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01江海区外海中学综合实践课程总结

江海区外海中学综合实践课程总结

20xx年x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特殊认识和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际操作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提供各种外现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的形式应丰富多样,如实践操作、专题研究、亲身体验、尝试实验,不论是侧重观察、测量、记录、收集、整理、讨论、比较、分类、分析、撰写报告或动手制作模型的科学研究活动,还是侧重社会考察、实践等社会性活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做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实行既有培养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也有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还有班级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活动三者的结合,通过这些独立活动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一、课程领导机构和制度健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各处室职能部门(如教学处、科研处、政教处、团委等)的通力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有着特定的意义。实施小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做好管理规划与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各

班指派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考评制度等,从而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综合实践活动观念更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社区服务或研究性学习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由于综合实践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所以,我们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老师在真实性情境下,开展基于直接经验的学习,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可以促进自己学习方法的更新,进一步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师生深刻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相反会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多元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从而引导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自主的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模块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采取三大类完成学习方式:如以研究为主的活动,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观察等;以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为主的活动,包括参观、走访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等;以技术实践活动为主的活动,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技术实践,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分类实施,使实践形式和渠道多元化。依我校生源的来源分布,我们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类:①行业体验活动,包括军训、农业劳动、义务劳动等体验活动;②校园实践活动,包括校园短笛文学社和学生会活动等校内社会性活动;学校节日性活动、社

团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③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包括参观本地工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能够顺应课程特点,强调同时同地开展活动的原则,兼顾活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活动安全的有效保障。如在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我们鼓励同一社区同一村的学生,可以把破班级界限,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本村范围内以个人分散活动,或8—12人组成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小组,分别于寒假和暑假开展活动。学校指导老师、班主任可以根据各小组上报的信息(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联系方式及成员情况)随机抽查实践小组活动的实施情况,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处理,确保了活动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四、本学期的主要做法。

(1)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课题选择要尊重学生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2)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3)综合实践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校本课程之一,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一课程也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社会的好评,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师生收益很大。因此,我们仍将积极深入研究并实施这一特色课程,鼓励探究式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倡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针对“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这一关键点,研究并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

 

第二篇:20xx07江海区外海中学综合实践课程总结

江海区外海中学综合实践课程总结

20xx年x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关注着教师的教育自主和教育实践的创造发展,促进了学校评价体制的变革和校园文化的重建。几年来,为了使学校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变得更远大,根据省主管部门的要求,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师资、安排课程,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并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

一、健全的课程领导机构和必要的制度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各处室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室、团委等)的通力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有着特定的意义,为此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校长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领导、协调等工作,在教务处的指导下设立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分管,负责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规划、组织、协调落实工作。实施小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做好管理规划与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各班指派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考评制度等,从而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综合实践活动价值的认同是课程实施的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社区服务或研究性学习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由于综合实践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所以,我们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老师在真实性情境下,开展基于直接经验的学习,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可以促进自己学习方法的更新,进一步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师生深刻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相反会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多元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从而引导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自主的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模块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采取三大类完成学习方式:如以研究为主的活动,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观察等;以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为主的活动,包括参观、走访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等;以技术实践活动为主的活动,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技术实践,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分类实施,使实践形式和渠道多元化。依我校生源的来源分布,我们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类:①行业体验活动,包括军训、农业劳动、义务劳动等体验活动;②校园实践活动,包括校园短笛文学社和学生会活动等校内社会性活动;学校节日性活动、社团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③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包括参观本地工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能够顺应课程特点,强调同时同地开展活动的原则,兼顾活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活动安全的有

效保障。如在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我们鼓励同一社区同一村的学生,可以把破班级界限,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本村范围内以个人分散活动,或8—12人组成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小组,分别于寒假和暑假开展活动。学校指导老师、班主任可以根据各小组上报的信息(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联系方式及成员情况)随机抽查实践小组活动的实施情况,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处理,确保了活动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1)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课题选择要尊重学生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2)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

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3)综合实践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