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

心 得 体 会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课程的概念,它是为不同生设计的不同轨道,并着眼于学生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构建。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其说它是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模式,不如说它是一种价值取向,素质教育的主旨是人的发展,它重视每个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生命、尊严、人格、民主和权利意识,科学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内容选择必须依照目标,即有什么目标,便有什么内容,让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如: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就应当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会、观察和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联系,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社会的内容。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学生的需要是课程内容选择时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对于需要,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理想常模的某种概念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就这个意义来说,需要即“应该是什么”与“是什么”之间的差距。另一种解释是,“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

健康的状态,必须回复平衡”。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考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有效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学习者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内容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内容的深度、广度与难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的信息和经验需要许多过程发挥作用,如感觉登记、选择性注意、加工速度,以及在环境中的各个方面搜寻和利用信息的有效策略。这些研究都从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容量、深度和广度等维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社会发展需要

学生的个体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教育是为学生的末来生活作准备的”,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就必须考虑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需要,使学生在未来的公民生活中有所作为。

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内容的重要性是知识和文化中最基本的成分;它是应用性和迁移力是最大的成分;它是属于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的成分。

内容的实用性是指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用,也叫功用或关联。但是,在考虑这一依据时须要注意:日常生活出现多的,不一定是重要的;出现少的,不见得没有用。日常生活不见得是最理想的生活,内容选择如果以实用为标准,可能只是维护这一不太理想的生活,对

社会进步没有什么帮助。

内容的正确性可以由三个层面来判断: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避免错误的事实、概念、原则、方法、这是最基本的。第二,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尖端知识的发展,陈旧的内容应排除在课程之外。第三,人类的知识、文化、价值、理想,有许多不是截然属于对的或是错的,因此,选择课程时就必须采取多元标准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将不同的现象呈现出来。

总之,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在选择过程中,要尽量排除不利因素,使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成为一个理性的、科学的过程。

 

第二篇:《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

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

韦 华

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教学课堂上呈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通过《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平时所听课改研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反思,我觉得当前我们学校教师上课时没能将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落实到教学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自身存在以下问题:

一、 新课程理念“消化不良”。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新旧矛盾剧烈碰撞、此消彼长的过程。一些教师由于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真正内化为指导自己的教育思想,就很难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目前,在新课程教学中就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在优质课的评选中,一些教师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视课堂的实效性,认为课堂“动”起来了,学生“站”起来了,就是新课程教学,课堂表面不在是以前的满堂灌了,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活”的课堂。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学生除了“闹过”、“喊过”,真正收获、积累、感悟的东西很少。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理性的思考,没有把提高课堂实效性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渗透到教育教学行为中去。二是教师盲目开展小组合作,把它作为点缀课堂的“一道风景”。认为有了合作才是新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教师对学生合作小组缺乏有效地搭配和必要的职责分工,对合作探究的内容缺乏精心策划,对合作的情景缺乏有效地创设和渲染,对合作的评价往往侧重个人;三是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变,一堂课,有的教师又是用多媒体,又是用投影机,又是用直观教具等,教师忙个不停,而学

生则玩个不息,课堂看似热闹,学生实际上一无所获;四是课堂评价机械单一。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有的教师就是“你真棒”,“好样的”等一些机械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评价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学生也是雾里看花不知谁对谁错。

二、 重教学手段变化,轻实际效能

一提起课改,有人就认为要教学手段现代化,而要教学手段现代化,就非得使用多媒体不可。于是教师就说什么学校条件差,没有多媒体,没有投影机,搞不好课改。诚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但它毕竟只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辅助手段,不可能也永远替代不了课堂教学的本身,使用现代化手段并不等同于新课改,新课改也不仅仅是采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那么简单。新课改改的是内涵,是实质,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只要我们真正把新课改的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即使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能推进新课程改革。

三、课程目标把握不准

新课改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有机结合。“三维目标”应该是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然而有的教师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却弱化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有的教师还在“双基”教学的困境中挣扎,课堂教学中厚此薄彼的现象依然严峻。

四、 现行评价体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矛盾突出

现行的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侧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和个性的发展的价值。

3.评价手段与方法仍以传统的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

4.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5.评价的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性评价。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新课改的极大阻碍,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带来一定的难度。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除了学科的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无论怎么的分类,这些都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方面,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应储备的素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