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孝亲活动总结

尊老孝亲活动总结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但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大量增加,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普遍爱幼有余而尊老不足。孩子接受大人的保护、呵护、疼爱,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孝敬父母,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却过少。不少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好分就是孝敬父母”,乘车不让座甚至与老人争抢座位司空见惯,还有部分小学生将学雷锋、做好事也当成孝亲……

中小学生孝亲敬老知易行难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父母对孩子孝亲敬老教育缺失。按理,孝亲敬老教育大多靠长辈们耳提面命的训诫和行为感化而来,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要求较高,对孩子孝敬父母方面要求较少,一好顶百好,家务不让粘,体育不让上,社会活动不让参与,有不良思想倾向不予纠正,结果使得这些孩子虚荣心日盛,性情日骄,个性日傲,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形成了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品行,根本不知道去关心、体贴他人,甚至是疼他爱他的父母;二是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误区。现今的中小学课程和教材的设置,鲜有孝亲敬老等针对性内容,即便有也是讲大道理的多,对身边的、传统的美德教育比较淡漠,也很少挖掘;三是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媒体上每天都有打骂亲人、弑父弑母之类事件呈现,即是最好的例证。

有一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日本一家著名的公司在招考职员时,第一个要求就是“回家为母亲洗一次脚”。日本人那么精明,为何出这

么一个简单而又奇怪的题目?道理很简单:孝亲敬老,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冲破了这个底线,一切努力都是枉然。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就连在“自己幸福”和“父母幸福”之间作选择的简单试题中,给出的都是荒唐的答案,那么,不管其学习如何拔尖,专业知识多么过硬,我们的德育教育也只能算是一种失败的教育。

小学时期是孩子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孝亲敬老教育,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孝亲敬老教育不单单是靠灌输,而是要操作,要体验,在即时“体验”中产生道德认识,进而演变为道德情感,最后变成道德行为。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要给孩子创造“孝亲敬老”的机会,提供“孝亲敬老”的样板,联手打造这一关乎我们民族未来整体素质的“孝心工程”。

当有一天,我们的孩子都能坚持从些微小事入手——妈妈买菜回来了,赶紧给妈妈开门,并接过她手中的菜;爸爸晚上伏案加班,泡杯茶送到他的书桌上;爷爷奶奶说今天腰又疼了的时候去帮他们捶捶腰;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平时出入家庭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地点、时间,免得亲人挂念;坚持每天自己叠被子、洗袜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尽力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那么,孝亲敬老教育也就落到实处了。

尊老孝亲活动总结

文昌街道孙庄小学

 

第二篇:孝老爱亲活动总结

孝老爱亲活动总结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热爱学生,爱为师之魂。教师甘为人梯、蜡烛,无私奉献是教师精神之所在。然而教师培养的是四化建设的接班人,教师在献给学生爱的同时应让学生懂得回报,学会感恩,用学得的知识,回报他人,服务社会。

近些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在家庭父母单方施爱,养成了孩子自私、冷漠、狭隘、缺乏爱心、不知感恩。有许多孩子只知道自己的需求、要求父母为自己买礼物、过生日等,却不知父母的感受。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学会感恩,在我校的“孝老爱亲”教育活动中我们三年级一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现总结如下:

首先教育学生“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早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美德。用典型的事实、史实、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理解感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利用黑板报对学生进行宣传,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孝教父母活动,共同营造孝敬父母活动氛围

其次,让学生了解父母、教师、同伴、社会和自然的恩情与恩赐,让学生了解父母养育子女的辛、酸、苦、辣过程,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伙伴们的关心与帮助,更离不开社会与大自然的恩赐。

再次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学会付出。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家庭访问,参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让他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时候心存感恩,心存感激,回抱对自己有恩的人,为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后,通过活动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手抄报、作文),并对学生进行表彰。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上“哀了父母,生我肋带”,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诗中“谁言寸草心满意足,报得三春节晖”,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爱幼敬老,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部分。在新的世纪里,一个不懂事孝敬父母,不具备起码道德观的孩子,其精神世界是缺陷的,其人格是不完善的,难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人。“孝”添“文”即“教”,孝为德之本。因此,把孝敬父母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扎实开展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从心拥有一颗“孝心”,对于他们心身健康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心感自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操持家庭的劳苦,逐步形成“人心孝敬”的良好思想品质,即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逢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感育从,不糊涂,让父母真心;重推恩,能移情,献社会爱心。以此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形成崇尚孝道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