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蘸.着(zhàn) 驱.逐(qū) 蓬蒿.(ɡāo)
B.憔悴.(cùi) 荇藻.(zǎo) 堤.上(dī)
C.折.断(zhé) 荔.枝(lì) 蝼.蚁(lóu)
D.残损.(sǔn) 寂寞.(mò) 掠.过(luè)
2.选词填空。
(1)我 (摸到 触到 感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2)无形的手掌 (掠过 拂过 摸过)无限的江山。
(3)我把全部的力量 (发 用 运)在手掌。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B.手指/沾了血和灰
C.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D.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4.按原文填空。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
(2)这黄河的水 。
(3)只有那辽远的一角 , , ,坚固而蓬勃生春。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我用残损的手掌》后,某班举行了一个以“积累爱国名言,学写诗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名言积累】诗人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动着同学们,他们纷纷搜集爱国名言,请你写出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写诗歌】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如“思念”“悲伤”“欢欣”等),将之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至“手掌沾了阴暗”,回答6~9题。
6.“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中“这一角”“那一角”分别指哪个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江南的水田??现在只有蓬蒿”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人写自己的家乡,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他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选文部分描写的对象很多,却并不让人觉得杂乱,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文品析
(一)(2013·恩施中考)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新 月
沙 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10.“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联系第三节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歌词,回答12~14题。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2.歌词中的“我”指的是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能否换成“刻”?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歌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练笔
15.【写法借鉴】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一种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A项,“蒿”应读hāo;B项,“悴”应读cuì;D项,“掠”应读lüè。
2.答案:(1)触到 (2)掠过 (3)运
3.【解析】选B。A项,正确的划分节奏是“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C项,正确的划分节奏是“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D项,正确的划分节奏是“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4.答案:(1)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3)依然完整 温暖 明朗
5. (1)答案(示例):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答案(示例):晴朗的天空,拖着蓝色裙摆,优雅、宁静。一阵清风拂过,吹起涟漪无限。即刻就消失,什么也没留下,留下的只是淡淡的苦涩。
6.答案:“这一角”是指已经沦陷的地区;“那一角”是指国民党统治区。
7.【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从“当年”“现在”入手判断所用的修辞手法。扣住“突出??特点”回答其作用。
答案:对比。突出江南大地的破败。
8.【解析】答题时,注意找准描写家乡春天景象的句子,从中概括。感官的角度指的是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答案:作者写到了家乡春天的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9.【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做此题要注意文章的线索。全诗以手掌感受贯串始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
答案:虽然写了很多对象,但都统一在“手掌感受”这一线索之中,故不觉杂乱。
10.【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巧。第一问可联系“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回答。第二问注意从这句诗与下文的关系上思考作答。
答案:运用比喻,诗人抓住“新月”与“小船”外形上“弯弯”这一共同特征,将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引子,后面内容都围绕这两句诗展开(或引出诗歌后面内容)。
11.【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诗歌第二节所写的具体事物“花香”“夜暖”“春天”即是意象。从描写的事物和“故乡”一词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的赞美和思念。
答案:花香、夜暖、春天。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12.答案:久居海外或生在海外的华人。
13.【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品析能力。回答时先明确表态,再阐述理由。要从“烙”与“刻”的含义入手,通过比较阐明理由。
答案:不能。因为“烙”是用火烫的方法留下印记,这印记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灭,比“刻”程度深得多,更能表现“我”的爱国之情。
14.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思念之情。
15.答案(示例):梅花的美的确与众不同。它的美,比起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清秀的荷花,别有一番风味。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当人们走出门外,看到这傲立于风雪之中的梅花,谁能不为它倾倒?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
人教九下2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训练
达标训练
1、《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我国现代诗人 的诗作。诗句“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中, “广大的土地”象征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灰jìn( ) 河堤( ) 憔悴( ) 蓬 hāo( ) 荇( )藻
3、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1)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2)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4、找出诗中押韵的字,简要归纳本诗押韵的特点。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节选诗句,回答问题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1、诗中写自己的家乡,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是怎样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诗人如同身临其境的?
2、哪几句诗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作者在选取形象和选用词语上有什么特点?
3、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诗人往往把自己抽象的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其具有可感性。请借鉴这种写法,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米
金黄的稻米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塑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从这首诗的内容看,该诗所写的时间是 诗歌中的“而你们,站在那儿”一句中“你们”所指的是 。
2、诗歌中,诗人由金黄的稻米想到了 、 。
3、简要评析诗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中“皱”与“美丽”的含义。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米”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米”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米”“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来写收获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米”。
达标训练
1、戴望舒 祖国 2、烬 dī cuì 蒿 xìng 3、(1)“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暗示敌占区人民的苦闷忧伤。(2)这里以“太阳”和“春”喻解放区,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坚信她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4、例如从第5行开始,押韵的字依次是“乡—幛—芳—凉”“骨—出”“草—蒿”“悴—水”“山—暗”“抚—乳”“掌—望”“活—国”。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能力提高
1、 作者写到了家乡春天的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
2、写解放区的景象的句子是“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婴孩手中乳。”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 “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选用的美好、富有生机的景象,选用词语多为积极的、暖色调的,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
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写沦陷区的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写解放区的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从形成明显的对比。
从选取的形象上说,写沦陷区,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一片凄凉景象。写解放区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反映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的景象,前后再次形成对比。
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更好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爱和恨
4、提示:只要是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即可,写成诗或散文均克。
开发探究
1、秋天还魂 金黄的稻米 2、疲倦的母亲 逝去的历史 3、这里将“美丽”与“皱”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的意思。4D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即将过去,我作为一名厨房的工作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在此将本期工作作以下总结:一、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
1.专业思想。cb学是hg的新专业,也是却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对我们所学的专业有了基础的认识,能很好…
谈判总结上周二,我们根据本学期所学商务谈判课程,模拟了一场商务谈判。我方(代表Dell电脑销售方)与买方(北京工业大学校园采购部)…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
商务谈判总结题目:家乐福采购温州电动车模拟谈判(D1)采购数量:1万辆谈判背景:家乐福公司要向温州某电动车生产企业采购1万辆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