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全省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周建东

周建东同志1994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测量工程专业,被分配到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精密测量队工作。到单位后,他就发现当时的铁路施工测量无论是测量手段、测量设备还是测量技术都比较落后。而作为当年铁路单位第一个测量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由于专业对口,血气方刚的他便立下誓言,一定要把先进的测量理念引入到铁路施工测量中来!一定要改变铁路测量传统落后的模式!一定要带领精测队为铁路建设铸就辉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6年的野外测量工作经验,使周建东同志已经成为我单位的专家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但面对一次次的升迁机会和外单位的高薪聘请的机会,他都婉言谢绝了。他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誓言,一定要在铁路测量专业干出一番事业来。16年来他一直奋斗在测绘生产的第一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在工作中他恪尽职守,求真务实,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俗话说“天道酬勤”,正因工作的出色,在他的带领下精测队不但在集团公司而且在铁道部都享有了很高的声誉,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而中铁一局五公司精测队也在他的带领下获得国资委“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称号、“全国创争活动学习型先进班组”称号、“中铁一局建功勋章”称号。

多年来,该同志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身的使用感,视事业为生命,以奉献为己任,厉精图治,不断创新。和同志们一起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因此精测队的一些同志常说:“周建东带领我们出去干外业,我们心里就有底,再困难的活,大家干起来也不觉得累,而且不会返工补测,很顺利就能完成任务。”这就是该同志身先士卒、永葆朝气的精神,它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单位的每一位年轻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铁路测量传统的测量模式:人工记录、复核、计算、简易平差等,为防止错误发生,需要层层核对,工作强度大,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如何减轻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保证高质量的测绘成果呢?该同志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及测量理论知识,完成了《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研究》科研课题,针对一项工程实现控制测量的外业数据采集、内业平差处理、数据分析及成果报表输出,均由计算机完成,实现一体化、自动化的测量作业流程。大大降低测量外业的劳动强度,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质量。

本世纪初,GP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测量的各个领域,而在铁路行业特别是隧道控制方面,GPS技术的应用还没有推广。该同志积极协调,于20##年在集团公司率先购置了GPS接收机,并率先采用GPS技术进行隧道控制网的测设,极大地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外业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效率。按常规测量控制一座隧道要用10天左右时间,采用GPS控制1天就可以完成。该同志攻克了GPS在隧道工程测量应用中的一些技术难点,比如隧道GPS控制网独立坐标系的建立,WGS84坐标向独立坐标系的转换,隧道独立坐标系尺度的选择等。经过刻苦钻研和反复试验,他和同事们成功完成了“GPS在长大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的科研课题,并编制了“GPS在长大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报告。

该同志参加工作16年来,先后参加了秦岭特长隧道、终南山特长隧道、长梁山隧道、乌鞘岭特长隧道、大溪湖雾岭隧道、沙坝隧道、云雾山隧道、新蜀河隧道、财神庙隧道、秦东隧道、东秦岭隧道、苍岭隧道、雪岭隧道、北天山隧道、浏阳河隧道、横山隧道等特长隧道及武广客专、郑西客专、哈大客专、京沪高铁、京石客专、沪杭客专、西宝客专、兰新客专、合福客专、沪宁客专、晋中南铁路、太中银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厦深铁路、向匍铁路、兰渝铁路、蒙河铁路等等大部分国家在建的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测量工作。

秦岭特长隧道(18.456Km)、终南山特长隧道(18.6Km)、乌鞘岭特长隧道(20.05Km)的长度一次次刷新了全国乃至亚洲最长铁路隧道的记录。在这些特长隧道的洞内测量中,一般专项设计确定的允许贯通误差远小于规范规定的允许贯通误差,为了保证隧道正确贯通,他带领同志们在隧道内一干就是几天几夜,吃住都在隧道内,摸索特长隧道洞内测量方案并进行优化对比和技术攻关,通过科学组织、精心测量,以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测量措施,在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在国内领先的“特长隧道洞内精密导线测量的作业方法”,该成果获得五公司第一届科技大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版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及隧道实际贯通误差的统计提供了实践数据的借鉴。

在亚洲第一长隧乌鞘岭特长隧道F7大断层围岩变形量测中,由于围岩稳定性差,随时有坍塌危险,测量的断面间距很小,而采集的数据量大。为了提高量测数据采集的效率,保障测量人员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他经过反复的技术论证提出了采用“全站仪进行软弱围岩变形量测”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反射膜片做测量标志,可将测量仪器设置在安全区对测点进行观测,有效保障了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的安全,测量速度快,不干扰正常施工,量测一个断面的时间仅为传统方法的四分之一,为F7断层初期支护的科学治理和顺利通过及时提供了量测数据,为快速通过特长隧道断层带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解决了软弱围岩量测占用的时间过长与施工之间的冲突难题。

在我公司海外工程摩洛哥引水隧道(11Km)的控制测量中,由于该国家坐标系参考椭球为Clarke1880椭球,投影为Lambert等角切圆锥投影(与我国的克氏椭球、高斯投影完全不同)。在做控制网概算时,边长的两化改正没有计算公式和参考规范可以借鉴,该同志认真学习各种参考资料并进行现场实测比较,总结了边长投影改正公式,成功解决了边长的两化改正问题。为企业赢得了声誉,得到了该国测量专家的一致好评,隧道的贯通精度也完全满足精度要求。

北天山隧道(13Km)位于新疆伊利地区的天山山脉,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山区终年积雪。洞外的平面控制测量由GPS完成,而隧道的高程控制测量,必须翻越永久雪线的天山山脉,该同志凭着坚强的毅力和精神,圆满完成了隧道的控制测量任务。虽说该同志手和耳朵都冻伤了,但他乐观的给大家讲:“工作虽然辛苦,但体验了一下滑雪的乐趣,也感受了一下测珠峰高度的同行们的艰辛。”简单的一句话带过了经历的千辛万苦。正是他这种艰苦奋斗,勤奋工作,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感染着大家,带给大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在工作中遇到危险,他总是第一个上。在哈大客运专线精密控制网的复测中,其中有一个后视点需要过河架设仪器,而河面没有桥,也没有渡船,由于不知道水深情况,大家都不敢轻易过河。这时周建东同志主动说,我个子高可以走过去。不过事后他告诉大家:“我是大家的领导,我必须要做表率作用。但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坚决不能冒险,大家注意没有,刚才有一头黄牛过河,水只淹到它的肚子,因此我知道水有多深,也知道水下没有大坑,顺着黄牛的路线就可以安全过河。”他就是这样一位胆大心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技术干部。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已经进入高峰期。而高速铁路精测网CP0、CPⅠ、CPⅡ的复测及无砟轨道精调网CPⅢ的测量,国内技术处于摸索阶段。该同志又带领技术人员认真研究、不断摸索,合理进行外业观测的组织,解决内业处理上的各种技术难题,在国内还没有客运专线施工测量经验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所有客运专线精测网的复测及精调网CPⅢ的测量工作。在高速铁路专家评审组进行的评审中,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周建东在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善于把积累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将研究和创新的测量新工艺、新理论、新方法在全国范围内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他撰写的《间接复核施工中线及探测放样粗差》、《秦岭特长隧道精密导线测量》、《铁路站场中线测量》、《浅谈施工测量质量管理》、《GPS在雪岭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全站仪在软弱围岩初期支护变形量测中的应用》等多编论文在国内知名杂志上发表,在兰州举行的“铁路长大隧道施工技术研讨会”上作为优秀论文进行了多媒体交流。目前,受中铁工程集团公司的邀请,参与于《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施工测量技术规范》有关章节的撰写。

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个人技术水平的同时,周建东还注重对基层项目部测量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他在出差期间,深入各项目部施工现场,把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测量成果毫无保留地向施工一线推广,在施工现场举办测量讲座20余次,并结合施工实际编写《工程测量员工培训手册》,结合生产的现场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了基层测量技术人员的测量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20##年5月中国中铁工程总公司举办的青年技能竞赛工程测量比赛中,他担任主讲老师和指导老师,对集团公司的学员进行细致的理论讲授和实做指导,培训期间,针对每个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他还耐心地逐个进行细致的点评和辅导。通过他细致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周建东带领的选手在中国中铁工程总公司举办的测量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三名和个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周建东同志身为一名测量人员,既发挥了专业带头人的作用,又起到了一名技术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为自己奋斗的铁路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职工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汗水洒铁路奉献写青春!

 

第二篇:全省测绘行业先进集体推荐材料

全省测绘行业先进集体推荐材料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监测队事迹

陕甘宁疆,川滇青藏。在祖国西部辽阔的大地上,驰骋着一支地震监测的精锐之师——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监测队。这支防震减灾战线上的西部铁军,秉承了几十年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继往开来,在过去的五年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跨戈壁、穿沙漠、越高原、踏雪山,征战万里,以科学的态度、精湛的技术,谱写出地震监测的新篇章。

一、铿锵的脚步,闪亮的业绩

近五年来,监测队承担了包括常规地震监测、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的建设与观测以及“973”科学项目、南北地震带、华北跟踪网的加密观测等大量的野外监测任务。全队58多名将士,精神抖擞,信心百倍,毫无怨言地承担起重任。

每逢阳春三月,正是踏青览胜好时节。而我们的监测队员又要整装待发,出征远行。监测队的队员们大多数是30岁左右的年青人。送行的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又有呀呀学语的稚童,有情意绵绵的恋人,也有新婚燕尔的娇妻。面对艰难困苦的考验,面对繁重的监测任务,他们无怨无悔,告别妻儿父母,远离家乡,脚步铿锵,走向监测前线。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监测队员个个都是英雄汉!春天他们走进寒风,夏天他们步入酷暑,秋天他们奔向萧瑟,冬天他们踏上荒凉。陕甘宁疆的戈壁荒漠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川滇青藏的高原雪山目睹了铁军的风采。监测队的将士们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五年征战,功绩卓著:

——完成一等水准测量12000km、二等水准测量1300km;

——完成跨断层水准测量1306处次;

——完成跨断层红外测距410条边;

——完成GPS测量1429站次;

——完成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以及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等近3000座各类标石的建设;

……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却蕴含着监测队员们的滴滴心血。最近五年间,监测队完成的观测成果在全国地震监测成果质量单项评比中共获得第一名6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3次。在地震监测的历程上竖起一座座闪亮的荣誉之碑。

二、听命于震情,决胜于千里

监测队是地震监测的西部铁军,更是大震应急的别动队。他们严阵以待,听命于震情,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大震应急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20##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5月16日下午监测队接到中心紧急命令,要求监测队立即组成5个水准观测组和12个GPS观测组,于5月18日前进入震区开展应急观测,监测队长操启明同志受命后迅速开始编组并安排出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通知队部人员和当时正在新疆执行网络工程GPS观测任务的小组人员,按要求迅速赶往指定地点。面对时间紧任务急的紧急情况,监测队的队员们凭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不顾野外工作的劳累,义无反顾地告别家人,拔山涉水、日夜兼程终于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了震区。在震区观测期间先后发生多次强余震,监测队员置生死于度外,置安危于不顾,坚守岗位,无一退缩。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万家安宁和祥和。从5月18日至6月30日通过全体将士们的团结奋战,圆满完成了四川茂县至北川、雅安至西昌、陕西略阳至汉中至宁强等地区近700km的水准测量和90个流动站的GPS测量任务,为震情分析提供了及时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20##年1月24日,山西运城发生4.8级地震,为了近一步判定震后一段时间的震情变化,1月27日中心要求监测队组成2个水准观测组和6个GPS观测组立即赶赴震区及其周边进行跟踪观测。时间就是命令,监测队根据要求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编组和各项准备工作。因当时春节将至,作业人员正处于休假期间,但他们接到通知后毫无半句怨言,抛下家中的妻儿老小,踏上征程。时值严冬,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监测队员们顶风冒雪,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万家团聚的大年三十圆满地完成了跟踪观测任务。为震区人民能够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在近五年当中,监测队先后实施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山西运城发生4.8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地震等应急和震情跟踪观测工作,出色完成了一次次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他们为了地震监测预报事业,为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常年累月,挑战极限,奋战在野外监测第一线。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把青春的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祖国西部的苍茫大地!

三、时代铸铁军,精神撼天地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监测队——这支地震监测战线上的铁军,始终以国测一大队为旗帜和榜样,取时代科学之精华,历风霜雪雨之磨练,造就了钢铁意志钢铁兵,成为转战于西部大地上的一支地震监测的精锐之师。

监测队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他们非常注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发和培育全体队员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和鼓励队员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监测队的队伍建设要达到“政治可靠,作风顽强,技术精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战无不胜”的目标。几年来,这支队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工作激情,那里需要那里去,赢得系统内外的广泛赞誉和敬佩。

监测队以作风顽强、善打硬仗而享誉西部大地,这与将帅的领导才能、指挥水平、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密切相关。每年作业期间全队干部始终辗转于野外监测第一线,与队员们同吃同住共甘苦。在汶川8.0级地震应急中,副队长陈文礼同志带领一小组在海拔近4500m的大凉山上进行水准测量时,观测员因严重缺氧突然晕倒,他果断决定把这位同志送往山下医院救治,自己扛起仪器带领其它人员继续进行观测。不久,陈文礼同志也出现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大家请求他待在驻地休息,他却执意不肯。并安慰大家说:“我没事,别紧张,这是正常的高山反应”。后来每当队员们谈起当时的情景时,他们无不翘指赞服。

监测队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支部书记聂沈春同志也是长期坚持在监测一线的老兵,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经常教育大家要做《防震减灾法》和《测绘法》的义务宣传员,要严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崇尚科学,要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做到文明作业;支部十分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始终,教育全队职工热爱本职工作,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特别是在外业期间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让大家知道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监测队、代表中心、甚至代表中国地震局,使每个人都认清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激发大家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全队的凝聚力。20##年7月有一小组在执行通渭GPS基本站联测时,突遇暴雨,山洪爆发,洪水象脱缰的野马瞬间把仪器和帐篷淹没在一片汪洋中。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急关头,组长贾军利和小组的另外一成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水中抢救出了价值几十万元的GPS接收机,使国家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可他们的手机、衣物以及帐篷却被无情的洪水全部卷走。多么可歌可敬的队员啊!

监测队历来就有一种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拼搏奉献的精神,这本身就是搞好野外监测工作的源动力。利用这一点,他们经常以老一辈测量队员的优秀事迹教育年轻同志发扬监测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自己的真才实学、科学的工作态度和高昂的斗志去迎接挑战。大力提倡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风尚,近年来全队职工为汶川、玉树、大姚等地震灾区和家境困难的职工累计捐款近万元,充分体现了监测队员们那种大爱无疆高尚情操。

由于有领导的带头以及共产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全队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心一意扑在地震监测工作中,在本职岗位上创佳绩、争先进。近年来,全队共有6人次获得中国地震局、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科技工委的表彰奖励。20##年监测队被人事部、中国地震局授予“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年被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20##年8月1日陕西工人报以“戈壁荒滩的足迹”为题在头版刊登了监测队的事迹。

地震监测是一项甘于寂寞,忍耐清贫的工作。监测队在中国西部这块地震频发、地震灾害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广袤地域,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万里转战,默默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地震监测的壮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