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福祸经:福与祸的控制

佛教福祸经:福与祸的控制

×祸的产生:当一个人命运即将出现灾祸时,其信号就是有人承自然天命来想法设法地欺害自己。这个时候,如自己能控制自己,不报仇、不心生气恨、逆来顺受、欢喜敬顺、勤劳利人、不争不逆、不吵不害、一点坏事都不做、任何好事都要做,人虽想害自己,但没有理由把柄。自己虽受点委屈,不但没有实质灾难上身,还会保住已得之福气,过一个富安的生活;相反,为自己尊严、清白、富贵而争吵、不劳、抗逆、使坏反制,人便会抓住自己不好的理由把柄而使坏。这样的话,自己真的被害了,不单不会保住自己的尊严清白高贵,连自己已得的富安都没了,眼睁睁地被逼进贫贱困苦的生活境界。其实外界所有欺害我们自己的人就是自己的天命、主宰、领导、长上,在自己有错恶坏之言行意后,他们来教育惩戒我们自己,自己面对他们的斥责惩戒欺害,虚心接受改正行好就是了,外界之人就会满意高兴,饶恕我们之罪,免除或减轻惩罚之灾难,损失点面子职位等的表面虚利虚荣,不会实质加罪使祸。否则,不虚心接受、思错想正、断恶行善,心生恨气,断善增恶,抗逆反害,只能激怒当事人,加大社会对我们自己的惩罚灾祸,让我们受实质危害-剥夺衣食住健康,使饥寒穷困、身体伤残。这是符合社会情理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佛说,报仇是与得祸永远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一对固定伴侣,只不过报仇走在前面,得祸跟在后面而已。得祸是人的以前恶行之结果,是所作所得,要灭祸还得先断恶。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对错,只有因果。受诽谤不公乃是自己前行之报应。对具体事情,如能解释、能化解人之怨恨生气,是好事,当做。若人不想不高兴听解释,自己当逆来顺受、思恶断恶、思善做善,这样才会减祸保福。争吵抗逆反制告状只能得祸加灾,哪会得福、解除灾祸?更让人害怕哀痛哭泣的

是:处在争斗受欺受罚之中的人,不知自己的贫穷、困苦正在变大加强,还自认为自己正确、富有、高贵、正义、胆大、无畏、有人帮、有神助,所行理所当然,是正当之事。从而不断地为自己保持恶坏言行意辩护,还在努力地做一切恶事、断绝做所有善事。这种人将得饥寒,变成乞丏,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有转机。富贵康健对他来说,将是非常远去的事情;贫贱困病,将是难以弃离的根植在他们身心中的东西。

+福的产生:当一个人命运即将出现幸福时,其信号就是有人承自然天命来想法设法地利乐自己。这个时候,自己便会本能地欢喜敬顺利乐他人,不但一点坏事不想做,还会任何好事都会积极地做,使人不断增加满意喜欢而给好,自己也不断地得福灭祸。当然这是人的本能反应,能非常容易舒适满意地做到。佛陀指出,人的福乃前行做善之结果,非无缘无因。

 

第二篇:佛经揭示的生活福祸规律之核心

佛经揭示的生活福祸规律之核心

作恶的人,从行恶那一刻起,就能感觉到多种恶斗灾难威胁朝向自己开始攻击;及至后来,作于人的恶又被人作于自己,这个必然的报应才会终止了自己做那恶行的自然社会反应。当然,这个恶报更会使自己觉得苦上加苦;做善的人,从行善那一刻起,就能感觉到多种和睦幸福帮助开始朝自己走来,及至后来,作于人的善又被人作于自己,这个必然的报应才终止了自己所做之善的社会反应。当然,这个善报更会使自己觉得乐上加乐。

人若不能尽早断绝非法欲望和怀恨,在它们的驱动下,如再不主动避开行恶的外界条件---人或事,一旦遇到行恶发泄的外界条件,就会作恶。然而,人一做恶事害人,事后自己的心理即刻就会发生变化。自己的言行意表情等等都向外界发出自己做了恶的信号,招来他人他物祸害自己。如:人们欺负自己,老鼠毒蛇乌鸦等不祥动物就会来到自己的身边。甚至空气、水、火等矿物也会作恶害自己,如:旋风四起、水管渗漏、炉子着火等等。这些天灾人祸随自身所作之恶的大小而改变大小,小恶引起小挫折,大恶就会使人失去生活的来源,贫贱流浪困苦不堪,不但自己得祸,子女还会连带遭殃。自己作恶之后,开始招来种种危害,直到有人给自己做出同样的恶事,自己的此恶之社会报应才会结束。若个人忍恶不报仇不再作恶,自己遭受的危害及恶报就会停止,否则,一旦自己报仇造新恶,新一个危害及恶报的程序又会开始实行。所以,人要容人之恶,遇人害自己,礼貌讲理不害人地阻止减弱就可,千万不可报仇作恶,这才是断祸生福的规律。与作恶相反, 人若能尽早断绝非法欲望和怀恨,并能主动避开行恶的外界条件---人事,并能认识到做慈善或工作定能给自己带来财名位等好生活,自己就会努力工作或做慈善。人一做本业或慈善助人,事后心理即刻就会变化,自己的言行意表情等等都向外界发出自己做了正事或慈善的信号,并会立即招来他人他物利益自己。如:人们敬佩帮助自己,喜鹊等吉祥动物就会来到自己的身边,甚至空气、水、火等矿物也会作善利益自己,如:风和日丽、水清香甜、炉火安全等等。这些人间吉祥随自身所作之正善的大小而改变大小,小善引起小顺利,大善就会使人的生活节节上升,风光得不一般。自己工作或慈善之后,开始招来种种名利,直到有人给自己做出同样的慈善,此善的社会反应才会结束。若人富而不失正善,不断地作慈善,得利就不会停止。否则,一旦恶趣兴起,开始行恶,下一危害及恶报的程序又会开始实行。所以,富人要防止骄傲失正善的富人之恶习,才能永葆富贵平安健康的好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