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观攸县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关于参观攸县环境整治的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美化乌山环境,促进环境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5月x日,在镇政府领导的周密安排部署下,我们一行十五人对全省“十佳卫生县城”——株洲攸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带着疑问与当地县城乡同治办主管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学习,听取他们的经验介绍,实地参观了当地乡镇和村级的环境卫生整治效果,详细询问他们好的做法及工作模式,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开放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一、基本情况汇报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辖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04个村(居、社区)2664平方公里,79万人。自20xx年以来,攸县就以“三创四化”(创建国家或省级平安畅通县、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园林城市和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和“洁净攸县大行动”为抓手,先县城、后镇区、再乡村,逐年梯次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创建为全国平安畅通县、省级卫生县城,全县基本实现了“五个看不见”即城乡公共区域可视范围看不见垃圾、主干道看不见车辆乱停乱放、街面看不见私搭乱建厂棚、市场和门店看不见商品出店摆放经营,城镇看不见围攻环境卫生整治执法人员的纠纷发生。较好的突出了四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我们是下午17:55进入攸县境内,首先到达的是皇图岭村,这是攸县

边境的一个行政村,但我们所见到的却是:街道干净整洁,沿路没有一个垃圾池,而每家每户门前都配有垃圾桶,居民门前看上去都很干净,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攸县不愧为“全省卫生县城”。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攸县县城,这个城市的整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舒服,绿化环境好,空气清新。本来阴沉的天气也露出了夕阳,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第二天,我们在攸县城乡同治办刘主任陪同下,首先参观了攸县新联村,崭新的村委会办公楼前整齐排列的宣传栏,营造了浓厚的宣传环境卫生的氛围。联合办公制度的落实,一周一议,一月一总结,村组包干,党员包户,重点住户重点抓等等,很多细节都能看出职能部门对狠抓环境卫生的决心和重视程度。我们和当地村干部深入交流取经,结合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他们又是如何解决,详细的查阅他们的资料及工作程序,收获颇多。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当地的村民家进行了参观,映入眼前首先是门前的温馨提示、责任包干人,城乡同治责任牌、垃圾处理小常识。屋前的小池子给了我们疑惑,原来攸县能做到居民垃圾不出户,就在于门前的焚烧池。而且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强,每家都配有四个桶:有害物、回收物、焚烧物、有机物,各家门前屋后干净整洁,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下午,我们参观了新市镇,进入镇政府后,看到了让我们感动的一幕,镇长正好召集各村干部轮流交叉检查各村(社区)的环境卫生。翻阅他们的资料,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制度,有力的监督都能让我们感觉到当地政府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晚上,我们在李镇长的组织下,召开了讨论会,大家对一天

的参观学习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大家踊跃发言,感受颇深,讨论气氛活跃。

二、根据讨论发言,经验总结:

(一)领导重视,队伍齐备。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成立“城乡同治”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检查“城乡同治”活动的开展、实施和落实。各村配备城乡同治工作专干,鼓励村委会组建城乡同治协会。强化镇干部和村干部分片包干,组长、妇女组长包组,党员包户的工作机制,包干工作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绩酬挂钩。村支部由村干部抓片,组长管组,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全村分为几个片区,村干部每人管一个片区几个小组,并在每个片区选择2个小组作为环境卫生亮点标准示范,村干部本身所处的组必须是亮点组,实行挂牌亮点,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分户挂牌。各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妇女组长为保洁员,具体负责组织、安排、落实本组的管理区域的洁净卫生。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党员在做好本身家园环境洁净的前提下,在本组内包干2-3户作为对接卫生管理户。

(二)设施配备合理,宣传深入人心。

参观过程中,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垃圾桶的配备,每家农户配备一个垃圾焚烧池,四个垃圾桶,并通过“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等方法化整为零,就地从简处理,做到厨余垃圾就地堆肥还土,可回收利用废旧物资集中回收,回收难度大的“白色垃圾”焚烧填埋处理。目前,全县农户配备垃圾焚烧池13万多个,普及达到100%,垃圾

分类投放做到100%,既节约了垃圾中转费用,也避免了二次污染。硬件设施到位的同时,宣传工作也深入人心,从我们交谈和翻阅资料中,我们了解到,为了让居民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他们通过很多制度,途径入手,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重点户,经常上门走访,督促居民形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制度完善,责任落实。

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可以讲既要抓具体工作,又要抓机制建设,更要抓好责任的落实。攸县在环境卫生整治的实践中,摸索了很多可行的机制,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总结了如下七项主要制度:1、县直单位与村级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县直机关企业单位和党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城乡同治,结对共建”。2、县级对乡镇推行“重奖重罚”机制。县考核乡镇,每季考核排名前两名的乡镇,在享受县财政资金扶助的基础上,再给予重奖,反之排名后两名的乡镇同样给予重罚。乡镇对各村也采取同样的“重奖重罚”机制,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3、对干部推行绩酬挂钩机制。将县、乡、村三级干部40%的工作津贴用于工作预安销号、绩酬挂钩,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实行按月预安、按月考核、按月落实。4、对业主推行量化考核机制。在主要街道、重点市场实行百分量化日考核计分办法,对经营户卫生状况、经营秩序进行逐日考核计分。充分调动业主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积极性。5、对户主建立“大评小奖”机制。对户主按清洁、较清洁和不清洁评定等次,评比结果张贴到户或分组公示,通过精神和物资激励调动群众的自觉性、积极性。6、对村级推行定期

联合办公制度。各行政村以支村两委成员为主,乡镇办点干部参加,每月定期集中联合办公不少于2天,处理村级重要事务,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打造宣传、便民、管理的综合平台。推动了党员干部“办实事、抓落实”的良好作风。7、对社会实行举报投诉奖罚制度。设立专线电话受理广大群众举报和投诉,凡有环境卫生不清洁、秩序管理不到位、主管单位不作为等现象均可直接检举投诉。

(四)、资金保障到位

县财政每年预算乡(镇)村洁净行动专项经费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500万元用于乡镇创建,500万元补贴到村,用于村庄洁净行动,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对重点村、中心村,贫困村给予适当的支持,各乡镇居民和各村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负责镇区和村级公共卫生区的日常保洁,基本形成了财政下拨、部门支持、乡镇配套、村(居)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多级投入模式。确保了资金到位,工作顺利落实。

三、我们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环境卫生整治重视力度。思想指导行动,只有思想上重视,工作中才会有创新。从这次参观学习中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受就是攸县县委县政府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周密部署,搞好前期准备,争取六月份与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广泛的环境卫生知识宣传活动。

3、完善考核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对现有制度认真进行梳理,

结合这次参观学习中的经验完善制度机制,下狠心落实好考核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4、对部分硬件设施进行改造。结合此次参观学习的经验和我镇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实际情况,为节约中转费用,降低二次污染,先对一个组进行试点,每户放焚烧池一个,配备垃圾桶四个,并加快建设中转站项目的启动。

乌山镇科教文卫办 二0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关于优化环境的心得体会

关于优化环境的心得体会

有人把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喻为自然优势的倍增剂和劣势的弥补剂。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一个地方利用外来资金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进程。那么,经济发展环境要从哪些方面优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找出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局意识偏颇。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地认为,发展经济是党委、政府考虑的事,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只关注部门经济利益得失,视部门利益至上,只要触及到本部门、本单位,甚至是部分科室的利益,便“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致使有些优惠政策虽然以政府名义下了文,但仍然得不到落实兑现。有的受部门利益驱动,挖空心思寻找“生财之道”,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还有的在执行上级部门规定时,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工作,而是生搬硬套,墨守陈规,理而不治,一管就死。

二是市场意识滞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的过程中,有的部门和领导思想观念滞后,仍然习惯用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来看问题,办事情,而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有的部门下达罚款指标,导致随意上路检查,乱罚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为了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是着眼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而是漫无边际作承诺,制定出台的优惠政策,洋洋洒洒,十分诱人,但好看不中用。由于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乱承诺,乱签字,为今后的履约埋下了祸根。

三是服务意识缺乏。一些部门#b@2手续繁,办事效率低。更为严重的是少数办事人员素质较差,刁难设卡,雁过拔毛。一些垄断性行业“老大”思想严重,服务质量很差,其所作所为使企业和投资者难以容忍。

四是法制意识淡薄。一些执法部门利用权力强行向企业摊派,加重企业负担。少数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执法过程中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存在执法不公,办案不力等现象,有的甚至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要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确立以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在招商引资问题上,要确立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的思想,正确处理对外来投资者让利的“得”与“失”关系,牢固树立让外商发财,求本地发展,让眼前利益,求长远利益;让局部利益,求全局利益,让经济利益,求社会效益的观念,放胆放手求发展。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外,应彻底放开投资经营范围,并给予优惠政策,创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要抓好宣传。加大力度,拓展对外宣传,扩大对外影响,是招商引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由此,在营造优裕的投资经营环境工作中,必须先声夺人,把投资融资气氛搞浓。既要大力宣传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本地经济、区位以及资源优势,更要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和融资功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对那些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应及时给予曝光,以获得更好的正面效应。

三要落实政策。优惠政策对外商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要使冲着优惠政策而来的外商留得住、扎下根还得靠政策的落实与兑现。信誉是招商之本,承诺贵在落实。因此,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新的政策。对近几年来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作适度修改,做到能变则变,能宽则宽。同时,有关部门必须作好承诺,一经承诺,就要确保不折不扣兑现,还要保持承诺政策的连续性。

四要搞好服务。环境优的标志之一是服务好。各级领导和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合理划分事权,明确责任分工,实行政务公开,从体制上解决办事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一门式”#b@2收费服务大厅应做到“红灯不闪,绿灯常亮”,使之办事快,效率高。结合事权分工,建立对口帮扶责任制,主动为投资者及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认真推行检查报批制、收费登记制,严格遵守对外经济活动“十不准”,同时,切实抓好“外来客商证”和“收费明白卡”的发放工作,为外商创造一个满意的生活环境和经营环境。

-2-

五要管好秩序。优良的投资经营环境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政法部门要切实维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重点企业、外商及个体私营业主实行治安挂牌保护。纪检监察机关要严厉惩处执法腐败行为,重点是整治有法不依,知法违法的行为。对执法人员随意对企业、投资者敲诈勒索和吃、拿、卡、要;执法人员与社会流氓恶势力相勾结,侵害投资者及企业的合法权益;利用#b@2、办照、年检强行向企业及投资者“搭车”收费,推销产品订购书刊;要从快查处,严厉打击。

六要完善机制。优惠政策的落实,执法行为的公正与规范,仅靠部门自觉行动和自我约束是不够的,必须从体制上加以保障。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机制,使之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发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的作用,要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工作制度,确保外商及企业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要完善投诉件转办交办制度,敦促各部门“ 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对未按投诉件转办、交办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单位,要责成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要追究领导人及当事人的责任;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法纪责任。以此真正为企业及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