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简述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论述

近年来,信贷集中问题成为我国信贷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机构收缩、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贷款投向趋于集中等方面。总的来说,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和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结果,体现了商业银行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信贷资金、追求最大利润的经营思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信贷集中又给我国的经济金融改革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信贷集中并采取有效策略避免信贷资金过度集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形式:

(一)信贷权限的集中

贷款权和审批权的集中。商业银行建立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大规模上收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一、二级分行,省行以下机构对项目贷款和新开户企业贷款没有审批权。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在机构重组中加快步伐撤并网点,造成信贷权限的集中。这样就出现了资金向分行集中,基层行仅仅吸收存款的现象。

(二)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随着金融机构贷款面逐步缩小,新增贷款集中于少数行业的趋势明显增强。其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垄断行业,比如电力、电信、烟草、交通、钢铁等部门。

(三)信贷客户的集中

从贷款的所有制性质及规模来看,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控股企业。而对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各家商业银行则大多采取提高门槛的态度。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GDP超过了50%,但仅得到金融资源的30%;而创造GDP不足50%的国有大型企业却占用了70%的金融资源。

(四)信贷区域的集中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收缩基层机构网点,发展支持的重点正逐步向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由于经营资金的集中,各商业银行在资金的调度上出现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集中趋势。

(五)贷款期限的集中

短期贷款投放比例下降,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比例不断提高。20xx年,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占当年贷款余额的28.11%,而20xx年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当年贷款余额的44.92%。数年间,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率达到25.64%,而短期贷款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87%。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影响

信贷集中是银行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结果,体现了经济发展状况对信贷需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有具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信贷集中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信贷集中的有利方面

1.有利于重点企业和基础项目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放的企业,一般都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银行信贷资金的适当集中,有利于促进其优势的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绩效的提升。

2.有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信贷集中是商业银行短期内改善经济效

益的理性选择,信贷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与企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信贷资金集中支持于优势企业,符合信贷资金配置的三性原则,有利于银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信贷结构,确保各行最基本的收息率和优化资产率。

3.有利于银行防范金融风险。信贷资金集中于发展前景良好的大中型企业及行业,有利于优质客户群体的培养,减少贷款投向失误,保持信贷资金的稳健运营,规避信贷资源粗放扩张积累的风险,不易对银行造成较大金融风险,对银行信贷资产持续恶化的局面的起到了明显的遏制作用。

(二)信贷集中的不利影响

1.信贷的过度集中,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由于实行二级准备金,资金逐渐向上级行集中,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甚少,造成区域经济的资金供求失衡,对微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投向集中相矛盾,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大量资金投向少数企业、行业,一定程度上将助长某些行业和企业的非理性扩张,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降低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2.形成商业银行风险隐患。信贷集中使得银行信贷客户固定,收入主要依赖于个别行业甚至个别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集中化。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或市场发生变化,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就会受到影响。基层行没有授信权,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较小,对风险的关注程度较低,上级行又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变化情况,导致贷后风险增加。

3.挫伤了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信贷集中导致信贷营销缺乏积极性,基层行不能主动培养和选择客户,难以开拓新的信贷领域和发展中间业务,使银行缺乏其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信贷功能的逐步丧失,使金融组织体系出现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无序的民间借贷的不断扩大。

4.拉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距离。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客户的集中,导致中小客户取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大。一部分有潜力的新兴企业,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金融机构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从而得不到有力支持,而使企业不得不花费时间和成本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5.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信贷资金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基础建设、公益项目和事业单位单位集中,降低了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在欠发达地区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长期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扶持,相当部分处于市场成长期、有潜力的企业无法良性发展,从而使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进一步加剧资金供求结构的矛盾。

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央银行政策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和投放信贷资金,保证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适当限制商业银行向某些行业和地区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誉优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适当增加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投入和再贴现额度,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实力。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贷款种类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以高收益来引导信贷投向。同时,利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通报有关信息,加强各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推广银团贷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二)建立行业风险预警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信贷集中行业、集中客户的授信风险预警线,定期进行集中客户授信风险分析和评级。从自身发展着眼,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评级制度,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分析,控制风险总量,并定期对集中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和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决策水平。完善贷款利率浮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运用资金定价手段,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同时,要建立对企业预期市场供求、价格变化预测等为主要依据的监测体系,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及时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的信贷市场,有效规避风险。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管理体系。各商业银行应建立贷款分层决策管理体系,对基层进行实绩分类和等级划分,对不同地区的分支行确定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根据各地经济发展规模和基层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减少中间环节。 完善业务考核奖惩机制。既要考核存量和新增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也要考核活化的不良资产比例和创造的优质贷款比例。拓宽信贷领域。在继续支持优良企业客户的同时,扩大个人消费信贷、住房信贷等业务,培育优良个体客户,优化信贷结构。

(四)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大力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解除银行投入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筹建,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合理划分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比例,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要推动企业债券一、二级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健全企业股权、债券柜台交易制度,实现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在拓宽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同时,也可以缓解银行信贷过度集中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五)加强信用建设,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为长期保持吸引商业性资金投入的能力,应加快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要树立保护金融债权的意识,建立由地方政府牵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逐步健全金融司法制度,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法律支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符合现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信用制度,着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社会信用建议。深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通过实行差别利率、降低准备金利率等措施,优化配置信贷资源,逐步建立以风险溢价为核心的管理机制。通过以上方式,把企业信誉、政府信誉、银行信誉有效结合,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创造一个良好运行环境。

 

第二篇:商业银行信贷实务学习心得

商业银行信贷实务学习心得

投资1022倪森强1003206220

通过一学期商业银行信贷实务的学习,我了解并学习到了许多关于银行信贷

的知识,现作以下学习心得总结。

银行信贷是银行将部分存款暂时借给企事业单位使用,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

收取一定利息的经济活动。信贷,即信用、借贷。 银行信贷指以银行为中介、

并要求利息为回报的货币借贷。

以银行为中介,界定了信用形式及其发展阶段。只指借贷通过银行进行,而

不是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财务发债的国家信用、个人之间的民间信用、商家与

消费者之间的消费信用,更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利贷。现今的银行,以发展

成为专门化、独立化的金融中介,专司存款货币经营的间接融资,可以与证劵信

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相结合,将其纳入自身循环。

以偿还计息为条件,是指借贷必须是有条件的,必须设定还本付息的前提。

银行从事借债、用债、收债的交易活动,必须遵从债的普遍原则,即偿还计息,

不然会造成破产,祸及社会。财政拨款、企业自有资金、慈善捐助、馈赠、救济

等资金,无须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货币借贷指借贷的标的只能是货币,不能搞实物借贷。银行只经营货币,货

币商品无差别,可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是社会一切财富的代表,这样。银行的借

贷行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才能发挥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的作用,并有利于

降低借贷双方的成本。

那银行进行信贷的资金来源于哪呢?

一、各项存款 1.企业存款 2.城镇居民储蓄存款 3.农业存款 4.信托存款 5.

其他存款。

二、债券筹资 1.发行金融债券 2.国家投资债券 3.卖出回购债券

三、向中央银行借款

四、同业拆借和同业存放

五、代理性存款 1.代理财政性存款;2.委托存款及委托投资基金;3.代理

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基金

六、所有者权益 即出资人投资于商业银行的资金。

我还了解到可以申请信贷的对象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

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银行信贷业务流程:

1、客人先开户,开户资料就是代码证,营业执照,税务证,开户证等。开

户后3天账户可用。

2、然后企业联系客户经理,和客户经理说自己的贷款需求,要贷多少钱,

要什么产品(国际业务产品还是人民币业务产品),多少期限,自己公司业务结

构怎么样,账期结构怎么样。

3、银行客户经理根据你们公司的业务情况,给你设计产品。产品很多,不

一定是纯粹的1年1放的流贷,什么信用证,保函,押汇,国内保理(国际保理)……

要根据之前客人提供的公司信息来设计,和客人沟通,敲定最终的授信方案。

4、敲定方案之后,企业一般提供一些这笔授信所需的所有项目资料,具体

提供哪些要看你之前和客户经理商量敲定的是做什么方案,每种产品要求的东西

都不一样,外汇授信一般提供报关单,提单,客户(你们公司的客户)的相关资

料,#5@p,海运单,保险单,合同等等,人民币业务一般提供房产证(如果有抵

押),存单(如果有质押),法人授权书,审计报告,起码3年年报+若干月报,

交易合同,缴税凭证(或者报税系统打印),部分科目明细,该笔授信有关的具

体的项目资料等等。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一句两句说不清的。

5、客户经理搜集齐所有资料,就开始写调查报告,期间会让客户补件,可

能会多次上门拜访,会问客人一些财务和日常生产经营问题,客户要积极配合。

6、写完调查报告,上报分行待审会,审批通过或者不通过。

7、不通过的一般复议,复议再没戏,一般当年就没戏了。通过的就可以放

款了。客人提供后续一些资料,到银行来做业务审批,审批过程由客户经理办理,

客户最后盖章就行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