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近年来,随着打工大潮的涌现,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而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老体弱,他们的文化知识低下,对孩子们放任自流,这样对“留守儿童”产生了许多负面 的影响。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我们班主任要学会用真情教育班级的“留守儿童”。我们学校地处偏僻的农村,当地经济条件比较落后,迫使一些家长外出打工,因此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批“留守儿童”。其中我们班有32名学生就有18名“留守儿童”。他们大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由于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我借鉴了一些别人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做法,就是用爱心去浇灌“留守儿童”。

一. 要有爱心、耐心。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对待“留守儿童”的问题上,班主任应该把爱放在重中之重。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缺少父母的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关爱。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班里有个学生付晓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在家跟着年迈的奶奶。十多岁的孩子整天阴沉着脸。同学们说好像从没见她笑过。她还经常迟到,抄人家的作业。同学们都不喜欢她。一次跳集体舞的时候,我看到付晓静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就走到她面前问她:“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

跳?”这时一位同学说:“付晓静身上有怪味。”再一看她只见她两眼满含泪水。这时我走过去轻轻拉起他的小手和她 一起跳起了集体舞。放学后我把付晓静带回了家给她洗了头,帮她扎上了漂亮的小辫子,她高兴的笑了。后来我让班干部给她补课,组织同学星期天到付晓静家帮她做家务。慢慢地她变了,变得不再迟到,不再抄别人的作业跳集体舞的时候同学们也愿意牵着她的小手了。她的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有慈母般的爱;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春天 般的温暖。

二. 关注留守儿童的管理

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乏,我们班制定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生活、娱乐、心理健康辅导等管理制度。通过各种管理举措,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班级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特别登记清楚监护人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这样便于学校和监护人取得直接联系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监护人是学校与“留守儿童”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和桥梁。他们信息的反馈,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情况及时有效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不仅如此学校还非常注重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保持联系。为此学校开通了亲情电话,方便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与班主任经常交流。探讨父母与孩子交流经验体会。同时要求孩子与父母每周电话交流几次。这样做无论是“留守儿童”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都会从他们与父母的交流中获得“留守儿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老师及时对了解和反馈的信息,因势利导、变害为利让“留守儿童”感觉到父母虽远在他乡,却心系自己。通过

这种交流方式“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孩子的成长信息,便于对其成长进行辅导和管理。为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我要求每一位“留守儿童”要为家庭、学校或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为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挖掘闪光点。

“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再身边,一般在生活或学习上存在许多恶习,但是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正是转变他们的契机。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并了解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哪怕是一次问题回答得好,一次作业的认真完成。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转化内部的动因,满足他们要求抚爱和渴望尊重的心理需要,弥补他们成长中急需的爱。班上有位“留守儿童”把班里的洒水壶弄坏了。不仅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还买了一个新的洒水壶。当天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打动了他那颗冰冷的心。我的借题发挥使他看到了自身的价值。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希望。从此他一改往日消极的作风,开始积极向上。教师在捕捉学生闪光点的时候,有目的给他们创造机会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既要做学生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进步的引导者。对待“留守儿童”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针对措施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真情温暖“留守儿童”的心,营造温馨家园的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打工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衍生物。本文主要以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的留守儿童在文化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侵害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调查和分析的重点,发现该管理区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与父母关系紧张、生理与心理健康欠佳、容易受到社会上的各种侵害等问题。本文主要提出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性与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构想与对策,从而更新社会与家长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使社会及广大家长广泛关注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文化教育.心理健康.社会暴力

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近年来,农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很多南下务工家长把未成年的孩子寄养在亲友处,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来自中国儿童信息中心的报道:全国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47.7%。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网上统计我们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老体弱,他们文化水平低下,对孩子放任自流,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

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已逾1.2亿,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据福建省的一项调查,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1/3,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另有报道,中部地区的一所农村学校有842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为455名,占学生总数的54.5%。可见,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监护现状堪忧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

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

2.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

首先,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篇“留守儿童”的作文《我不喜欢月亮》,让人感受到一股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亲情思念。在很多人眼里浪漫而美好的月亮,却成为令他们痛苦的存在之物。作文中写道:“我不喜欢看月亮,因为月亮每个月的十五都会圆,而我的家人却没有团圆。我是那么的希望父母能够和我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月亮。”据此,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由于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平时一般不易察觉,不觉中埋下了很多无法预知的“雷区”。

其次,“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3.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存在负面影响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些打工父母的不良“职业”对自己的孩子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有一个被称为“假证之乡”的小镇,外出务工者的职业是“做证件生意”,实为造假证件。务工者心里非常清楚这种职业违法,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而是认为这是一条生财的捷径。更有甚者,寒暑假期间,有些父母把孩子接到城市去,利用孩子还未成年,法律不便追究这一特点,要孩子散发做假证传单,教孩子逃避检查和被抓后的方法和技巧,孩子直接成为生意的帮手,做着触犯法律的事情。对于这种害人害己的违法活动,一些父母却是积重难返,执迷不悟。可悲的是,耳濡目染,更加上亲身经历,对于还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这将严重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

4.监督弱化,学校教育独立难支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据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求,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一般来说,大部分监护人往往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或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父母在家的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都无人担当。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另外,“留守儿童”虽然在学习条件上有所好转,能获得更多的书籍,更多的学习用品等,但校外的学习时间变少了。由于父母不在家,他们一般要做更多的家务活,如要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有的还要打柴喂猪等,这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