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高二历史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及模拟试题

发掘蕴含之美 积累审美之能

————浅谈古诗词的教与学

王平华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以前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相比,更加突出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它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肩负审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语文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又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具体指出了高中语文课程审美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在。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自《诗经》开始,浩瀚的诗歌之海已经奔腾咆哮了两千多年。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许多诗词中的名言俊句更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引起读者的共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还在于它使人到处都可以感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可见,读一点诗词,背一点诗词,不仅能开阔视野、学习语言,而且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必然同时承受到几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丰富文化素养。因为"美是诗的本质",所以优秀的诗词能以其抒情的美、技巧的美来感染人、陶冶人、震撼人和征服人。

一、古诗词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含蓄性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它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而且,诗歌作为一种内容深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样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历代的诗词大家,都十分讲究行文的含蓄曲折,他们有时写而不“满”,弦外有音;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回,使诗歌中形成若干个“空”与“曲”,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产生了有限中寓无限,严谨中现活泼的艺术效果。

1.古典诗词中的“空”和“白”

中国艺术十分讲求空白。绘画有“计白当黑”,书法也要求“有无相融”,园林艺术则十分注意空间的设置??同样,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结构中也存在空白。创造意境“空白”是中国诗人们孜孜以求的艺术理想。意境结构中的“空白”不是绝对的虚无,其间孕含着丰富的意蕴。虚实相生、由实如虚,

特定的实象触发产生“象外之象”,“象外之象”又激发出更丰富的“言外之意”。纷呈叠出,联类无穷,共同建构一片“空白”的世界。唐代司空图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来概括“空白”这种艺术的高格与极致。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是要寄“风流”于“言外”,使诗歌达到一种“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审美极致。可见,诗家所追求的不是吉光片羽式的言辞,而是一种与宇宙生命深层的契合。因此,诗人们围绕着这一审美理想,往往采取以动制静,以虚写实、万取一收、以少总多、以比兴促含蓄的方法来实现意境“空白”的最大值。

对读者来说,不仅应该善于发现诗歌词语片段中的艺术空白,而且更应该善于把握诗歌形象内在的审美空间,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咏玩索之”,以充分驰骋想象去品“味外之味”,去寻“象外之象”,从而“各以情遇而自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到此诗所谓的“空山”,浣女喧归,渔舟动莲,诗中的人物本身填补了山的空白,他们的活动增添了山的生机和活力,这“空”字下得有点费解。好在这个疑问教参早有防备,曰:“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那既然有繁茂的树木,这还能叫“空山”吗?不空的山又如何呢?的确,此处的空山,当然有新雨之后的空明洁净之感,但纵观王维诗作,不乏“空山”之说,较熟悉的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等等。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之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吃斋奉佛的他,心灵中充满“空无”之感,他晚年官至尚书右丞,多年的仕途经历,使他厌烦那里的倾轧和烦忧。明月清泉的深山一洗官场的污浊,所谓“空山”,空出了烦忧和压抑,空出了污浊和黑暗。“王孙自可留”,就表明了一种与官场的疏离和决绝。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一首模山范水之作寄予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若不深入揣摩诗作的语言,品味语言背后潜隐的信息和内涵,并结合作家的思想情趣,便难以品味到诗歌内蕴的深味,更惶论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建构自身的审美结构和内容。

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文学创作形象地比喻成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作品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在水下的“八分之七”,而这“八分之七”则是读者自己体味出来的,是读者自得的结果。

2. 古典诗词中的“隐”和“曲”

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歌与谜语、隐语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说:“诗中的比喻(诗论家所谓的比、兴),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寄托,也都有隐语的意味。”)朱先生甚至认为诗歌的起源就和隐语、谜语关系密切。诗歌的含蓄类似于文字游戏,它广泛采用整齐的节奏、和谐的押韵、严整的句式,也经常使用夸张、拟人、象征、双关等修辞手法,让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

有了“象外之象”、“境外之境”,有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人们在千百回的品味中,得到了愉悦。

古典诗词还讲究表述的曲折含蓄,诗人借助语言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内心最深切的感受,一方面由于作品的隐讳曲折,一方面又由于读者的个人经历和鉴赏取向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评判。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词,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认为,后主怀恋故国,只是贪恋锦衣玉食的享受,不能说是爱国,只是因为他的词艺术性很高,而与之产生共鸣,以至于同情他亡国后的悲惨遭遇。也有同学对此有异议,认为诗人怀恋故国,与当年日寇入侵时,东北的同胞怀念白水黑山、大豆高粱没有什么不同,对故国的通彻哀思,也表达了作为一个阶下囚对自由和尊严的强烈呼唤,他的痛苦吟唱,是对自身生命尊严和国家独立的深切渴求。也正因为这种渴求,宋太宗才赐酒将他毒死。在哀婉凄伤的情调中,这种愤懑和痛苦难道不是一种力量?一种不顾一切却又无可奈何的力量吗?隐曲其中的最真实的情感,宋太宗知道;穿越无数的春夏秋冬,直达我们内心。难怪马拉美说:“直说即破坏,暗示才是创造。”

3. 古典诗词中的“虚”和“隔

柳宗元的《江雪》,是大家最熟悉的绝句之一,全诗仅二十个字: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美学家胡经之对此诗作过一番精彩绝妙的阐释。他指出如果仅仅了解到“一个老渔翁坐在小船上冒雪钓鱼”,或只是体味到在一片“一尘不染”万籁无声的境界中,诗人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不怕寒冷,专心钓鱼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抑郁苦闷,那么,这可以说对作品有了表层审美体验;进一步,体味到在这片接近死寂的画面上,渔翁精神世界之光扩展着、浮动着,活跃起来,传达出作者在自己理想不为世俗之人所理解时,只能摆脱世俗一往独前,坚定地去求索的那种精神。达到这一层,也仅仅是中层的审美体验。而最高的审美体验应该是:再深一层去体味,我们就会顿然发现《江雪》一诗的视角是由大到小、由面到点的倒三角形;千山-万径-孤舟-渔翁-钓丝。这里,作者以宇宙空间万象的广袤,来映衬自己饮吸无穷时空于自我的襟抱。这山川漠漠空间正是可以把诗人全身心安放进去的恒寂世界。

美学家的分析的确让人叹为观止,但作为普通的高中生,或许有过这样那样的体验,如果要让十七十八的青少年,体验达到“人迹罕至”的“化境”,的确有些“虚”,也有些“隔”。

以上所述,中国古诗词“含蓄性”的审美特征,即“空”与“白”、“隐”与“曲”、“虚”与“隔”,作为诗作的内在结构,是一个“ 言、象、意”的多层结构,其特点是以少总多,以小见大,其间同样隐藏着许多空白点或未定点,而这些未定区域必然对读者构成一种召唤,一种期待,以便让人去揣度,去填补,从而完成文学作品的未竟之义,诗词的含蓄因其提供了一个无

垠的审美思维空间,可以让读者思而得之,久而更新,它集结着强烈的读者意识。

二、古诗词教学:从“情”入手,培养鉴赏能力

孔子在25xx年以前就曾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几句话就点名了诗最重要的特点——“情”,诗以情为基础,以情趣贯穿,以抒情为特色。严羽《沧浪诗话》说:“诗者,吟咏情性也。”刘勰《文心雕龙》又说:“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文赋诵,为文而造情。”古人很重视诗的“情”,现代人也毫不例外。当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中行在《诗词读写丛话》中指出:“诗词,以情为骨髓,所以写要发乎情,读要止乎情。”至于“真正的诗歌只出于炽燃着的人心”,“最美丽的诗歌就是最绝望的,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更是通俗易懂的指出诗词的特点是“以情主以情胜”。既如此,我们的诗词教学就应该坚持“从‘情’入手,培养鉴赏能力”的观念,使学生真正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1.背景介绍,把握情调。

每一首诗词,总是有它的情感基调(简称“情调”),或兴奋,或悲怨;或激昂,或抑郁;或忧伤,或欢乐;或闲适,或愁苦。把握了它们的情调,蓄“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势,在更深层次欣赏时学生就不易出现偏差。但是,诗词情调是抽象无形的,要让学生有所感知、把握,首先可以从了解创作背景入手。一般来讲,每一首诗词都有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一篇作品的情感基调与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等是分不开的。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许多作品就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体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瑰丽辉煌的“梦境”?“梦醒后”他为什么会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喟叹?我们只要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不难理解了。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时出现的伟大的女词人。早期的李清照衣食无忧,还有一位爱她的丈夫,它的这种生活注定了她这个时期的作品的风格是“清新可人”。早期的多首《如梦令》就表现了他早年的无忧无虑、快乐活泼的性格。而北宋败亡,丈夫去世,膝下无儿无女,她无依无靠,只身南渡,后又遭遇不如意婚姻,它的心情糟透了,所以她后期的作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便表现出国破家亡、凄惨衰败的景象。有些诗,虽然读者对其深层意蕴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它们的情调应该说是大体一致的。如《黍离》,郭沫若认为这是旧贵族忧叹自己破产的诗,余冠英则认为这是流浪者诉说忧思之诗,蓝菊荪又认为这是一首爱国之士忧时忧国的怨战诗。他们对此诗的深层理解都不相同,但它们都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忧。这“忧”字,我们便可以从了解它创作的时代入手把握。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确定一首诗的情感基调。由此可知,作品的背景介绍,包括作者介绍,在诗词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2. 融情诵读,品味意趣。

“读——诗歌教学之魂!”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中国

现当代文学博士导师龙泉明教授如是说。古诗词教学,诵读是重要步骤之一。关于“诵读”对于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历代都为人们重视。韩愈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名句,古代还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名言。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非常重视诵读,他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诗词最本质的特性是“情”,而这种特性要求读者多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把握诗的韵味和意趣。我们现在有些语文教师上诗词欣赏课时,只把一些词语抽出来分析而已,不从整体上去把握,这导致学生只能简单的理解其中个别字词的含义(当然,这也很重要),而不能完整领会诗歌的韵味,这是不合适的。教师要从诵读出发,注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一种悟性及对诗词的无穷韵味的追寻的乐趣,真正获得审美的陶醉、愉悦。在这一环节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师做得较好。他们只讲一个大意,主要让学生自读,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作品的审美判断及总体把握。诗词“情”的特性决定了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不能得其神韵。但是诗词的“读”是“诵读”,它不像普通文章的朗读,它除了读出诗歌的节奏美之外,还要读出它的情感内涵。比如陆游《十一月x日风雨大作》前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就应凄苍低缓,后两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则可悲壮激越一些。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两首词的情调迥然不同,那么,诵读的情感要求也不同,前者激昂饱满,读来高昂激越,不乏深沉;后者多一点悲伤愁苦,读来宜轻声压抑,发悲切之声,如泣如诉。诗词的诵读尤其要读出抑扬顿挫。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诵读,既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又促使学生把握诗词意象,领会诗词意趣,并最终理解诗词主题。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把握诗词“情”的特性,从“情”入手,贯之以“情”,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多方面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第二篇: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世界史下册:

填空、单选题 :

1、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19xx年x月x日, 十月革命)。

2、 十月革命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3、 为巩固苏维埃政权,19xx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解决国内的经 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于19xx年实施新经济政策。

4、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是国际联盟(19xx年初、日内瓦);二战后,成立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联合国(1945、10、纽约)

5、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 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意大利(19xx年秋、墨索里尼担任总理);二战中,最早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是意大利(19xx年x月)

7、 德国xx年代经济、政治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和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8、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9、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xx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10、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广田弘毅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11、共产国际“七大”(19xx年)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19xx年初,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2、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xx年x月,德军侵入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3、促使二战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太平洋战争爆发。

14、二战中,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莫斯科保卫战 ;二战的转折点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xx年夏—19xx年春)

15、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是雅尔塔体系。

16、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7、20世纪50-xx年代,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是联邦德国;20世纪xx年代,东南亚、东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新加坡、韩国。

18、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独立。

19、标志第三世界崛起的重大事件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0、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东欧剧变(19xx年起)、苏联解体(19xx年)。

21、苏联解体的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2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的 区域集团化 和 全球一体化 趋势迅速增强。 列举题 :

1、列举一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四件大事:①中国的“五四运动”;②朝鲜“三一”运动;③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④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2、列举为摆脱1929~19xx年世界经济危机美、日、德、采取的措施:美:罗斯福新政;日、德:走法西斯道路(建立法西斯专政)

3、列举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的三位共 产 党领导人:卢森堡;李卜克内西;库恩?贝拉

4、列举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三个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5、列举二战中的三个转折点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二战转折);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

6、列举日德在二战中发动的三个突袭战例:19xx年x月x日,德军突袭波兰;19xx年x月,德军突袭苏联;19xx年x月x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7、列举二战中的四大战场:中国战场;太平洋战争;北非战场;欧洲战场(或把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合称亚太战场)

8、列举世界反法斯西战争中的四个重要国际会议:

开罗会议(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苏、美、英;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苏、美、英;决定成立联合国)

波茨坦会议(苏、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

9、列举二战后亚洲参加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国、朝鲜、越南、蒙古

10、列举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三大表现: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948);北约组织的建立(1949)

11、列举二战后美国侵略亚洲的三件史实:干涉中国内战;侵略朝鲜

(1950—1953),侵略越南(1961—1973)

12、列举东欧变革中的三件大事: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匈牙利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13、列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和三大标志:

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