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笑,刘邦的哭

项羽的“笑”和刘邦的“哭”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面对刘邦的围追堵截是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刘邦安葬项羽后则是“泣之而去”。自古以来就是成王败寇,缘何项羽在穷途末路时会大笑,而刘邦在安葬项羽后却哭呢?

一、项羽的笑

1.苦涩的笑。

乌江绵绵,承载了多少项羽儿时的记忆?遥想当年,和一群江东子弟在乌江边玩石子时,他们都直呼他“老大”,而他也当之无愧。稍长,他就有了成就霸业的梦想。他生于乱世,再加上他的贵族出身和神勇过人,很快他就借群雄反秦之势,率领各路诸侯迅速扫荡了秦在各地的统治,稳稳当当地做了王。当初的豪言壮语,当初的凌云壮志——“彼可取而代之”,如今仍然萦绕在他耳畔。然而,此时他听到的最分明的却是从四面传来的楚歌。曾经骁勇善战的他,曾经打过无数胜仗的他,如今竟然从一马当先的胜者变成被追击的败将,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能体会到。于是,他不由感叹命运不济:“早知天意如此,当初又何必率江东子弟来送死?”至此,面对渡江的船,面对好心的船夫,他满腹的苦闷与无奈便迅速涌遍全身,并最终化作狂放的苦笑凝结在了脸上。

2.倔强的笑。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在紧要关头的一笑,是从容的一笑,笑得很倔强,笑得很可爱。面对身后汹涌而来的追兵,他自知大势已去,形势已经不可挽回,一如王安石所写——“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于是,面对船夫的好意,面对甚至可以扭转战局的绝佳机会,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因为他明白纵然江东子弟可怜他让他做王,他也无颜再见江东的父老。这就是项羽——一个出身贵族的项羽,一个倔强的项羽,一个视自尊于万物之上的项羽。如果说在帐中和虞姬互唱诗歌的他是一个脆弱而多情的男子的话,那此时的他分明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人。

总之,从项羽的这一笑中,我们可以读出他特有的英雄气概——一如钱钟书先生所说,项羽是“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

项羽死了,刘邦似乎应该仰天大笑。然而,他却不仅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还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这又是何故呢?

二、刘邦的哭

1.仪式性的哭。

刘邦在项羽自杀身亡后,不仅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还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这样看来,作为葬礼必需的仪式——“哭”自然是少不了的。所以,刘邦的这一“哭”只不过是葬礼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的仪式。

2.作秀性的哭。

我们都知道,刘邦以哭作秀并非仅此一例。汉二年,刘邦一出函谷关,就接受当地一位董姓乡官的建议,为被项羽杀死的义帝举行葬礼,并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三场。刘邦为何要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三场呢?我们只要看看刘邦哭祭义帝之后的一连串行动就可以明白他的用意:第一,向天下诸侯发书宣告项羽诛杀义帝是大逆不道;第二,号召天下诸侯随他讨伐项羽。从此,刘邦就处处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为自己东伐项羽提供理由。由此可见,刘邦哭祭义帝的真正目的其实就是要为自己树立一面正义的旗帜,宣布自己是正义之师。 也有人说,刘邦的这一哭是一种惺惺相惜的哭。因为,尽管刘邦和项羽是生死对头,但他们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朋友。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在刘邦心中,他到底对项羽这个“朋友”有没有一点珍惜之情呢?《史记·汲郑列传》讲述过这样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刘邦称帝后,要求原是项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项羽时一定要称他为“项籍”——不仅不许叫“项

羽”,更不许称“项王”。可是,郑当时的父亲郑君提到项羽时从不称“项籍”——要么是称“项王”,要么是称“项羽”。于是,刘邦就下令将凡是称项羽为“项籍”的原项羽部下都升为大夫,而把坚持称“项羽”或“项王”的郑君赶出了朝堂。我们只要拿这件小事与刘邦在项羽死后为项羽举行隆重葬礼并哭祭项羽一事作对比,就可以看出刘邦哭祭项羽确实很虚伪,完全是在作秀。

3.成功不易的哭。

刘邦的成功的确得来不易:先是先于项羽进入关中并首先进入咸阳,却只能将富丽堂皇的宫殿看管好,并将军队撤退到灞上;之后,项羽听说刘邦在关中称王极为恼怒,便准备兴兵攻打刘邦;鸿门宴上,刘邦虽然将咸阳拱手让给了项羽,但还是险些丢了性命;随后,捡回一条命的刘邦忍气吞声地被项羽封为汉王,并于四月领兵入汉中,用烧毁栈道的办法表示自己无意出兵关中,以此麻痹项羽;后来,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并乘乱重返关中,公开声讨项羽——先攻占彭城,再夺取成皋,并最终在垓下一战中重创楚军,逼项羽自刎于乌江边,结束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想起这一段又一段辛酸的往事,刘邦不禁悲从中来也是人之常情。

 

第二篇:刘邦 项羽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题解】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异常振奋于是写下了有名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本诗气势恢弘,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我们最注意的就是后面四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里毛主席有三个很反常的观点,第一是自古兵家言“穷寇莫追”,从前面的注释我们也明白,可是熟读兵书、用兵如神的军事家毛泽东却要追击穷寇,而且是不遗余力!第二是自古言:“胜则为王败则为寇”,按道理项羽是失败者不能称其王、刘邦是胜利者不能称其寇,但是这里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毛主席这里仍然直称项羽为霸王,却用了穷寇一词代指刘邦及国民党反动派;第三点人们常说“上苍有好生之德”,好像上苍非常重情义,毛主席却说(关键时刻)上天是无情的,人间正道是经由漫长的历史苦难而成就的!从这三个与众不同的反常观点能够看出:毛主席从霸王项羽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极其宝贵的革命经验,对待无信无义的凶恶敌人决不要留情面,即使对方已经是穷寇了一样要坚决消灭,没必要跟他讲名誉讲仁慈;不管什么信仰,人间正义都是在漫长而苦难的岁月中实践磨练。看得出毛主席对霸王是同情的、是惋惜的、是积累其经验的,主体上是站在霸王这边,肯定了其历史功绩,相反用穷寇代指刘邦及国民党反动派,则表示了对他们的蔑视。

《资治通鉴》不录项羽刘邦诗歌为哪般?

项羽学书不成,刘邦不修文学,但两人各有一首诗歌传世。项羽的诗自作自歌于四面楚歌之时,歌中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的诗自作自歌于衣锦还乡之时,歌中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两首诗虽有顺口溜之嫌,却不可不谓鼎鼎有名,其人其歌其事都搬上了戏剧舞台,尤其是“霸王别姬”,成为优秀传统节目。

然而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偏偏只字不提这二人的这两首诗歌。值得注意的是,在述说四面楚歌中的项羽时,也写了“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乘其骏马名骓,率壮士八百余败走。”在述说衣锦还乡的刘邦时,也写了“酒酣,上自为歌,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由是观之,《资治通鉴》作者是认可项羽与刘邦在其时其地都曾“悲歌慷慨”过,并且在写项羽时,提到了他的叫做“骓”的骏马,在写刘邦时,说他是“自为歌”。所以我说司马光等人是明知有此歌而偏偏不录。

为什么偏偏不录?也许以司马光这样的大儒看来,这样的诗歌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可以提骏马“骓”,而不提美人虞姬,似也可作如是观。也许还可以进一步认为,司马光等著《资治通鉴》,以“有资于治道”为取舍,如胡三省后来作序时所说:“温公之意,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所以他们认为与政治关系不大者便都不录。《资治通鉴》中较少录文学作品与学术著作,连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也只字不提。当然,对《吕氏春秋》,儒家中有的人是不赞成或不屑一顾的。

但是,不录项羽、刘邦这两首诗歌,恐怕倒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失算。这是两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特定历史人物自作自唱的诗歌,具有其特殊的历史的意义与价值,对于后来人了解他们的性格,评论他们的得失,乃至研究与他们相关的历史问题,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这两首歌的确是悲歌,唱出了他们各自的悲剧。项羽刚愎自用,多行不义,自取灭亡;刘邦悲叹“安得猛士”,是在诛杀功臣之后,歌罢泣毕,又将萧何下狱,实际上,张良也是他逼走的。这其间,都不乏“有资于治道”的东西在。“有资于治道”,何必更何尝都是摆起一副面孔的东西?

俯仰皆成文章 褒贬自有春秋

——古典诗歌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赏析

一、自唱歌谣,原是异曲同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史记》载,“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有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昔日越万里关山如履平川、斩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项王此刻面对宝马、美人筹莫展,这肝胆欲裂的痛楚悲音传来,“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似乎从这里窥出了真正的项羽。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虽然战胜项羽做了汉朝皇帝,但此前为战胜项羽而联合的盟军们居功自恣,刘邦便采取先封王行赏后各个击破的策略。公元196年准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讨伐,得胜转道故里沛县,召开老朋友、小辈同饮十数日。一日酒酣,刘邦击筑而作此歌“慷慨伤怀,泣数行下”,以此袒露自己踌躇满志中对前途未卜的焦虑。歌曰:在那群雄逐鹿、风起云涌的时代,我刘某人一举登上帝位,现在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夺取天下只是万里长片的第一步,如何巩固刘氏

江山?有没有守江山的人?如果有,他在哪里?与其说此时的刘邦在思慕贤才,倒不如说抒发江山不稳的隐忧更合适些。

《大风歌》与《垓下歌》同体裁,同时代,同工巧,是真正的异曲同工。如果说《垓下歌》是失败者的一阕悲怆之声,那么《大风歌》则无疑是胜利者的一曲伤怀之音。前者是铮铮丈夫的儿女情长,后者是精于谋略的帝王之思。

二、凭吊江亭,微言胜败大义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杜牧《题乌江亭》)

在诗人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得失有天地,俯仰任评说,能忍辱含垢、卷土重来,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项羽,你的负气、斗狠,只能让亲者痛,仇者快。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宋·王安石《乌江亭》)

频繁征战、将士筋疲力尽是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垓下一战难挽颓势。想当初,如日中天的项羽斩宋义、杀子婴、弑义帝、火烧阿房宫、坑秦降卒20万,可谓无信无义。王安石从政治家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项羽失败的教训。在他看来,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垓下一战,而在于项军士衰将疲、人心已去。楚汉战争,在刘邦诈进诈退、联军合围下,项羽只能长途征战、马不停蹄、疲于奔命。这就是战略的失误。毕竟是政治家,看问题的眼光更高一筹。

三、参谒廊庙,评说千古得失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拔山力尽乌江水,今日悠悠空浪花。(唐·灵一《项王庙》)

两军阵前箭断弓折,汉军为杀项羽血溅垓下,项羽盖世之力已尽,在乌江边自刎身死。今天,只有悠悠的江水长流,泛着浪花,似乎在诉说那

悲怆的故事。在诗人眼中,垓人之战,项羽为众将士免遭涂炭,自刎身亡,虽败犹荣,让江水做证,让浪花吟唱,他是一轮争辉的日月,是一条江东巨龙。

乘运应肌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君王自起新丰台,项羽何曾在故乡!(唐·李商隐《题汉祖庙》)

男子汉趁着机遇应以天下为家,怎能眷恋自己的家乡呢?诗歌对比了刘、项的最大不同在于,刘邦在完成统一大业后才回故乡显宗耀祖,而项羽每有战绩便回江东故里。它告诉人们,沉溺、消失那片刻的风光只会招来更大的灾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两首咏史之作都是针对晚唐最高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有感而发。

四、沉吟泽畔,抒发幽思豪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乌江》)

千百年来人们思念着项羽,他宁肯拔剑自刎也不愿渡江苟活。我们就应像他那样,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枭雄。诗人民思古豪情,意借项羽的悲壮惨烈讽刺宋高宗在金兵压境时,漂浮过海、仓皇南逃而致北宋政权倾覆的无耻行径。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玉 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玉鼠。垓人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明·王象春《书项王庙璧》)

刘邦进入函谷关后,与秦地父老约法三章,仿佛带来了一场充沛的甘雨;项羽入关后,一炬大火将阿房宫烧为灰烬。从这点看,刘邦是条龙,项羽是条虎。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都没有听从。项羽曾以烹刘邦父要挟刘邦,刘邦竟置父亲于不顾。从这点看,项羽是条龙,刘邦是只鼠。垓下兵败时,项羽的宠姬与他悲歌泣别;刘邦的庞姬戚夫人也曾因儿子前途在刘邦面前哭泣,刘邦无奈唱楚歌。从这点看,无论是龙是虎都是鼠。

如何评价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楚汉战场中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历来见仁见智。不过,从刘邦、项羽处在人生不同状态下的自我吟唱中,我们看到了风云人物悲情世界。六首咏史诗歌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诗人的各自见地,李商隐、王安石、王象春的隽永哲理的机敏睿智,杜牧、灵一、李清照的人格魅力与冲天豪气,无不是情感的灵动,仪态万方,摇曳多姿,令人玩味、赞叹不已

1说刘邦项羽的

唐朝 章碣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赏析:

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象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可见。“竹帛”是古代写书的材料,这里指书。“帝业虚”是虚写。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致。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崤山、华山等。贾谊《过秦论》:“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说“关河”,便概括一切可以倚恃的地理险阻。秦都咸阳四周虽有这许多关山河川包围着,但仍然锁守不住,所以《过秦论》又说:“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再坚固的“篱笆”也挡不住起义军队的长驱直入。诗以“关河空锁祖龙居”一句总括了整个秦末动乱以至秦朝灭亡的史实,言简意深;并且以形象示现,把“帝业虚”这个抽象的概念写得有情有景,带述带评,很有回味。“祖龙”指秦始皇。这里不用“始皇”而用“祖龙”,决非单纯追求用典,而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项传说: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

过后自作解释说:“祖龙者,人之先也。”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而今江山易主,“祖龙”一词正话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对秦始皇的绝妙讽刺,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诗歌用语韵味。

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未冷”云云是夸张的言辞,旨在突出焚书行为的乖谬,实际上从焚书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前后相隔整整四年时间。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从“竹帛”写起,又以“书”作结,首尾相接如环,显得圆转自然。

议论性的诗歌,既要剖析事理,又要显示意象,委实很不容易。这首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如果说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现,那么,它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