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议”“意见”和“牢骚”

关于“建议”“意见”和“牢骚”

我曾经很认真地提出一个我的管理观点:“鼓励提建议,允许提意见,反对发牢骚”。

如果是一个喜欢“做秀”的领导者,我想,“欢迎提意见”和“允许发牢骚”一定比“允许提意见”和“反对发牢骚”,给校长迎来更多的“美誉”——既显“包容宽博”又极富“人文精神”。

如果是一个真正“做事”的领导者,我想,“允许提意见”和“反对发牢骚”一定比“欢迎提意见”和“允许发牢骚”,给校长迎来更多的“成功”——既有“事的成功”更有“人的成功”。

为了便于深入讨论,还是让我们先对“建议”、“意见”和“牢骚”的特点,分别进行一些分析:

“建议”——

1、不仅指出问题,还分析问题,指明路子,提出改进方法;

2、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可行性、创造性;

3、不绕弯子,不兜圈子,问题指向明确,反映对象明确;

4、出发点在“建设”、“完善”,心态健康,态度积极;

5、易采纳,落实快,效率高,效果好;

因此,“鼓励提建议”,是任何领导者都认同的。“提建议”的过程是很能“锻炼人”“培养人”“提高人”的。

“意见”——

1、只“反映问题”、“提出问题”,不思考问题的解决;

2、有针对性,谈不上“建设性”、“可行性”、“创造性”;

3、问题指向清晰,反映对象明确;

4、许多现实中的问题,客观存在,大家都知道不好,但限于条件,还不能立即用更好的方式去替代,具有“阶段合理性”“相对合理性”“现实合理性”,比如高考“一卷定终身”不好,这类“意见”,提和不提一个样(大家都知道),提了也白提(短时不可能改变),提多了并无益处(增加负面情绪);

5、落实慢,较之“建议”采纳率低,效率相对差一些;

6、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意见”有助于引起领导对问题的重视,为有效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作为领导者,要善于从“意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意见”是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反馈渠道,因此,“反对提意见”就会堵塞言路,识者不取。但,是不是要“鼓励”和“欢迎”提意见,不同的管理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欢迎提意见”的提法似乎更好听些,但,弊端也很明显,它会自觉不自觉地鼓励大家把反映问题的层次停留在“意见”层面,而不是提升到“建议”层面,因为毕竟“提意见”很简单,而“提建议”却需要更多的理性分析与思考。

我以为,“允许”提意见,足也!

“牢骚”——

1、具有破坏性、欺骗性、传染性;

2、问题指向模糊,对象错位,往往不向当事人直接表达,具有“背后”特征;

3、心理阴暗,态度消极,感染负面情绪;

4、出发点多不是“建设”、“完善”,而是“损毁”、“扰乱”,易走向“幸灾乐祸”,甚至“吃里扒外”;

5、有鲜明的个人利益色彩,很多时候却打为别人或为“大家”的旗号;

6、绕弯子、兜圈子,效率最低,不易被采纳,落实难;

7、动摇军心,搞乱思想,于事无补,害人害己。

在一个有追求的组织中应该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发牢骚”。“发牢骚”于己有害,于人无益。“允许发牢骚”听上去很“秀”,实则不负责任。

首先,“允许发牢骚”是对员工不负责任。这个世界最多“牢骚满腹,一事无成”的人,管理者有责任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属下不要去做这样的人。关于“牢骚无益”的文字很多,有一首“埋怨诗”蛮有趣:

根埋怨花遮住了它的眼睛

花埋怨水扭曲了它的脸颊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水埋怨沙阻碍了它的行动

沙埋怨风吹散了它的躯体

可怎么,我们都不曾离开这个岛屿

风埋怨沙泄露了它的踪迹

沙埋怨水冲刷了它的个性

水埋怨花张扬了它的无情

花埋怨根束缚了它的艳丽

可怎么,我们都不曾离开这个岛屿

鱼说

还好,还好

你们总在埋怨,

却一刻也不敢选择分离。

爱“发牢骚”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氛围里形成的恶习,是“文化糟粕”,“人性弱点”。爱发牢骚的人多半作风散漫,责任缺失,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淡漠,工作缺乏激情,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自以为是,个人中心,坐而论道,怨天尤人。其实,在事业与人生的征途上,沦落的正是这种人,在抱怨中苟延一生,在不满中无所事事,终至一事无成,牢骚更甚。

有建议直接陈,有意见当面提,简洁明快效率高,人际关系透明和谐,心情舒畅,幸福感强。当面欲言又止,背后乱发牢骚,双重人格,心理晦暗,必然快乐指数降低,幸福感差。

在组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发牢骚”,那些爱发牢骚的人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告别陋习,赢得新生。作为管理者,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与人为善”、“对人负责”,更要“助人成功”。“反对发牢骚”,比“允许发牢骚”更人文,更宽博,因为,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和“与人为善”,这是实在的“对人负责”和“助人成功”。

我“私藏”的“人生慧语60 条”中,有许多与此相关,愿与大

家分享: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世上有一种永远亏本的事,那就是发脾气。”

“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实可长自己之恶。”

“多一份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份心力反省自己。”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其次,“允许发牢骚”是对团队不负责任。团队必有自己的组织愿景和理想,实现理想需要团队“上下一心”,“远近同筹”。“发牢骚”会涣散人心,消弭斗志,会降低组织的美誉度,减少品牌的信任度。

一个爱发牢骚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一个效率低下的团队,也一定是一个没有战斗力的团队。化解员工心中的“块垒”,根本的办法,还是鼓励大家提“建议”,通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行动去改进,而不是开“允许发牢骚”的通道去宣泄。前者是“治本”,后者连“治标”都做不到。

“宽容”不是“纵容”,我们不能把“纵容”纳入“包容宽博”之中,更不能为了博一个“包容宽博”的名头,置“员工成长”与“团队进步”于不顾。释放压力,化解员工紧张情绪的途径很多,允许发牢骚,不是可取的办法,它甚至会让更多的人被传染上负面情绪。

所以,我们坚持认为“鼓励提建议”“允许提意见”“反对发牢骚”应当是一个务实的管理与处世哲学。

 

第二篇:牢骚

牢 骚

——思有所悟(之四)

牢骚,辞书上解释为“抑郁不平之感”;“烦闷不满的情绪”。用老百姓的话说,牢骚就是讲怪话、俏皮话,发泄不满的话、闹情绪的话。

发牢骚,是一种低级的适应社会的方式。牢骚太多、肝火太盛,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个人适应社会的方式低劣或无能,意味着个人情绪世界的狭窄和消极。一个人的情绪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丰富多彩的情绪,才能鼓励、鼓舞人们与时俱进,激励、鞭策人们去实现人生的各种目标。从本质上讲,牢骚的情绪色彩是消极、灰暗的。它是人在遇到挫折或不顺心时所产生的不满情绪的反映,是心理上感到无可奈何、力不从心时的一种复杂表现,它能使人的心里蒙上一层灰色的情绪色彩。太盛的牢骚会强化非理性心态,使人戴上“有色眼镜”,使人的行为向无理性的趋向发展。发牢骚、讲怪话,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因此,不要让牢骚这种自由主义成为习惯,因为改变这种习惯的成本很大。

发牢骚,是一种不满情绪的宣泄,属于感性的范畴。我们不能说所有的牢骚都没有丝毫的积极意义,但大多数牢骚的确弊大于利。一是牢骚具有消极性。牢骚多了,会涣散人心、瓦解斗志,是一种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二是牢骚具有偏颇性。常发牢骚的人,不能全面、客观地观察问题,往往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三是牢骚具有顽固性。常发牢骚的人,容易戴“有色眼镜”看人看事,久而久之,尤其是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会看不到积极的一面,丧失信心与斗志。四是牢骚具有“传染性”。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对发牢骚听之任之,不良情绪、不良影响就会蔓延、扩展。五是牢骚具有“矮化性”。发牢骚一旦成为习

惯,会牢骚满腹、喋喋不休,自己也会被边缘化。发牢骚的过程,实际上是矮化自己的过程,牢骚越多,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越矮。六是牢骚具有伤害性。发牢骚是一种不良心理现象,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对身心健康有害无益。既伤害他人,更伤害自己;既影响工作和事业,更影响团结与和谐。

一个人在不满的时候,偶尔发几句牢骚,实属正常,它可以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因抑郁而产生心理问题。但我们应该懂得,如果常发牢骚,不仅无益于任何实际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带来消极作用。提倡“少发牢骚”,不是说我们没有发牢骚的权利,而是对所要发牢骚的问题,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应该尽可能“多提建议”。实际上,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我们只要对相关问题做些深入、理性的思考,很多牢骚是可以转化为建议的。在有些时候,只要在表达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方法上适当变通,牢骚就会变为建议。

所谓“水不平则流,人不平则鸣”,有的人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爱发牢骚。这些牢骚,有的甚至比较尖锐刺耳,让人感到不舒服,但它往往是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流露,是某种思想的真实表现,里面往往有实话、实情,有可供领导参考、吸取的东西。作为领导者,不妨善待群众牢骚。牢骚并非都有道理,但牢骚里边或许有点道理。因此,不能一味将牢骚看做是发泄不满。有些牢骚里确有正确的成分,应客观、辩证地对待牢骚,剔除其中消极的“沙子”,淘出其中有益的“金子”,吸取其中有利的东西,来改进和推进工作。

化牢骚为和谐,是领导者的责任。领导者没有发牢骚的权利,却有化解牢骚的责任。须知,处理不好群众的牢骚是隐患,隐患就是祸根。作为领导者,对下属的牢骚,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及时采取措施,视情加以疏导,不能让牢骚扩散,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要认真鉴别,挖掘牢骚背后有价值的信息和积极因素,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使牢骚朝着建设性、可行性建议的方向转化,将群众

牢骚转化为一种资源,在单位内部形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讲真话与发牢骚有本质区别。讲真话是真诚在前,目的是说明真相、解决问题。发牢骚是情绪在前,目的是发泄不满、抛撒怨气。讲真话是坦荡正直的作为,反映人的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发牢骚则往往是心胸狭窄所致,反映人的修养不够、缺乏理智。讲真话者实事求是,不带任何水分,不夹杂个人情感,反映问题有一说一,该讲话时把话讲够,不该说时,不多说、不乱说。讲真话有助于解决问题,发牢骚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会使问题复杂化。

发牢骚于人有害、于己无益、于事无补。毛泽东同志曾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前一句是讲危害,后一句是讲方向。须知,不发牢骚的人未必能成功,而牢骚满腹者则不可能成功。(溪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