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总结

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总结

永乐小学 夏逢金

自主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

生活在学校群体中的学生非常需要交往,同学提供的经验,通常容易被接受;同学间的交往活动,能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规范,有效地培养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队合作精神;同学间的交往,还可以使学生产生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尤其是在以独生子女为教育对象的特殊环境中,更有助于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和合群、利他的社交品质及众多社交技能。

合作学习追求均衡地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上的目标,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段目标”中具体规定了三个学段分别达到的目标:第一学段是“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第二学段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第三学段是“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就小学阶段而言,合作学习的重点要放在:“愿合作”——有合作的愿望和合作的精神;“能合作”——具备合作的基本技能技巧。

二、自主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据调查,小学数学学生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且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1.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不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只关注自己的发言机会。学习好的学生成了“小权威”,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在小组间进行竞争时,将小组内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

2.学生不会合作,缺乏合作必需的基本社交技能。小组活动没有明确的活动程序及策略安排,比赛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

3.合作之后经常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汇报时经常说“我认为怎么样”,而不是说“我们小组认为怎么样”。这说明在经过交流后发言人的意见没有得到完善,即不懂得反思与调整;也说明学生不会对别人的意见、答案进行补充,更不会把组内所有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更全面、合理的方案,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4.学生合作学习时,由于教师提供材料的思维难度过大、过小,或缺乏新颖度,致使部分学生在参与中受阻,不能全程参与,与邻座谈及其他,或成为旁观者,严重的则造成小组合作中止。

5.由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甚明了,在小组合作时,就常常会出现看似非常热烈,其实十分混乱的场面,导致教师无法驾驭局面,教学目标也无法达成。

6.在一堂教学课里,有些教师让学生多次合作,少则五、六次,多则十余次,但每次合作的时间颇短,学生还未进入状态,教师就要求学生停止讨论,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7.学生在分组学习时,教师对学生讨论问题的气氛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在讨论时是否有深度,是否发现新的问题等却关注不够。另外,因为有些教师注重反馈交流时几个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发言情况,而对部分学困生过问不够、关注不够,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8.由于教师多数是在比较缺乏合作学习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就缺乏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技巧。这导致这些教师难以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也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更好实施自主合作学习需要努力的方向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提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2~6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由于各小组内部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各小组间是同质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如果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同质分组,会对各类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进而使优等生骄傲自大,学困生自暴自弃。

异质合作小组的规模是不确定的,2~4人组成小组是最普遍采用的形式。如果小组人数过多,不利于组织活动,且小组人数越多,个人的责任会越少,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创设学习情境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

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除了创设外在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的内在动机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这些情境所涉及的内容,可以是在教学内容中占比较重要地位的,而且单靠学生个人智慧或能力要完成具有一定困难的;也可以是学生有迫切的愿望需要与别人进行研讨、交流或获得别人帮助的。这样才能从内因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

3.适时把握,激起合作学习的需要

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时机。当学习活动中产生不同意见时,研究结果多样化时,独立思考困难时,解决策略不同时,需要分工操作时等,都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教师要尽可能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了解各组情况,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对合作学习较顺利的小组给予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对有困难的小组要多扶持。

4.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一般来说,学生需要掌握三种类型的社交技能:一是组成小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招呼问候、介绍自己、介绍别人等;二是小组活动的基

本技能,如,表达感谢、对别人感谢的回应、注意倾听他人谈话、鼓励他人参与等;三是交流思想的技能,包括提建议、对别人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说明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别人相反意见的应答、说服他人等。

教师应由易到难逐步地让学生掌握上述基本技能。首先,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或小组活动中出现的社交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交技能的重要性和具体表现。如,无论是听教师或同学的发言都要听完整,理出别人发言的要点。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有理有据,为此,可以提供一些表达句式,如:“对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所以……”、“你的意思是说……我的观点……和你相同,但我认为……”等。当同学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改自己的观点,同时对别人的意见不盲从,做到有选择地接受。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有效地培训。第一,指导小组长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要进行有序地安排。如,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鼓励有想法的先说,允许有些同学先听后说;组内不团结时,要进行调解或制止等。第二,指导小组长在合作过程中灵活地进行协调。如,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请组员说明理由;出现冷场时,组长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第三,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并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通过这几方面的指导,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归纳等能力。

5.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教师或同伴的鼓励,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合作学习中引入“基础分”(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和“提高分”(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评价方法。学生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从评价方式看,合作学习中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这几组评价应以前者

为主,但又要多重结合。其中,小组自评非常重要,它是在小组活动的某一时期内,对哪些小组成员的活动有益或无益,哪些活动需要改进的一种反思。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还可以分为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养成情况。

6.合作学习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合作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因为合作学习除了要获得学习的成果外,其本身就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内在要求,而这些不是学生天生就具备的,它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交流是独立思考的展示、表达、交流、修正、互补、吸收、接纳的过程。合作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交流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合作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3)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竞争,尤其是强调速度方面的竞争,非但无助于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往往会事与愿违:学生在合作中只关心如何尽快完成老师的任务,至于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交往的?应该如何交往?怎样互相支持与配合?来不及细想,也来不及体验。因此,要适当地开展竞争,而且在时间安排上要宽余一些。

(4)合作学习方式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关系。应当说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对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最有效的,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完成,个人学习和竞争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我们还应当采用与合作学习策略具有互补性的其他教学策略,以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0xx年x月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开设的总结

白桑中学 宁建兵

本学期我校全面实施新课改理念“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下面我结合实践谈一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发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一、思考不很充分

在小组合作时,经常遇到合作时间超出预设时间的情况,此时为了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强行停止全班交流环节。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一定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保证,就成为空中楼阁。这个教学环节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但由于时间不足,学生的思维还未充分打开就往往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要真正实现小组有效合作,确实使学生人人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得,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尤其是涉及思维发散训练更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独立观察、思考,否则这样的合作也只是空白,作为教师不必担心由于过多的讨论时间而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进度。事实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锻炼的空间更大,发言的积极性更高,能让学生实在地多获得一些知识,这点“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

二、指导不及时

当布置好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我有时站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等待着评判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有时在学生之间茫无目的的巡视??

小组活动表面热闹,气氛高涨。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一方面,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材料既要“新,活,趣”,又要具有知识的价值和思维含量;另一方面,此时的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并参与,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这时教师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

三、评价不全面

大部分情况下面对学生满意的答复,我总是这样的鼓励语:如“你回答的真好”,而且大家的评语都差不多;再者就是对小组进行奖加分,时间长了,就成了机械动作,以至于导致某些学生根本不在乎。执教中表扬、鼓励不等于要一味地迁就学生,表扬、鼓励仍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另外,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是团体合作的结果,实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有时对学生,来自同学的鼓励,比来自教师的更有效果,一方面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如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正确,是否有条理,是否表达简练等等,另一方面把学生个人的竞争引向小组团体的竞争,我

们不仅要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团体,而且要表扬分工合理,协作成功的小组团体,要多肯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教师还要调整好教学过程,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对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把自己进化成新理念的倡导者,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