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

短新闻两篇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掌握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和时效性),六个要素:5W和1H

3..学会提炼语句,掌握一句话新闻的写作方法。

导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报纸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提供想要的国内外新闻,但是到底什么是新闻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自学解疑

1.重点字词

婆娑(pó)(suō) 嬉笑(xī) 噩梦(è) 纳粹(nà)(cuì)

剥(Bāo)光 撰(zhuàn)写 易帜(zhì) 书帙(zhì) 步履(lǚ) 焚尸炉(fén)

废墟(xū) 雏菊花(chú) 窒息(zhì) 祷告(dǎo) 冉冉(rǎn) 毛骨悚(sǒng)然

2.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泛指整个新闻事业;狭义的“新闻”则是指一种问题,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特写、报告文学等。

? 消息: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

值的事实进行迅速及时报道的文体。

? 通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 报告文学:以文学的写法,及时地报告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或具有普遍

意义的重大问题的一种文体。

2)新闻六要素

新闻必须具备五个W和一个H,即when(时间)、 where(地点)、 who(人物)、 what(事件)、 why(原因)、 how(结果和意义)等六要素。

3)新闻结构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也可以有副标题。(比较本标题与一般标题有何

区别)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

4)新闻特点

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

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另外语言要简明扼要。

5)新闻中常用材料:新闻事实 背景材料 作者主观评价

小训练:

*迅速浏览《别了,“不列颠尼亚” 》,指出文中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并回答本消息中的六要素有哪些。

答:结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一段 主体:第二段到最后

六要素:时间:19xx年7月1日 地点:香港 人物: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

事件:香港政权交接 原因:维护国家主权 结果: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二、交流展示

1.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作为一篇新闻报道,与平时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

答: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都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答: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都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都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4.直击高考

把下面的消息压缩为一句话,要包括新闻的基本要素

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人员的分级督捕,自 7月1日至8月2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导语)

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19xx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进行全面调查,将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正文)为加强迫逃专项斗争的力度,北京市公、检、法机关于8月2日发出通告,限令在逃人员主动投案自首。 (结语)

答案:一是常规句:7月份北京公安采取“网上作战”分级督捕等措施缉拿逃犯211名。

二是变式句:“网上作战”、分级督捕,北京公安7月份缉捕逃犯211名

三、归纳拓展

此类题型的基本步骤:

1、阅读新闻材料,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首先找出重要的的语段或语句。通常情况下,主要看导语。因为新闻导语的任务,是以简约、精练的文字,把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要旨揭示出来,以唤起受众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

其次是对照“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五要素)逐一搜寻、概括。

最后,我们就可以试着组句。

2、得出答案:一是常规句:7月份北京公安采取“网上作战”分级督捕等措施缉拿逃犯211名。

二是变式句:“网上作战”、分级督捕,北京公安7月份缉捕逃犯211名

3、依据新闻材料倾向、验证表达有无偏差

对初步拟出的“答案”进行验证,是一步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某些“导语”并非对新闻事件作出概括叙述,或者没有“导语”,只有一段内容,新闻要点又难以准确把握的新闻材料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4、 新闻类语段压缩注意点

1)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2)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3)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结果)。

4)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四、当堂检测

将下面的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要求26字以内

新华网兰州20xx年12月12日电 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甘肃省兰州市夜空出现红白两道亮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飞去,随即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兰州方圆100公里之内的地方出现强烈的震感。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为此兰州警方抽调大批警力连夜进行搜寻。

当日晚11时36分,在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往永登县拉煤的司机张先生称,他驾车驶至永登县通远乡时,突然一道亮光在头顶闪过,面前突然豁然开朗,感觉如同白昼一般。他急忙将车靠边停住,看到一个如同初升太阳般大的火球拖着长约3米尾巴由西向东而去。在兰州工坪区某单位值夜班的冯先生说,他看到院子突然变得通红,急忙出院查看时,看到天空中有一片红色的雾状物在移动,接着就听到两声巨响。家住西固区西柳沟的米先生说,他正在休息,突然被两声巨大的爆炸声惊醒,当时他还以为地震了。

不明物体出现后,兰州市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红古、西固、安宁、城关区以及榆中县等县区的公安民警全力寻找不明飞行物。截至12日下午3时,警方仍在全力寻找不明飞行物的下落。

短新闻

 

第二篇:短新闻1

张家口十中高一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编制:张建华 审核:语文组

《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新闻的知识。

2.了解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3.培养训练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导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1.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消息,主要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进行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构成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 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

新闻的特点: ①真实性 ②简明性 ③时效性

新闻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②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1

张家口十中高一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编制:张建华 审核:语文组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自主学习

1.利用新闻的结构特点,在文中标出导语、主体部分及背景材料。

2.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四个场景。

3.文中多处用到对比手法,标出并选其中一处分析其作用。

4.用一到二个词形容你读了这篇新闻之后的感受。

三、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含义?

2. 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2

张家口十中高一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编制:张建华 审核:语文组

四、课堂检测

1.下面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______《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______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______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_香港防务。

A.随着 执行 移交 管理 B.伴着 行使 移交 接管

C.随着 行使 转交 接管 D.伴着 执行 转交 管理

2.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某年某月某日,第五十二届威尼斯电影节揭晓,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送展的三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爱情万岁》《东邪西毒》均获嘉奖。在颁奖典礼上中国影片又一次风光意大利水都,成为电影节的一大热门话题。

答:

五、课后作业

1、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2、搜集有关香港历史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选做题)

六、学后反思: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