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计算-多媒体课件-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总结与复习

《并行算法》课程总结与复习

Ch1 并行算法基础

1.1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并行计算机的分类

SISD,SIMD,MISD,MIMD;

SIMD,PVP,SMP,MPP,COW,DSM

并行计算机的互连方式

静态:LA(LC),MC,TC,MT,HC,BC,SE

动态:Bus, Crossbar Switcher, MIN(Multistag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1.2 并行计算模型

PRAM模型:SIMD-SM,

又分CRCW(CPRAM,PPRAM,APRAM),CREW,EREW

SIMD-IN模型:SIMD-DM

异步APRAM模型:MIMD-SM

BSP模型:MIMD-DM,块内异步并行,块间显式同步

LogP模型:MIMD-DM,点到点通讯

1.3 并行算法的一般概念

并行算法的定义

并行算法的表示

并行算法的复杂度:运行时间、处理器数目、成本及成本最优、加速比、并行效率、工作量 并行算法的WT表示:Brent定理、WT最优

加速比性能定律

并行算法的同步和通讯

Ch2 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

基本设计技术

平衡树方法:求最大值、计算前缀和

倍增技术:表序问题、求森林的根

分治策略:FFT分治算法

划分原理:

均匀划分(PSRS排序)、对数划分(并行归并排序)、方根划分(Valiant归并排序)、功能划分( (m,n)-

选择 )

流水线技术:五点的DFT计算

Ch3 比较器网络上的排序和选择算法

3.1 Batcher归并和排序

0-1原理的证明

奇偶归并网络:计算流程和复杂性(比较器个数和延迟级数)

双调归并网络:计算流程和复杂性(比较器个数和延迟级数)

Batcher排序网络:原理、种类和复杂性

3.2 (m, n)-选择网络

分组选择网络

平衡分组选择网络及其改进

Ch4 排序和选择的同步算法

4.1 一维线性阵列上的并行排序算法

4.2 二维Mesh上的并行排序算法

ShearSort排序算法

Thompson&Kung双调排序算法及其计算示例

4.3 Stone双调排序算法

4.4 Akl并行k-选择算法:计算模型、算法实现细节和时间分析

4.5 Valiant并行归并算法:计算模型、算法实现细节和时间分析

4.7 Preparata并行枚举排序算法:计算模型和算法的复杂度

Ch5 排序和选择的异步和分布式算法

5.1 MIMD-CREW模型上的异步枚举排序算法

5.2 MIMD-TC模型上的异步快排序算法

5.3分布式k-选择算法

Ch6 并行搜索

6.1 单处理器上的搜索

6.2 SIMD共享存储模型上有序表的搜索:算法

6.3 SIMD共享存储模型上随机序列的搜索:算法

6.4 树连接的SIMD模型上随机序列的搜索:算法

6.5 网孔连接的SIMD模型上随机序列的搜索:算法和计算示例

Ch8 数据传输与选路

8.1 引言

信包传输性能参数

维序选路(X-Y选路、E-立方选路)

选路模式及其传输时间公式

8.2 单一信包一到一传输

SF和CT传输模式的传输时间(一维环、带环绕的Mesh、超立方)

8.3 一到多播送

SF和CT传输模式的传输时间(一维环、带环绕的Mesh、超立方)及传输方法

8.4 多到多播送

SF和CT传输模式的传输时间(一维环、带环绕的Mesh、超立方)及传输方法

8.5 贪心算法(书8.2)

二维阵列上的贪心算法

蝶形网上的贪心算法

8.6 随机和确定的选路算法(书8.3)

Ch12矩阵运算

12.1 矩阵的划分:带状划分和棋盘划分,有循环的带状划分和棋盘划分 矩阵转置:网孔和超立方连接的算法及其时间分析

12.3 矩阵向量乘法

带状划分的算法及其时间分析

棋盘划分的算法及其时间分析

12.4 矩阵乘法

简单并行分块算法

Cannon算法及其计算示例

Fox算法及其计算示例

DNS算法及其计算示例

Systolic算法

Ch13 数值计算

13.1 稠密线性方程组求解

SIMD-CREW的上三角方程组回代算法

SIMD-CREW上的Gauss-Jordan算法

MIMD-CREW上的Gauss-Seidel算法

13.2 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三对角方程组的奇偶规约求解法

Gauss-Seidel迭代法的红黑着色并行算法 13.3 非线性方程的求根

Ch14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14.1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串行FFT递归算法及其计算原理

串行FFT蝶式计算及其蝶式计算流图

14.2 DFT直接并行算法

SIMD-MT上的并行DFT算法

14.3 并行FFT算法

SIMD-MC上的FFT算法

SIMD-BF上的FFT算法及其时间分析

Ch15 图论算法

15.1 图的并行搜索

p-深度优先搜索及其计算示例

p-宽深优先搜索及其计算示例

p-宽度优先搜索及其计算示例

15.2 图的传递闭包

基于布尔矩阵乘积的算法原理

计算示例

SIMD-CC上的传递闭包算法

15.3 图的连通分量

基于传递闭包的算法

基于顶点合并的算法

15.4 图的最短路径

基于矩阵乘积的算法原理

计算示例

15.5 图的最小生成树

SIMD-EREW模型上的Prim算法

算法的时间分析

Ch17组合搜索

17.1 基于分治法的与树搜索

与树并行搜索过程

处理器数目与搜索效率关系

17.2 基于分枝限界法的或树搜索

串行分枝限界法

示例: 0-1背包问题,8-谜问题及其搜索算法的并行化 TSP问题的分枝限界算法及其并行化

Ch18 随机算法

18.1 引言

基本知识:随机算法的定义、分类

时间复杂性度量

设计方法

18.2 低度顶点部分独立集

串行算法

随机并行算法及其正确性证明

18.5 多项式恒等的验证

基本原理和方法 矩阵乘积的验证原理

 

第二篇:算法设计与分析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重要特性

1.输入

2.输出

3.有穷性

4.确定性

5.可行性

2、描述算法的方法

1.自然语言:优点是直观易懂,缺点是容易出现二义性

2.流程图:优点是直观易懂,缺点是严密性不如程序设计语言,灵活性不如自然语言

3.程序设计语言:优点是计算机直接运行,缺点是抽象性差

4.伪代码

3、递归算法分析

1.猜测技术

2.扩展递归技术

3.通用分治递归推式

第二章 NP完全理论

第三章 蛮力法

3.1 蛮力法的设计思想

蛮力法依赖的基本技术——扫描技术,即采用一定的策略将待求解问题的所有元素依次处理一次,从而找出问题的解;

关键——依次处理所有元素。

3.2 查找问题中的蛮力法

3.2.1 顺序查找O(n)

3.2.2串匹配问题

BF O(n*m)

BMP O(n+m)

BM O(n*m)

3.3 排序问题中的蛮力法

3.3.1 选择排序O(n2)

3.3.2 起泡排序O(n2)

3.4 组合问题中的蛮力法

3.4.1 生成排列对象O(n!)

3.4.2 生成子集O(2n)

3.4.3 0/1背包问题O(2n)

3.4.4 任务分配问题O(n!)

3.5 图问题中的蛮力法

3.5.1 哈密顿回路问题O(n!)

3.5.2 TSP问题O(n!)

3.6 几何问题中的蛮力法

3.6.1 最近对问题O(n2)

3.6.2 凸包问题O(n3)

3.7 实验项目——串匹配问题

第四章 分治法

4.1 分治法的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要求解的原问题划分成k个较小规模的子问题,对这k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如果子问题的规模仍然不够小,则再将每个子问题划分为k个规模更小的子问题,如此分解下去,直到问题规模足够小,很容易求出其解为止,再将子问题的解合并为一个更大规模的问题的解,自底向上逐步求出原问题的解。

步骤:(1)划分(2)求解子问题(3)合并

4.2 排序问题中的分治法

4.2.1 递归排序O(nlog2n)

4.2.2 快速排序O(nlog2n)

4.3 组合问题中的分治法

4.3.1 最大字段和问题O(nlog2n)

4.3.2棋盘覆盖问题O(4k)

4.3.3 循环赛日程安排问题O(4k)

4.4 几何问题中的分治法

4.4.1 最近对问题O(nlog2n)

4.4.2 凸包问题O(nlog2n)

4.5 实验项目——最近对问题

第五章 减治法

5.1 减治法的设计思想

原问题的解只存在于其中一个较小规模的子问题中,所以,只需求解其中一个较小规模的子问题就可以得到原问题的解。

5.2 查找问题中的减治法

5.2.1 折半查找O(log2n)

5.2.2 二叉查找树O(log2n)

5.3 排序问题中的减治法

5.3.1 堆排序O(log2n)

5.3.2 选择问题O(log2n)

5.4 组合问题中的减治法

5.4.1 淘汰塞冠军问题O(n)

5.4.2 假币问题O(log2n)

5.5 实验项目——8枚硬币问题

第六章 动态规划法

6.1动态规划法的设计思想

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重叠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对应决策过程的一个阶段,将子问题的解求解一次并填入表中,当需要再次求解此子问题时,可以通过查表获得该子问题的解而不用再次求解。

步骤:

将原始问题分解为相互重叠的子问题,确定动态规划函数;

求解子问题,填表;

根据表,自底向上计算出原问题的解。

6.2 图问题中的动态规划法

6.2.1 TSP问题O(2n)

6.2.2 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O(n+m)

6.3 组合问题中的动态规划法

6.3.1  0/1背包问题O(n*C)

6.3.2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O(n*m)

 .

6.4 查找问题中的动态规划法

6.4.1 最优二叉查找树O(n^3)

6.4.2 近似串匹配问题

6.5 实验项目——最大子段和问题

第七章 贪心法

7.1 贪心法的设计思想

贪心法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目光短浅,只根据当前已有的信息就做出局部最优选择,而且一旦做出了选择,不管将来有什么结果,这个选择都不会改变。

贪心法的关键在于决定贪心策略。

7.2 图问题中的贪心法

7.2.1 TSP问题O(2n)

7.2.2 图着色问题

7.2.3 最小生成树问题O(2n)

7.3 组合问题中的贪心法

7.3.1 背包问题O(nlog2n)

7.3.2 活动安排问题O(nlog2n)

7.3.3 多机调度问题O(n*m)

7.4 实验项目——哈夫曼编码

第八章 回溯法

8.1 回溯法的设计思想

从解空间树根结点出发,按照深度优先策略遍历解空间树,在搜索至树中任一结点时,先判断该结点对应的部分解是否满足约束条件,或者是否超出目标函数的界,也就是判断该结点是否包含问题的(最优)解,如果肯定不包含,则跳过对以该结点为根的子树的搜索,即所谓剪枝(Pruning);否则,进入以该结点为根的子树,继续按照深度优先策略搜索。直到搜索到叶子结点,则得到问题的一个可能解。

步骤:

确定解向量和分量的取值范围,构造解空间树;

确定剪枝函数;

对解空间树按深度优先搜索,搜索过程中剪枝;

从所有的可能解中确定最优解。

8.2 图问题中的回溯法

8.2.1 图着色问题

8.2.2 哈密顿回路问题

8.3 组合问题中的回溯法

8.3.1 八皇后问题

8.3.2 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

8.4 实验项目——0/1背包问题

第九章 分支界限法

9.1 分支限界法的设计思想

1)首先确定一个合理的限界函数,并根据限界函数确定目标函数的界[down, up] ,并确定限界函数;

2)然后按照广度优先策略遍历问题的解空间树,在分支结点上,依次搜索该结点的所有孩子结点,分别估算这些孩子结点的限界函数的可能取值;

3)如果某孩子结点的限界函数可能取得的值超出目标函数的界,则将其丢弃;否则,将其加入待处理结点表(以下简称表PT)中;

4)依次从表PT中选取使限界函数的值是极值的结点成为当前扩展结点;

5)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搜索到叶子结点,如果叶子结点的限界函数的值是极值,则就是问题的最优解,否则,找到其他极值结点重复扩展搜索。

步骤:

确定解空间树

确定限界函数

按广度优先搜索解空间树,计算限界函数的值,填入PT表

从PT表中寻找极值,继续扩展结点,直到找到限界函数值为极值的叶子结点。

9.2 图问题中的分支限界法

9.2.1 TSP问题

9.2.2 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9.3 组合问题中断饿分支限界法

9.3.1 任务分配问题

9.3.2 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

5

9.4 实验项目——电路布线问题

第十章 概率算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