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艺术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如何艺术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孩子则凭着想象。《新课标》提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在一年级美术课《小雨沙沙》的课堂习作中,我发现一名学生在画面的一片云中画了一颗太阳,当时觉得很奇怪,便问“其他同学在画面中都看不到太阳,你的画面中怎么下着雨还看到太阳?”她自信地说:“不是没有了太阳,而是太阳躲在云里啦!”我非常高兴地表扬了这名学生,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学习她作画时的爱想象的好习惯。事后我想,这难道不是创造吗?对于孩子,教育界的一贯态度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因此,评价应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另一方面,画画本身就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除了本身外,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发展诸多非智力因素,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等等。因此,画必有得,只是有得此与得彼的差异,有得多与得少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也应是积极的。 “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画得一点也不像,真难看!”只拿像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好坏的标准,只能伤透孩子的心,让他再也不敢大胆作画了。

我认为评价学生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给孩子前进的力量,推进他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寻找发现学生画中独特的想象力,每一幅作品都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力存在,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应鼓励孩子以说画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作品,共同挖掘作品的独特魅力,如在画小鸟时联想到鸟的一家,画鱼时联想到海底世界,还有科学幻想,奇思妙想,如海底怪鱼长出翅膀飞上蓝天,恐龙复活称霸地球,汽车能上天入地等等。我们应从这些想象入手,抓住点滴不同,给予特别的鼓励和赞叹。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世界有多大,学生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学生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让我们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天地间。那么,美术教育才会迎来红紫烂漫的春天。

 

第二篇: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

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

对幼儿作品施以评价只是使老师更透彻地了解幼儿的成长,而不是以幼儿的缺点和优点来困惑他们,前者能帮助老师了解幼儿的创造意图和其他生活情形,后者徒然使幼儿对寻找自我和创造表现丧失信心……任何评价,只有能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并有效地提示幼儿从事创作,才有意义。我们都知道,美术作品的评价是美术教育活动一个不可缺少的“尾巴”。有了这条“尾巴”,才是一次完整的美术教育活动。但是如何体现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价值?我们又认识了多少?又实践了多少?在实践中,我觉得:

1 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为了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弊端,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评价表等方式交替使用。例如自评式评价,教师事先设计好各种单项评价内容。例如,像“画我喜欢的玩具”、“厨房一角”等绘画课,可设为:构图好、线条生动、有创意等;像“多功能椅子”、“生活中的标志”等这样的设计课,可设为:装饰性强、创意新、色彩合理等;幼儿按照预设的评价内容给自己的作品评分,在评价中态度极其认真,没有丝毫懈怠。让幼儿参与评价,能够增强幼儿的兴趣,但幼儿被限制在教师提供的评价内容里,没有自由驾驭语言的机会,影响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推优式评价,先让幼儿分组互相评价,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集体交流。在评论别人作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及语言,孩子们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诠释而产生不同的评价,幼儿间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互评法既能加深评论者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也能帮助作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取长补短,有效提高绘画水平。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一个过程。但幼儿的鉴赏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地过程,最初阶段容易出现习惯性的感情倾向,老师经常表扬的幼儿,幼儿也会认为他画的就是好,他被推选的机会就很多,同时其他幼儿体验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逐渐降低。如何将自评、互评、共评很好地融合、统一,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提高,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幼儿的美术作品

原本就浸透了幼儿的各种情感,有些想象的、抽象的作品可能画面效果不是很好,但也可能是幼儿构图能力的局限,所以教师不应对幼儿横加干涉,而应尽量给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幼儿以异于他人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用幼儿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的内容,做到理解和尊重幼儿。

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抱着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运用笑脸和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的体会和对幼儿的期望,可起到鼓励幼儿创造能力和与幼儿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幼儿也会更敢于与众不同,这正是新课标中提到的: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对美术作品展现的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无“好”、“坏”之分,只有“好”与“更好”、“优秀”与“更优秀”可言。只要他在创作,教师都应肯定他。使每个幼儿充满自信,勇于创新,让幼儿在作品中敢于表达生活的情感和态度。他们的画在成人看来也许很稚拙,但每一幅画他们都有这样画的理由。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在激发创作欲望,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个幼儿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3 警惕——每一个孩子不是一个容器,即使是也有一定的容积

在实际的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我们知道这一次活动应让幼儿欣赏些什么,评价些什么,然后就会迫不及待的希望幼儿马上就能够发现和领会所要欣赏和评价的内容,甚至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关注的只是自己对幼儿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就是说在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一定程度上

我们关注的只是“自己”。因此,我们只有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不断地丰富幼儿的经验,关注幼儿的作品,正确地引导幼儿,尊重幼儿,才能正确地进行幼儿美术的评价。也就是说这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幼儿”。

4 要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体经验,而美术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主题。这就形成了大多数人对某一个作品的大致理解和印象。但是,在每一个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基于生活经验、背景、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对作品的个性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是说,意义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美术活动所要传达的意义要通过个体的加工和整理。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其反应和表现也是不同的。如:在“小花伞”的教学中,我让幼儿欣赏了不同形式的伞,有广告伞、工艺伞等,在幼儿自己创作装饰的小花伞中,他们都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理解来创作和表现。

总之,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幼儿获得成功的感觉,对作品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为幼儿的美术作品创作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建构,我们才能更好地体现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价值,正确地进行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我们的美术教育将会是一片晴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