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栋农机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机致富带头人刘志栋

在六十七团人们一说起“凳嘎”刘志栋,熟悉他的人都竖起大拇指,觉得他是个正宗的“儿子娃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一个普通的团场待业青年凭着他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立足于当地实际,成就了一条农机致富路。目前他拥有东方红系列1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三台、80马力拖拉机四台、配套农具包括联合整地机、进口法国旋耕犁、甜菜打叶机等20多台套,固定资产已达300余万元。

一、踌躇满志、厚积薄发

刘志栋出生在六十七团三连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父亲是一名拖拉机手,受父亲的影响他自幼就对农业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xx年父亲购买了家中第一台拖拉机铁牛55,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父亲对这辆车也格外的爱护,平时农闲了就在家中保养车辆.经常身上弄得油乎乎的,家里人没有少抱怨,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时老刘的机车故障最少、服务最好、挣钱也就最多。连队的职工们都喜欢叫他家的车子干活。十几岁的刘志栋对父亲这样的拖拉机手产生了崇高的敬畏之情。在他的心里也产生了将来成为一位优秀拖拉机手的念头。正在上初中的刘志栋放学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院子门口老爹在不在,车子在不在,因为在父亲检修的时候他可以在座位上摸两把方向,也就是“过过车瘾”,父亲要帮忙了他就搭把手,同龄的孩子们业余时间都是想的怎么玩,而他却迷上了这油乎乎的“铁家伙”所以在连队父子二人经常在马路上一身油污的忙碌

着。16岁就已经明白了发动机维修、保养、使用的一些基本原理,为以后的农机致富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敢于投入,靠农机增收

20xx年年仅岁的,,,在父亲的帮助下,投入了,,万元购买了第一台654拖拉机,车买回来了父亲对刘志栋说:“你一定要好好干,要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就这样,他开始了经营农机服务的艰难历程”。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农机致富路,一开始他的活也不是很多,许多人对他的农机作业技术也不是很放心,甚至觉得他太年轻肯定技术不怎么样。许多人甚至觉得他是靠着“老爷子”的光在揽活,但是经过一个春播下来职工们的看法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为了早日挣回买车欠的钱,他几乎是拼了命的去干活,只要有人找,立即就出车,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他始终以优质服务为准则,拉东西时,帮着大伙又背又扛又装车,田间作业时,都要认真调试好机车,他即是驾驶员又是搬运工,帮着农户装种子、加肥料,力求达到作业要求和承包户的满意,在当年的春播农机作业中,刘志栋的拖拉机无论是作业质量、面积、都排在前列,并且获得了优秀机车手的荣誉称号。紧接着找他干活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团场发展设施农业大面积开发土地,随后的两年里他又看准团场农机补贴的有利实机,购臵了约翰迪尔654、724、754三台拖拉机并配齐了农机具。就这样向他的农机致富梦想又迈进了一步。

三、农业服务、种植业双向发展

20xx年斥资22万元购臵了第一台130马力的洛阳拖拉机,面对这么一个“大家伙”一向性格沉稳的他,开始思考如何让这台机器合理高效运转起来,服务连队让自己能够多挣钱尽快将投资收回,由于刚接手这种车型,机车许多性能还不能完全掌握,由于当时交通不是很便利,一些小配件坏了就耽误好几天机车作业,有些甚至会耽误十几天,懂技术勤钻研的他就只有在保养使用上下功夫,经常翻看使用说明书,不懂的就请教父亲,每次厂家来了维修师傅他就在一旁细心的记录下检修的每个细节。慢慢的他就掌握了这种大型拖拉机的使用、维修、保养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在而此时正是六十七团大面积开发土地的大好时机。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随着团场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农机已成为田间作业的主要力量,中小型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越来越窄,他看到国家对农机补贴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团场对职工购买新农机的力度越来越大,又自筹资金29万余元,购买了一辆东方红1804型拖拉机,凭着优质的服务很快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大家都愿意叫他去干活,他的业务也由本连队扩展到了邻近的几个连队。在经营好机车的同时,刘志栋并没有得意忘形,又在想着多种经营致富的路子,20xx年,他开始承包连队800亩地,当时这些地盐碱重,没有人承包。他凭借着科学管理和滴灌等设施农业的帮助,产量逐年提高。20xx年,承包面积已达1600亩,纯收入100万元以上。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年,刘志栋已走上了农业服务和种植业双向发展的道路。作为兵团军垦第三代,他相信自己一定会依托团场这个大舞台,把致富之路走得更远。

四、

“要不是刘志栋叔叔我家里什么时候能住上新房子还不知道呢”畜牧场职工阿依邓含泪说道。阿依邓家里非常贫困,刘志栋见他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心里非常心疼,正值危房改造阿依邓又拿不出那么多钱,刘志栋当即就拿出一万元给他建房子。房子盖好了又借了几千元给他买了些家具。现在阿依邓依然在给刘志栋开车,干活总是最多最好的,他说我没有办法回报他的恩情,我只有多干活、干好活才行。他对我们几个畜牧场的“巴郎子”想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不能辜负他。刘志栋富了,但他总毫不保留地把自己致富的经验介绍给别人,鼓励和引导其他职工从事农机作业,他数年如一日,始终没有丝毫倦怠。他不但乐于帮助人,更主动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并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带领周围群众致富。

五、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20xx年他投资53万元购买了东方红2204拖拉机一台,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他计划逐步淘汰中型农机车辆,向大型农机具、高科技农机具转型。

在发展连队、繁荣团场、壮大团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涌现出一个个依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农机大户。刘志栋就是这些农机大户之一,在党的富民政策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凭借着对农业机械化的坚定信心及辛勤的努力,以其精湛的技术和优质服务,不断扩大规模、实现了增收致富,成为六十七团有名的

农机大户。

 

第二篇: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赵安荣

赵安荣,女,19xx年4月出生,共 产 党员,柞水县丰北河镇丰河村农民。务农之余,19xx年高中毕业后曾任该村小学民办教师等,20xx年9月,担任丰河村文书。曾获全县优秀共 产 党员、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五好家庭”等荣誉。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

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白皮松苗圃种植,示范带头大家乐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

松。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与她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买车搞运输

白皮松苗圃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砸人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她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闪现,于是她决定在当地搞运输。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村里这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种地,不也过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几万元钱去跑没有一点把握的运输,万一赔了怎么办?实无必要抓注一掷再冒风险。无奈何赵安荣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弓难有回头箭,始终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这次抉择没有辜负她的一番苦心,

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

三、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种植,发展好运输业的同时,她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安荣不知为别人花了多少钱:有的贫困乡亲盖房子缺钱,她“赞助”2000元;村里哪个有病无钱医治,她就主动送去医药费……,赵安荣夫妇义务赡养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颐养天年。她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其中2人已大学毕业;村里的贫困人,也渐渐脱离了生活的窘境。咱是党员,就该切实为乡亲们做点事。

赵安荣搞运输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虽然让村里人看的

眼热,但谁也没有勇气去试一试。为此,古道热肠的李**亲自登门劝说,向他们传授经验,并把自己的货运信息提供给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劝说下,丰河村村民石学军、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来运输。

每当提起赵安荣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她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聪明的人从不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抢抓机遇,不放弃、不气馁,勤奋刻苦,踏实知足,用双手和

智慧创造人生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