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汽车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市场人才需求紧缺。于是,各级、各类院校纷纷开办汽车服务类专业,培养服务汽车市场的各级、各类人才,解决了人才需求量的问题。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汽车服务类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对汽车检修技术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用人单位,汽车服务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水平参差不齐;在职业教育内部,由于生源素质下降,原有的专业结构和专业标准不能适应新的变化,产生了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等。职业教育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在学院的统一要求下,汽修专业组织开展了专业教学课程标准开发与实施方案的研究。为使汽修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更准确、更科学,项目组于20xx年x月开始,开展了汽车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

一、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1.调研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尊重行业用人单位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探索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和新方案。

2.调研基本思路和方法

为使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协会、企业和兄弟学校等单位沟通,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等,提出汽修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 调研内容:包括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对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及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等。

调研方式:书面问卷、个别面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

调研范围:重庆地区汽车维修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等。

调研对象:汽车维修企业的一线工人、技术主管、车间主任、营销人员,以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等。

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归纳——信息分析——改革建议——专题论证——信息补充——改革建议定稿。

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车辆的社会化和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品型的行业向服务型行业的转变,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主要经营模式为4S店。目前,中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扩大了服务范围,改变了服务方式,增加了服务设施,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行业属性定位上认识还不到位,服务水平较低 ;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行业的诚信度、信誉度较差;乱收费问题存在;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水平低等。

2.中国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的形势

(1)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维修需求增幅明显

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尤其是私人汽车所占比例迅速提高。汽车保有量增长特别是私人轿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产生了深远影响,汽车维修需求明显增加。汽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维修服务成为社会焦点,维修行业面临新的挑战。

(2)汽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维修作业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交通主管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了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全面管理, 从而使广大的汽车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加强法治观念,守法经营。

(4)加大了对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的要求和管理,对企业的开业经营提出了技术人员的要求,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以及机修、电器、钣金、涂漆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

交通部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鼓励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环保、节能、不解体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救援、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

连锁经营由于其独具的经营特点,越来越被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所看重,成为机动车维修行业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一项政策。

(1)“快修连锁”有经营模式上的先天优势

由于投资少、市场占有份额多,配件和维修技术可以由总部统一供应和指导,资金周转快,昂贵的检测诊断设备可以共享等原因,快修连锁店经营成本必然降低,这就保证可以从客户的立场出发,坚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吸引更多客户,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各分店在总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分散自主经营、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配送物品的方式经营运作,由于拥有维修技术资料、技术人员的保障,配件来源相对稳定畅通,业务量充足,加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必将增强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认知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我国快速连锁经营发展的模式主要有

上海市——以一个一类汽车维修企业为核心,辐射至少六个快修企业的快修连锁模式

浙江省和青岛市——以省或市为组织者,整合原有的二类企业,以五个统一的模式所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北京市——中车汽修—建立自己的子公司而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2.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包括人数、技术等级、年龄、学历分布结构、工资收入等,未来人才需求趋势,对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等。

(1)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

20xx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831家企业的40834名从业人员的调查情况看,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人(主要是机修、电工、钣金和漆工)有26787人,占65.6%。 这些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8.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1.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

20xx年南京市对从业人员的情况做了调研,汽车维修工人文化程度为 :初中及以下占39.7%、高中占22.0%、中职占24.88.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5%

(2)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

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造成了其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低,特别是经过专业学习的比例很低,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低。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缺高多初的特征很明显,三类企业尤为突出。

因为汽车维修行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因此在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于20xx年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和培养工程中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纳入了四项之中。

开办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多,到20xx年中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1400所,其中以汽车维修命名的有155所,高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378所。

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xx年中职交通运输类招生增至19.8万人,同比增长16.96%,高职交通

运输类招生8.4万人,同比16.66%。

(3)专业设置逐步趋向合理

交通部和我们协会参与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在专业和专门化方面按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设置为了检验职业教育的成果,教育部从20xx开始联合各有关部、委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教育部部长提出了,学历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从而更加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交通职业院校将会为汽车维修行业输送大量的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进而促进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3.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分析;岗位类型(中高级行政或管理人员、基层行政或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或业务人员、一般操作或服务人员)分析;近三年该专业招聘情况分析;用人单位最看中的素质(认为最缺乏的素质)调研分析;未来的人才需求分析。

4.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需取得汽车维修工(中级)证书。

三、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现状调研

1.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点分布情况

主要统计设置该专业的学校数。

2.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统计该专业近三年的在校生数和招生数,以及近三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分布情况(一定地域内的院校)。

3.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培养存在一定差距,教材相对汽车技术发展滞后,实训条件需要大力完善,师资培训需要加强。

四、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建设与改革建议

1.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本专业面向汽车维修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检测与与汽车维修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熟练掌握现代汽车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使用先进的智能化仪器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和性能检测,掌握汽车维修技能的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

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三个大群:一是基本素质群;二是专业技术群;三是岗位能力群。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

模式。

3.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是基本素质群。采用大班化教学,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教学列入课堂,尽量采用案例教学。

二是专业技术群。采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设置了以下10个学习领域课程:①发动机机械维修;②电控发动机维修;③柴油机维修④制动系统维修;⑤汽车普通电气维修;⑥汽车车身电气维修⑦悬挂与转向系统维修;⑧自动变速维修;⑨普通传动系统;⑩汽车运用基础。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每个学习领域课程都安排80个学时左右,在四周内完成学习任务并继之进行各种相应考核和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所有课程均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式,知识上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技能上达到中级工水平。

三是岗位能力群。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所有课程实现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并且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4.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对专业技术群教师,要求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企业实践锻炼),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实训场地和设备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符,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

 

第二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修订)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前言:

山东省职业高中办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在校生数量居全省第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建设,特别是平度市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青岛市新增六大产业功能区之一的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落户平度,使平度市融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成为振兴平度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这些都决定了未来几年内将需要大量机械制造加工、电器安装等初、中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事实说明该专业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为了掌握青岛市及周边地区机电行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规格和数量的需求,为了解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职业发展情况,在示范校建设中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对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升级发展,特开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汇总和分析,得出调研结论,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调研的指导思想

在深入调查社会需求及生源状况的基础上,对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认真总结各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与先进经验。

(二)调研的基本思路

从企业对毕业生需求情况、毕业生岗位分布、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反应、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衔接情况、教师与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

(三)调研的基本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与走访企业、教师和毕业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当地大中小企业和本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机电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需求层次、招聘途径、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与学校合作意向等问题。通过对本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调研,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岗位变动情况、薪金水平、岗位职责、知识技能应用情况、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建议等问题。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企业机电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人才的岗位分布、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对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最根本的依据。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准确定位我校机电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继而制定出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我校机电技术专业成为全国同等级学校中有影响力的专业,并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调研内容

针对本次调查的目的,设计调查问题如下:毕业生目前单位的性质、规模及状况;企业人才需求层次与需求计划;企业聘用一线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与来源;招聘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因素;目前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

针对上述调研问题,设计调查内容。企业调研的主要内容:企业性质,业务领域,机电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企业对机电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企业招聘途径,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认识,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企业与我校校企合作的意向,愿意采取的合作方式等。毕业生调研的主要内容: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就业情况,专业是否对口,工作适应程度、胜任程度及工作满意程度,岗位职责,岗位培训,知识技能应用情况,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

建议,对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等。

二、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调研

(一)山东半岛机电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建设,特别是我市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青岛市新增六大产业功能区之一的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落户平度,使平度市融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成为振兴平度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这些都决定了未来几年内将需要大量机械制造加工、电器安装等初、中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山东半岛机电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1.青岛、烟台地区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如下表所示:

表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三年就业情况调查汇总表

人数

就业方向

平度市职教中心 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

胶南职业中专 汇总

人数 百分数(%)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151 455 297 382 1285 41.5

机电产品维修 54 155 119 67 395 12.8

机电产品销售 19 0 19 0.6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维修 0 48 48 1.5

机加工 43 121 72 260 496 16

焊接 51 102 119 219 491 15.8

质量检验 18 48 58 124 4

其他 16 131 36 58 241 7.8

合计 352 1012 643 1092 3099 100

2.毕业生岗位分布情况

图1:中专毕业生岗位分布情况

图2:职高毕业生岗位分布情况

图3:技校毕业生岗位分布情况

3.企业目前招聘人员的途径

主要是以劳动市场招聘和学校毕业生招聘为主,劳动市场招聘一般是熟练技术工人,学校应届毕业生一般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大中型企业比较注重自己员工的培训。相对而言,私营小企业较少考虑员工培训工作,招工更倾向招聘熟练工人。我校毕业生平均一个月左右能独立操作胜任工作。

图4:学生毕业后胜任工作时间

4.企业招聘人才侧重因素

在企业招聘人才侧重因素的调研中,我们设计了工作经验、学历、职业资格等级、个人修养、其他等5个选项,经分析整理发现企业更看重的是人才的工作经验和人品素质,最不看重的

是学历。

图5 :企业招聘人才侧重点

5. 企业对机电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

我们将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划分为6个方面做调研:专业技术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道德;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结果如图6所示:

图6:企业对机电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

在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能力要求几个方面中,90%的企业最看重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其次是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最不重要的是外语能力。职业道德方面包括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能力,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沟通与协作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机加工能力、焊接技能、钳工能力,其次是CAD绘图技能、产品质量控制能力等。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状调研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招生情况

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xx年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研究”课题组调查并统计显示:41%的同学上职业高中是因为成绩不理想,65%的职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跟踪情况

为了了解社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通过调查毕业生工作岗位、工资薪酬和应用所学知识等情况,找出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并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意见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改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改革,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调查结果统计见附件三。

(三)企业和毕业生认为重要的课程和技能

表2:企业、毕业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样本数:70)

课程 电工基础 机械制图 电子电路 电工工艺 单片机技术 机械基础 机制工艺 电力拖动 机械CAD 电气控制 金属工艺 计算机

基础

人数 55 56 53 49 36 26 32.6 30 27 17 45 24

比例(%) 55 67 67.7 65.3 48 34.7 42.7 40 36 23 74.3 37

表3:毕业生认为重要的技能(样本数:77)

课程 焊接技术 维修电工 PLC电路设计 电气线路维 护 应用文写 作 钳工技术 计算机操 作

人数 56 37 27 9 15 41 59

比例(%) 78 48.1 35.0 16.7 19.5 53.2 76.6

四、机电技术应用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专业需进一步产业化,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还不能完全对接。

2.教材

现使用的教材是国家通用教材,内容广而全,缺乏对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难度大,重理论轻技能,表现形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

3.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需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结合等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优质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改项目对教科研的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4.评价方法

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双元制与学分制还没有很好的结合。

5.专业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科研能力需进一步提高,需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

6.实验实训条件

随着经济发展,现有的实训教学设施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学、培训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不到普遍应用。实验设备、设施还不够健全,实习和生产缺乏有效沟通。

7.学生参加职业鉴定的情况

学生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表现很好,中级技能证合格率达97.5%以上,这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五、教学改革建议

调研过程中发现,众多企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未来几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企业普遍认为,现在的毕业生对薪金待遇期望值偏高,不安心在企业中从事一线操作工作,频繁跳槽,对企业生产管理和毕业生个人的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中职毕业生操作能力较强,但基础知识掌握较弱,工艺制定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调研情况,建议我校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中可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确定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机电技术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沟通与表达能力,牢固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规范严谨的操作习惯,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 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机电产品的销售、技能服务、检验与管理;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初、中级职业技术人员。

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企业文化,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实用和实效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和校本教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三)改革教学方法,适合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础,多种教学法相互渗透,模拟典型职业工作环境、工作流程,采用挂图、投影,实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传授给学生,做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四)改革考试评价方法,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与生产过程系统性相适应、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与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特点。

课程考核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从而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关注教学

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以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逐步推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教学评定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4:教学评价表

名 称 评定方法

理论课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的20%,作业成绩期占总成绩的30%,试卷成绩占总成绩50%。

基础实训课成绩评定 基础实训课本着加强技能、理论够用的原则,在重视过程培养的基础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的20%,模块占总成绩的50%,理论试卷成绩占总成绩30%。

专业技能实训考核 在重视过程培养的基础上,强调技能水平的提高。采取模块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的20%,模块成绩占总成绩的40%,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占总成绩40%。

企业综合实训考核 由企业师傅、学生和专业指导教师成立考评小组评定。职业道德10%,学生自评占10%,企业师傅评价40%,工作业绩40%。

企业顶岗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学生成绩由企业、学生和专业教研组成立考评小组评定。成绩比例如下:企业评价占60% ;学生自评占20%,指导老师成绩占20%。

 

第三篇:汽车维修、保养调研报告

中职教师培训市场汽车维修、汽车保养

调 研 报 告

第一部分 调研目的与对象

目的:为了我们人才培养制定培养目标。

对象:长沙汽车销售4S店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技术主管和基本员工。

第二部分 调研方法与内容

从长沙市经营汽车销售与维护的企业中,抽选出了如丰田方天等3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组织我们培训教师展开了针对性的调研。调研的基本思路是:确定调研的目标→选定调研企业→调研准备(拟好调研提纲;设计印制调研问卷;分组分工明确调研的对象、内容;与企业取得联系)→分组调研→数据归纳汇总→统计分析→定性结论。

本次调研所采用的方法有:定性法、定量法与行业调查法。

我们调研主要采用企业访谈、专家咨询以及网上查阅相关信息等方法。

(1)企业访谈。在走访特约丰田4S店的过程中我们将访问调查对象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企业高层管理者(一般是店长)、中层管理者(各部门主管)、技术主管和基本员工。访问对象总计140人。

(2)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咨询,并请上海景格公司专家刘玉钧来学校对所调研的汽车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及岗位群、汽修专业软实力建设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3)从互联网上查阅所需的信息。如从网站上获取了近两年全国及我省汽车保有量、汽车维修企业数量等数据。

(4)从世界大学城查阅相关信息。

第三部分 调研分析

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汽车生产厂家多达120多家,汽车改装厂家多达500多家,汽车生产厂家的数目超过了美国、西欧和日本汽车生产厂家数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这为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年,丰田2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达到716.9万台。未来几年内急需大量掌握汽车装配技术的高技能技应用性人才。目前湖南汽车维修行业丰田4S店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将会持续相当长时期。

二、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从本次调研了3家企业,其员工的基本情况统计表如下:

从上表的统计来看,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的职业有:汽车维修接待(占统计岗位人数的12.64%)、汽车机电维修(占统计岗位人数的25.86%)、、统计岗位人数的、维修质量检验(占统计岗位人数的5.74%)等岗位。但对应届毕业生而言,汽车维修接待、汽车质量检验岗位不合适(需要有2-3年的工作经验);对学历要求较高的是汽车维修接待、汽车质量检验岗位;对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较高的是汽车维修接待岗位;大部分岗位对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要求不高。

三、维修企业常见工作的统计

三家企业的工作量统计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维修企业常见工作是汽车维护、一般小修和汽车钣金工作。除丰田方天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有一定发动机大修工作外,近几年投入市场的各品牌店均没有发动机大修任务。

四、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从调研统计的数据来看,汽车运用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能胜任的岗位有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配件管理二大岗位,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还有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维修接待、维修质量检验、技术总监、部门经理等职业岗位。各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如下:

⑴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⑷汽车维修接待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5)汽车维修技术总监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五、工学结合分析

1、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衔接点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工种有汽车运用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能胜任的岗位有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配件管理二大岗位,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还有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维修接待、维修质量检验、技术总监、部门经理等职业岗位。并开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应体现出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根据企业不同工种的职业标准,我们找到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对课程体系内的课程编写了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课程标准。

2、职业岗位任务与课程内容契合点

企业职业岗位的任务归纳如下表:

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任务,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颠覆式的重组,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变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型课程,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把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的串在一起,从而突出了课程的目的性。

3、岗位技能形成方式与课程培训方式协调统一

岗位技能的形成不外乎一个“练”字。岗位技能也不仅是专业能力,还涉及到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为了达到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使学生能“零距离”上岗,我们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⑴引导方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引导学生自行控制学习。在职业培训领域在实际工作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处理阶段以及在执行具体工作任务时会采用这种自我组织的形式。

借助这种方法受训生愿意更多的尝试自己的行为和行动方式,以便可以获得自己的经验以及在一个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

⑵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某一工作任务为一个项目而设计的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讨论课题, 明确项目任务

第二阶段: 制订项目进度计划

第三阶段: 确定合作形式和分工,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第四阶段: 项目工作成果,行动战略以及有关人员行为表现的检查和评估,

第五阶段: 记录归档 (以便证实既定计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⑶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法指的是扮演其他人(或者自己),进入给定的情境并在规定好的条件下即兴设计这个角色。如果在设计角色时涉及到真正的表演,那么除了语言,表情,手势,姿态以及使用的工具都可成为观赏者观察评判的对象。

培养对其他人动机和行为方式的敏锐感觉;培养换位思考能力;培养沟通能力;解释人际问题;形成某些行为模式;避免不受欢迎的行为方式。

第四部分 关于专业的思考与建设

根据以上市场调查的结论,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对人才的实践技能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以“工学结合”为核心,重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的核心是教学活动服务于生产过程。传统的以课程为基础的“压缩饼干式”学科性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要求,建议以企业生产劳动需求为基础,在认真分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课程内容紧扣生产过程。提高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2. 以“产学结合”为目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

3. 专业教师的培养

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应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授课教师管理制度、目标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针对本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这一特点,面向企业、行业一线招聘具有初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的技术人才,壮大 “双师” 素质骨干教师队伍。

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凝聚力”工程。

4. 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指导,促进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必须培养“解决综合实践问题”的能力,职教课程必须涉及技术、社会和环境等与整个“工作过程”有关的方面。

5. 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

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6. 校企合作,深化“订单培养”

实施“订单式”培养,可降低汽车维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又能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又能增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7. 推进理实一体,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本专业特点按模块构建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同步养成。

20XX年8月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