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绍兴县马鞍镇中学 黄耕辉

我向来有这样的想法:报社编辑同我们教师一样,也是蜡烛、人梯、园丁,也是一个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职业,是辛勤耕耘、不求回报、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马鞍镇新围片工作。当时的我养成了一个读报写稿的好习惯。除了向专业性报刊投稿外,还向本市、本县的报社投稿。《绍兴县报》是我的首选。这是因为她是我们绍兴人自己的报纸,对家乡报纸自然有一种亲切感;另外,说实在的,县报是一家县级报纸,投稿的“命中率”较高。所以,我隔三差五地把稿件投寄到县报社,其中有不少变成了铅字。

我喜欢拿发表的文章同原稿作比较,总能发现这样的规律:编辑或多或少要修改。有时改题目,有时改正文,有时正文和标题一同改。改标题的,见报文章的标题更精彩,往往使人眼睛一亮;改正文的,小则改动字词句子,增删段落,大则做“脱胎换骨的大手术”,从头至尾,全面改动。记得19xx年暑假,我回到老家王坛镇塘里村,同村的人知道我在业余时间经常给县报投稿,就向我提供了一条新闻线索,希望当事人的大名能在报纸上“亮亮相”。我当即拜访其中一个当事人,向他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当晚就写成了一篇600字左右的小文,第二天投寄到报社。没几天,文章就上报了。我一看,大吃一惊。不但标题作了修改,变成“久病成良医,采药治老人”,而且正文作了全方位的改动,几乎是重新写了一遍。再看版面上方的具名,是阮晓鹰老师。看着写有自己“大名”的文章,我内心涌起一股对编辑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对她的生花妙笔也敬佩之至。

笔者虽然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但也做过7年语文教师,对修改学生作文的劳心费神深有体会。由于我当时新闻写作知识十分匮乏,写作水平也有限,写作技巧也缺乏,写出来的文章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有时自己感觉也不满意。这就意味着编辑老师修改我的稿件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想借助征文这次机会,借助栏目这个平台,向辛勤工作的编辑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同志,不是教师的老师,县报才能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报纸,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赞美您—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赞美你—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田静,规划发展处的一名普通工程师,94年7月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有机化工工艺专业,同年10月来到化工集团设计室工作。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了,在这20年里,她“爱厂如家、爱岗敬业”;在这20年里,她努力钻研技术,从不停歇;在这20年里,她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做好每项工作;她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很远的事情我们不再说,大家都记得,在20xx年的下半年,公司硫酸钡技改项目开始了,在设计室只有三个人的情况下,设计任务非常艰巨,田静接到任务后,她深感感责任重大,因为,时间要求紧,设计任务重,设计人员又太少,而工艺设计后还要搞设备设计、车间厂房及改造设计、电器电议的设计,若搞不完工艺设计,这些设计都无法进行。为了抓时间、赶进度,保质量,她不知放弃了多少休息日。数不清的计算次数,图纸没玩没了的修改,她从不厌烦。因为她知道:作为一名设计人的责任,每画一笔线就意味着一笔钱。每一个数据都关系着成败,每一条线选择都影响着投资。所以,她深感肩上的责任。

经过她几个月的努力设计圆满完成,没等她喘一口气,硫酸钡项目就进入施工阶段。而她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施工现场,她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个个技术问题。硫酸钡技改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开工,她始终参与着,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奉献着。

正是有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公司才有了今天的坚持,也正是有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公司才会有明天的发展,才会铸造新的辉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