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民族之花 在校园绽放

--- 翠峦区第一小学民族团结事迹材料

翠峦区第一小学是一所拥有着民族团结基础、具有优良传统、有着50多年建校史的学校,也是市级一类学校,这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是我校全体教职工期盼已久的大事,是对我校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第五次、全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按照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统战部、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穿件活动的意见》要求工作的一次全面的检查、指导,必将促使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给我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多年来,我校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一、开展情况

1、传统教育是沃土

翠峦区第一小学是一所拥有民族团结基础、具有优良传统、有着50多年建校史的学校,学校位于翠峦区中心,占地面积1147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4985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生1185人,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82人,工勤人员8人,少数民族教师占5%。专任教师中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有5人;获得中级职称的教师5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设施、设备先进,有实验室、微机室、远程教育、多媒体投影、图书室、阅览室,尊重教育是第一小学永恒的主题和追求。校园环境幽雅,团结、和谐氛围浓厚,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最好的基地。学校在校舍建设中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的精神内含,在校园规划、校舍建设、景点设计和花草树木种植等方面,都考虑到涵盖师生精神面貌、心理环境、

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2、领导重视是保障

翠峦区第一小学在上级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了《黑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标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了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扎实推进。

学校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政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以中层干部、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课教师为骨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队伍。为了充分发挥教职工全员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通过召开教代会的方式,发动教职工全员参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管理,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使活动目标深入人心,这样就避免了少数人说了算,多数人陪着干的现象。为了确保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目标的实现,我们实行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构建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群体工作体系。建立了由党支部书记孙宇,校长王蕊领导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由副校长刘丽负责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新形势下,我们要求校领导、教师转变观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再是喊口号,而是校领导亲自走进班级中,了解少数民族教师、学生数、班级、年级状况,成立“民族团结活动小组”研究和解决学校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事项,组织开展对少数民族师生的数量、家庭情况、学习和生活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并有档案资料和记录。并并多为少数民族师生提供活动场所;开放学校微机室,加大投入,配备应有的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桌等,使少数民族师生在课余有活动

场;开展各种活动,吸引少数民族,让他们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由于我们建立了全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制度,校领导重视,使学校专任老师、职工,各居其岗,各负其责,形成了全员亲“民”的良好风气。 实践证明,我们国家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作出在全国各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主要措施

1、常规管理是关键

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最突出的工作就是在常规管理中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用纪律规范人、用劳动锻炼人、用活动陶冶人、用习惯塑造人。这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常规管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学校拥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关键。

⑴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我校针对如何抓好尊重少数民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探索,集思广益,依据多年学生管理总结的经验,制订了《第一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管理条例》、《翠峦一学生礼仪手册》。每学期第一周都要进行常规教育,并开设《做一名尊重民族习惯的模范》的系列讲座。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学校的校规校纪,对不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进行监督检查、规范管理。文明礼貌,与人团结协作,其他学生已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中形成了自觉意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已成为一小人的共识。每位教师都能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教育,督促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低起

点,严要求,争做民族团结优秀学生。

⑵、让“主阵地”掷地有声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国旗下讲话根据具体情况由学校领导、班主任或优秀学生来做,学校每周有主题,从国旗下讲话开始的一周教育活动就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求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等人员的专题培训,提高他们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的工作水平。通过学习,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选择。

由团队主办的“校园广播”,播出的栏目有《民族之声》、《校内新闻》等,围绕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广播稿,每天利用中午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广播,对校园里的好人好事、拾金不昧、优秀学生进行及时报道,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为校园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⑶、让各种活动活力四射

学校结合新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传统节日”和迎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唱一首少数民族的歌,讲一个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做一件弘扬传统美德的事等。结合课程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积极寻找少数民族和民族及地区传统美德的文化价值和现代科技精神之间的联结点与转换点,发掘其具有当代价值的东西,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把爱国和对

少数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和了解,与具体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一点一滴地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

还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以主题教育月、教育周的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熔融到各种活动当中去。促进各民族交流、理解和团结。民族政策讲清、讲透,学校利用张贴标语、横幅、板报、小报、校园广播、演讲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五个结合”思想,把学生引导到“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主流思想上来。

在伊斯兰教的斋月期间,向穆斯林学生讲清道理,按照学校纪律和规定,实行教育与宗教活动分离,不允许学生从事封斋、礼拜、进清真寺等宗教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全员参与,从班级文化展示、广播操比赛到校运动会、征文比赛等,丰富了校园文化,锻炼了学生能力,陶冶了学生情操,同时注重以大型活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竞争、团结意识。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能力,更大大丰富了多数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发展,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受到亲情的温馨、友情的宝贵。定期召开主题团队会,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团队开展活动、进行学习,在一些特殊的日

子组织学生团员开展献爱心活动。

⑷、让校园互动、健康、和谐

学校、家庭、社会犹如一鼎三足,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才能收到实效,获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整体效益。本学期,我校决定设立“家长开放日”,开放日将让所有学生家长自由进出学校的任何班级,听任何教师的课程,自由的出入,让家长真正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学校的师资情况,这样有利于家、校、社会有机结合,健康发展。

我们在班级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寻找班级文化的载体,注重开展素质教育。

这学期要求每班开展的一项素质教育活动,都要认识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作用;要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发展性、知识性,反映学生求新、求趣与求活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工作将会更加复杂。我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科研工作还在萌芽阶段,要培养一支善于开展班队活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队伍,必须在理论上构建班队活动操作模式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评价体系。我校将成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目前在正在积累、准备资料,从班主任撰写班队活动个案开始,为优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做出了贡献。

四、设想和思路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为我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可以说,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常规教育方面,我们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成绩。如何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还将努力的探索。

第一,我校在传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根据新时期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际开展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寻找新的创新点。在学校原有的民族小组的基础上,扩大开展好学生干部工作,可考虑将学生干部与校本课程开发、与新课程改革开展结合起来,发挥好学生校园社团的作用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作为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新的改革突破口,虽然我们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这还只是起步,还没有取得较系统性的经验和措施。还需要做大量、长期的工作,才能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如何发挥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辐射作用,即如何更好的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教育辐射到社区,辐射到家庭,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还不够,尚未摸索到成熟的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绽放的花朵需要精心浇灌,我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把我校办成多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好学校。

翠峦区第一小学

20xx年8

 

第二篇: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典型事迹材料20xx-4

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典型事迹材料20xx4

共谱民族团结之曲 齐唱民族和谐之歌

----昌吉市第二中学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简介

昌吉市第二中学

20xx年3月23日

1

共谱民族团结之曲 齐唱民族和谐之歌

----昌吉市第二中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简介

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昌吉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xx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承担着昌吉市30%的普九任务。学校位于昌吉市北京北路256号,占地40亩,绿化率32.7%,校舍建筑总面积17515平方米。学校自20xx年9月起正式开办“区内初中班”,至20xx年9月,共招生500名,生源大部分是民考民,以维吾尔族居多,主要来自阿克苏地区、昌吉州奇台县、木垒县。20xx年6月,应昌吉市教育布局调整,将“区内初中班”移交到新成立的昌吉市第七中学,将原昌吉市的两所哈族中学:昌吉市第六中学和阿什里中学合并至本校,成立了我市唯一的一所民汉双语初级中学。全校共有教学班级46个,双语班12个。全校共有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教职工225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82名。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了全面深入地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我们以“三爱”为主题开展了国情教育、新疆区情教育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教育和“三个不忘”(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程)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不断增强对中国共 产 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我校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谋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汉师生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丽多彩,各项工作不但稳步推进,且更具特色,各类活动丰富多彩。我校在继承和发扬历年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坚持“一手抓民族团结,一手抓改革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认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我校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自市二中开办 “区内初中班”后,学校组织教职员工抓实抓好“区内初中班”学生生活、学习常规事务。首先在生活上从最细微的地方做起, 2

使孩子们安心、家长放心,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的第二个家。安排老师,24小时陪护学生,帮孩子们料理生活,像亲人一样时刻为学生排忧解难,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发动全校师生捐衣捐物,办起了爱心超市。在学习上根据学生的实际从一点一滴做起,配备最优秀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尤其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心理疏导,要求各学科根据学科不同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确立德育重点,将思想教育与知识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民汉学生间的融合性,在二中民汉学生相处融洽,在课余时间,民汉学生经常一起互学语言,交流学习、友谊,同做游戏的喜人场面随处可见。 自民汉合校至今,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团结一致,严于律己,恪尽职守,积极进取,在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以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家长信赖和赞誉。近一年来,学校荣获昌吉市教育系统党建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考核评定好班子、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宣传(信息)报道先进单位、田径队获得昌吉市第十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中学组第一名;跆拳道队获自治区大、中学生跆拳道比赛中学组第一名,篮球队获得昌吉州“迎奥运”篮球赛中学组男子亚军等十余项殊荣。学校教师在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教师观摩课大赛中,全校共有哈萨克族、汉族等4名教师参加,全部获奖。其中一名教师参加昌吉州物理调讲赛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昌吉州参加了自治区授课大赛,并再次夺冠。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全国中小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全疆数学应用题竞赛、全区英语竞赛、初、高中化学竞赛、自治区生物竞赛活动以及音乐、舞蹈、书法、美术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在“两个文明”方面取得了大丰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族教职工的团结、创新、奋进的精神,勤奋工作,不懈进取的行动是分不开的。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我校为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方法,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一是坚持民族学生招生政策。学校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家庭的学生重点关照、重点扶助、重点培养、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权。例如合校初,我校双语初三(12)班的阿山同学,家庭贫困,在学校已经减免了包括住宿费 3

在内的所有费用后,家长仍承担不起学生住校的生活费,所以,阿山迟迟没有到校上课,面临辍学。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派专人到该生家中劝学,并向家长承诺负责该生在校的生活费,并购置被褥等生活必需用品,在解除了该生上学的后顾之忧后,该生放下了思想包袱,走进了二中的课堂。二是坚持民族团结政策,尊重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优化育人环境,让民族学生既“进得来”,更“留得住”。学校认真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对民族同学加大帮助的力度,同时学校在开展各种形式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发动师生为民族学生献“爱心”活动,为困难的民族学生捐款献物,将关爱民族学生之心体现在爱心行动上,鼓励民族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坚决做到“一个不能少”。三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学生“学得好”。为了提高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民汉”老师结对子的互助小组,指导民语老师提高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多次召开民语老师座谈会,共同探讨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办法和措施。四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民族学生“上得去”。对民族学生进行“低起点、慢语速、反复讲、多练习、重订正、细讲评、促创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一条“低分进、高分出”的路子。

二、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学校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民族团结教育,着重坚持了“三抓”:一是抓经常性的教育。学校党总支、德育处把民族政策纳入学习计划,坚持不懈地在教职工中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采取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印发学习材料等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等方式,对教职工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进一步认清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使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更加统一,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抓学前教育和每年五月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坚持把经常性教育活动和集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活动为载体,狠抓落实。德育处利用学前教育的机会下发相关资料,对学 4

生专门进行了民族团结教育,同时也对班级民族团结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各班召开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在民族团结月教育活动中,组织开展座谈会、讨论会、板报、专栏、演讲比赛、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因此在我校逐步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个个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风气。三是狠抓舆论宣传,利用横幅、宣传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的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经常组织党员观看电教片,给教师上课、开会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典型事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教育,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开展“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送温暖”工程。工会定期对各族教职工、贫困生开展“送温暖”及心声交流活动;二是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相互了解,学校多次组织民汉教师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对普遍性问题,学校两委会都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能解决的都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都做好解释工作;利用节假日举办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加强各民族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促进民族团结。每逢伊斯兰节日,学校党政领导都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少数民族教职工送去党的温暖和汉族师生厚重的关怀。而且,在长期的朝夕相处中,我们有个共同的感觉,民汉师生之间总是在不断温暖着彼此,感动着彼此。比如:20xx年的元旦文艺联欢,我校初三年级组排练的舞蹈是东北大秧歌,这个节目由10名哈族教师和10名汉族教师组成,男教师服装是白色的坎肩,比较暴露,组长陈保江很担心民族教师忌讳这一点,没想到拿到服装的哈族教师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你们能穿,我们也可以穿,没问题,克服、克服。”还有一个男教师需要在头上扎小辫装扮成调皮小男孩,年级组长看到10个男教师,只有孜亚提别克头发稍长,能扎成小辫,组长很为难说:“干脆不要这个角色了”,没想到孜亚提别克主动地说:“我的头发可以扎,没关系”。元旦汇演那天,初三年级组的大秧歌异常热闹,不同民族的教师穿着秧歌服认真地扭着,最美的是扎着小辫的孜亚提别克老师,他红红的脸蛋,红红的嘴 5

唇,头顶上翘着小辫,滑稽、诙谐、可爱,他的出场立马引起满堂彩,台上台下,热闹非凡,气氛是那样的和谐、融洽,整个会场成为了民族团结的大舞台。了解幕后故事的老师们,欢笑之余,感受更多的是感动。

三、以民汉互帮互学为主线,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

我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主要开展“九个一”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民族团结座谈会,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举行一期民族团黑板报比赛,开展一次民族团结知识学习,开展一次维护民族团结知识检测,民族团结知识是班主任讲话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开展一次维护民族团结征文,开展“民汉班级手拉手,民汉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推广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通过积极主动、务实的结对子工作,扩大民汉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流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民族团结的目的,我校教务处和德育处分别安排了民汉教师“手拉手”结对子和民汉班级“手拉手”结对子活动。通过“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广大师生不但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在民汉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助互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而且出现了一大批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民汉师生。如:汉族班的同学为民族学生提供了的字典、词典、课外书、钢笔、铅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平时,民汉学生互相借学习用品的事屡见不鲜。民族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想到去找汉族班的同学,汉族同学们也总是会耐心地给民族班同学答疑解惑,指导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学生会的同学认真指导民族班值周,耐心地解说值周工作程序,让民族班学生尽快适应本校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还有些汉族老师主动帮助生活有困难的民族住校生,经常给民族住校生带来一些衣物,既让他们感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使他们更加安心学习,安心过冬。今年四月,生化组教师要参加昌吉州生物说课大赛。民语老师夏提要代表我校民语老师参赛,他的结对师傅是生化组组长王宏伟,王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 6

为了让徒弟在这次说课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王宏伟老师主动找到夏提,对他在说课稿的撰写、说课的程序、课件的制作和说课时的教态、说课的发音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夏提对师傅指出的缺点总是虚心接受,并且想方设法去改正,但因为毕竟缺乏参赛经验,汉语基础有限,所以,整改的过程也是非常艰辛的,王老师总是像个大姐姐一样,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夏提获得昌吉州生物说课比赛的一等奖,拿着奖状的夏提满怀感激地望着远处的师傅王宏伟,那目光纯朴,毫无娇揉造作。看着徒弟领奖,师傅王宏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感觉比自己拿奖还要高兴。这奖状是民汉教师合作的结晶,更是民族团结的见证。

昌吉市二中之所以校内师生和谐,社会赞誉之声日渐增高,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学校整体不断登上新台阶,既得益于二中全体领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管理,也得益于吃苦在前、无私奉献的楷模表率作用,更得益于把搞好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的治校理念,因此,现在我校教职工之间、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真正体现了各族人民是一家的局面,另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也促进了我校整体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事实证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印证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没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就没有了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昌吉市第二中学将一如既往,继续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及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昌吉市第二中学

20xx年3月23日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