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写景作文点评

春天的校园

汲水乡竹恺店小学四年级学生付春笑

辅导教师 李静

轻风微微地吹拂着校园,阳光柔柔地照耀着校园,冬去春来,天空的大幕上,春踏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校园。 校园里顿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也破土而出,给校园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仔细看,它们嫩嫩的、毛茸茸的,十分喜人!光秃秃的树上也吐出了新枝嫩芽。那嫩芽,就像一个个绿色的珍珠,翠亮翠亮的。柳树垂下那柔软如丝的柳条,在春风中轻轻地摇动,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几只春燕自由自在地从校园上空飞过,一群小鸟儿在树丛中唧唧喳喳地叫着,像似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坛里,各种花儿纷纷开放,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散发出阵阵清香。

春意盎然的校园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辛勤的园丁——老师们,在精心地备课,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们这些花朵。同学们正抓紧这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有的同学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写作;有的同学站在窗前,凝视天空,对着那美丽的朝霞在幻想;有的在高声朗读,校园里一片琅琅的读书声。课间休息,同学们尽情欣赏着满园生机勃勃的春色。

下课铃响了,我们这些天真可爱活泼的孩子们全都从教室里飞了出来,随着“广播操”的音乐声,我们快乐地放松我们的身体。树儿、花儿、草儿们一看,全都乐了,有的还笑弯了腰。鸟儿们听见了歌声也都飞来看热闹,它们学着动作,边唱边跳,我们也跳得更欢了。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我要在这美好的早晨里发奋学习。我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春色中,仿佛变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中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正快乐地、健康地成长,使自己早日成为一个栋梁之材,把祖国的春天装点得更加美丽、可爱。 【点评】:小作者把春天里的万物生长与自己的学习成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谓触景生情、借景言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别有新意。文章不长,值得一读。 这虽然是一篇描写春天校园景色的文章,小作者抓住了春天校园特有的景色,既圆满地完成了“校园春色”这一习作,又触景生情。这篇习作的成功之一在于正确贴切地使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又如文章中,小作者把春比作“春姑娘”,将“柳条”比作“人的手”。成功之二在于,小作者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他从“春意盎然”的校园联想到“辛勤的园丁——老师们”,又联想到老师们“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们这些花朵”,小作者在习作时没有停留在景的描写上,而是借题发挥赞美了辛勤的园丁——老师们,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第二篇:24作文评讲【教师版】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任时曾经被媒体问到:“中国的电视机已经出口到英国了,你是否感到危机?”撒切尔夫人一笑,回答道:“等到中国的节目也输出到英国的时候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也是一个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不能说它是一个强国。她们所说的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有稳定性、持久性的思想。

在撒切尔夫人和希拉里看来,中国在没有输出电视节目或者是背后的价值观之前,中国是不足以为惧的。如果推而广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人,在没有能力输出价值观以前,不能算真正的“强国”“强市”和“强人”。

请仔细阅读材料,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她们的观点。写议论文的话,你可以就国家或城市立论,也可以就个人立论;也可以写记叙文。只要把你的想法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要求: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少于800字。

【 对作文试题初读 】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也有人称之为“新材料作文”“命意作文”),作文试题由三段文字组成。

第一段文字是材料的叙述。叙述两个政治女强人有关“中国是否为强国”“怎样的国家算强国”两个问题的理解。

第二段文字是对材料的分析,解读了两个政治女强人的“话外之音”——“强国”的评价标准。并将两个政治女强人评价“强国”的标准拓展至评价一个城市和一个人,是对作文立意方向的一个引导。

第三段文字是谈写作要求。

1、立意方向:可同意,不同意,部分同意或部分不同意。

2、文体限定:议论文、记叙文均可。

3、切入角度:或国家或城市或个人。

4、行文要求:自拟标题,不偏离材料含意,800字以上。

【作文材料的细读】

其一、揣摩“电视机”“电视节目”“输出”的言外之意

24作文评讲教师版

其二、理解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的含意

关键词一:“危机、俱、强国(市、人)”即强国(市、人)的标准(4处)

轻硬实力——物质的、外在的、经济上的、表层的

重软实力——价值观上的、文化的、内在的、精神层面的。

相关素材:

①“硬实力和软实力皆至关重要,但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影响力。”——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

②国家的几个层次:三流的国家输出产品,二流的国家输出技术,一流的国家输出价值观

关键词二:“价值观”(4处)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认识及评价标准,是处理价值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通俗地讲,即稳定性、持久性的思想。包括文化风尚、政治生态、国民审美判断等。

关键词三:输出”(3处)

有影响力、值得学习推崇、获得大众认可。

【审题立意角度】

对材料的核心问题进行追问

追问方向一(正向、肯定):

同意两个政治女强人的观点,以能否输出价值观作为判断是否为强国(市、人)的标准。

从“是不是”的角度立意:

1、价值观:一个国家(城市、人)的软实力;

价值观:国家之间(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文化纽带;

价值观:兴国(强市、立人)之魂。

2、做输出价值观的国家(城市、人)。

3、输出价值观:中国的强国梦。

……

从“为什么”的角度立意:

4、输出价值观,国家(城市、个人)生活品质的一张名片;

5、输出价值观,国家(城市、个人)才能获得尊重(拥有自信力)。

6、输出价值观,国家(城市、个人)才能体验文化多样性。

7、输出价值观,国家(城市、个人)才有稳定性、持久性文化(身份)认同。

……

从“我们做得怎么样”的角度立意:

8、输出价值观,我们任重道远。

价值观扭曲,不少国民(市民、中国人)的流行病。如,社会信任度下降、戏弄经典、社会冷漠、信仰缺失、算命(信教)之风兴盛、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淡化、道德失范。

事例:如,在对待节日文化的态度上,90%的青年表示会庆祝圣诞节和情人节;57.1%的人认为中国传统节日都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60.7%的女性则认为西方的节日轻松自在,而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得累;我们将自己传统的根文化主动的放弃了近百年之久。

再如,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

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 。 ——摘自《人民日报》社评

9、中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失衡:价值观多元的时代。……

从“怎么办”的角度立意:

10、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诚信、友善等。

11、坚守、积极践行国家(城市、个人)核心价值观。

12、“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与世界分享的价值观。

13、输出具有国家(城市、个人)个性魅力的价值观,发出自己的声音。

14、珍重中国传统文化,重塑国家(城市、个人)核心价值体系。

……

追问方向二(反向、否定):

不同意两个政治女强人的观点,不能一味以能否输出价值观作为判断是否为强国(市、人)的标准。

15、输出价值观:西方强权的文化冷暴力。

16、傲慢与偏见:西方人看中国价值观的有色眼光。

虽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决定文化思想的传播和辐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在先,思想文化滞后,但是,历史发展速度与趋势常常超出设想,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中国的双重强大会很快到来。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思想各自有相对独立性,即使中国不输出电视机,中国文化也会辐射世界,因为中国文化曾经并且正在辐射世界,同时,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已经出现一些问题或痼疾。

17、中国:输出价值观的泱泱大国

说中国没有输出价值观,这不是污蔑,就是无知。早在民国时期,中国一流的学者如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就已指出:儒家的“仁”包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消极自由”和“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积极自由”两个层面;同时,“仁”不仅是一种政治自由的诉求,更是一种心性自由的境界。也就是说,“仁”是一个涵盖西方“自由”而又超越西方“自由”的价值观。

法国汉学家夏尔·勒布朗和雷米·马蒂厄也看到了这一点。它们在新近出版的《儒家》一书中说:“仁”比单纯的“人权”或“诚实”包含着更加深刻的内容。事实上,儒家的天下观念、大同理想、君子人格、和谐理念等都是超越了时空限制和民族界限的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中国不能将这些弥足珍贵的价值藏而不露和秘而不宣,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奉献出来 ,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分享。

追问方向三(多维、辩证):

18、既“输出”又“输入”:强国(强市、个人发展)之路。

多元的价值观才会有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各民族国家坚持自己的文化思想体系的独立和完整,同时注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19、不以是否输出价值观论强弱: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20、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国家(城市、个人)的价值观。

(1)价值观是否值输出,需要时间的检验;(2)值得输出的价值观应给人以幸福、满足、欣悦与尊严;(3)值得输出的价值观既独树一帜,又具有包容性,能取长补短,互利互补。 (4)值得输出的价值观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与抗逆抗压的能力,能与时俱进,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自强不息。

……

学生作文中比较好的立意角度选录——

1、企业老板,善于向员工输出价值观,可让企业更好地经营

2、思想可以强国

3、中国梦下应有“软实力”

4、价值观不是“强者”的帽子

5、输出正确价值观,才是强国

6、文化是立国之本

7、软实力筑就真正的强大

8、一个真正的强国,应当是一个用思想武装自己的民族,一个有自我文化的国家

9、摒弃“中国式”输出,要输出中国的精神

10、焚书坑儒 所为何故?

11、真正的强国不是征服,而是世界文化和谐发展

12、中国梦,让世界心动,中国人在圆梦的路上,这个世界,你做好了接中国梦的准备了吗?

13、思想强才是真正强

14、输出价值观,让我们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让民族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让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15、强国必立其思想

16、让思想站在行动的肩头,引领你前进,你才能变得更强大

17、强国必须强思想

18、价值观输出与否并不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强大

19、思想若不富其深刻,何以铭刻于历史之上

20、头顶着坚定的中国梦,怀揣着中国式价值观,毅然前行

21、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喊出自己的独特声音,让世界倾听,让世界着迷,让世界震惊

22、华夏思想,以柔克刚:软而不弱,柔而不颓

拟题选摘

第一类:可能从正向、肯定的角度追问——

题目彰显观点:

强国必树其魂 无形的“中国制造” 文化是一国之魂 做一个会“输出”的人 价值观成就“强人” 软实力背后有硬底气 “中国制造”的欣喜与无奈

精神强大才会强大 要做能输出价值观的强者 国因文化而强

价值观:强者的必备因素 文化力与文化输出 价值观的输出令人畏惧 让软实力引领未来 做一个会“输出”的人 价值观成就强国 自强之路须以文化为基 思想成就伟人

中国的根不能丢 软实力也是硬支撑 无思想,何以立

第一类:可能从正向、肯定的角度追问——

题目生动形象:

播撒思想之花 做思想的巨人 装上思想的翅膀飞翔 迸发思想的甘泉 让思想迸发光芒

我思故我在 绽放思想之花 播洒思想之花 思想之光照亮前方 点亮思想之灯

让“软实力”硬起来 软实力的硬度

第一类:可能从正向、肯定的角度追问——

题目让人过目难忘:

如果我是奥巴马 中国梦,文化梦 “智”造思想强国 墙里开花还需墙外飘香

让思想走出去 价值观决定人的高度 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授鱼?授渔?

开在强者身边的价值观之花 赢在思想的起跑线上 折不断的翅膀

第二类:可能从反向、否定的角度追问——

国强不必“输出” 中国式价值观输出 中国从来不是弱者

人有其美 各美其美 无形的“中国制造”

第三类:可能从多维、辨证的角度追问——

中国文化的突围 强人之我见 真正的强大 “智造”中国

中国精神的突围 中国梦与中国魂

问题一:

为数不少的同学审题能力欠缺,具体表现:

1、没有仔细阅读材料,抓不到关键词、关键句。

2、随意替换关键词。

3、撇开材料旨意,谈人生,谈理想,谈国家如何强盛,个人如何成才等等。

问题二:

找不到切合材料旨意的立意角度,如,选择这样的角度立意:

人应当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任凭风吹雨打

学会独立思考

不要沉默,指出国家的病态

以世界之眼注视自己

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强国先强人

少年强则国强

人生如拔河:面对困难,我们紧握着绳索,毫不动摇

人的潜力,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才能爆发

坚定的信念

稳定才可以强国 中国需要神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坚持 团结 淡定做人 从容做事

请接收我的价值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居安思危 眼光长远

问题三:

结构单一,平面化思考,具体表现:

1、套版式结构,生硬嫁接。

如,有了价值观,人生如何------;有了价值观,生活如何------;有了价值观,事业如何------

2、以例代议,缺少论证。开篇提出观点,三个素材构成文章主体,结尾点题。

3、缺乏思考的含金量,观点与材料不能圆合,上下文文脉无法贯通。

问题四:用例陈旧,少读书积淀,少生活积累,少个人独到的见解。

问题五:

文面差。胡乱涂改,标点不占格,字迹潦草的文章不少。

第四部分 思想之花灿烂绽放的技巧

学会叩问材料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样?

? 应怎样?

? 会怎样?

? 怎么办?

? 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可以在审题阶段,也可以在行文阶段。

? 审题阶段:用这些问题开启思维,以所给的题目为对象,沿着这些问题所指引的方向,得出明确的

结论,然后选择最有价值的结论,组织写作。

? 行文阶段:在这些问题的引发下,展开联想,调动积累,生成语言,形成段落。

充分审题法

? 1.对题目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怎么办等角度的思考。

? 有能思考下去的角度,努力思考;有多角度思考的,尽量充分思考。

? 2.用简洁的话表达思考结果,并写在草稿纸上。

? 这简洁的话是一种看法,而不是事实的陈述。

? 3.对思考的结果进行选择或整合。

? 缺乏相应的思考成果,构思实际上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两点注意

? 1.点上突破还是面面俱到。

? 要做到深刻,一定要在“点”上花功夫,只要就其中的某个角度作较多的思考,才有可能深刻。(例

略)

? 2.思考的结论是别人容易想到的还是不易想到的。

? 别人不易想到的观点,更有启发意义,读者在你的文章中能获得新的认识,才是深刻。 (例略)

思想深刻之途径

? 1.让语言闪耀哲理的光华。

? 这样的语言能使整篇文章散发出力量,给人震撼。

适当移用

? 看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时,以它的思考方式思考相类的问题,用它的表达方式,去表达另一种哲

理。

? “是什么”实质上是对事物特征的判断,其最高形态就是给事物下定义。

? 可用具体可感的东西代替抽象的表达方式。避重就轻,效果上却兼有哲理意味和形象性。 ?

2.让自己的理解融入素材。

? 对材料的重新解读,使文章有了新意,有了给人以新的启示的思想。

?

3.由表及里的分析。

? “表”是现象,“里”是本质,透过现象,逐层分析,直到本质,便是由表及里分析。

4.结合题目,表达对特定对象的思考。

? 以特定对象来论述相关道理,既有学术论文的意味,也容易写得深入、深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