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前教育总结

新加坡学前教育总结

1. 新加坡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①过于重视儿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难免使课程内容变得繁难,深奥,陷入小学化误区

②在编排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时,同一年纪不同班级的课程内容完全相同,这是不可取的

③室内活动较多,室外活动较少

④集体活动较多,个人活动较少。不利于儿童兴趣爱好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⑤教学活动较多,游戏活动较少。容易混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界限,助长小学化的错误倾向

⑥自然资源运用的较多,人文资源运用的较少。

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准参差不齐,在已开设的培训课程中,有关艺术的内容也很少涉猎。

⒉学前教育缺陷的解决办法:

① 要区别对待学生,编排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课程内容

② 提出课程培训框架以及不同层级幼教工作者的资格要求

3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① 不仅要关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而且关注儿童生活,学习经验 ② 深入研究培智教育理论基础,确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③ 完善培智教育体系,构建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而且近年来,新加坡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意识到这个领域需要引进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加入。虽然,新加坡政府在20xx年曾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增设200家幼儿园,并需要20xx~2500名教师。同时,新加入的幼儿教育师资须有包括英文在内的5科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以及学前教育专业文凭。

随着新要求的提出,新加坡的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也作出相应的调整。目前,新加坡幼儿教育师资学历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包括从大专到研究生的各层次职前教育。

教师职前培养的第一阶段是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证书;第二阶段是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文凭,这个阶段分为教学和管理两大类;第三阶段是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学士学位;第四阶段是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硕士学位。对于已经拥有理工大学文凭或普通大学本科学位并有志成为幼儿教师的人,可以直接进修幼儿教育高级文凭或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职业文凭、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专家文凭。

新加坡的学前教育全部属于私立性质,但是要在新加坡教育部注册,并接受监督。为了确保学前教育质量,特别是幼儿教育师资培养的质量,新加坡教育部等机构联合成立了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出台的质量标准对各类证书和文凭的课程内容、目标、大纲和年限作出了详细规定。

新加坡学前教育一共三年,分为预备级、一年级和二年级。不同的教师教育课程,

主要针对的是不同年级师资的不同需求。到20xx年,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文凭将成为学前一年级教师的启示文凭,而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证书则主要培养预备级的教师。

各类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共同原则是:掌握儿童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获得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计划和执行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有能力促进儿童有效学习;为了儿童的发展,能和各种利益相关者打交道;承诺个人的不断成长和职业发展。

教师教育课程分全日制和半日制。半日制的课程需要2~3年时间完成,而全日制课程最短为一年。

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证书的培养目标是:a)使参加培训者理解儿童早期教育和儿童发展。b)向受训者展示推进学前教育课程计划的技能与过程。培养职业自豪感。让受训者学会为儿童提供互动的、有利于发展的学习环境的方法。学习内容大致分为七大部分,包括“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的理念与实践”、“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课程研究与教学”、“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健康、安全、卫生与营养”、“家庭和社区参与”、“在指导下进行的教学实践”。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具体课程单元,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写入文件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总共800小时的培训中,包含了180小时的“实践活动”,包括与同学及导师共同完成一项课程计划;选择、设计和发展教学材料并创建学习环境(室内和室外环境);和幼儿的互动;照看儿童;管理和指导儿童行为;与同事合作;观察、记录和评价儿童的学习。

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文凭中的教学文凭,与前一级培养目标大体相同,只是根据学前一、二年级要为学校教育做准备的特点,加深了每一部分的学习深度和时间,并且要在课程中对中小学教育有一定的了解。总时间为1200小时,相应地,实践的时间延长到240小时。

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文凭中的管理文凭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园的管理者,因此要求大不相同。其培养目标包括:有政策意识、研究意识和课程执行能力;行动研究的技能;学会观察、评价、表彰教师的努力,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指导教师工作;管理和指导能力,鼓励同事之间的小组合作及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幼儿园运营的必要行政和管理技能。学习的内容包括: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的问题与研究;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课程设计;理解和开展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行动研究;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机构的领导、管理与行政;专业发展;家庭、社区合作;在指导下进行管理实践。该文凭同样需要150小时的实践工作,偏重管理和研究。 最后,面向已获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学生开设的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专家文凭要求更高,基本上融合了上述教学和管理两类文凭的所有要求,因此时间也更长,需要1600小时。(

 

第二篇: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

新加坡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新加坡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

20xx年x月x日,当时的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发布文告推出本地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ramework: Nurturing Early Learners, 简称NEL)。时至今日,这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不但没被淘汰,教育部还在这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加强改善幼儿教育课程指导的内容。在此,笔者将结合本地独立后的学前教育发展概况,渐进式简述新加坡这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本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20世纪xx年代至xx年代末——良莠不齐的新加坡幼儿教育体系 新加坡是个天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惟有的最大资源是人。所以建国初期,政府对于人民普遍上教育程度低的问题,显得特别关注。于是政府开始向人民灌输教育的重要性,但这也仅仅是对主流教育的重视罢了。虽然建国后,幼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但新加坡政府直到xx年代末,对幼教却还处在不甚关注的阶段,这可从早期的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时间短,内容不全面,以及只有教育部及成人促进局开的晚间课程中可窥探出一二。到了20世纪xx年代后期,本地才逐渐增设多几家较有规模的培训中心负责开办相关课程。

可以这么说,从20世纪xx年代至xx年代,因为幼儿教育不被政府看重,导致当时的学前教育课程不存在系统化的纲领和明确的教学原则,师资方面也良莠不齐。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xx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才开始着力于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重点检讨并进行一系列的纲领统筹以进行教学改革,本地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21世纪初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的实施

20xx年教育部以1336名孩童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学前教育课程指导实验。实验课程于20xx年x月结束并证实取得圆满成功。20xx年x月x日,新加坡教育部正式宣布推出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NEL)。纲领明确了本地幼儿教育课程指导的方针,其具体课程内容如下:

一、课程领域

1)审美与创意表现;2)探索周围的环境;3)语言与文学;4)运动技能发展;5)早期数学;6)社会和情绪发展。

二、课程目标

旨在培养幼儿在各领域的学习及适应能力,幼儿完成学前教育后应该:

1)拥有学习的能力,创新型思维,用于探索未知的世界;2)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判断各种选择,并做出正确决定;3)能够与持有不同文化背景,想法及观点的人合作。

三、预期目标

纲领的目的是希望把每个儿童培养成:

1)自信的人:有自我认知是非对错的批判力、能有效沟通及具思考独立性。

2)自主学习的人:具主动学习,具发问、反思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3)主动奉献的人:有团队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会为追求创新及完美而努力。

4)负责任的公民:扎根新加坡,有强烈公民意识,肯为美好生活做出奉献。

四、学习目标

依据纲领,儿童完成幼儿园教育(K2)时能够:

1)审美能力及创意表达:享受美术、音乐及运动活动;能通过音乐及动作表达思想和情感;能通过实践和想象进行美术、音乐及动作的创作。

2)探索世界:对周围的世界感兴趣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能通过简单的探索发掘事物发生的过程及原因。

3)语言及识字能力:会倾听并从中获得信息;读懂文字内容,享受阅读过程;能通过对话、绘画、标记、符号及传统甚至是自创文字与人交流。

4)运动技能: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在大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控制、协调和平衡能力;在小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控制和协调;具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健康习惯。

5)数学能力:认识并使用简单的运算和规律;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应用;认识并运用生活中基本的图形和简单的空间概念。

6)社会及情绪发展:建立自我意识;管理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和差异;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和建立关系;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依照教育部推出的这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学前教育的内容必须涵盖艺术、科学、语言、健康、数学、社会6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NEL纲领有效地改善了本地幼教课程不系统化以及教学原则不明确的问题。而纲领以儿童为本,将课程活动设计得生动有趣的教学方针更成为了本地幼儿教育课程指导的奠基石。

20xx年至20xx年本地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完善化及原则具体化20xx年,教育部以儿童是好奇、主动和有能力的学习者这一理念,在20xx年推出的NEL框架的基础上加入“iTeach”的教学理念和原则。这不仅补充了框架中的内容,也让学前教育指导原则具体化。

一、iTeach的指导纲领

i——综合性学习(Integrated approach to learning):应该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知识和经验。

T——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Teachers as facilitators of learning):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能力发展及认识幼儿的学习特征,才能支持幼儿的学习,并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与思考能力。

e——寓教于乐(Engaging children in learning through purposeful play):教师必须通过游戏提供一个直观与操作性强,充满欢乐的学习环境。 a——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完成真正的学习(Authentic learning through quality interaction):幼儿要有机会与教师、同伴进行互动,让幼儿处在充满关爱、积极学习的氛围中。

c——幼儿自主累积知识(Children as constructors of knowledge):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既具激发性又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构建自己的知识。

h——整合式教学方式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Holistic development):教师要在各学习领域帮助幼儿学习知识、技能,并培养心性。

二、预期结果

本着iTeach课程目标的内容,幼儿完成整个课程过程后,应该有以下品质的表现:1)能辨别是非对错;2)愿意与他人分享、遵守秩序;3)能与他人相处;4)具有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5)能倾听并理解他人的话, 同时也会自我表达;6)有良好的自我感觉;7)有健全的体格和卫生的习惯;8)爱家人、朋友、老师和学校。

iTeach强调了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该让他们从游乐中学习。纲领也举出教师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所该扮演的角色,突出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策

划者及诱导者。它要求专业的学前教师不单要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更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原理与学习原则。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能有效地将这两方面的知识结合,运用到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引导幼儿学习的工作中。这些要求虽然考验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却也提升了本地幼教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形象。

20xx年,教育部再度检讨改进NEL框架。新内容更着重让孩子通过游戏学习,同时强调家长在孩子成长期所扮演的角色,鼓励家长与学校及社区建立良好伙伴关系。这些改进让幼儿教育业者、家长及教师在原有的NEL纲领的基础上,建立更明确的幼儿教导方针。

总结

追溯20xx年教育部首次针对学前教育推出的课程指导纲领,从课程组织形式上来看,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可供本地学前教育业者和教师遵循的课程体系。教育部在20xx年和20xx年二度检讨,不断加以改进不足之处,其背后的目的与意义是希望本地幼儿教育业者及教师们能配合纲领提升师资专业能力、加强执行以儿童为本,发挥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以及纠正家长过于重视知识性学习的观念。

可以这么说,NEL纲领让本地学前教育课程系统化及指导原则具体化,规范了幼稚园业者及教师的课程指导方向,让幼儿课程设置变得生动有趣,如加入更多游戏元素让孩子快乐学习,让幼儿在各领域皆获得发展的同时亦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小孩,避免学前课程沦为小学先修班。

即使教育部没实施NEL框架法制化,但从近年来许多幼稚园和托儿所纷纷走出传统方式教学,致力于提升师资素质水平,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以符合全国学前教育的新发展中,还是可以看到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本地幼儿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及成效。

无可否认的,时至今日幼儿教育始终还未被政府纳入教育主流,NEL纲领也仅供业者参考而已,以至于到目前为止,本地幼儿教育还是存在着业者和师资良莠不齐的现象。

虽然如此,但从近几年来政府努力于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地在首个幼儿教育课程指导纲领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及提高师资培训方针策略,以及对幼教业者的经营要求时加检责评估,着力于从多方面去改善幼教的质量标准中,可看出新加坡教育部与社青部为了让本地幼儿能在优质的早期教育下受惠所做出的努力。在这两大政府机构的通力合作下,本地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必定是一片光明,越办越好。

 

第三篇: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前三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周文婷

时间是一只永远飞翔的鸟。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回想这一学期,有收获,也有感想,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同时也让我进步了许多。本学期,我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学前班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能得到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语言教学方面

1、由于本班外来幼儿居多要求学生继续学说普通话,在校活动中和教师或同学交谈,都强调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注,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学生交谈时的发音和语调,发现错误立刻纠正。

2、进一步丰富词汇,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在故事,儿歌当中体会、理解新词语,并要求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3、通过要求每人每天读一篇故事或儿歌,使学生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教育学生要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讲话,不打断别人的话,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二、拼音汉字教学方面

学前班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图片感兴趣,图片接合拼音、生字,学生认识的拼音和字越来越多。课上先出示图片,找出相应的

生字,或者先出示生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这是谁的名字,把名字的样子记在心里,再出示图片,这样也会使学生对字留下很深的印象,接着再让学生给图片找所对应的生字来进行巩固,这样一来,生字的掌握情况也很不错。

三、数学教学方面

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从活动中体验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获得知识结构与知识结果。在活动中可把美术作为辅导手段,变“被 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操作获取知识 。如在画“日历”、“时钟”中感知时间所具有的特性,促进幼儿的认识。特别是在空间教学中,美术更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转换;在涂色、粘 贴中感知形体分割和学习分份等。在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也应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一图多式”、“多式一图”、“一式多改”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育中还应注意几种教学方法的交互使用,使幼儿从 中体验某一概念的内涵和运算规律,并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从而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 符号化。 四、体育教学方面

在体育课中,我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保持安全、愉快的情绪,还适当的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愿意并能愉快的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发展了幼儿基本的活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五、音乐教学方面

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中心,注重培养孩子们对艺术学科的兴趣和情感,注重以幼儿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活动中,主动的去发现、去探究。音乐课上孩子们深情演唱《小厨师》等歌曲,由此我想到了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见,教学中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就无从说起。

六、保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让幼儿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幼儿关心集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七、认识不足,努力进步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应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途径往往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反思促进了观念的转变,反思促进了工作的提高。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通过本学期的工作,我很幸运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学、多思、多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不愧于每一位求知的孩子。所以,我深信:自我评价,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动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