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摘录

在教学中,为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阅读。纵向比较,可以是选文与原文的比较,或是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时期、同一题材作品的对比;横向比较,可以是同一流派不同作者的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时期、同一题材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至于具体运用哪一种方式,或是二者兼用,还得根据比较阅读的教学目标来确定。

例如,张学青老师在执教《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这一丰富的内涵,她介绍了作者孙友田曾经是一位煤矿工人,并出示了诗人的散文《黑土地》中的两个片断,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阅读。“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间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我写《大山欢笑》:万年煤层打个滚,一山乌金往外冒。黑宝石,往外跑,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我要燃烧!”课堂上,在研读第一个片断时,学生很快透过语言文字看见了母亲劳碌的身影,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情源于母亲对他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朗读《大山欢笑》时,学生发现诗歌朗朗上口,很像母亲念的那些童谣。就这样,通过对孙友田不同时期作品的对照,学生逐渐明白了“月光启蒙,实际上是说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不知不觉中播下的一颗爱的种子,一颗诗的种子。”最后,张学青老师介绍了课文原先的题目叫《月光母亲》,并且补充了原文中的内容。在语言文字的渲染下,在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中,母亲如今苍老的形象与年轻时为诗人唱歌谣的情景在学生的心目中交替出现,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不断地回响在他们的耳边。

又如,孙双金老师在《送别组诗》的教学中,把四首唐代送别类的诗歌串联起来,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进行阅读,内容丰富、韵味悠长,令人叹服,堪称进行纵横比较阅读教学的优秀案例。课堂上,他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阅读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以及王维的《渭城曲》,对于诗意的教学,只是轻描淡写,抓住重点或难点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在体会诗人与友人深厚情意的环节,则浓墨重彩,采用说典故、配乐、范读、引导质疑和讨论,让学生展开想象等多种手段,引领他们走进每一位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感受那份依依惜别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在吟诵脍炙人口的佳句中,慢慢领悟到:四首诗都是以送别为题材,但是《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直抒离情,而《别董大》和《渭城曲》却有劝勉、安慰之意;《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李白所作,但送别的对象不一样,创作的视角也不尽相同;还有,古代诗人送别亲朋好友的种类很多,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话相送,有的以酒相送,但最根本的还是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将会促进他们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分析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深刻、敏捷、灵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长此以往,我们的阅读教学怎能不美丽呢?

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比较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可以提

高学生语文知识系统化、条例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这对以后课外阅读中如何很快地处理众多繁杂的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我在讲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时候,就引用了杜甫的《绝句》进行比较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扫清识字障碍后,首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两首诗歌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是写景的诗,读起来感觉一样吗?请学生先比较读读,这是第一回合的比较。学生在比较之后发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气势宏伟,似一幅泼墨画,杜甫的《绝句》精致细腻,如一幅工笔画。在初步比较的基础上,再像欣赏图画一样走进诗歌的字里行间,以“让我们走近些,去看看画中画了什么?”为题读懂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比较思考,为什么这两首小小的诗歌给我们如此不同的感受。学生再反复比较,发现李白采用的是比喻、夸张写意等手法,显得豪放大气,杜甫采用了严谨的对仗手法,描写的景物色彩和谐,错落有致,显得精致美丽,这是第二回合的比较。他们在诗中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呢?再次比较朗读,结合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当时创作的背景,体会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这是第三回合的比较。多个轮回的比较,学生一点一点走近诗人,走进了诗歌的灵魂。

 

第二篇:阅读摘记卡

阅读摘记卡

五(3)班 姓名

阅读摘记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