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造伞

鲁班造伞的故事

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

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好啦 好啦 他高兴地喊起来 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 又很轻巧

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 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 用“△”画出鲁班造伞时的动词。

3. 找到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用“ ”画出来,这句话是把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

4. 找出表示鲁班造出“羊皮伞”时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你还能再写出与它相近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填一填,再按照这个顺序讲故事。

很久以前,鲁班为大家建了许多__________,大家可以____________。但是,鲁班想继续改进,把亭子做得更__________。一天,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了启发。回家后,他用________劈成细条,扎成_________,又把________蒙在架子上。鲁班造的_____,既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

答案:1.“ , ! ” , “ , 。 ” 2.找 劈 照 扎 剪 蒙

3. 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太阳 大火轮 4.高兴 喜悦 开心 兴奋 5.亭子 在亭子下躲雨或乘凉 更小更轻 许多小孩子头顶荷叶在荷塘边玩 竹子 架子 羊皮 伞 既能挡雨遮太阳 又很轻巧

孔子读《易经》

有一天,孔子得到一部叫《易经》的古书。古时候的书,可比不上我们现在

用的课本,白纸黑字,几十万字排在一本书上,读起来十分方便。那时还没发明纸,字都刻在竹片上,称为简。一部《易经》( )有几十斤重,( )上面的许多文字在当时已经不再使用了,因此十分难懂。孔子一得到这部书,高兴得像捡了宝贝似的,立刻把这沉重的《易经》抱回家,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

读一遍不懂,他就读第二遍,第二遍还不懂,再读第三遍,第四遍??就这

样,孔子把整部《易经》翻过来倒过去,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串在竹简上的牛皮带子都给麻断了。他不得不重新串上新带子,继续研究。不久,新带子又断了,于是又换上新的,最后,换了三次带子后,孔子终于把这部书读通了、理解了。于是他就把《易经》推荐给别人,并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下面哪个概括得准确,在括号里画“√”。

(1)孔子很爱读书。( )

(2)孔子得到了一本叫《易经》的书,他勤奋刻苦地钻研,终于读懂了这本书。( )

(3)孔子得到了一本书,非常高兴,就认真地读起来。( )

3.孔子是怎样读《易经》的,用“ ”画下来。

4.从孔子读《易经》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5.语文实践活动。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曾说过很多名言警句流传千古,请你写一写,再想一想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 不但??而且?? 2.(2) 3. 孔子一得到这部书,高兴得像捡了宝贝似的,立刻把这沉重的《易经》抱回家,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

读一遍不懂,他就读第二遍,第二遍还不懂,再读第三遍,第四遍??就这样,孔子把整部《易经》翻过来倒过去,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串在竹简上的牛皮带子都给麻断了。他不得不重新串上新带子,继续研究。不久,新带子又断了,于是又换上新的,最后,换了三次带子后,孔子终于把这部书读通了、理解了。 4.提示: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习孔子的逐字逐句地读,知道读懂为止,千万不能马马虎虎地读,一知半解地读。 5.提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要经常温习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才能从中发现新的知识,为现在所用,并使自身的学识得到提高。学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篇:《鲁班造伞》教学设计之二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之二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鲁、肤、既、遮、傅、轮、脉、劈、拢”9个生字,并能组词。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生写8个字,认识“匚”部。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伞的挂图

每个同学家里都有伞,你们知道伞是谁发明的?怎样发明伞的,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鲁班造伞》。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会认字卡片认读。

(1)借助生字表认读,读准字音。

翘舌音:遮

边音:鲁、轮、拢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组词互相交流。 鲁班是谁,他又是(鲁班)

半包围结构:遮

上下结构:鲁、劈

左右结构:肤、既、傅、轮、脉、拢

形近字比较:既—即 论—轮 脉—泳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出示会写字卡片。

(1)齐读,抽读。

(2)用前面的方法,记忆,识字,组词。

(3)认真观察字形。

(4)指导写字。

①重点指导“遮”、“傅”、“劈”的书写

②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课文(要读正确)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怎么发明了伞。

2、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伞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之二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木匠的先祖)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如锯子??)

2、默读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鲁班想干什么?

(2)盖亭子好吗?

(3)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4)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伞的念头。

3、鲁班最后是怎么造出伞的?请读4、5自然段。

(1)鲁班在默默地想办法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 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用“先??再??最后??”将造伞经过说一说。

①小组说,派代表全班说。

②指名补充,纠正。

③最后师小结。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四、作业

1、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4、鲁班造伞

下雨→盖亭子 荷叶→伞→能开能合(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