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

河北远程教育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己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尤其注意掌握下列词语:

    骇  掳  悚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

  2、利用默读技巧,快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

  1、借鉴本文详略安排的技巧,能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运用。

  2、通过阅读或与同学讨论,能比较准确地把握长妈妈的性格特点,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她的感情。


〖情感目标〗

  1、体会文章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2、散文又称美文,体会本文流畅的文字美和淳厚的人情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自己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利用默读技巧,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3、借鉴本文详略安排的技巧,能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运用。

〖难点〗

  1、通过阅读或与同学讨论,能比较准确地把握长妈妈的性格特点,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她的感情。

  2、体会文章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3、散文又称美文,体会本文流畅的文字美和淳厚的人情美。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做到纲举目张。


【教学方法】

  默读、讨论


【教学媒体】

  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可以指定一个学生回答)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奇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


〖讲解新课〗

  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回顾《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共10篇。其中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以《旧事重提》为总题。1927年7月,鲁迅添写《小引》和《后记》,将它们结集出版,改名为《朝花夕拾》。第一版由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为鲁迅自己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9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都是鲁迅回忆往事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成长道路。它们文笔优美,感情深沉,都是散文中的佳品。除了选入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和山海经》等作品,还有《范爱农》、《无常》等名篇。

  质疑、讨论、解疑:

  1、默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2、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总结:

  1、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2、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的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板书;如有条件,也可以将表格用投影或大屏幕展示):

    选取典型的生活片断,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具体刻画长妈妈的形象: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2、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学习新课〗

一、解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⑴ 元旦吃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解析: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

     (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

     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欣喜之态溢于言表)

     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而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⑵ 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解析:

     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尽管这些规矩都是迷信的说法甚至有些愚昧,但这正是长妈妈用她自己的方式来关心、爱护“我”。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2、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这种敬意中就因为她谋杀“我”的隐鼠而消失,那么,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而且一生不变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读下面的文章)

  3、默读第18~28自然段:

   ⑴ 默读后请同学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后来,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⑵ 分析“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的含义。

     分析: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⑶ 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总结:她虽然有些饶舌、多事,又有很多烦琐的礼节、规矩,但这些都和她所处的时代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而从本质上讲,她则是一个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等美德的劳动妇女,是陪伴鲁迅成长并称得上是启蒙老师之一的人物。


二、鉴赏课文

  1、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

    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但这并不说明略写是可有可无的。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2、写作特色──洗练的字词、独特的句式和生动的细节描写。

    作者用词十分讲究,准确而得体,如写长妈妈肖像体态是“黄胖而矮”,她喜欢说小话,令“我”“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些神态动作描写特别传神逼真,毫不夸饰但很生动。夏天睡觉,长妈妈又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活画出了这个人物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让学生课下摘抄他认为最精彩的细节描写或句子,并自己给这些句子加上评语)


三、布置作业

  1、阅读《朝花夕拾》中的其它文章。

  2、摘抄你认为最精彩的细节描写或句子,并自己给这些句子加上评语。

 

第二篇:教案2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插入图像 备课时间:2011-4-22 课 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1周)

教 法:自学探究法、点拨法、体验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基础操作内容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并且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基础操作采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尝试、探究练习的就去,同时

辅以教师的适当点拨。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种图片的插入及编辑方法。

2、掌握调整图片大小及位置的方法。

3、学会使用自选图形绘制所需图形。

4、掌握设置图片叠放次序、组合及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入各种图像,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图片可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途径获得图像素材,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合理地引入图像到文档中,并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调整和处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准确判断信息需要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练习文件:插入图像.doc

教学过程:

教案2

二、导课(约2分钟):

一篇美观、赏心悦目的文章不是只有单纯的文字,往往是图文并茂。在文章是引入图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服务主题而不是为了装饰,因此在实际操作1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中,要根据图文关系调整图像的大小与位置,并且有时还要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适当的处理。

三、授课内容:

1、探究学习(约7分钟):

学生结合练习文件中的第一题“试一试”中的习题要求,自主探究插入图片的基本操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该习题的准确操作。习题要求如下:

①在下面空白处插入一剪贴画(任选),并在图片上右击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尝试“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各选项卡的功能。

②在下面空白处插入D盘的图片文件“背景1.jpg”,体会“图片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 ③将自己的姓名作成自己喜欢的艺术字,并加以修饰美化。

④结合评价手册P45,利用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制作中国银行徽标。

2、演示点拨(约10分钟):

结合具体习题要求,边操作边讲解如下知识点:

①剪贴画:是由系统提供的图片,命令为:插入→图片→剪贴画。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注意正确区分“类别”和“名称”,必须与题目要求完全一致;调整图片大小、位置;并详细解释“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各选项卡的功能。

②来自文件:是指系统以外的图片,命令为: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注意正确选择图片所在的位置。解释“图片工具栏”中各按键的作用,重点讲解“裁剪”工具的使用。

③艺术字:是有特殊效果的文字,适用于做标题,起到醒目和美化的作用。命令为:插入→图片→艺术字。详细解释“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的使用方法,以及“艺术字”工具栏中各按钮的作用。

④自选图形:是系统提供的简单的线条图形,利用自选图形可以组合成复杂的图形,命令为: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归纳:剪贴画、来自文件、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四个命令均可以通过“绘图”工具栏找到。利用“绘图”工具栏制作中国很行徽标,并涉及到如下知识点:

Shift键:画直线、圆、正方形、正三角形、五角星等特殊图形;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叠放次序:通过右击或绘图工具栏设置;

组合/分解:通过右击或绘图工具栏设置;

提示:“绘图”菜单下的“旋转与翻转”、“文字环绕”等项的使用。

3、学生练习(约8分钟):

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先完成必做题。必须题中的五个题完成后,找组长检查,必做题无问题的学生再做选做题。必做题要求如下:

①在文档第一段中插入剪贴画“科技”中的“计算机” ,并调整大小;

②在正文最后插入来自D盘的图片“背景2.jpg”,设置图片宽高均为3cm(注意纵横比) ③将标题“计算机发展的变革”换为艺术字,样式为第二行第三列;

④在文档的中插入自选图形“基本形状\圆柱形” ;

⑤将背景、圆柱两图片组合。

4、学生演示(约5分钟):

①学生到教师机演示2、3两题;

②教师提示诗文画卷的制作。

5、巩固练习(约7分钟):

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6、课堂小结(约2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插入各种图像并进行相应的设置与处理。

[集体研讨]

[课后总结与反思]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图文混排 备课时间:2011-4-26 课 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2周)

教 法:自学探究法、点拨法、体验法

学情分析:由上节课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

有关图片的各种操作。因此,本节课以学生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为主,教

师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种图文混排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掌握使用文本框的方法。

3、学会使用使用图片、边框、底纹美化文档的方法。

4、了解编辑公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各种混排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让学生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版式,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进一步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道安排版面、调整布局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的图排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紧密型版式与四周型版式的区别。

教学准备:学生练习文件:图文混排.doc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点名(约1分钟)

教案2

二、知识回顾(约2分钟):

1、向文章中添加图片所使用的命令?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2、在图片操作中Shift键有哪些功能?实现微移操作需按?键

三、导课:(约1分钟)

在文章中引入图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图像与文字设置不同的版式,其版面效果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版式,以增强主题的表达。

四、授课内容:

1、五种版式(约3分钟):

学生自学课本P73五种版式,了解图像与文字位置关系的五种版式的特点及效果,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制作中国银行徽标。

2、自主探究(约5分钟):

学生结合具体的习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下列习题的练习操作:

①在正文第一段上方插入艺术字标题“计算机发展的变革”,艺术字样式选择“艺术字库”第5行第4列。

②将剪贴画“办公室”类别中的“计算机”图片插入到正文左上角,设置图片宽2厘米(保持图片宽高比),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

③在正文的左上角插入一个文本框,并输入文字“集成电路技术”。

④在文档左侧插入自选图形“基本形状\新月形”,环绕方式为“紧密型” (注意区别四周型与紧密型的不同)。

3、演示点拨(约10分钟):

找学生到教师机演示相关习题的具体操作,同时教师点拨以下知识点:

①图片大小设置:注意“锁定纵横比”一项是否取消(如果只设置一个值则保留“锁定纵横比”;如果同时设置宽、高,则需要取消“锁定纵横比”选项)。 ②文本框:文本框可以象图片一样放置在文档的任意位置,因此在文章中经常使用文本框对文字进行定位,比喻电子报刊中文字块的编排就是使用文本框实现 的。命令:插入→文本框→横排/竖排,操作方法与图片类似。

强调:选定文本框必须单击文本的边框,才能拖动调整大小和位置。

③四周型与紧密型版式的区别:四周型(文字围绕在图像的四周,版面比较整齐。)紧密型(主要针对自选图形,文字紧密地围绕在图像的周围,不留空隙,版面比较随意、活泼。)

④编辑公式:执行命令:插入→对象→Microsoft公式3.0,结合例题演示具5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体操作,学生了解即可,不要求掌握。

4、学生练习(约8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纠错,完成的学生可以做选做题。选做题要求如下: ⑴巩固练习:

①在正文上面插入艺术字“我的太阳”作为标题,式样选第五行第五个。

②在页面左上角插入一个文本框,将标题下方的文字“20xx年双语学校优秀作文征集稿件”移到文本框中。

③将图片横向拉大,环绕方式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

④将正文第三段与第五段合并成新的第三段。

⑵试一试:

①将下列的组合对象取消组合。

②结合课本P76的图3-22,分别在四幅图片的下方以文本框的形式添加相应的文字。 ③在四幅图的中间位置使用椭圆工具画一椭圆,并在椭圆中添加相应的文字。 ④将所有图片、图形和文字进行组合。

⑶才艺发挥:

将下面文章中的所有内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版面美化设置(提示:艺术字、图片设置、自选图形、文本框等都可使用。同时还应注意:图片所分布的位置要与文字相映衬)。

5、知识拓展(约5分钟):

①美化文档:图片作为背景、加边框、水印效果等美化设置。

②绘图工具栏:简单点拨绘图工具栏中各按钮的作用,演示“阴影”、“三维效果”的设置。

6、巩固提高(约8分钟):

完成练习文件中的所有习题,完成的学生可以根据本节课所以自由发挥。

7、课堂小结(约2分钟):

小组长检查必做题的完成情况,并做好记录。

[集体研讨]

[课后总结与反思]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综合练习(三) 备课时间:2011-5-4 课 型:练习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3周)

教 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练习法

学情分析:从本学期开始,一直围绕会考的考点学习Word基本操作,并且学生在当

堂学习效果比较理想。但学生课后缺乏及时复习、练习巩固,因此遗忘率

较高,特别是期中考试之前学习的操作,需要强化练习巩固,以加深印象,

达到掌握的目的。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Word部分的基本操作。

2、巩固图文混排的相关操作。

3、熟悉Word部分会考题型。

(二)过程与方法

先利用练习文件,熟悉会考中的典型习题,然后利用模拟环境进行,即时检测学生的练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基本题型的准确、快速操作。

教学难点:仔细审题,学会从题意在寻找所使用的命令及操作依据。

教学准备:学生练习文件:综合(三).doc

教学过程:

教案2

二、导课:(约1分钟)

直接布置本节课任务:对已经学习过的所有Word基本操作通过习题的形式进行巩固,希望学生通过做题找出自己存在问题的操作,并加以补救。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三、授课内容:

1、自主探究(约10分钟):

学生结合具体的习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下列习题的练习操作:

第一题:

①将全文中的“微软”一词改为“Microsoft”

②将标题“NetPC”设置为红色英文字体Bookman Old Style,20磅、加粗、居中,并加阴影;段后间距设置为1行。

③将正文部分的汉字设置为宋体,英文设置为Bookman Old Style体,全部字号为11磅,字形为“常规”;正文各段左右各缩进1.5个字符,首行缩进2个字符, 18磅行距。

④为正文的三、四两段加编号“⒈、⒉”。

⑤为正文第三段加文字蓝色底纹。

⑥为正文第四段加字符边框。

第二题:

①将正文第二段“红萝卜浑身鲜红,??”设置为1.5倍行距。

②将文中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成“紧密型”,并再复制一幅。

③将“在萝卜的家族中,个子??”一段设置成蓝色、宋体。

④将表格第2至6行的行高均设置成1.5cm。

第三题:

①复制标题行文字“联想商用电脑价格下调”作为表格标题。

②使用“表格”菜单中的“绘制斜线表头”命令为下表的第一个单元格绘制斜线表头,行标题为“价格”,列标题为“机型”。

③将正文第一段中的“电脑”全部替换为“微机”。

④将页面纸型设置为B5,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1.5厘米,排版方向为“纵向”。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纠正。

2、演示点拨(约10分钟):

找学生到教师机演示以下习题的具体操作,同时教师加以纠错:

第一题:②、③、⑤、⑥四个题;第二题:④;第三题:①、③。

3、学生练习(约12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纠错,完成的学生可以做选做题。选做题要求如下: 第一题:

①将全文中的"等级项"一词更正为"登记项"。

②将节标题"3.2.5 目录与目录树"设置为加粗、倾斜三号宋体字并居中。

③全文(除标题段外)用五号黑体,各段落的左、右各缩进4.5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各段段前、段后间距设置为0.4行。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④对文后提供的数据建立一4行2列的表格,表格每列的宽度为4厘米,行高 自动设置;各单元格中的文字用五号加粗宋体、靠上居中,整个表格居中。

⑤表格标题"表3.2根目录下的登记项数"用加粗四号宋体并居中,加单下划线。

第二题:

①将文中所有错词"双郊县"替换为"双绞线";在页面底端(页脚)外侧位置插入页码,并设置"起始页码"为罗马数字"I"。

②将标题段文字("双绞线")设置为二号绿色黑体、加单下划线、居中、字符间距加宽4磅、段后间距0.5行。

③将正文各段文字("双绞线是??传输效能也越好。")设置为五号深红色仿宋_GB2312;设置正文各段右缩进1.5字符、悬挂缩进2字符。

第三题:

①在正文三个排比句"假如你是?"前均插入特殊符号"※";

②将正文设置为仿宋体、三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

③将页面纸型设置为纵向16开,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0毫米;

④将D盘中的图片"数学.jpg"插入到文章的末尾;

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对操作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教师点拨(约3分钟):

教师点拨选做题部分:第一题(④)、第二题(①)。

5、巩固提高(约7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加以巩固,同时要关注个别差生。

6、课堂小结(约2分钟):

小组长检查必做题的完成情况,并做好记录。

[集体研讨]

[课后总结与反思]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初识图像处理软件 备课时间:2011-5-11

课 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4周)

教 法:讲授法、实践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所学的Photoshop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虽然之前有画图的基

础,但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该软件的各部分窗口组成,以及

Photoshop中图层的含义,并能利用七巧板组成各种图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Photoshop中常用图像格式及其特点

2、熟悉Photoshop的窗口界面并理解图层的意义

3、熟悉工具箱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4、借助绘图软件进行图像的绘制

5、灵活掌握旋转图层中图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七巧板的拼接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图形着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的Photoshop自己来完成七巧板图像拼接,借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是引导学生了解Photoshop软件并利用图层来拼接或绘制图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对图层进行叠放次序、复制、删除等操作,并能根据图像的需要适当旋转图层中的图像,利用常用工具按钮进行简单图像的绘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绘图软件的图层来拼接各种图像

教学准备: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七巧板.PSD、五环.PS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点名(约1分钟)

教案2

10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二、导课:(约1分钟)

先展示作好的七巧板的一些图像文件和奥运五环,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像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接着引导学生问你知道有哪些绘制图像的软件?从而引出本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利用Photoshop绘制图像。

三、授课内容:

(一)教师点拨:(约10分钟)

1、Photoshop中常用图像格式及其特点(评价手册P28)。

2、点拨窗口各组成部分的名称(课本P29图2-2、评价手册P29图2-1-1)。

3、图层的基本操作:选定、显示/隐藏、改变叠放次序、复制、删除等操作(评价手册P29图2-1-2)。

4、编辑图像的基本方法:

以拼“七巧板”的图像为例,讲解相关工具和图层的使用。

第一步:启动Photoshop,执行菜单栏命令“文件→打开?”打开“七巧板”文件;

第二步:选取各种颜色所在的图层后,单击“工具箱”面板按钮,在工作区中将色块拖到合适的位置;

第三步:同法分别将其它色块移动到相应位置,并调整叠放次序;

参照评价手册P31页图2-1-5的拼图

第四步:进行保存:存储为默认格式PSD,存储为JPG格式。

(二)学生实习:(约10分钟)

学生参照评价手册P31图2-1-5提供的图形进行七巧板拼图练习,并进行分别保存。要求保存在班级文件夹中,格式分别为PSD和JPG两种格式的文件,主文件名相同。

(三)绘制五环:(约20分钟)

因为学生首次接触Photoshop软件,使用时会感觉陌生,因此本环节采用教师边讲边练习的方式,学生模仿学习(结合课本P29的步骤)。

第一步:新建文档:文件→新建,设置文档的“名称”及画面的大小。

第二步:绘图与着色

先利用“创建新的图层”按钮新建“图层1”,在“工具栏”中选择“椭圆工11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具”绘两个圆,调整位置成环状,并填充颜色。(画圆时需按Shift键完成。) 第三步:复制图层

选定“图层1”将其拖动到“创建新的图层“按钮得到新图层;然后分别选中不同的图层,命名并填充各圆环的颜色。

第四步:组合图案

利用“移动”工具调整五环的位置,并组合图案。

第五步:修改图像

利用“擦除”工具,擦除相应部分的颜色,得到环环相套的效果。

此环节学生练习的时间在12分钟左右。

(四)课堂小结(约3分钟)

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的作品完成情况,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集体研讨]

[课后总结与反思]

12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编辑图像 备课时间:2011-5-18

课 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5周)

教 法:讲授法、实践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可以在真正的实践中做到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提

高技术技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对图像进行裁剪,更好地突出主题。

2、淡化、去除图像中的干扰因素,改善图像的质量。

3、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色彩等,提高主题表现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图像加工的需求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图像编辑技术的价值意义,从而在应用过程中更有目的性地选择相关技术。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避免随意修改图像的盲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图像审美观,即以需求为准则来适当修改图像。在教学中注意与美术的摄影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取景、比例、构图等方面的素养。

教学难点:印章工具、模糊工具、去除工具的区分及画笔大小的设置方法

教学准备: 多个图像素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点名(约1分钟)

教案2

二、导课:(约1分钟)

以“数码写真”摄影服务的工作流程引出图像编辑技术的广泛应用。

三、授课内容:

(一)图像裁剪

13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1、教师讲授:(约5分钟)(以实例进行讲解)

①规则的图像的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或椭圆选框工具,也可用“裁切工具”进行。

实例一:单击“裁切工具”,选择出要裁剪的图像后,直接双击即可。

② 不规则区域的选取:三种套索工具的使用

标准套索、多边形套索和磁性套索,套索准确度与边缘“羽化”有关,可设置为“0”和“消除锯齿”选项。

实例二:汽车的选择,并与路合成。

③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图像区域来说,可用“魔棒”工具选择。

实例三:选择蝴蝶,与花合成。

2、学生实习:(约15分钟)

学生打开练习图片进行操作练习

①倾斜的小楼变正:裁剪工具的使用。

②人物的选择:套索工具的使用。

③蝴蝶的选择:摩棒工具的使用。

(二)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打开相关图片进行实例讲解。实例:仿制双胞胎、图片上污点的处理。

1、教师讲授:(约3分钟)

教师讲解仿制图章的使用和画笔的选择。

强调:选取样点时,要同时按住Alt键,否则系统会弹出一个警告框。

2、学生实习:(约5分钟)

学生打开练习图片进行操作练习

(三)综合练习(约14分钟)

学生根据评价手册36页制作大头贴。因为评价手册的步骤讲解详细,以学生自学操作为主,老师根据情况可适当点拨。

(四)课堂小结(约2分钟)

小组长检查本小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完成情况较好的进行加分奖励。

[集体研讨]

[课后总结与反思]

14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图像合成 备课时间:2011-5-25 课 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6周)

教 法:引导法、点拨法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中,不要过于追求细节上的操作,主要突出合成的方法,即

图层的操作与图层的编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创建不同的图层,引入合成图像的方法。

2、调整图层的前后关系,合理地排列图像的位置。

3、掌握在图像中添加文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辑图层,形成图像合成的整体化效果;通过图层的前后关系调整,来实现图像合成中的层次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成图像中,体验不同图层信息相互补充、共同增强主题表达的优势,并且由此带来的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与冲突的时代特点。同时增强合成图像中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的意识。

教学难点:图像合成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个图像素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点名(约1分钟)

教案2

二、复习:(约3分钟)

让学生打开上节课文件夹“编辑图像”中的蝴蝶和鲜花两图片,将蝴蝶与鲜花合成。

三、导课:(约1分钟)

15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合成的照片(告知学生这些背景都是后期加上的,在头贴中的一些心形、小动物等“前景”也是合成上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四、授课内容

教法:本节课内容的第一个实例,采用教师边引导学生边练习,讲练交替进行。

(一)实例1:更换不同的衣服

1、制作过程:(约12分钟)

第一步:启动PS后,使用“文件→打开”命令,打开“人物”图片。

第二步:选择“人物”图片,在“图层”面板中双击该图层解锁。

第三步:选中“人物”图层,利用魔棒工具在原服装区域进行多次选择—删除操作,个别地方可放大后用橡皮擦工具进行擦除。

第四步:将“布料”图片打开,利用移动工具逐一拖放到“人物”文件中,此时会自动创建新的图层。然后利用“编辑→自由变换”命令调整布料的大小、位置,到效果满意即可。

第五步:调整图层至合适的位置,将“人物”图层移动到最上方,通过隐蔽图层实现不同衣服的效果,并以.jpg格式保存到指定文件夹中。

2、学生实践:(约5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点拨,打开练习文件进行上述操作。

3、教师归纳:(约3分钟)

①创建图层、删除图层、复制图层、移动图层等操作(以图层面板为主)。

②“图层”菜单下的相关命令:新建、复制图层、删除、图层属性、图层样式、向下合并、合并可见图层等。

③在图像合成操作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为图层。即通过图层,把各种素材摆放在一起实现合成。

(二)实例二:创作“爱护地球”的公益宣传画(约15分钟)

展示已完成的作品,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手”和“地球”的合成。

1、教师点拨:

①文字工具的使用:选择“文字”工具后,利用工具栏进行字体、字号、颜色、变形等设置。

②图层的作用及背景色的调整等。

16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2、学生自由练习:

学生完成公益广告的制作,并且可以利用“图层”菜单下的“图层样式”等项对该作品中的各图层进行设置。

(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

小组长检查本组每人的作品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上交。

[集体研讨]

[课后总结与反思]

17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PS特效 备课时间:2011-5-31 课 型:实践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7周)

教 法:点拨法、实践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PS的一些特效设置,主要包括使用图层蒙

版和几种典型的滤镜为图片添加特殊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图层蒙版技术,使合成更加逼真。

2、了解PS中几种常见的滤镜效果。

3、巩固PS中常用工具的使用。

4、巩固图层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一个个实例,让学生体验使用PS图像特效处理的快捷与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操作中,体验使用PS软件增强主题表达的优势,并且由此带来的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与冲突的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各种工具的熟练使用与准确操作。

教学准备:多个图像素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点名(约1分钟)

教案2

二、纠正答案:(约5分钟)

将高考期间的作业(20个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公布一下,并对其中的7、10两题进行解释。

三、导课:(约1分钟)

通过让学生欣赏“沙漠威逼大海”和“海市蜃楼”两幅图片,并分析图片及文字18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效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四、授课内容

教法:本节课内容的第一个实例,采用教师边引导学生边练习,讲练交替进行。

(一)实例1:沙漠威逼大海

1、制作过程:(约8分钟)

第一步:启动PS后,使用“文件→打开”命令,打开“沙漠”和“大海1”两图片。

第二步:将“大海1”图片利用移动工具拖放到“沙漠”文件中,此时会自动创建新的图层。

第三步:选择“大海1”图层,单击“添加图层蒙板”按钮,然后在“图层1”上右击选择“添加图层蒙板到选区”。

第四步:选择“渐变工具”,按住左键从右下方向左上方拖动,会出现沙漠威逼大海的效果。

第五步:使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沙漠威逼大海”,保存。

2、学生实践:(约12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点拨,打开练习文件进行上述操作。做的比较快的学生,可以打开“大海”和“楼”两幅图片,制作“海市蜃楼”的效果图。

(二)滤镜效果(约15分钟)

1、教师点拨:

①风滤镜:通过“风”滤镜来表现运动状态,增强动感。

教法:教师直接演示“风”滤镜的使用过程,简单介绍对话框中关于风级、风向等参数的选择,要求学生在实习中体会各参数的作用。

②光照滤镜:通过“光照”可以学习到灯光颜色、光照光源、方向与路线以及其他的一些复杂的参数设置;并可通过相同的滤镜,进行不同的设置,得到“霞光满天”、“阴云密布”等不同的效果,以启发学生对滤镜设计的灵活性。

教法:重点介绍对话框中参数设置及调整的关键点:光源点的位置调整。

③其他滤镜:“浮雕效果”和“水彩效果”的设置等。

2、学生练习:

学生打开自己班级中滤镜效果文件夹中的图片,根据图片环境选择不同的滤镜为图片增效。

19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三)综合巩固(约10分钟)

1、教师点拨:

①画笔工具的使用:选择“画笔”工具后,利用工具栏中的“画笔”设置不同的笔解,并设置前景色为绿色进行绘制。

②五角星的绘制:选择“多边形工具”,并通过工具栏中的“自定义形状”工具设置为星形,前景色为红色进行绘制。

2、学生练习:

学生打开自己班级文件夹中“PS综合”中的“向日葵”和“晴”两幅图片,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由发挥。

(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

小组长检查本组每人的作品情况(必做部分为蒙板作品和工具两幅作品,),并将检查结果上交。

[集体研讨]

[课后总结与反思]

20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Word综合 备课时间:2011-6-15

课 型:实习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8课时)

教 法:探究法、点拨法、练习法

学情分析:Word部分的基本操作已经学习完成,并且这些基本操作是会考中的重点,

但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好多操作出现淡忘现象。因此,在学习完这些操

作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会考中的相关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利用模拟环境

的即时反馈功能强化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Word部分的基本操作。

2、熟悉Word部分会考题型。

3、利用模拟环境的即时反馈功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先利用练习文件,熟悉会考中的典型习题,然后利用模拟环境进行,即时检测学生的练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基本题型的正确操作。

教学难点:仔细审题,学会从题意在寻找所使用的命令及操作依据。

教学准备:学生做模拟盘的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点名(约1分钟)

教案2

二、导课(约1分钟):

直接指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对所学习的Word操作进行综合巩固,并利用模拟盘进行成绩的即时反馈,大家要抓住机会及时纠正自己操作中的错误。

21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三、授课内容:

1、指定题号(约2分钟)

必做题:综合三的5、7、8、9;选做题:综合三的3、4、6、10。要求:完成后交卷评分,将成绩记录在相应题号的后面,同一题做几次要记录几个分数。错误的要及时改错,不明白的地主要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希望大家利用这个机会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第5题

Word文档 “计算机发展的变革2”,完成下列操作:

1、设置正文的第二段“1.智能......”中的“1.”为首字下沉,位置为下沉,字体为黑体,下沉行数为2,距离正文2厘米;

2、在文档最后一段的下方插入剪贴画“科技”中的“计算机”,并设置环绕方式为紧密型;

3、将页面设置为自定义纸型,宽度为19cm,高度为22cm,上下左右边距各3.5cm。

第7题:

Word文档 “计算机发展的变革4”,完成下列操作:

1、添加页眉,内容为:计算机发展的变革;

2、将文档的第三自然段“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是??”的底纹设置为浅色横线、红色;

3、在文档的最下方插入自选图形“基本形状\新月形”;

第8题:

Word文档 “电脑安全小知识4”,完成下列操作:

1、将正文中的第一自然段(19xx年11月2??)复制到文章的最后,使正文增加一个新的自然段;

2、将副标题“20xx年双语学校优秀作文征集稿件”替换为艺术字,选“艺术字库”第二行第三个式样;

3、在文章结尾处插入一个三行、四列的表格;

第9题:

Word文档 “表格”,完成下列操作:

1、将整个表格外边框加3磅,红色的框线,第1行第一列单元格加“25%的图案”底纹。

2、将课程表的第一行设定为2厘米,第一行第三列单元格内的文字字体为隶书,四号,加粗,倾斜。

3、将第九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拆成两个单元格,拆分后前一个单元格输入“工作”,后一个输入“学习”。

2、学生练习(约10分钟)

学生启动模拟环境,进行Word部分相应习题的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操作中存22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在的问题。

3、教师点拨(约5分钟)

在模拟题的第7题,针对本题点拨如下操作:

①第5题中首字下沉、页面设置中自定义纸型的使用。

②第7题中页眉设置、添加底纹、自选图形的添加。

③第9题中表格边框线的设置。

4、学生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进行纠错练习,继续练习指定的习题。教师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5、测试(约8分钟)

测试题:综合三的第2题,完成后由小组长记录成绩,并回收。

[集体研讨]

[课后总结与反思]

23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课 题:期末复习 备课时间:2011-6-22

课 型:复习课 使用时间:

课 时:1课时(第9课时)

教 法:点拨法、练习法

学情分析:在学习过程中,以注重学生的操作为主,对理论知识缺少强化巩固与练习,

因此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理想,对理念与实践的结合缺乏的变通能力,很

多知识学生不理解。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Word部分理论题型。

2、熟悉PhotoShop部分理论题型。

3、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习题的形式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典型习题,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平时所学知道的应用。

教学准备:习题提纲。

教学过程:

教案2

二、导课(约1分钟):

直接说明本节课的复习任务以及复习要求。

三、授课内容:

(一)学生练习:(约15分钟)

根据已学知识并结合平时上课的操作,独立做练习题,包括45个选择题、连线题和12个填空题。

要求:独立做题,对不模棱两可的题做好标记,可以空着不做,不能浪费时间。 24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人:盛铭迪 第一册·下

(二)习题讲解:(约10分钟)

公布答案,对学生不理解的题进行讲解,讲解习题如下:

选择题:1、3、7、14、19、31、32、33、35,并板书填空题答案。

(三)巩固习题:(约15分钟)

学生巩固所有习题,重点是错误的题。

(四)巩固习题:(约5分钟)

以提问的方式检查部分学生的复习情况。

(五)答题技巧:(约1分钟)

1、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不能直接选择的可结合已有的知识用排除法。

2、填空题和问答题不允许空题,有些内容可与选择题结合起来考虑。

3、做题要灵活,要与平时上机操作相结合。

[集体研讨]

[教学总结与反思]

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