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九下文言文复习提纲

初三语文九下文言文复习提纲

设计人:徐爱莲

一、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选自,相传是时期所作,是根据体史书。

二、字字落实

齐师伐我 曹刿请见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何以战 .......衣食所安也 必以分人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也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既克,公问其故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克之 惧有伏焉 ..望其旗靡” 三、根据课文内容,用文中语句填空

1、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2、曹刿认为战场上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3、曹刿认为战场上发动追击的最佳时机是“

四、结合人物语言、动作等,说说曹刿和鲁庄公分别是怎样的人。

五、“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填空

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_____________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表达方式上长于 和 ,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

2.《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的意思是 “纳”是从语法上分析是个 式,“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是 。

二、字词

修衣冠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徐公何能及君也 忌不....

自信孰视之 又弗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臣...

诚知不如徐公美皆以美于徐公千里四境之内不有求......

于王 王之蔽甚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 门庭若市时时进 期...年欲言 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三、通假字

① 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徐公来,孰视之

四、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今义:

五、一词多义

上:①受上赏 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下:①乃下令 ②受下赏

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②门庭若市

朝:①朝服衣冠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③皆朝于齐

孰:①孰视之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孰视之 ③暮寝而思之 ④吾妻之美我者

于: ①欲有求于我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能谤讥于市朝 ④皆朝于齐

六、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吾妻之美我者 ④闻寡人之耳者

七、掌握常见文言句式

①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 忌不自信

③ 皆朝于齐

④ 皆以美于徐公

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⑥ 王之弊甚矣

八、课文分析:1、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2、“君臣进谏,门庭若市”、“时时而进谏”、“虽欲言,无可进者”与齐王有什么关系?反映了齐王的什么精神?

3、《古文观止》中有一段对本文的评语,写道:“邹忌将已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 2

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你认为这一评价如何?

三、鱼我所欲也

一、填空

孟子名 ,字 ,是 时期 家、 家, 家代表人物,地位

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 ”,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

二、用/标出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四、字字落实

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故不为 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辟如使甚于生,何不为由是生而有不用也 是故 非独贤者有是心 ...贤者能勿丧生 弗得则死 呼尔蹴尔 ...万钟则 不辩我 何加宫室之美 所识...

穷乏者得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五、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六、课文分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3、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3

4、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字字落实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于士,举于市故 ..于是人也动心忍性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

虑征于色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忧患 .

二、解释通假字

曾:同“ ”, ;衡:同“ ”, ;拂:同“ ”, 。

三、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所以动 人恒过则 出则 ..

四、古今异义

举于士 (今义:古义:) .

五、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而:而后作(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而死于安乐也( )

征于色( )

生于忧患( )

发:发于畎亩( )是: 于是人也( )

发于声(表现) 斯是陋室( )

拂:行拂乱其所为( )

拂士( )

六、特殊句式。

A、状语后置句

如:

B、被动句

如:

七、课文分析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举这些例子想说明什么?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三个。

4

2、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

3、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五、愚公移山

一、解释加点词语。

1.方七百里( ) 2.河阳之北( ) ....

3.面山而居( ) 4. 惩山北之塞( )( ) ...

5.杂然相许( ) ( ) 6.吾与汝毕力平险( )( ).....

( )

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8其妻献疑曰( ) .....

9.如太行、王屋何( ) 10. 以君之力( ) ...

11.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12虽我之死( ) ....

13. 聚室而谋曰( ) 14. 而山不加增( ) ...

15. 甚矣,汝之不惠( ) 16. 固不可彻( ) ...

1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 ...

18.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19. 叩石垦壤( )( ) ...

20.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 )( ) ...... .. .

21. 何苦而不平( )22河曲智叟亡以应( )( ) ...

23.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 ) ...

2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 ) ..

25.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26.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二、解释多义词

1.诚:帝感其诚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2.且: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 ..

3.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 ) 或以为亡( ) ....

4.其:其如土石何 ( ) 其妻献疑曰( ) ..

5.焉:且焉置土石 ( ) 无陇断焉 ( ) 始一反焉( ) .....6苦:何苦而不平 ( ) 苦其心志( ) ..

三、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5

 

第二篇: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鸿鹄( ) 所罾( ) 倾颓( ) 崩殂( )

猥( )自枉屈 攘( )除 舴( )艋( )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 ⑵为天下唱 通

⑶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⑷故不错意也 通

⑸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3、填空

⑴《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

句 ;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

(2)过尽千帆皆不是, . .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

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的词句,物

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5)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该书作者是

(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现边地荒凉的是 ,

(7).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

是: ,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

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8).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是 , 。 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 。

(9).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

, , 。描写战斗场面的

是 , 。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 。

(10).诸葛亮的《出师表》: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

鄙, ,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

驱驰。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

是: , ; , ; 指出出师战略目

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

军, , , , , .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

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

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

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疏通字词: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会天大雨 ②失期法皆斩 ③死国可乎

④为天下唱 ⑤今亡亦死 ⑥以数谏故

⑦卒中往往语 ⑧狐鸣呼曰 ⑨??念鬼

2.整理文句: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6).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8).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9).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3.文意梳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

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

我的梳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

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我的探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分析:根据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分析:

6.拓展延伸:陈胜在起义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激励了千千

万万的贫寒之士奋发图强,立志进取。古代有个童谣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

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显受到了这句口号的影响。说一说在今天,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口号的?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

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

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

2.翻译:

(1)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

(4)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

(5)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文: .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

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见唐雎是个怎样的

人?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6.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实质是什么?他耍的是什么手段?表现了他怎

样的性格特点?

7.唐雎在讲述”三子”之事时,为何要提到”彗星袭月”.”白虹贯日”?

8.在唐雎看来,真正的”士”是怎样的人?

(三)

阅读<<隆中对>>和<<出师表>>,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篇文章均选自《__________》,其中《隆中对》的作者是______朝史学家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

利尽南海_________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__ 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猥自枉屈__________以彰其咎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译文: .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4.《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

5.《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方针。

《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7.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

《隆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及对应的事例。

答案

1.略2.略

(一)

1. 略

2. ①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②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3)-(10)翻译略

3. 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法皆斩”。即使没有这根导火线,即使陈胜不起义,在秦残暴的统治之下也会有其他人因某事而起义,秦朝一定会走向灭亡的。

4. ①帛书“陈胜王”三字,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腹中;②晚上在驻所旁边的丛祠中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在当时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是取得民心的最便捷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亦可不赞同“欺骗人民”这一观点,理由是:当人民知道真相后可能会失去民心。)

5. 陈胜是一位深谋远虑,有很强洞察力及很强领导和组织才能的农民领袖。

6. 示例:任何人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做出不凡的业绩,这与个人的出身和地位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二)

1.(1)“仓”同“苍”,青色。(2)道歉。

2.(1)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2)-(5)翻译略

3.(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3分)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3分)

5.列举示例:

(1) 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 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6.吞并安陵,耍欺诈手段,表现他狡猾,野蛮,狂妄,盛气凌人,蛮横不讲理的性格.

7.用这些自然现象来夸大刺客们的行为影响.渲染气势,以使秦王产生畏惧心理.

8.像专诸,聂政,要离那样有勇有谋的人

(三)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2.利:物资 殷:兴旺富裕 光:发扬光大遗:给予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彰:表明,显扬3.

(1)就因此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2)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是人的筹划(得当)。(3)亲近贤良的忠臣,疏远奸佞的小人,这就是西汉兴隆的原因。(4)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4.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今天下三分。 5.欲信大义于天下。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报先帝 忠陛下 亲贤臣,远小人。7.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8.故事 (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 (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

成语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答案只要与《三国演义》有关均可)

9.唐朝大将郭子仪受命平息安史之乱或林则徐受命虎门销烟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