开始去发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形象,不再简单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我们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来分析青少年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

到了青少年阶段,个体逐渐摆脱成人评价的影响,而产生独立评价的倾向。上中学之前,学生在道德判断中往往着眼于行为效果,到了中学则转向注重内部动机的判断。另外,青少年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讨论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依附性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是相对于自我评价的依附性而言。独立的自我评价,是青少年有“主见”的表现,这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随学生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提高,到初中二年级以后就达到较为稳定的水平。数据见[链接5]

2、自我评价的具体性和抽象性

自我评价的具体性,是指学生从外部表现或注重行为结果来评价自己而不能从内部动机来剖析自己,还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具体性评价往往就事论事,具体而琐碎。而抽象性评价是指对具体评价的概括与深化。韩进之等人对大连地区的中学生自我评价的具体-抽象性发展进行了研究。

3、自我评价的原则性和批判性

自我评价的原则性,一般是指个体以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准则为依据而作出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是指个体自我评价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都是指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否符合社会准则,及符合程度的问题。二者都是随年龄和环境、教育的影响同步发展起来的。

进入中学阶段,由于道德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青少年明显的表现出从道德原则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并显示出一定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从初中开始就能较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比较深入的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并能初步分析这些个性品质优劣的基本原因。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可以反应出中学生在评价中的负责态度和其所采用的标准是否一致。如果认识水平低、标准不明确,或者态度随便,都会使他们的自我评价出现不稳定的结果。稳定性差也是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的表现,它可以用两次或多次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自我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而找到结论

(二)青少年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意识中的情感体验往往是通过学生的态度反应来进行研究的。青少年在心理上的成人感、闭锁性、自尊感对其自我体验的发展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

1、成人感

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从初中开始起,他们就产生强烈的自立愿望,开始疏远父母而乐于和同龄人交往,寻找志趣相投、谈得来的伙伴。

2、自尊感

自尊感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包括自我尊重和受社会尊重。所谓自我尊重,就是要求独立、自由、自信,对成就和名誉的向往等等;所谓社会尊重,就是希望被人认可、受人尊重,以及对地位、实力、威信方面的考虑等等。

青少年自尊感的体验容易走极端,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相一致、自尊需要得到肯定与满足时,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

会得意忘形;如果社会评级不能满足自尊需要或者产生矛盾时,他们就可能妄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不负责人的自暴自弃。

3、从闭锁性到自卑感

青少年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明显的闭锁性,这是这个阶段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随着闭锁性的发展,青少年到了高中时期容易出现自卑感。所谓自卑感是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自我体验。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所笼罩,其精神活动就会遭到严重的束缚,会变得不肯面对现实,丧失独立向上、自强不起的精神。

(三)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发展

青少年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发展为其自我控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自我控制的年纪差异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中学各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就整体而言,初一学生年龄尚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心理上独立性的不断增强,自我控制的动力由主要来自外部的力量,转变为以内不自主控制力量为主。这个过程集中反映在初二学生身上,所以,相对地说,初二学生不仅比较难管理,而且学习成绩的高低分化也比较明显。初三和高中学生相对来说年龄有大些了,学习的自觉性有所提高。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必须注意初二年级的特点并做到因势利导。

2、初中生与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差别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界定中的“自我”成分

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呢?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有了许多的健康人模式:

◇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心理健康的人有7个特点:

1、有自我扩展的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关系融洽;

3、情绪上有安全感,自我接纳;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客观的看待自己;

6、有多种技能,并专注于事业;

7、行为的一致性是其人生哲学。

◇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人的模型——“自我实现的人”:

1、能充分地、准确地认识现实;

2、对自己、他人、整个自然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认同和接纳;

3、有自然、朴实、纯真的美德;

4、经常关注社会上各种疑难事情;

5、喜欢独处,有超俗的品质;

6、独立自主,不受文化、环境的约束;

7、高品位的鉴赏力;

8、常有高峰体验。

◇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型:

1、他们的社会经验都能正确的、符号化的进入意识领域;

2、协调的自我;

3、以自己的内在评价机制来评价经验;

4、自我关注;

5、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他人高度协调。

◇ 此外,还有诸如弗兰克、弗洛姆等人也总结了关于心理健康人的特点。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其间大量的内容是关于“自我意识”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恰当的自我关注

2、合理的自我分析与评价

3、积极的自我体验

4、善于自我接纳

5、有效的自我控制(知行一致、情行相适)

6、不断的自我发展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特点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自我意识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不同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特点也有所不同。心理健康不等于自我意识成熟,而成熟的自我意识将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结合上面心理健康的若干理论上的模型以及自我意识本身的发展特点,我们说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恰当的自我认识

在不同的阶段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对自我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真实的自我体验

不能断然说有某一种自我体验就是心理健康的,没有某一种就是不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自我体验首先应是真实的,喜、怒、哀、乐皆自然。

合理的自我控制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自我控制方式,也有不同的自我控制程度,心理健康的自我控制就是恰当自我展示,包括有符合年龄要求的行动导向和情感宣泄。

总之,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应该是可以促进“自我”不断发展的意识,当“自我”倒退或停滞不前时能及时提供觉察信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调整行为,明确方向,使“自我”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三、强调自我意识的心理疗法

(一)现实疗法 现实疗法已在第四章中学习过,我们可以进行一下回顾。

格拉塞的现实疗法包含着一种积极自我的观念,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种疗法的一般程序是:

愿望分析

“你现在想做些什么”;“你最想干什么”;“你喜欢什么”;……

寻找对策

“你准备怎样去实现你的心愿呢”,“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如何安排生活呢”;“想想这个愿望怎样才能实现”……

选择方案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么多的设想中,那一个最可能实行”;“比较一下,选择一个你认为目前最可行的对策”……

拟定计划

“现在来进一步为你所选的方案制定一份计划吧”;“按照这个方案,你打算怎么做呢”;“你将如何试试你的方案呢”……

(二)理性情绪疗法(自我观念)

这一疗法是由埃利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已在前面的章节中有过介绍,这里只将涉及“自我意识”的有关问题稍作分析。

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思想是:认知观念决定情绪情感和行为。如果是合理的观念,就会有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而非理性的观念,相应的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要想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自我认识到自己的非合理观念,而代之以理性观念。

在自我意识中,最常见的非合理观念有:

绝对化倾向:“没有谁能比我好”、“没有人能理解我”……

过度概括化:“我没有一样可以”、“我一无是处”……

强求完美:“我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必须这样做”……

(三)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与自我意识最密切相关的主要体现在“自我控制”上,前文同样已有大量介绍,所以在这里只简单提一下。一般在针对自我意识问题中最常用的是行为疗法的技巧是自我指导技术,如,自我暗示、自我计划等,通过“自我”对“自我”的命令来进行自我行为的调整和改变。

知、情、意事实上是完整的统一体,所以通过自我控制是可以作用于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以行为的积极性改变认知、提高积极体验,这是行为疗法的潜在影响力。

(四)完型疗法

这一疗法是由福律兹.培尔斯(Frederick,S.F.)创立的。他认为,心理治疗中的问题不是“为什么会这样”或“应该是怎样的”,而是“是什么”。他不强调对事件的解释,而重视当事人在事件中、事件后的体验。

在他看来,人无时无刻不产生着“体验”,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着,其中不乏因种种原因而使体验压抑或“变相”表达了,当其实这些都是“未竟事务”。“体验”必须得到正面表达,否则总会使自己不舒服。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完善途径

一、走向成熟自我的途径

(一)自我分析

根据自我意识的发展性特点及相关的理论,不折不扣的给“自我”打分,看自己已发展到怎样的阶段。只有通过自我分析才可以清楚的达到自我认识并感受到自我体验,最终做出可能进步的调整。这个过程是复杂而必要的,自我分析的完善奠定着自我的成熟。

(二)自我规划

这一步要做的是,自己设定“理想我”,同样要以“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三个层面去设定,而且是这三者的整合。

(三)现实选择

最后是勇敢的按“自我规划”去实施、去行动,相信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出最适合自我发展的选择。

二、成熟自我的特点

(一)自我同一感

达到了“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的同一,“我”就是“我”,一个完整的我。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真实体验到的“我”,所有关于“我”的认知、体验与控制都是身心合一的体现。

(二)现实责任感

能将自身的愿望与社会责任相互协调,走出不符合年龄的自我中心和盲从状态,体验到你的行为与结果间的“自我”的直接责任。

(三)主动控制感

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愿意为此负责,相信可以通过“自我”的力量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相信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可以由“自我”控制,相信“自我”是一个不断发展、可以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一、人际交往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交往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马斯洛认为,人人都具有一种这样的基本需要:需要归属一定的社会团体,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需要,否则将是人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更是肯定群体合作具有生物保存与适应的功能。如果没有群体合作,不仅是人类,许多生物都会灭绝。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交往有助于增进交流,协调关系,促进健康,完善个性

许多人际交往理论强调交往的功利价值,比如社会交换理论、得失论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人际交往重要性的理解,也多停留于这样一种实用主义的水平,“多个朋友多条路”是这样一种观点最通俗的注解。但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C.)提出的人际关系哲学却强调人际交往对个体成长的意义。罗杰斯是基于自己的成长经验得出这一结论的。 罗杰斯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因为周围的邻居都是异教徒,所以从小罗杰斯就被父母关在家里,不让罗杰斯与邻居的孩子一起游戏,罗杰斯感到非常孤独。这样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使罗杰斯非常渴望友谊,在别人看来非常普通的人际交往,在他看来都非常珍贵。

于是后来他创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理论,将人际关系上升为一种哲学。他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可能的,人们不仅可以交流思想,而且可以分享许多隐秘的情感:对未来的梦想、内心的感受、隐秘的冲动……人际交往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益的。通过沟通,可以相互启迪、丰富彼此人生;在友谊关系中,人们相互接纳及彼此探索,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人际关系也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资源

对于各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及心理危机的干预,虽然方法不同,技术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需要配合以支持性的治疗。所谓支持性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来自周围亲人与朋友的关系和理解。如:

当你感到悲观失意、抑郁不快时,有亲人的安慰与关怀,你会感到精神的慰籍与支持;相反,如果亲人冷言冷语,也许会使你跌入失望的深渊,甚至走上轻生的绝路。

二、人际关系的种类与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种类

在人际交往中,按个人带有的动机和目的,可将人际关系分成三大类:

1、出于包容的需要形成的人际关系

个体希望被他人信任和接受,建立起彼此亲密和谐的关系,行为特征表现为主动的交往、沟通、相容、参与等。与此相反则表现为孤立、疏远、对立、退缩等。

2、出于控制的需要形成的人际关系

个体需要保持自身的权利和威望而与他人建立、保持良好的关系,主要行为特征有影响、控制、支配、领导等。相对应则表现为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追随等。

3、出于感情的需要形成的人际关系

个体希望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而形成的关系,行为特征表现为喜欢、友善、同情、亲密、热心等。相对特征表现为憎恨、厌恶、冷淡等。

根据其它分类标准还可将人际关系分为个体的和群体的人际关系、纵向的与横向的人际关系、稳定的与临时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与消极的人际关系等类型。

(二)人际关系的结构

人际关系的结构是指构成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组成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主要有以下三项:

人际关系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其基本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

1、认知——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人际关系从人与人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开始,认知是其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前提与基础。

2、情感——人际关系的核心因素。

人际关系状况以各种情绪情感体验为特征,如喜爱与厌恶、尊重和鄙视等。情感体验的性质是直接导致人际关系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

3、行为——人际关系的表现方式。

人际关系的建立要以各种交际行为为基础,人们在交往中必须借助各种沟通方式来传递信息,这就少不了各种沟通手段的应用,如语言(包括语音、语气、语调等副语言)、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行为。这些行为既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条件,也是反映人际关系状况的重要依据。

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要素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能唤起情感的发生,也能控制和改变情感的发展,情感又会影响和改变认知,而认知和情感因素都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些因素

(一)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的远近是影响交往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在空间位置上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彼此间的亲密关系。空间距离的接近使双方相互交往、相互接触的频率不断增加,彼此间更容易熟悉。虽然地理位置并不是人际关系好坏的惟一决定因素,但“远亲不如近邻”,空间位置接近的优势是存在的。另一方面距离的接近也可能增加冲突的机会,从而使关系破裂,所以,又有“远香近臭”之说。

(二)交往的频率

交往的频率由见面次数的多少决定。交往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交往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频繁的交往才能形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态度、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经验。交往不足会使彼此冷落:已经多久时间没给这个人打电话了,再找他恐怕不太合适,他还会理我吗?

(三)态度的相似性

“英雄所见略同”就是态度的相似性。对具体的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态度和体验,就是所谓的有共同语言、共同理解、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就容易产生共鸣,这时关系可能会更为密切。

(四)需要的互补性

相互满足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需要和满足要求的期望,空间距离再小,交往的频率再高,有可能导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而一旦有了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期望,空间距离即便大些,也可能是“天涯若比邻”。

(五)个性

人们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交往的态度、频率和方式。有的人不太愿意在外面交往,但有些人,比如信息者天生就是一个交流家,他愿意跟别人接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比方说个人魅力、年龄的相似性、是不是有代沟、职业方面的特点、各自的地位、性别因素等等。

(六)外貌

外貌是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的砝码,对人际交往将产生明显的晕轮效应,即将外貌泛化,忽视许多其他方面的特征。但是这一点许多人不愿意承认,甚至要有意无意地加以掩盖,仿佛承认了这一点,就意味着自己很浅薄。实际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漂亮的外表对任何人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也都会对人际交往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

四、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科学地用好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对每一个人说都很有意义。以下介绍几种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一)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二) 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三) 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四) 投射效应: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五) 刻版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比较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第二节 交往分析理论

一、交往分析理论的产生与特点

交往分析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伯恩(Berne,T.A.)于19xx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他将传统的理论加以提升创立了整套的PAC

人格结构理论。另一代表人物是托马斯.A.哈里斯。交往分析理论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 相互作用理论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冲突的心理成分存在于无意识之中。但伯恩和哈里斯却不满意精神分析用于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他们认为,精神分析的术语晦涩难懂,而且概念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他们尤其不满意精神分析那种一对一的、疗程漫长的、只有富人才支付得起的治疗形式,而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则尝试着用简洁、明确、极易理解和操作,来作为其分析的基本单位。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并不纠缠于以往的记忆,而是着重分析当前的行为

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对人们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较之精神分析理论,该理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通俗易懂。其概念架构和方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他能促进人们转变,去建立自我控制和自我引导。

二、 交往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父母”、“成人”和“孩童”

交往作用分析理论认为,人的早期记忆,特别是五岁之前的记忆,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尽管成年人意识不到这些内容的存在,但它们却是以某种物质的形式深深地刻印在了人们的大脑皮层上,并且对于人们成年之后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时,我们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就是早期的记忆在发生作用。

交往分析理论还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之所以用引号来标示,是因为这三个词只是在描述一种心理现象,而并非真的担当什么角色。),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

“儿童”状态像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在P、A、C3种成分中,P、C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与两面性。而A具有自觉性、客观性与探索性,致力于弄清事物真相、事物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能够站在别人的觉度审视自己,具有反省能力。

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

(二)污染、整合与排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人格的差异在于上述3种成分的组合与关系的不同。这种关系表现在污染、整合与排斥3个方面。

1、污染

污染指孩童成分和父母成分中的糟粕或消极面对成人成分的影响。

孩童成分污染了成人成分的主要表现是:不负责任,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他人,玩世不恭的态度,依赖、自恋、沉溺于自我欣赏,根本不关心别人等。

父母成分污染了成人成分的主要表现是:对人求全责备,强求禁忌多,倾向于惩罚,对别人过分保护然后自视有恩于人,自视高人——等等因而产生特权观念,看不起别人,似乎别人都不行

2、整合

整合是指吸取各种成分的精华和积极面,去掉它们的糟粕和消极面。

孩童成分整合了成人成分的主要表现是:天真可爱,友好合作,灵活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乐观精神等。

父母成分整合了成人成分的主要表现是:原则性,道德,情操,关心爱护他人,服务精神和献身精神。

3、排斥

除了污染和整合外,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形式,叫做排斥。反社会人格是排斥父母成分的一种表现,强迫人格是排斥孩童成分的一种表现,而如果排斥了成人成分,那就是精神病态。

(三)最佳发展:适时、适度与整合

3种成分都可以发展不充分,也可以是过分的、过早发展的。健康人格的人格应该是适时、适度与整合的发展。所谓适度的发展,即既不缺乏,也不过度。适时地发展置于实际年龄相符合。

假如一个3岁的孩童,说话行为一副成人样,肯定不是健康的正常的发展。而已为人父母,却还整日无所事事,喜怒无常,则他的心态可能还停留在3岁孩童。一个承认,即客观冷静,又有父母的原则与孩童的天真,那样的整合才是人格的最理想状态。

第二节 交往分析理论

三、 PAC理论与人际交往

依据PAC理论,可以对交往过程中双方的心态进行分析,不同的心态可以构成不同的交往组合。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交往分析,可以了解交往中,自己和对方的行为出自哪一种心态,然后争取消除信息交流中的心理障碍,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将不成功的交往扭转为成功的交往。一般情况下,“成人”的心理状态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成人的刺激,往往为诱使对方作出“成人”的反应,从而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所以我们要不断强化自我的“成人”心态。

四、四种生活态度

哈里斯(Harris,T.A.)依据伯恩的交往分析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可能的4种生活态度:

(一) 我不行——你行:这是儿童在早期从自身处境中得出的逻辑结论。这个结论不仅是孩子对自己一生的认定,而

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记录影响着他的所有行为。只有当人成长到一定阶段,能够真正理解这个结论的含义时,它才有可能被新的结论所取代。

持此生活态度的人有两种生活方式:

◇ 认定自己真的不好,发展成退缩的生活方式。

◇ 服从别人的要求,努力得到赞许。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自卑者与他人交际关系。

这种交往的特点是:交往的一方深深地感到自己是无能和愚笨的象征。

(二) 我不行——你也不行:儿童在出生一年后不再能得到足够的爱抚和关注,产生被遗弃感,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旦持有这种结论,其“成人”的发展就会停滞。最终会变得自暴自弃,并一概拒绝接受他人真诚的爱抚和帮助。

以这种态度支配生活的人,其表现是消极、无奈和不信任的。他们通常抱定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既不相信自己,也不崇拜他人。

这种交往的特点是:交往者一方自认为低能,同时也认为别人不比自己优越多少。

(三) 我行——你不行:一个最初认为父母“行”,但又长期受到父母虐待的孩子,将会转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际上,这种“我行”只是这类孩子生存下来的一根救命稻草。他们拒绝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能客观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拒绝接受任何别人“行”的信息,容易成为那种把所有过错都归咎于他人的人。

这种交往的特点是:交往一方成了专横跋扈,充满着一种想象的优越感的人,这种人似乎充满自信,其实很虚弱的。

(四) 我行——你也行:它与前三种态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孕育我们的希望。前三种态度是在生命的早期无意识地形成的,而第四种态度则是一种有意识的、能以语言表达的态度。它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和理性的认识。如果说前三种态度的形成主要是基于“父母”和“儿童”的信息的话,那么第四种态度则主要是依据“成人”的信息。

这种交往的特点是:交往中的行为是理性、成熟、适度的,交往双方能够做到与人为善、通力合作。

以上前三种态度基于感觉,第四种则基于思考、信念、行动。在“你行,我不行”这样一种自卑怯弱与“我行,你不行”这样一种狂妄自大之下,人际交往必然是“有赢有输”,在“我不行,你也不行”这种悲观绝望的心态之下,人际交往可能呈“双败”局面,只有在“我行,你也行”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下,人际交往才会“双赢”。

三节 自我三层理论

一、自我三层理论

美籍华裔学者徐良光教授提出了他的心理社会稳态(psychosocial homeostasis)学说。他认为,人的意义只能从人际关系中去寻找,离开人与其他人和事的关系,人就变得不可理解。而人与其他人和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那个人对别人及事物的情感卷入的强度,因此,根据这种情感卷入的强度可以将自我分成三个层次:深层、中层和浅层。

自我深层可以叫做亲密层,至每一个人感到最亲密的那一部分外在的世界。作为自我深层所依托的对象,个人对他有最强烈的感情,可以无话不谈,无需任何戒备,也不用担心会遭到拒绝、厌恶和鄙视,可以从他那儿得到安慰、同情和支持而绝无丢脸之虞。总之,他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个人和他是互相充分理解的。个人对深层的需要就如同他对食物、水和空气的需要一样重要。如果一个人的深层的得不到这种人作为依托,个人就会用神、物或一定的观念代替,并对这些事物倾注感情。自我深层的所依托的对象若突然丧失,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创伤,使个人感到无所适从,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症状。

自我中层可以叫做角色层或支持层,它以角色关系为特征。与自我深层里的强烈的情感关系相比较,自我中层里的角色关系更重要更普遍。位于中层的人、观念和事物对个人很有用,但并没有依恋感情,因为同一角色完全可以由不同的别人扮演。例如:教师必须有学生,老板必须有雇员,领导必须有下属,商人必须有顾客,但是无需某一特定的人作为角色关系人。 自我浅层也可以叫做工具层。该层的个人关系是可有可无的、偶然的、短暂的,例如,火车上的邂逅,舞场里的舞伴,交往中的逢场作戏。

二、自我三层与心理健康

北京医科大学教授许又新将自我三层理论与神经症和心理治疗联系,论述了自我三层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关系,对我们很有启发。以下分别从神经症和类分裂人格这两种心理疾病阐释这一关系。

神经症的特征是:对一切东西都赋予了过多感情,结果导致深层空虚,中层拥挤。

神经症患者具有丰富的情欲资源,所以他们对一切人与事都赋予过分的情感成分,这样反而使他们不能与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建立超越角色和利害关系的感情关系。他们想建立这种关系却做不到,就像一大群人挤公共汽车的情景,所有人都拼命挤,个个争先恐后后,结果将车门堵死,尽管车子里面很空,但却谁也上不了车。其结果必然是,深层空虚、中层拥挤并伴有强烈的冲突,这种冲突部分地是自我中层角色关系与情感关系的冲突。

对这些人的治疗,可以采取疏导治疗,帮助病人把自我中层的内容疏散到自我前曾去。如果病人真能够做到把自我中层的人和事淡化,看作只不过是工具而已,他们也就不会那么认真,心里的冲突也会得到缓解。日常生活中劝人想开一些,看透一些,实际上也就是达到这一疏散的目的。

类分裂人格的自我处于孤立状态,他们的自我深层也是不充实的。与神经症相反,类分裂的人格的情欲资源是贫乏的,他们的动力不足,因此,他们可以安于孤立状态,并不做什么努力与奋斗。他们消极逃避,玩世不恭,不修边幅,举止怪异,实际上是把属于社会规范的东西大多当作工具罢了。

心理健康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特征,就在于能够分清亲疏远近,将他们分别纳入自我的三个不同层次,既不混淆,也不颠倒,各就各位,否则,心理冲突就在所难免。

三、内在资源与自我三层

自我三层理论的缺陷:没有分清内在资源与外在资源的关系。它仅仅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规定自我,其实这只是一种外在资源。同样是自我三层混乱,但在内在资源不同时,将会有本质上不同的表现。由于自我的浅、中、深三层的这种混乱关系,以及内在资源对外在资源的压迫,最终必然导致自我的崩溃。

如何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印象整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当成他人的事,当他人评价自己“很小气,很自私”时,我我们常常很生气,认为他人是在污蔑自己。殊不知,他人的评价常常来源于你自己。因为社会认知是一个认知者与被认知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人对人的认知与人对自然的认知的不同在于:前者有反作用,后者无反作用。所以社会印象的形成也具有互动性质。被认知者在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选择来影响和改变他人对我们的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有意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叫印象整饰。

格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主动的控制与管理,通过别人的设计给别人一个好印象。成功的印象整饰可以用来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成功的印象整饰还能够调节与润滑人际关系,随着人际、群际、区际乃至国际间的交往的日益普遍,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印象整饰的技巧来赢得他人或他国的好感、给予他人或他国一定程度和规格的礼遇都是极为常见的事。

当然,印象整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由于印象整饰直接涉及对他人印象的控制,因此,既有人运用这一手段虚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真实身份,也有人利用相应的技巧为自己谋利。因此,过分追求印象整饰,不仅将导致人的虚伪和欺骗,更重要的是丧失了自我。正所谓,本来追求的“立异以为高”,但却“久假而不归”。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重视印象整饰的民族,是一个重礼多礼的民族,脸面观念很重,但是如果过分重视脸面,缺乏主体性,不重视自我,这对心理健康的危害极大。一个人不要脸是无赖,“太要脸”也不健康。

三、健康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原则

(二)真诚原则

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以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交往关系巩固和发展。

(三)宽容原则

宽容原则表现为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以德报怨。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人和事,要学会宽容,学会克制和忍耐。

(四)互利原则

互利是指交往双方在满足对方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的同时,又得到对方的报答,双方的交往关系因此能继续发展。如果一方只索取,不给予,交往就会中断。

(五)谦逊原则

谦逊是一种美德。谦虚好学者,人们总是乐于与之交往;反之。狂妄自负、目中无人者,人们往往避而远之。

(六)理解原则

“金玉易得,知己难寻”。所谓知己,即是能够理解和关心自己的人。相互理解是人际沟通、促进交往的条件。

(七)诚信原则

人际交往中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说假话,说到就要做到。既要相信对方,也要让对方能够相信自己。

第一节 爱情是什么?

一、 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都是有关爱情的。人们渴望爱情,甚至为它生,

为它死。

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其特点是:

1、相异性 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

2、成熟性 爱情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3、高级性

爱情是一种高级体验,不是低级情绪

4、生理性 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5、利他性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

通过古今中外名人对爱情的描述,可以看出真正的爱情具有三个特点:

1、爱需要彼此的理解、关心、宽容、拥有共同的志趣;

2、爱情是催人上进的;

3、爱情是需要不断追求和培养的,不是一旦拥有就永远拥有。

二、爱情三角理论与爱情类型

(一)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是由斯腾伯格(R.Sternberg,1986)提出的。他认为所有的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

◇ 亲密:是指彼此依附亲近的感觉,包括爱慕和希望照顾爱人,通过自我揭露,沟通内心感受和提供情绪上、物质上的支持来达成。亲密是爱情的情感成分。

◇ 激情:是指在爱情关系中带来强烈情绪体验的驱动力。其中外表吸引和性吸引可能是最显著的,也包括需要得到关爱和照顾、需要满足自尊、需要控制等。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

◇ 承诺:是指与对方相守的意愿及决定,短期来说是指去爱某个人的决定,长期来说则是指维持爱情所做的持久性承诺。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是最理性的成分。

这三个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形,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具体关系如图8-1所示。

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如图所示,斯腾伯格根据这三种要素各自存在与否,区分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爱:

1、喜欢:只包括亲密。如友情。

2、迷恋:只包括激情。譬如在少年男女的初恋中经常能看到这种爱。

3、空洞的爱:只有承诺却没有激情和亲密,就像在那种乏味却持久的婚姻中看到的那样。

4、浪漫的爱:激情和亲密,却没有责任。

5、同伴式的爱:有亲密和承诺,却没有激情,譬如在长久的婚姻中见到的爱。

6、荒唐的爱:激情和承诺。如一见钟情的爱。

7、完美的爱:是爱情的最高体验,包含了亲密、激情和承诺。

(二)爱情类型

加拿大社会学者约翰.李(J.A.Lee)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不同的爱情类型:

1、情欲之爱,也称浪漫之爱。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较容易发生在这种类型当中。情欲之爱者非常注重外表的吸引力,能很快进入爱情。

2、游戏之爱。这种爱情类型的人,从来不会把爱情当作严肃的事情。他们将爱情视为一场游戏,视自己为这场爱情游戏中的高手。

3、友情之爱。这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爱情,恋爱关系从友情慢慢演变而来。相似性在情侣间极为重要。

4、现实之爱。这是十分讲求实际的爱情类型。他们会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选择最符合其条件的人。这些条件包括家世、学历、能力、未来成就等。

5、激情之爱。对情人有强烈的依赖感、占有欲。他们的情绪常处在两极化,总为恋爱对方的喜怒哀乐而牵动着。

6、奉献之爱。这是一种无私的、给予的爱情类型。这种恋爱者视付出爱情为理所当然,永远把对方的快乐、幸福放在自己的前面,希望爱人一切都好而不求回报。

第二节 爱的条件——两性吸引

一、两性吸引

爱情领域的一个最难以解释的现象是,有的人无论受到怎样的追求,无论别人怎么“撮合”,就是爱不上;有的人偶然碰到一起,却能爱得死去活来。到底哪些因素在影响两性间的相互吸引呢?

1、外表魅力

虽然我们都知道不应该以貌取人,但是我们很难避免在外貌基础上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我们更喜欢美丽的人。

一个经典研究中,Elaine Walster和同事组织了一次“电脑舞会”,在当晚大学生的舞伴都是随机分配的。研究者秘密对所有舞会参与者的外貌打分。在舞会结束后,研究者要求学生评价他们对自己舞伴的喜欢程度。结果显示,被实验者打分为吸引力高的人被人喜欢的程度也较高。

相貌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一般有以下推测:

(1)相貌美的人具有美学价值,与他(她)在一起令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

与相貌美的人在一起,会增强自己的价值,受到好的评价。

2、相似性

相似性是指,在年龄、肤色、宗教、民族、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相近的异性,容易相互吸引。

3、互补性

互补性是指一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正好能满足对方的需要,男女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吸引力。

二、爱情的增强

这方面的研究所关心的问题是,到底是哪些因素促进了爱情的产生和增强

1、难得到的人

在一个研究中,实验者安排女助手假装是计算机约会程序安排来回答电话询问的。她对一些人说:非常渴望和任何人约会(一般容易得到);对另一些人说“自己不是愿意见任何人,但是愿意与他约会(有选择的难得到的)。结果,后一种做法使她被男性认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难得到”的作用是有条件的。难度并须限制在一定程度以内,给异性的感觉是“别人难得到,自己却容易得到”。如果难得到变成了“相当难”或“根本不能”,或者自己本身并没有符合异性需要的东西,也不能引发异性的爱慕。

2、冷落与分离

冷落的作用与难得到相近。当一个人受到异性冷落时,会觉得自己的价值量降低,对方的价值量增加,因此更希望得到对方,以此证明或者恢复自己的价值。

冷落的作用也限于一定的范围内,并且需要冷落者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分离是一个时间变量,即恋爱的双方分开一段时间。一般而言,一定时间的分离可以增强具有一定爱情基础的男女之间的关系,却可能使爱情比较薄弱的男女分手。

3、关系的平衡

关系的平衡与社会交换理论相关。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与异性交往时会计算收益和成本,当自认为收益和成本大致相抵时,会认为这种关系是平衡的,产生公平感;反之,则会认为关系是不平衡的,产生不公平感。平衡关系和公平感有利于关系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公平会阻碍关系的进度展。

4、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增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第三节 爱的学习

爱是人类所特有并经后天学习而获得的一种情感体验。爱情是其中最美好、最令人陶醉的一种。两个心灵在某个瞬间碰撞在一起,但这只是漫长历程中动人而又闪光的起点,在生活的激流中经历了种种考验后,我们才能收获爱情的成熟果实。为了收获,我们必须学习和实践爱的知识。

一、自爱

学会爱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爱自己。这种对自己的爱绝非自私自利、顾影自怜、自我中心,而是一种对自己由衷的喜爱、关怀和尊重。当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真正欣赏自己时,他便有了一颗自爱的心。

◇ 自爱包含了不断确认自己的独特性。

◇ 自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真实、奇妙的自我。

◇ 自爱的人还必须认识到一点:只有你才能成为你自己。

一个自爱的人,必会得到他人的爱。一个真正学会自爱的人,才会走出爱的第二步,珍爱他人。

二、珍爱他人

爱需要推己及人。如果你承认自我,欣赏自己的独特性,那么也应该让别人做到这一点;如果你能重视自我的探索,肯定它的价值,那么也要能鼓励别人探索自己;当你体会到你是最佳的自己,就要会接纳别人是他最好的自己;关怀自己,也要懂得关心别人。

◇ 爱要引导我们及我们所爱的人在人格、自我方面的成长。只有当相爱的双方以共同的力量协助对方走向探索自我的漫漫征途,永远沉浸在不断更新改变的自我发现中,他们的爱才能更加充实。

◇ 珍爱他人意味着要创造快乐。恋爱初期总是快乐的,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变长,开始的热情逐渐冷却,生活开始发现对方原来并不完美,相互的不满与指责使日子变得灰心丧气。其实,大家还是原来的自己,快乐与否完全在于双方的争取。快乐或抱怨生气,差别就在于自己的选择。

◇ 珍爱他人意味着学会沟通。相爱容易相处难,再相爱的人在一起,难免都要磕磕碰碰。而理性的沟通是消除矛盾与不满的唯一佳径。它可以使人们之间达成理解或谅解。任性赌气只会使两颗心越来越远。男性和女性在沟通和表达上存在很多差异,应该明白这种差异的存在,切勿使交流陷入语言的陷阱。说话的重点不在于让人听到,而是使人明白。只要你怀有一颗愿意沟通的真诚之心,交流的结果总会使爱延续。

三、了解爱的行为

恋爱中的很多行为和语言的表达往往与真正的想法相反。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就容易错过爱的机会或产生爱的矛盾。 恋爱不仅要真诚,还要懂得对方的心理。恋爱过程中,女性在沟通方面往往比较感性,喜欢让对方猜测自己的心思。女性的表达往往在表达感情或情绪。而男性则偏理性,就事论事,表达更直接,不太注意细节。男性与女生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但只要用心观察、实践、反思,自然能够更加和谐的相处,爱情也会更加甜蜜与持久。

四、失恋心理的调节

1、合理认识与评价

失恋后的一个痛苦却有效的方法是列举出自己心中的有关观念,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非理性的,回忆恋爱中双方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做法,找出导致失恋的真正原因,经验教训是什么以及今后怎么办。

2、行为转移

有意识的安排一些自己喜欢但却一直没时间做的事,例如短程旅游、运动、看小说等等。

3、宽容与重生

要彻底消除失恋的负面影响,还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以及重新面对爱的勇气。只有渐渐学会宽容、谅解、遗忘,并积极的重找真爱,才不会使自己总是生活在过去的阴影当中。

◇ 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还是初步的,虽然开始出现以内部动力为主的特点,但其稳定性和持久性却不够理想。一方面,他们的思想方法开始转向内部归因为主,另一方面,他们又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与形象。

◇ 意识到自己并且开始较稳定而持久的控制自己,是高中生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高中生更多的要关心和思考自己的前途、理想的问题,但在主观的我和社会的我之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这就促进了高中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

高中生认识自我和控制自我的途径有三:一是以他人为镜调节自己;而是以自己活动的结果为镜调节自己;三是通过对自己内部世界的分析、内省认识并调节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