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

永嘉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

20xx年x月x日09:4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推荐阅读

温州市公安局人民网新闻培训基地挂?

温州叶同仁虫草失窃案侦破 团伙?

乐清市全面启动农用电力线路改造

温州"不买房进班房"判决引争议 ?

永嘉县一直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20xx年,创成了省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获得了全省唯一一个“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双清”等各项活动,在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县去年两次分别在全省美丽乡村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今年的“三改一拆”工作还得到了省委夏宝龙书记的批示肯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县域环境面貌的关键时期。今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要圆满完成两大目标:一是成功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二是成功举办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20xx年我县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争取举办“世界房车露营大会”,20xx年我县要全力以赴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都对我们的城乡环境面貌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近期工作,我们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经验。

一、以“三大”战略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深入实施“大都市核心区、大生态旅游区、大统筹示范区”三大战略的重要部署。大都市核心区战略,是基于温州全面加快大都市建设的背景,抓住温州北部交通枢纽进一步完善的契机,瓯江北岸更全面融入“1650”大都市核心区。因此,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活动载体,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推进楠溪云岚养生度假村、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县城体育“两馆”、温州翔宇中学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大生态旅游区战略,依托楠溪江得天独厚人文自然优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充分挖掘8大景区、200多个古村落、800多个旅游景点的资源潜力,楠溪江两岸的美丽乡村日益神形俱备,“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日渐完备。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快推进了楠溪江(枫孤溪)旅游度假区、金珠瀑文化休闲中心、芙蓉山庄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为解决旅游景区行路难问题,完善景区交通网络,推进41省道南复线等交通项目建设。大统筹示范区战略,基于城乡二元分割的历史背景和永嘉县沿江和山区极其不平衡发展的现实,紧抓城乡一体化发展契机,补齐山区发展和乡村发展的短板。如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面,我们出台系列政策,在农房集聚改造政策的基础上,对古村落居民搬迁安置给予最高20%的安置面积优惠。以芙蓉村为例,我们建设了两期农房集聚点,一期工程用地面积15.9亩,建筑面积14582平方米,去年已经竣工,共集聚农户76户;二期工程用地面积43.28亩,建筑面积35892.2平方米,可集聚农户216户。待新村完成穿衣戴帽架眼镜、三线落地、绿化等后续工作后,与古村交相辉映,既满足了农民对住新房的需要,又解决了古村落人口密度过高的问题,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城乡统筹发展。

在“三大战略”引领下,我们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中心任务,开展了系列工作。我县在20xx年x月x日召开的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出台了《永嘉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这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我们都有全面细致的策划规划。投入1000多万元,邀请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专家编制暨家寨、林坑等10个古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其中5月底前编制完成苍坡、丽水街、芙蓉、埭头、屿北、林坑等6个重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规划。同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和提升古村落景区品质。如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面,我们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永嘉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实施办法(试行)》等扶持政策。在古村落居民搬迁安置方面,在农房改造集聚置换系数的基础上,给予最高20%的安置面积优惠。在老房子改造成民宿服务设施方面,按每房间5000-10000元给予一次性补助;对于按规划要求整体发展民宿村的,按每户3-5万元标准给予村集体补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二、以环境综合整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全力推进“四边三化”、“三改一拆”、青山白化治理、“双清”等专项行动,城乡环境面貌日益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81.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53%,农村卫生户厕改造率达84.26%,已建成市级生态村144个、县级以上文明村189个。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切实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比如桥下镇,在前阶段“四边三化”工作落后的情况下奋起直追,一季度考核跃居第一。沙头镇也在排名靠后的情况下,2月份连续20天无休息日加班加点,加压加力,出动20xx多人次,全力开展“四边三化”和行业整治。我们还组织开展2次“十大脏乱差”村庄、河道、街道评选活动,作为工作的一种延伸。

桥下镇六岙村被列入“十大脏乱差”村庄后,震动很大,村两委多次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商讨整治良策,全面发动党员干部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并制定出了严格的“六岙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在溪边、垃圾收集点以外的地方乱倒垃圾者罚款500-20xx元,在公共场地乱堆乱放者罚款500-1000元,对违反村规民约、且不落实处理和整治措施者,村两委给予暂停村级有关一切手续。整个六岙村形成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桥下镇动员开展“四边三化”工作,希望各企业能分担环保责任。永嘉教玩具龙头企业——奇特乐集团董事长章金飞第一个主动请缨,义务担任“河段长”,包干露礁桥至镇政府约5公里河道及沿线道路的保洁工作。

这些都是我们在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涌现的亮点,为下步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以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老百姓过上精神富有、物质富裕的生活。若是城乡居民生活穷迫,谈何环境保护,谈何文化传承发扬,更谈不上美丽乡村;所以关键还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居住在美丽乡村里的老百姓致富。一是以都市农业理念引领农业业态转型升

级。紧抓大都市核心区建设机遇,主动对接温州都市经济圈,把原野理念从沿江辐射到山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六次产业”,实现农业功能多元化和农业现代化,将永嘉的农业发展融入都市经济圈。按照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三分三改”工作,实现“农”字要素自由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新签约了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十几个,总投资达到12亿元,其中鹤盛南陈生态休闲观光园,流转土地8000亩,雇佣农民60多名。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工人,有股份,有租金,还有劳动的收入。二是以农户增收为着力点提升旅游产业品质。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要求,以农房集聚改造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户保护景区和利用旅游资源,尤其是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农户增收。首先,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引导发展民宿业,大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强化旅游服务,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收入。20xx年年永嘉旅游收入22亿元,接待游客320万人次;争取到20xx年,接待1000万人,旅游收入达到100亿元,使景区老百姓真正从旅游发展中得到实惠。这其中,下日川村就是一个良好典型,政府按照360度内无视觉污染要求,全面改造房屋立面,美好旅游环境,而老百姓能从旅游人气带动中提升收入。其次,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迎合都市人亲近自然和休闲娱乐的消费心理,“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物”;凭借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富、土特产多的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等系列工程建设,改善山村生活、生产环境,依托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再次,发展养生保健产业。当前,长寿成为热门话题,而永嘉生态优越,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占了全省的1/16,全市的1/4,永嘉的“中国长寿之乡”成为发展养生保健产业的“金字品牌”。我们注重引进养生保健中心大项目,已经开工的总投资达10亿元的楠溪云岚养生度假村,是温州档次最高的养生保健中心,同时还与南京军区疗养总院建立了战略合作。通过系列举措,引导养生保健需求对接楠溪江天然山水和深厚文化,把楠溪江打造成养生、休闲和度假中心。三是以产业平台建设引导沿江区域转型升级。桥头、桥下、乌牛、上塘以及瓯北属于“1650”组团式都市发展格局中的核心区,但是产业依然“低、小、散”,块状经济还没转型成为产业集聚区,传统产业“三高一低”特征依然凸出,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强化项目投入,引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主导产业支撑。如三江国际商务区、永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楠溪江风景旅游区等产业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振兴实体经济“亩产论英雄”专项行动,切实深化工业项目“一联二挂四促”活动,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面加强国家阀门产品质检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

四、以文化旅游基因植入美丽乡村建设

千年文脉薪火相传,已经牢牢植入美丽乡村建设。永嘉的文化就是温州的文化,许多冠以永嘉名字的文化,其实都是温州文化,永嘉也就承担了温州文化建设的相当一部分的责任。永嘉学派,永嘉四灵,谢灵运游历永嘉写下的许多山水诗而引出的文化。楠溪江两岸的两百多个古村落,那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了永嘉厚重的历史和人文。山水风光旖旎秀美,已经深深刻入美丽乡村建设。山川秀丽、生态良好,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林秀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传承永嘉良好的文化和旅游基因,将楠溪江的文化内涵外化为“美丽乡村”之形,将得天独厚地山水古韵融入“美丽乡村。

一是全力以赴筹备20xx年申报世界双遗产。世界双遗产全球才39个,中国只有5个,若能申请成功,将为楠溪江文旅融合实现跨越发展。我县邀请了建设部双遗产专家现场指导,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高起点、严标准谋划旅游文化发展。二是深入挖掘历史传统文化。发展楠溪江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楠溪江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编排彰显楠溪江文化的精品演艺节目,引导本地戏剧曲艺进景区景点,推动文化和旅游的不断融合。举办了“红色情?楠溪韵”、“中国?楠溪江诗会”、世界旅游小姐楠溪江走秀和“永昆”进景区演出等文化活动。三是大力嫁接新兴时尚文化产业。结合我们温州打造时尚之都,永嘉又是品牌重镇,有45个中国名牌和知名商标,永嘉人经营和代理的世界名牌有600个。因此要把楠溪江打造成文化、创意、时尚、设计、展示和影视拍摄的重要基地。依托毗邻横店和自然山水优势,我们现在启动楠溪江文化“六个一”工程,特别是一台文化大戏和一批文化展馆,把温州的文化,包括宗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诗词文化、山水文化和红色文化,通过我们的古村落里面的展馆展示出来,让游客享受文化饕餮。引导本地知名品牌在楠溪江景点开展新产品发推介和时尚流行发布会,让楠溪江成为时尚流行趋势、设计师画家书法家创作的基地。四是搭建文旅产业平台,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打造楠溪江文化园。把楠溪江文化创意园建设成集古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资源传承、二代产业创意研究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楠溪江核心景区,总面积近2700多亩,目前已投入216万元委托中国美术学院完成前期研究和初步规划。打造珍溪旅游文化综合体,该项目是招商合作项目,属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下步我们将加大服务和工作进度,依楠溪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以“瓯越文化为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乡村风情体验为时尚、商务休闲度假为亮点”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五、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中,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九联系”制度,由县四套班子挂钩联系美丽乡村、“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并把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县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条块密切配合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在“四边三化”百日攻坚行动中,在明确以镇街为实施主体的基础上,落实相关部门责任,进行责任捆绑,营造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

创新实行了“身份证”式管理,把“四边”区域环境整治点放入目标任务库,每个点都有一张信息卡片,在卡片上列出具体地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治重点、整治期限等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和完成销号制度。

强化督查问责的力度,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追责”,每个月由县委书记和县长组织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每个月对功能区、镇街和部门的工作进行排名,并在媒体上公示,实行三色预警。每个季度进行严格的问责程序,如在一季度的“四边三化”百日攻坚行动中,对1月份排名后3位的镇街,进行公开约谈并扣除20xx年度考核分;2月份排名后3位的镇街,要求向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作出解释说明;对一季度排名全县后3位的镇街,对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同时,对一季度排名全市后3位的单项工作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污水处理、垃圾整治、门前绿化,穿衣戴帽架眼镜,得花大量的钱,今

年我们政府投入1.6亿建设美丽乡村。一是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加大拆违力度,回收旧厂房建旅游设施;收回原来空着的房子,改造提升为民宿酒店和文化展馆;二是创新融资机制。除了政府四两拨千斤之外,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支持,比如美丽乡村建设1000万,现场会1000万。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鼓动社会人士捐资,设立1.7冠名文化基金。鼓励村里投工投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二篇: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总结

强化领导 全民参与 彰显特色

涂家垴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xx年x月x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涂家垴镇山川秀美,生态良好。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立足“上档次、出质量、有风格”的定位,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计划,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环境美生态好、村庄美居住好、民风美生活好”的“美丽乡村”建设。下面,就我镇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三个“到位”统领全局 建设美丽乡村既是全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镇始终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按照“三到位三确保”的思路,促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组织到位,确保有序推进。按照全区统一安排,我镇迅速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落实、资金监管、检查督办和调度协调,并每半个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及时对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全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19个村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各村也相应成立了“美丽乡村”工作小组和乡风文明理事会,由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实行责

任区“分片包户”责任制,形成了各司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人员到位,确保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书记分片、班子成员带组、干部驻村”的驻村工作制,明确驻村干部配合、指导村“两委”班子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的责任,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实绩考核、村“两委”班子考核中去。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各村参加环境整治、植树绿化等活动,引导干部思想和作风转变,真正把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要求落到实处,让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全面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是督查到位,确保建设质量。建立“美丽乡村”常抓长管督查机制,组建了8人的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到村进行督查,每次督查都有影像、照片、文字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设立“美丽乡村”建设基金10万元,结合市、区建设资金,每个月组织一次检查验收,量化考核,实施奖惩,重奖前三名的村,普奖前10名的村,每次每村奖励1000-20xx0元。

二、深入宣传,多方筹资,三个“强化”凝聚合力 人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聆听群众心声,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力量,才能真正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凝聚起强大的建设合力。

一是强化宣传发动。通过召开动员会、现场会等六大会议、外出考察、专项调研、入户座谈、发放宣传资料、开展

文明创评等方式,营造“村村动员、户户参与、人人出力”的工作氛围,最大程度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如三九村安尔桥柯湾全民参与,全湾动手,人均投劳2个义务工开展建设,并通过集体商议,将原集资拟建造祖屋的10万元拿出,用于绿化美化家园。

二是强化典型示范。着力推广省级生态村万秀村的生态建设、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张远村迁村腾地、市级文明村官田村文明创建和南阳村的村庄整治等先进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使美丽乡村建设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积极组织各村进行经验交流,营造相互学习借鉴、相互比拼赶超的浓厚氛围,形成全镇一盘棋,村村抓建设,人人有贡献的建设热潮。

三是强化多元投入。积极整合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大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本村能人积极投资、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合理、有序,真正做一个、成一个。如三九村安尔桥柯湾小组外出务工、经商村民自发捐资10万余元支持家乡建设;官塘村倪士雨湾爱心人士一次性赞助50万元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

三、紧抓重点,彰显特色,三个“坚持”确保实效 始终秉持“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突出个性”的理念,根据区位、生态和村容村貌的不同,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格局。

一是坚持乡土特色显品味。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尊重历史风貌、景观特征和发展基础,做到依山就水,顺势而为,不搞乱占乱挖、大拆大建,“少花钱、多办事、显特色”,充分展现农村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真正节约成本,做出风格。如上鲁村雷家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我们按照“尊重自然、保护为先、合理建设”的原则进行打造,既投资小又体现原始生态魅力;官田村新屋纪湾青山环绕,空气怡人,我们遵循“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的理念,并结合乡村旅游的需要,积极打造打造乡土气息浓郁、宜居宜游式的美丽村湾。

二是坚持“四全”标准抓重点。坚持“全洁净、全治污、全改造、全绿化”的“四全”标准,着力突出“村道治理、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五大整治项目,把试点村和基础较好的村作为重点优先完成,把镇村干道、两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村塆的环境整治作为基础牢牢抓实,全面开展大扫除、深治理、广拆违、全绿化等活动。全镇开展集中整治大行动6次,参与人次3000多人,共清除垃圾杂物54吨、整治卫生死角27处,维修、清理排水沟及下水道6500余米,拆除破旧棚舍栏圈270处、2600平米,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60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00余盏;完成宅俊集镇外环线绿化工程,各村“四旁”等区域栽植各类苗木6万多株,全镇绿化水平逐步向生态化、景观化提升。

三是坚持完善体系强管理。先后出台了《涂家垴镇农村环境卫生考评办法》、《环境卫生考评细则》、《村民文明卫生

公约》、《垃圾处理流程》等十多项规章制度,遴选两家保洁公司,承担两个集镇的保洁和城镇管理工作。两集镇固定环卫工人由原有的6人增至16人,城管队员由原有的6人增至12人;全镇选举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147个,聘请保洁员333名,进一步明确了保洁员职责,细化量化了考评细则,初步构建了新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

在前一段建设工作中,我镇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庄特色不明显。一些村对美丽乡村建设缺乏深入思考和细致研究,仍然停留在村庄整治阶段,存在照搬、模仿现象,特点不够明显;二是筹资压力比较大。我们的村级项目建设仍然依赖于财政补助及部门帮扶,村级主体作用发挥有限,一些村集体经济收入低,在资金筹集上显得束手无策,“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三是长效机制不完备。缺乏长远打算,没有前瞻性,对于发展定位、后期管护、长期发展欠缺考虑和办法,存在一定盲目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作,下一步,我镇将继续秉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以村庄建设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富民强村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地域特色鲜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建设,为50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