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在典型事例中立起来

让人物在典型事例中“立”起来

老舍先生说过“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立得起来”。怎样让人物立起来,让读者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呢?我们必须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叙事,但是这种叙事,和纯粹记事的文章不一样,因为它对事情的完整性没有过高的要求,只需要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所以,在我们动笔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想一想,你要写的这个人和其他千千万万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有的同学说,找出这个人的特点好难,我觉得这个人没什么特点。其实,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与人怎么会一样呢,就拿身边的同学来说吧,看上去大家生活在一个环境中,可是他们每个人是多么不一样啊!有的同学热心、爱帮助人,有的同学责任心强、做事有头有尾,有的同学特别好动,有的同学喜欢安静,有的同学憋不住话,有的同学却能沉得住气??这些都是每个人的不同之处啊!就是一个人很普通,你找不出什么特点,你可知道,“普通”本身就是他的特点啊!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写自己的“普通”: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站在人群里,甚至没有人能发现我。因为我就像一群萤火虫中的一只,尽管我曾试着让自己发出的光更亮些,让自己变得特别一些,但是我的光还是被整个的、一群的萤火虫发出的光覆盖了。”

也许“不引人注目”,就是他的特点。找着了不同之处,我们不能空口说白话,说这个人怎样怎样,而要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典型事例是指最能反映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之处的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事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选取的事例还要新鲜,别人总写的事例就不用去写了。 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

1、每个人物性格需要搭配一个具体的事例

写人作文的目的,是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因此,凡是在写人作文中写到的人物性格特点,都需要配一个相对应的事例,相当于举例。如《他是一个这样的人》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我的好朋友刘津,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他最大的优点便是乐于助人了。放学了,我和几个好同学还有刘津,勾肩搭背地走在一起,就在我们要再见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啪”地一下撞上了一个小弟弟,我和几个同学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忽然,一个身影从我身旁闪过,冲到了小弟弟身旁,我定睛一看,啊!是刘津!只看他扶起正哇哇大哭的小弟弟,一这不停地安慰,一边不停地呼救,许多路人见了都说:“这当哥哥的,太懂事了!”我们见了,也赶了过去,小弟弟的妈妈来了,不停地说谢谢。可刘津却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多谢。”事后,刘津,得到了大家的表扬。

作者先是提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便写到了能表现出他这一性格特点的事例,这种思路特别的好,会让文章显得不空洞,只是这个事例中,对主要的人物--刘津的描写还不够具体,怎样写具体?还要写出人物的行为。

2、事例中人物行为写具体

要将事例写具体,最主要的是要将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要搭配描写,这样能够更加突出人物的特点。例如《真诚的小贩》一文中写道:

“老婶婶低下头,轻轻夹起那块红薯,生怕给夹坏了。我低下头,看看她,她胖胖的脸,头发在脑后盘了个辫子。眼睛全神贯注地忙着手上的活儿,额头上爬满了又深又长的皱纹,那双磨得露出手指肚的手套记录了她走过的辛酸之路。她熟练地撕下一张包装纸,”刺啦“一声,撕得那么响,从小车上扯下一个塑料袋,她只是轻轻一撮,塑料袋就打开了,再把红薯装进去。妈妈问她:“几块?”“两块。”“两块?”我问。“咋?贵啦?”“不贵。”我从兜里掏出钱给了她。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咬了一口,香喷喷的,虽然有点烫,但是还是很香甜!

很多人写街头小贩、清洁工等人,但往往写得十分笼统,未能很好地利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搭配来表现人物,因此会显得十分平淡。这篇文章中,作者很好地将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方面的描写结合在了一起,显得十分的具体生动。作者通过一个小的片断,来突出小贩的人物形象,因此,在写人作文中,要突出人的性格特点,不一定是完整的事例,也可以是描写一个生活片断。

3、选材可以是生活中小的片段或场景

文章中选择的材料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或者小的片段,不一定是非常完整的故事,只要把片段中的人物行为和场面细致展现出来即可。《捣蛋鬼》中截取了一个很小的画面,来表现人

1

物性格,写得较为传神:

有一次上自习课,老师让我们做数学题,自己有事先出去一下。老师前脚刚走,后脚我们就炸开了锅。尤其是某同学,手舞足蹈,活像个猴子,居然装着郑重其事地样子踏起了正步,嘴里还喊着“一二一”,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登上了讲台,全班同学都安静下来,看看他想干什么。

只见他随手拿起一本书,不经意地把它卷成一个话筒,随后像国家领导人一样,双眉紧皱,手拿“话筒”对我们说:“今天,我郭德纲给大家表演一段单口相声:《皇帝选妃》。”此时,在寂静的空气中,他的声音如铜钟一样传得很远。他为自己自己制造的气氛和表现都十分满意,轻轻地笑了出来,台下也想起来热烈的掌声。他更得意了,他把左腿向前跨出一点,用手掸了掸衣服,随即整理好,脸微有些发红,声音兴奋地说:“从前有个皇帝要选妃子??”

他故意把声音提高,这时看守窗户的同学看见了老师正朝这怒气冲冲地走过来,于是惊慌地小声叫着:“红色警报,红色警报!”

这段文字中,作者十分注意一些小细节的描写,作者通过将人物细节的一一展开,在读者心目中成功地描绘出了当时的画面“轻轻地笑了出来,台下也想起来热烈的掌声。他更得意了,他把左腿向前跨出一点,用手掸了掸衣服,随即整理好,脸微有些发红,声音兴奋地说:“从前有个皇帝要选妃子??”优秀的人物行为描写,能够通过对人物行为的细致描绘,能让读者在大脑中浮现出当时的画面。

4、事例要有代表性

事例要有代表性,其实是指要选择最能说明某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放到文章中来,比如说有三件事可以说明一个人诚实,我们要从中挑出最明显、最有说服力的来。

搭配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写人物的行为。

描写人物行为,仅仅一种方法并不能将人物特征充分地展示出来,有时需要采用综合方法,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一)动作与语言相搭配

在描写人物的语言之前,先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会使得读者更加了解主人公说话时的状态。在描写人物语言的过程中,插入人物的动作,会让文章产生意料不到的真实感,给人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感觉。例如《奶奶手中的千层底》中有对奶奶这样的描写:

一个休息日,我和爸爸妈妈回家乡看望爷爷奶奶,我推开家门就看见奶奶戴着老花镜,精神矍铄,正坐在藤椅上纳鞋底。看见我进来,忙放下手中的活,拉着我的手问我早晨吃饭了没有,最近学习好吗?

我顺手拿起奶奶放下的千层底,想完成奶奶刚才从中断的那一针,可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针还是穿不过去。奶奶一边叫着:“你哪能干得了这个,手一会就弄痛了!”一边从我手中夺过鞋底子,放进篮子里。

吃过午饭,我们坐下来话家常,奶奶习惯性地又拿起千层底,一针一针地纳起来,每一针都使劲地穿过鞋底,“哧、哧”有声地把线緾到右手掌上使劲儿地拽,然后将针在发髻上擦两下接着穿下一针。

奶奶的动作优雅娴熟,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一点不在意自己的手被线绳勒出了一道道拉痕。我心疼地握住奶奶的手:“奶奶,别纳了,你的篮子里已经有两双了,我穿不了多少。”??

里面对奶奶的语言和动作结合的很紧密,让人能感受到奶奶出色的手艺和对儿孙的爱。

(二)神态与心理相搭配

在描写人物心理的时候,可以与人物的神态描写相搭配,这样更容易真实地再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我瞥了他一眼,撇撇嘴,心想:哼,我看你怎么办?例如《爸爸老了》一文中这样描写爸爸:

途中,我一个人去挂平安锁,爸爸不放心,可他终究没有跟来。

我一个人站在巨石上,脚有些抖,但我心中除了恐惧与悲伤,还多了一份担当与坚强。 在华山脚下等车时,爸爸点点头,笑着说:“还不错,爬到了苍龙岭。”可随即又满怀遗憾道:“其实我想到金锁关的,确实很遗憾,应该去看看,但我实在不行了。”

“下次再来嘛。”

爸爸叹了口气,道:“恐怕很难有下次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还记得下山时,有个哥哥小声地跟我开玩笑:“你还有机会再来的,不过下次可别和老头老太太来了,和同学一起来??”这话像是被爸爸听见了。他们走后,爸爸撇撇嘴,像个小孩子般不满地说:“我才不老呢。” 2

这段话写出了爸爸身体的衰老又爱面子撒娇暗示了爸爸近几年的辛苦与疲惫,爸爸的不服老也体现了他希望在孩子心目中永远年轻体壮,为儿女撑伞。

(三)语言与心理相搭配

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不同的状态下(紧张、失望、生气)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把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搭配起来描写,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容易凸现人物的真实形象。例如《当我们可以决定一只虫子的命运时》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

总之,一切有关学习的东西都是我心中的敌人。谁叫我是上帝的使者。

当然,因为这些虫子不幸地在书上爬动,自然也被我把它和练习册、书本联系到一起:“如果没有你这个可怜的虫子还会有书吗!”那只虫子回答:“大哥,还会有的!”“你再说一遍!”“大哥,还是会有的!”“大哥,还会有的!”“噗噗啊啊嗷,你还敢说!”“你让我说的嘛!”

这种虫子自然就成为我的杀戮对象,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被我称之为书虫。??

当我们仅仅只需伸出手指就可以决定一只虫子命运的时候,不要贸然地下手。把你想象成那个没有干坏事的虫子,把上帝想象成那个没有干坏事的虫子,把上帝想象成想要杀掉那个无辜的生命的你。想一想当你在上帝的手指下,你还希望上帝按下去吗?

收手吧,朋友们。当你收起你那过去残忍的要按下去的手指时,上帝也会再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一根帮助你的手指。

这段对话就体现作者当时的心里,对作业的愤恨转嫁到书中小虫身上,而又将小虫拟人,利用对话表现出那一刻“我”对弱小生命的蔑视和小生命单纯无辜的回应。语言和心里搭配惟妙惟肖,引起读者共鸣。

阅读训练: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路怡

路怡,多有趣的名字,真像外国人。不但名字有趣,性格更有趣——爱笑。一笑,嘴边就会露出两个又小又浅的酒窝,真好看。她的笑声可好听了,笑起来像银铃一般。老师可真会安排,让我与她同桌,这正合了我的心意。

路怡真是太爱笑了,无论遇到什么事,她总是以笑相待。有一次,一个男生不小心用刀片在路怡的脸上划出老长一条口子,我正要去告诉老师,可路怡却拉住我说:“别去了,没关系。”说完又笑嘻嘻的像没事一样。我说:“你怎么还笑!”“我不笑,难道叫我哭呀!”说完就装出一副哭相,把我也逗笑了。

路怡真是直肠子,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根本不会拐弯抹角,也不管是否得罪人。记得二年级时,在一次全校师生座谈会上,她竟然向校长提出“点心不好吃”的意见,我不知道当时她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才二年级的学生呀。

路怡真是个直爽又爱笑的人啊!

(1)路怡的个性特点是 、 .用 事例,反映了路怡 的特点;用 事例,反映她 的特点。

(2)短文详写了爱笑的内容,主要通过人物的 描写来写的。 这句话最能反映她爱笑的特点。

2、珍惜时间的人(节选)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病重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做什么事。他在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是仍然紧张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在逝世前三天,还为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没有浪费过时间。

(1)短文用几个事例表现了鲁迅的优秀品质。 (2)如果选文中的某个例子详写,需要运用哪些写作方法?

答[写作练习]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例反映人物一个方面的好品质

3

品质是指人的思想、行为、认识等。如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等。个性特点是性格上特别的地方。如活泼、文静等。写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文章与写反映人物品质的文章方法一样,但所选的材料不同,它必须是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例表现人物一个方面的品质,须注意选择的事都反映这方面品质,想好每件事与这中心的关系。写作过程中选其中一个最典型,最能反映人物品质的详写,其余可简略些,有些事例可一笔带过。

他 真 好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刚游泳回来,妈妈让我把炉子上那壶滚烫的开水提下来,我过去一提,没想到那壶开水都洒了出来,把我的腿烫伤了。妈妈赶紧把我送到军区总医院去治疗。同病房的叔叔们对我可好了,尤其是小刘叔叔。妈不在时,他就给我倒大小便,打开水,端饭。每次医院放电影的时候,小刘叔叔总是要背我去看电影。我怕麻烦小刘叔叔,就说:“我不去。”后来他总要动员我一起去,我也就不推辞了。

不久,我的腿好了。那天,大夫给我诉纱布特别疼,我的心就像要从嘴里蹦出来似的。我咬着下嘴唇,忍着巨大的疼痛,咬得沁出血来了。纱布越拆越薄,越薄越疼,拆到最后一层的时候,小刘叔叔悄悄对我说:“你给医生说你自己拆,不然太疼了。”我就对大夫说:“叔叔,我自己拆吧。”大夫说:“那你就自己拆吧。”我自己开始拆,可是我怎么也拆不好。小刘叔叔就给我一点一点地拆,花了半天工夫才把那层薄薄的纱布拆掉了。我望了望小刘叔叔额角上渗出的汗珠感激地笑了。

从此以后,我能下地了。小刘叔叔又扶着我在外面散步。他看见我衣服很薄,就把他的衣服给我穿上。衣服太大了,他又把皮带给我系上。

每当我想起小刘叔叔的时候,他那亲切的面容,带着鼓励似的眼神,就浮现在眼前,他真好! 点评“乐于助人”是此例文的中心思想,即文中小刘的好品质。要体现这中心可用一件事,也可用几件事。文中写了小刘帮我倒大小便,打开水,端饭;背我去看电影;帮我拆纱布;扶我去散步;脱下自己衣服给我穿等几个事例,这些事都反映了“乐于助人”,所以例文做到了通过几件事反映人物一个方面的好品质。例文详略处理尚恰当,但详写部分——拆纱布处,应重点写小刘如何细心地拆,可文章只用了“一点一点”、“花了半天工夫”两个词语,所以重点处欠具体。

假 小 子

我站在穿衣镜前,看到镜子里出现一个形象:1.3米的个子,梳着乌黑发亮的齐耳短发,一双不大的眼睛,一张圆圆的小脸蛋,一口不太整齐的小白牙。这就是我——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我,天生就是一副假小子的模样。尽管妈妈给我买了好多裙子,可我从不喜欢穿,总爱穿一身西装紧身短裤,一件大翻领的蓝色运动服,再戴上一条红领巾,可神气呢!

我很顽皮,喜欢爬高下低。记得去年暑假的一天下午,在游泳回来的路上,我被一阵阵蝉鸣声吸引住了。我四下寻找,只见蝉停在一棵树上。我不假思索地来到树下,双手环抱树身,双脚一蹬一蹬地往上爬。由于刚下过雨,树皮很滑,手还没有接近蝉,就“哎哟”一声从树上摔下来,跌了个“仰八叉”。我刚想爬起来,却又被树下一群蚂蚁给迷住了。我忘了疼痛,双膝跪下,双手趴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眼睛睁得圆圆,鼻子几乎凑到了地面,看着蚂蚁大军怎样齐心协力把一小块肉骨头搬进洞里。看完蚂蚁搬食,我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回家。看着镜子中的我:蓬松的头发,满脸污泥,我毫不在乎地扮个鬼脸,咯咯地笑了。你们看,我多么顽皮呀!

点评: 文中“我”的个性特点是顽皮活泼。男孩子似的打扮;男孩子似的上树捉蝉??所选题材围绕了“顽皮活泼”这中心。在捉蝉时不假思索地上树,看蚂蚁搬食时的动作、神态都像男孩子。因此文章反映了人物的个性特点。

写作练习

题目:(1)严肃的爸爸(2)唠叨的妈妈(3)内向的姐姐(4)顽皮的弟弟 要求:①上述题目中任选一题。②选择合适的事例把文章写具体。

题目:一个 的人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表示所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如:刻苦学习,关心集体等。②按人物品质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例,做到详略得当。 4

 

第二篇:通过典型事例

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浅谈如何写好一位熟悉的人物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熟悉的人很多,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他们各有各的不同性格特点,可是也许你写出来的人物却像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女的都写成樱桃小嘴,男的都写成浓眉大眼,千人一面,老师批评你说没有写出人物特点,你一定很苦恼吧?不用着急,现在侯老师教你一招,保准能行。

首先,要清楚写作要求,明确写作目的。

这次作文是写一位你熟悉的人,仔细想一想,你熟悉的人是谁?在头脑中进行人物筛选,像过电影那样,选准你要写的人。他(她)有哪些地方使你印象深刻的?(比如外貌、行动、思想、性格、言谈等)想一想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明确写作目的。 其次,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千差万别的,写人物要注意他们年龄、性别、职业、身份、生活经历上的差异,这次作文是写一位你熟悉的人,只有熟悉,才能抓住人物特点;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把人物写得鲜明、形象;重点要写出“这一个”人物的特点和个性。要写好人物性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里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通过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

俗话说得好:一种米饭养出百种(性格的)人。我们写人物不能光讲某人如何如何好,只是简单地列上几句评语,而应该把人物放到具体的环境、事件和场面中去写他们的“表现”,要围绕中心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事例写,只有把某人做某事的种种表现写具体了,写出的人物才真实可信,人物的特点才鲜明形象。

二、恰当描写人物外貌,给人留下印象。

每个人都有一副与众不同的长相,写外貌要与你所写人物的品质特点相联系,要抓住最能突出中心的部分进行描写,竭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人久久难忘。

三、抓住人物行动、语言和心理,把人物写活。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然后“知其人”。人物的任何特点,总是通过人物的具体行动、语言、心理活动等反映出来的,可见,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写行动时,抓住人物主要做了什么,具体是怎样做的,对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行为要写得特别详细,多动脑筋;写语言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如写小女孩的语言大都是比较活泼、幼稚的,只有写好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活动,使人如见其人,如听其声,才能把人物写活。

四、注意叙述要有条有理,内容要详略得当。

写的时候,要开门见山地点题。先简单地向读者介绍你所写的人物是谁,略写他(她)的外貌或兴趣、爱好;然后点明这个人给你留下了那些方面深刻的印象;接着用一、两件典型事例围绕中心展开描写,详写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这个人在整件事中的活动、语言、心理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最后结尾要回应题目,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同学们,我想你对本次作文要求已经很明确,对如何写好人物特点也有了大概了解,希望你能用心去写,相信,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会在你的笔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