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评价制度

校长评价制度

多年来参照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和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经验,我们总结出了适合我校的校长的评价制度。

一、优秀校长应该有科学的办学思想。

科学的办学思想表现为:它是有符合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的,是代表着教育发展的方向的。同时,它又是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而且又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校长办学思想的特性表现为:

(1)、时代性与超前性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校长办学思想。校长办学思想要受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所制约。总的来说,不同时代的校长的办学思想,必然要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要求。

正确的办学思想不仅应具备时代的特点,还应具有超前性的特点。校长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见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预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样便会产生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而又超前社会发展的办学思想。如:蔡元培、陶行知等一些著名校长,在他们的办学思想中就具有鲜明的超前性特点。

(2)、实践性与理论性

校长的办学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办学实践中产生的。又是在办学实践中发展的,并又接受办学实践的检验的。所以说,办学实践是校长办学思想产生的源泉,也是检验校长办学思想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说校长的办学思想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3)、稳定性与发展性

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反映了校长对教育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因而这种认识不会是朝令夕改,而必然是在某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故校长的办学思想具有稳定的特点。校长办学思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后任校长必然要批判地吸收历史上校长思想的优秀成果。从四中办学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以及现状来看,优秀的传统如同一条红线一样被贯穿至今。

(4)、同一性与多样性

在同一时代,校长们所面临的是同一的教育事业,在办学的一些根本规律上是基本相同的。因而校长的办学思想中必然会有很多相同的认识,这反映了校长办学思想具有同一性的特点。

但是,校长们所在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学校的条件也不相同、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也不完全相同。因而使得校长通过办学实践所获得的认识,必然是有差异的。这样反映在校长头脑中对教育观念、教育问题的认识也便会有所不同。另外,每位校长的办学思想与校长本人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不同的校长在上述思想上显然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这些均决定了校长的办学思想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同一性与多样性似乎都是一对又一对的矛盾,但是他们又都是相互依存的,他们的关系是辩证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这些校长办学思想的本质特点,有利于校长形成自己正确的办学思想,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校长办学思想对办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优秀校长应该有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

一位优秀校长不仅要有科学的办学思想,而且还要有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因为校长工作的本身就是办学的实践。校长的办学实践上是否卓有成效,关键看以下四点是否做到:

1、形成一支有较高水平的干部和教职工队伍。

2、对学校实施科学管理。

3、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4、在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有一定的突破性发展。

二、校长评价的措施与方法

建立以校长自评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校长应对评价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自我评估,准确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改进措施。评价校长应注重实证性的考察。

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每年对校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形成统一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的形式向校长呈交,并有权要求校长给予负责任地答复。

四、校长评价组织机构

组长:郭文山

副组长:田执库 王雪冬

组员:李信、吕志敏、王野平、常铁贤、张玉晶、栗明良、宁云肖、尤中祥、田卉

以上是我校制定的校长评价制度,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认

真地执行,并不断地总结,争取把本项工作做得更好。

官厅九年制学校

 

第二篇:等级评价制度

2011-2012学年

读书情况评价制度

一、评价原则

1、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2、重过程原则。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

3、导向与激励性原则。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评价内容

(一)爱读书──兴趣与习惯

1、培养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2、做好积累工作,整理好“书香伴童年”。(记录每次阅读情况,并写下读后体会与感想)

(二)多读书──内容与范围

1、在本学期中,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

2、按照联校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

3、上课时间每周阅读量不少于5千字,寒假或暑假每周不少于1万字,总体阅读量每学期不少于10万字。

(三)会读书──技巧与方式

1、“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学生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能运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积极参加读后叙述课、评价课等语文活动课。

3、上好读书笔记交流课,并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多种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四)善读书──积累与运用

1、坚持每周能完成一份手抄报,字数不限。

2、有条件的建立自己的书库,不断充实书目,并按类别编号归档。

三、评价手段

依据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1、资料查阅法。查阅内容: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2、活动评价法。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3、作品展示法。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评定时间与成绩显现方式

1.评定时间。每周查阅一次读书笔记,组内互相评价给出等级。教师不定期抽查,并写出评语。每月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总体评价。期末师生依据平时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2.成绩显现方式。课外阅读评价形式采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

方法。教师总评要根据学生四项评价总成绩确定学生本月课外阅读的成绩。制作读书卡,评“五星少年”。根据班级阅读书目的背诵情况,评定星级少年。设置五个星级,完成一项课外阅读任务可得一颗星。学期末学生根据自己在本学期的总成绩确定自己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成绩。

胡屯镇中心小学 2012、02

2011-2012学年 读书情况评价制度

、 20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