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四(1)班的美术与三(2)的音乐教学。能担任孩子的美术与音乐老师,我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有机会教一教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带领孩子在繁重的语、数、英学科学习之余,快乐地畅游于美术、音乐的殿堂,而我自己本身又很爱好音乐、美术,做孩子和自己都喜欢的事,是一件幸福的事;不安的是,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美术素养,是个挑战。下面就本学期的教学情况简单小结:

一、教学计划实施情况

我遵照《美术课程标准》与《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美术、音乐教育原则,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按时按质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做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育能力、提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措施及收到的成效

1、美术课程。我坚持认真备好每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一学期下来,四

(1)班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浓厚了,审美能力与绘画技能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2、音乐教学中,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提升。在学校“快乐童声”歌唱比赛中,三(2)班孩子的表现很不错。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由于这学期是我第一次与这两个班学生接触,所以对他们的喜好、兴趣、学习方法以及

美术、音乐的基础等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比如,四

(1)班孩子,对于三原色、冷暖色等不知道,对一些美术作品缺乏基础的鉴赏能力;再比如,三(2)班孩子的乐理知识懂得很少,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基础音不能很好地辨别,歌曲里的各种音乐符号也不清楚,休止符、连音线、反复记号、附点音符、曲子的节拍等,都制约了歌曲的准确学唱。在下学期的美术、音乐教学中,我要更多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促进学生美术、音乐素养在原有基础上的有效提升。

 

第二篇: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本学期第一学段已经结束,语文的教学的阶段性任务也随之完成。现在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些做法值得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