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绩评价方法

银行业绩评价方法

1、杜邦分析法

传统银行业绩评价方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偏重于财务分析和静态分析。在诸多的银行业绩评价方法中比率分析应用最多的就是杜邦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从银行的股权收益率出发,经过将股权收益率进行一系列分解,详细分析不同的因素在银行经营业绩中的影响。

商业银行采用杜邦分析法衡量收益,主要通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银行的股权收益率指标。

股权收益率(ROE)=税后净收入

股本总额

通过银行的股权收益率指标可以充分反映公司股东投资的回报情况,计算这一指标可以了解银行的收入创造能力、运营效率、财务杠杆的使用情况以及税收等成本开支情况。

由于资产收益率 (ROA) =

股权乘数(EM)=税后净收入总资产 总额)总资产普通股面值总额(股本

因此 ROE=ROA ×EM

股权收益率(ROE)=

=

总资产

普通股面值总额(股本总额)税后净收入总资产×总资产普通股面值总额(股本总资产总额) ×总收入?总支出?所得税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股权收益率反映银行给股东的回报率;而资产收益率主要反映银行管理的效率,该指标表示银行管理人员将资产转化为净收益的能力,反映银行的管理效率。股权收益率与资产收益率根据公式似乎是同升,同降的关系,从表面看,似乎只有较高的资产收益率才可以获得较高的股权收益率,但应看到,银行的管理者在资金的使用上,是依靠债务筹资还是股权筹资,对股权收益率的影响是不同的。银行如果采用依赖债务筹资的方法筹集资金,即使资产收益率较低,但通过财务杠杆的作用,也可以获得较高的股权收益率。

第二步,是将银行的资产收益率(ROA)分解为利润率(PM)和资产使用率(AU)。

利润率(PM, Profit Margin)=税后净收入

总收入

资产使用率(AU, Asset Utilization)=总收入 总资产

则,ROA=PM ×AU

综上所述,股权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股权乘数

=ROA×EM

=利润率×资产使用率×股权乘数

=PM×AU×EM

=税后净收入总收入×总收入×总资产总资产普通股面值总额(股本总额)

银行的利润率主要反映了银行成本控制情况;资产使用率主要反映银行资产对收入的贡献情况,反映银行资产的生产能力;股权乘数主要反映银行的融资策略,主要是依赖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

将资产收益率分解为利润率和资产使用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资产收益率中隐含的变量,利润率反映了总收入的单位利润水平,利润率越高,说明银行在降低成本方面的成效越显著;而资产使用率则表明单位资产的创利水平,较高的资产使用率说明银行具有较高的资产使用水平。

ROE、ROA、PM三个指标的分子相同,使用的都是税后净收入,只是分母有所差异。三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对银行获利情况进行分析,股权收益率(ROE)从所有者角度衡量银行获利情况,但这一指标在股权资本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股权收益率过高的错觉。将股权收益率分解为资产收益率和股权乘数解决了这一问题,资产收益率(ROA)成为衡量银行业绩的首选指标,他表明银行所运用的表内资产的获利能力。通过将资产收益率分解为资产使用率与利润率,则出现了衡量银行业绩的第三个标准,利润率(PM)。当资产使用率衡量的单位资产获利能力已定,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就成为银行绩效评价的一个主要方面。

第三步,进一步分析有那些因素具体影响银行的利润水平。银行的利润率是由银行的税后净收益与银行总收入之比计算得出的。银行净收入的多少,一方面受银行总收入的制约,另一方面,在总收入确定的情况下,受银行经营成本的制约。影响银行利润的成本因素主要有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所得税及贷款呆帐准备金。银行利息支出主要受银行负债的利率水平影响;非利息支出主要是银行

的经营性支出,如雇员的工资支出、广告费开支、办公用品开支等;所得税是银行按适用的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金额;贷款呆帐准备是根据银行可能产生的呆帐情况计提的,贷款呆帐准备金的计提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

银行的资产使用率还可以分解为:

资产使用率(AU)=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 总资产总资产

利息收入主要受银行资产利率水平、银行资产结构、银行收益资产数量决定;非利息性收入主要由银行的佣金收入、服务收入等决定。银行通过资产使用率的分解,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的银行资产给银行带来收益的情况。图17-1是影响银行业绩指标股权因素的图表分解式。

受使用资金来源 EM)

银行业绩评价方法

:总资产

普通股面值总额

股权收益率(ROE) 净利息收入系数

(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总收入

利润边际(PM) 净非利息收入系数

(净收入/ (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支出)

总收入

税收系数(所得税)

总收入

银行全部业绩 资产收益率() 呆帐准备金系数(呆帐准备金)

总收入

(净收益/ 利息收入

总资产

资产使用率(AU) 非利息收入

总资产

( 总收入/总资产)

环境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竞争风险、监管风险)

风险 管理风险(欺诈风险、组织风险、管理能力风险、补偿风险)

交付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新产品风险、策略风险)

财务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杠杆风险、国际风险) 图 影响银行业绩指标股权因素的图表分解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杜邦分析法的优点在于采用了综合性很强的股本收益率指标,分析涉及商业银行经营的各个方面,在克服了比率分析法局限性的同时,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

杜邦分析法利用指标分解的技术,从多种角度对银行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是杜邦分析法容易混淆银行的投资决策与财务决策对银行的股权收益率(ROE)的影响。随着业绩评价受关注程度的加深,一些业绩评价的改进方法出现。

2、ROE分析的改进方法

针对杜邦分析法容易混淆银行的投资决策与财务决策对银行股权收益率的影响,二十世纪80年代末由威廉·安尔伯斯(William W. Alberts)提出关于股权收益率的改进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银行股权收益率分解为投资资金收益率(ROIF, Return on Investment Funds)和金融杠杆收益率(ROFL, Return on Financial Leverage)两个部分,分别分析银行的投资决策和财务决策对银行股权收益率的影响。银行的投资资金收益率反映银行资产的运作效率,表示银行资产生产率的高低;金融杠杆收益率表现了银行资本的产出能力和运作效率。

图17-4具体说明了这种改进方法各种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

银行业绩评价方法

贷款平均收益

资产收益率

投资资金收益率 + 证券平均收益

呆帐准备金系数

经营支出系数 经营费用支出系数

股权收益率 其他非利息支出系数

杠杆差[ROIF–(1–t)C]

金融杠杆收益率 ×

杠杆比率(债务资金/权益资本)

注:t表示税率 C表示通过债务方式筹措资金的成本

图 ROE改进指标体系指标关系图

3、RAROC评价法

在70年代末,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19xx年被德意志银行收购)首创产生了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技术,改变了传统上银行主要以会计股本收益率(ROE)为中心考察银行经营业绩的模式。90年代后半期,RAROC技术在应用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该评价法已经成为许多银行评价管理业绩的主要方法,是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用于经营管理的核心技术手段。

RAROC的中心思想是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的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为银行各部门的业务决策、发展战略、绩效考核、目标设定等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根据银行所承担风险计算出的最低资本需求被称为风险资本,是用来衡量和防御银行实际承担的损失超出预计损失的差额损失部分,是保证银行安全的最后防线。

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调整后的收益

某项经济活动未预料到的损失

银行的收益包括利息收益和非利息收益,银行的成本通常由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两个部分构成,经营成本主要是指管理成本,风险成本是指银行业务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不同的银行业务的风险成本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比如,信用风险的风险成本在计量时主要考虑风险敞口、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因素。银行的损失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预期损失(EL,Expected Loss),是指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在一定时期可以预见的平均损失,这类损失通常需要通过调整业务定价和提取相应的准备来覆盖,从银行的收益中作为成本扣减;超出预期平均水平的非预期损失(UEL,Un-expected Loss),如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增多的呆账贷款,这部分损失要求银行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来覆盖,保证银行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经营;超出银行正常承受能力以外的异常损失(Catastrophe Loss),这类损失发生的概率极小,但一旦发生会给银行带来致命的损失,如突发战争,这部分损失银行一般无法事先做出更有效的准备,通常通过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等手段予以关注。

RAROC是收益与潜在亏损或VAR值的比值,使用本方法的金融机构在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盈利的绝对水平作为判断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盈利贴现值作为决策依据。决定RAROC的关键值是VAR值,当银行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时,由于VAR值较高,即使该投资项目利润再高,RAROC的值也不会很高,相应的业绩评价值也不会很高。实际上近几年出现的巴林银行倒闭、大和银行亏损和百富勤倒闭等事件中,业绩评价不合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业绩评价时只考虑到某人的盈利水平,没有考虑到他在获得盈利的同时所承担的风险。利用RAROC方法,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经营业绩,并对过度投机行为进行限制,从而有助于避免大额亏损现象的发生。

RAROC业绩评价方法带给银行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该方法进行资本分配和设定经营目标,银行的管理人员在确定了银行对风险的最大可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总体计算银行所需要的风险资本与监管资本和账面资本比较,客观评价银行自身的资本充足情况,通过该方法的使用可以将有限的资本在各类风险、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其次,该方法是银行在进行单个业务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该方法将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进行衡量,看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决定该笔业务的可操作性;最后,该方法是银行资产组合管理的有利工具,银行在考虑单个业务和组合之后的效应后,主要依据对组合资产的RAROC方法测算、衡量各类组合的风险收益是否平衡,并对RAROC指标恶化或有明显不利趋势的组合采取积极的措施,为效益更好的业务腾出空间,力争实现银行在可接受风险的条件下收益最大化。

RAROC方法虽然存在许多优点,但在使用该方法时也应考虑银行的一些固定开支如经营场所、土地使用开支、人员成本等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否则计算出来的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可能不够准确;另外当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可能会否决有盈利性的商业机会,减少股东财富,损害股东利益。

4、EVA评价法

商业银行业绩评价的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评价方法是经济增加值(EVA, Economic Value Added)评价法。Stern Stewart公司研制开发了EVA评价法,该

方法要求管理者应用经济增加值来评价贷款、投资项目等,主要是从股东收益的角度来评价哪些投资是合适的,鼓励管理者寻求长期利润增长,防止在管理中的短视行为的发生。

经济增加值=(资本收益率–资本成本)×投入的边际资本

或表示为EVA=(r–k)K=rK–kK

其中r为资本收益率,k为资本成本,K为投入的边际资本

EVA的理论基础是股东必须获取一定的收益,以补偿投资风险。也就是说权益资本获得的利润最少应与其在资本市场同等风险下所获得的利润水平相当,否则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即为经营亏损。EVA是在剩余收益(Residual Income)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收益超过总体平均期望值的部分,常用于评价利润中心的经营业绩。EVA评价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展了剩余收益评价法,一方面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具有本行业特点的资本成本,不再使用平均资本成本;另一方面在进行分析时,对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剔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采用EVA进行业绩评估时,参见图17-5所示。管理者实现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时的边际经济增加值应等于0。因为在价值最大化的理论中,经济增加值通常被理解为一个边际的概念,当经济增加值等于0时,就是价值最大化的点。

当EVA大于0时,存在经济增加值,银行可以继续扩张创造价值;当EVA等于0时,银行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继续扩张只会破坏银行价值,使银行价值减少,这表现为EVA小于0。

当银行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衡量管理者经营业绩的尺度时,管理者会极力扩张公司的规模,但由于r要大于k,因此管理者扩张不能以牺牲银行利润为代价,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扩张才会进行下去。当EVA等于0时,即图17-5中的K*点时,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

价值V

银行业绩评价方法

V*

K* 投资的资本K

图 经济附加值

EVA业绩评价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首先,该方法从股东角度定义银行的利润,增强了银行的业绩水平与银行投资决策的相关性;其次,EVA评价法在进行业绩评价时,既以会计数据为评价基础,又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该方法综合银行内部各种财务指标的优点,有利于银行内部财务管理指标的协调统一,真实反映银行的业绩水平。EVA评价法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计界对该方法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来的权益资本的成本及调整后的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一直存在争议。无论如何,该方法在业绩评价诸多方法中还是一种十分可取的业绩评价方法。

5、综合平衡记分卡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主要的是价值链之间的争夺,企业必须考虑其战略目标,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如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影响。而非财务指标在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甚微。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这种变化驱使企业寻求一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为公司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引导企业走向成功。人们不再单纯的以利润和现金流量进行企业业绩评价,而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关注公司现时和未来价值的判断,更加注重对企业的智力资本、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指标的关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信息,从市场角度,将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同时纳入管理战略,来全面地评价经营者的业绩。综合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S·卡普兰和戴维·P·诺顿两位教授提出的一种绩效测评体系。综合平衡记分卡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目标做出考评,即:财务、内部经营、客户、学习和成长。

(1)财务业绩指标:综合平衡记分卡评价方法财务衡量的目的是促使各经营单位将自己的财务目标同自己的战略相联系。财务绩效的衡量为记分卡的所有其他方面目标的衡量提供基础依据。经营单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财务测量指标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主要衡量以下三个方面,即收入增长指标、成本管理指标和资产利用指标。衡量收入增长的指标具体可以考虑如市场份额的增加、销售收入的增长、新定价战略的数量等;成本管理指标具体可以考虑单位成本的下降、

间接费用所占百分比等;资产利用指标可以考虑资金周转率和资本回报率等。

(2)客户指标:客户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银行应以客户为向导,为客户创造价值是银行管理者应有的经营理念。客户指标可以使公司能够把自己的核心客户的服务结果衡量标准同其他所选的客户群体和市场部分相衔接。客户指标一般包括市场份额、客户保持率、新客户获得率、客户盈利能力、客户满意度等。

(3)内部经营指标:为内部经营过程制定目标和评估手段是综合平衡记分卡制度的重要特征。内部经营主要从创新过程、经营过程、售后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创新方面的衡量指标主要是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产品及设计水平、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产出率、以及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在经营过程中,业绩评价的指标可以和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结合使用,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生产时间、产品质量等状况。

(4)学习和成长方面:学习和成长过程是综合平衡计分卡的第四项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使经营者实现财务、客户和内部经营程序的规划,同时也是经营者在综合平衡记分卡的其他三项内容取得高分的推动力量和知识基础。学习和成长主要考核三个方面的内容:员工的素质、信息管理能力、员工积极性的激发及授权和联合。

平衡记分卡的四个层面内容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四个指标体系中,以财务指标为根本,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他三个方面的指标最终都是为了提高财务目标而提供各自的贡献的。内部经营的不断改善、产品的更新加快以适应客户的需求、员工素质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才会使得客户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终提升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和平衡记分卡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影响企业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也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例如:财务业绩的提升需要现有产品的销售量的增加或者新产品的销售,要么来自原有客户的购买,要么是新客户的加入,进行分析以后可以了解企业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客户的忠诚程度以及新客户的获得率,同时可以对客户利润率进行分析,加强客户管理。

平衡记分卡和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的区别:

1、综合平衡记分卡在总结已有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了财务指标和

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有机结合。财务指标只能够在评价历史业绩方面有突出的作用,重视业绩结果而忽略了业绩产生的过程;而战略目标要实现的是长期的目标,产生过程显得重要。平衡计分卡从重视经营的结果到重视经营过程、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的了解企业经营业绩,有利于正确评价经营者的努力程度。

2、综合平衡记分卡对经营者业绩评价形成了一个完整、全面的体系。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不能够在信息时代客观评价企业经营者如何通过和客户、供应商、员工、生产过程、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协调来实现战略目标,知识经济条件下非财务因素成为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业绩评价主体可以通过四个层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综合、客观的评价经营者在为长期目标实现所做出的努力。

3、综合平衡记分卡解决了财务业绩评价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信息反馈的缺乏,使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管理者及时地对员工的满意度进行了解。管理者可以通过经营成功因素的分析,对薄弱环节不断进行调整,使得企业整体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4、综合平衡记分卡不仅是对业绩进行评价的工具,更是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实现了股东和客户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经营结果和产生结果的动因之间的平衡,强调指标的客观性和主观评价之间的平衡,现在的经营业绩和未来业绩评价之间的平衡;很好的实现了自上而下的管理和沟通。

5、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推动使得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互相结合。过程指标是一个动态的指标,非财务指标多是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多是指财务指标,是一个时期的努力的结果。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的调整两种指标之间的比例,同一指标内部也可以在评价是所有侧重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过程指标是随着竞争对手的策略而相应的变化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部门的关注程度做出相应的取舍。

综合平衡记分卡的不足:虽然存在以上诸多优点,但也应看到,该评价体系在主体选择上还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忽略了其他的相关利益者(债权人、员工等)对经营业绩评价的需要,因此说综合平衡记分卡理论还有待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6、银行经营业绩评价的其他指标

银行业绩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银行经营的目标是银行价值最大化,但如何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确实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这涉及到财务因素和管理因素,涉及银行的内部因素也涉及与银行有关的外部因素。银行的股价是银行价值的最直接体现,银行的股价是由收益和风险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而收益和风险又都离不开银行生存的环境因素。如外部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影响着银行的发展规模;再如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会影响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因此评价银行的业绩,除从财务角度衡量他的风险收益的配比情况,除考虑银行的资本回报率等财务指标外,一些非财务指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银行非财务业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银行计划、银行的技术、银行的人力资源开发、银行的市场份额及银行经营的合规及合法性。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制定长期的战略计划和短期的经营目标,战略计划和目标一旦确定以后,银行为完成目标和战略,需根据情况制定具体计划。考核银行计划完成情况,可以将银行的目标数量化,采用比率分析法,将银行实际计划执行情况与目标进行比较,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以便更好的完成银行制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银行业绩评价的技术考核主要侧重于银行的现有技术水平能否满足金融服务的需求,能否满足日益创新的金融工具的需求。如通过考核在银行业务经办过程中的电子化程度、自动服务系统的应用情况等,评价银行的技术水平。

银行竞争胜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资源的质量。银行一方面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如施行股权激励奖励机制,将个人利益与银行业绩挂钩,赏罚分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为银行实现价值最大化作出贡献。

银行在经营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及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树立遵纪守法的社会形象。监管部门会对银行进行相关检查,如检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检查银行是否存在洗钱行为等。银行应极力维护自己的信誉,在某种程度上讲,信誉就是银行的生命,没有信誉的银行会失去公众对他的信心。无论银行的资本多充足,公众信心的丧失都会造成存款的挤兑。公众信心的丧失有可能使银行面临倒闭的厄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