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报常识

专利申报常识

一、专利申请相关概念及申请程序:

中国专利法规定保护三种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1.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专利具有“三性”(即专利申请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专利申请人,是指请求专利局对其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的自然人或法人。 专利申请人可以是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也可以是该发明创造的合法受让人或合法权利继承人,或者与中国签订协议或与中国共同参加国际条约或按对等原则办理的国家的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

审批程序: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审批中不进行早期公布和实质审查,所以只有受理、初审以及授权三个阶段。

专利保护期限从申请日起算:发明专利为xx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xx年。

在获得专利权后的专利保护期限内,为维持专利权有效,专利权人有按时缴纳年费的义务。专利权人如果未能按时缴纳年费或缴纳的数额不足的,专利局会通知专利权人在6个月内补缴,同时应缴纳滞纳金。专利权人在滞纳期满仍未缴纳或者缴足年费和滞纳金的,专利权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终止。

二、专利申请时间

由于专利具有"先申请先得"的原则,一般而言,专利申请时间宜早不宜迟,越早取得专利权(甚至申请号)就会越快赢得商机。所以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应着手专利申请工作,试制完成、投放市场之前这段时间为最佳提交申请文件时间。如果投放市场后还要对产品做进一步的改良,通常是指所说的二代、三代等系列产品,可以以原申请为优先权基础追加新的专利,提出新的权利请求,这时我们仍然享有"先申请先得"的优势。

从避免侵权的角度考虑,我们申请专利也要及时。如果新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又易被仿冒的话,我们仅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而先将产品投放市场再申请专利的,极易被侵权。而且由于新颖性是专利权取得的必备条件。如果在产品投入市场后再去申请专利,就会因丧失新颖性而导致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后驳回;即使通过审查被授予了专利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时都可以申请该专利无效,导致该专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我国专利法实行先申请原则,专利权将授予最先申请人。因而,一旦决定申请专利,应尽可能早地提出申请。申请专利与申报科技成果完全不同。成果申报就产品而言需要设计、制样、进行中试或投入工业试验一段时间的效果等,而专利只是一种技术方案,只要其技术新颖,有新功能且同行业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方案可以进行工业化制造,就可以申请专利。至于制造样机,试验、改进、工业化制造、销售则属于专利实施范畴。而我们行业许多发明人,从创造开始,试验、加工、改进,花费不少人力财力,直到觉得一切完备、发现市场威胁后才想起申请专利,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它不仅增加发明成本,而且承担了有可能丧失市场良机及专利新颖性的风险。

三、申请专利的类型

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在专利的申请过程中,发明专利需要实质审查,审批时间一般会延长到2到3年,而实用新型专利无需实审,审批时间则会减少到8~10月。专利授权后,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年限为xx年,而实用新型专利为xx年。

因此,在专利的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产品的具体性质来确定申请类型。若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又急于占领市场,并且预计只能在市场中短期存在(容易被淘汰或更新),那就以实用新型作为申请类型。否则,产品技术含量高,尤其是属于基础专利的,想长期占领市场,那么就适合作为发明专利来申请。

四、专利检索避免侵权

在申请专利前,我们需要检索相关专利文献,通过仔细分析和比较相关专利,在申请书中突出专利的"新颖性",使专利权限有的放矢,避免产生侵权的麻烦。因为一旦被专利权人告上法庭,我们将会遭受巨大损失。

五、专利年费的缴纳

在专利权被授予的当年就要开始缴纳年费,以后的年费应当在前一年度期届满前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规定缴纳,即在前一年度期满前一个月内预缴,或者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知,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6个月内补缴,否则专利权将会因此终止。

六、专利申请寻找代理机构需要提交资料(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是发明人或申请人将自己即将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专利代理机构的进行技术交流的文件。主要是为了提高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和效率,使专利代理人更容易理解发明人发明构思的特点,需要申请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主要是发明或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专利申请文件所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如下:

1、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

名称应清楚、简明,采用本技术领域通用的技术名词,以清楚地反映和体现发明的主题以及发明的类型。不要使用杜撰的非技术名词,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型号或者商品名称,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名称最好与国际分类表中的类、组相应,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

2、所属技术领域

所属技术领域是指该发明创造直接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为便于专利分类、检索和其他专利活动的进行,简要写明所属技术领域,如:本发明属于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涉及××材料的热处理方法等等。

3、背景技术

又称已有技术,这一部分应对申请日前的现有技术进行重点描述和评价,即记载申请人所知,且对理解、检索、审查该申请有参考作用的背景技术。一般至少要引证一篇与本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件,必要时可再引用几篇较接近的对比文件,它们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非专利文件。

对现有技术的简介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1) 注明其出处,通常可采用给出对比文件或指出公知公用情况两种方式;

(2) 简要说明该现有技术的主要相关内容,例如主要的结构和原理,或者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步骤;

(3) 客观地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在可能的情况下说明存在这些问

题和缺点的原因,切忌采用诽谤性语言。

4、发明目的

指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哪些问题。通常针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取得的效果提出所要解决的任务。

具体要求如下:

(1) 应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题以及发明的类型相适应;

(2) 应采用正面语句直接、清楚、客观地写明目的,明确说明要解决的问题;

(3) 应具体体现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避免采用“节省能源”、“提高质量”等笼统的提法,但不得包含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

(4) 不得采用广告性宣传用语。

5、技术方案

这一部分是说明书的核心部分,这部分的描述应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能达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

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往往是由若干技术特征的集合构成的。应清楚完整地写明技术方案,包括达到发明目的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如果是产品发明,应该表明产品的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都起什么作用;其中属于您发明的部分是什么;如果是方法发明,应该表明该方法由几个步骤构成,每个步骤要求什么条件,各步骤之间是什么关系,各起什么作用等。一般情况下,应用构成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必要的技术特征总和的形式公开其实质内容。但有时为了使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更加明确,避免产生误解,还应当包括阐述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必须的重要的附加技术特征,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为达到所说目的,应当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什么。

6、有益效果

这一部分应清楚、有根据地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通常有益效果可以由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或根治,以及有用性能的出现等方面反映出来。具体要求如下:

(1) 可以用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结构特点或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方式、理论说明方式或用实验数据证明的方式或者其结合来描述,不得断言其有益效果,最好通过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而得出;

(2) 对机械或电器等技术领域,多半可结合结构特征和作用方式进行说明;

(3) 引用实验数据说明有益效果时,应给出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方法。

7、图面说明

附图是为了更直观表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可采取多种绘图方式,以充分体现发明点之所在。诸如示意图、方块图、各向视图、局部剖视图、流程图等。对于说明书中有附图的发明专利申请以及所有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说明书中应集中给出图面说明。

其具体要求为:

(1) 应按照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对附图的图名、图示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2) 附图不止一幅的,应当对所有的附图按照顺序编号并做出说明;

(3) 图面说明不必包括对附图中具体零部件名称和细节的说明。

(4) 应注意不要标尺寸,公差配合等。

8、最佳实施方式

这一部分通常可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不应该理解为说明书内容的简单重复。其目的是使权利要求的每个技术特征具体化,从而使发明实施具体化,使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可实施性得到充分支持。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至少应具体描述一个最佳实施方式,这种描述的具体化程度应当达到使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按照所描述的内容能够重现其发明或实用新型。在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并不要求对已知技术特征作详细展开说明,但必须详细说明区别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和各附加技术特征、以及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和作用。

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描述应当与申请中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类型相一致。例如,如果要求保护的是一种产品,那么其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就应当是体现实施该产品的一种或几种最佳产品;如果要求保护的是一种方法,那么就应当是说明实施该方法的一种或几种最好的实施方法。

七、专利申报应注意的地方

对于一项发明创造而言,只要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申请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均可以申请专利,但不是每一项符合条件的发明创造都需要申请专利保护。申请专利是以法律形式保护发明创造的独占权、进而达到维护我们的技术经济权益目的的行为,除行为本身的成本外,是否需要申请专利,首先考虑的应是能否为我们带来效益。效益来自市场,如果有市场,还要考虑有无竞争,只有在竞争中保护市场,才可以考虑申请专利。有些技术的专一性很强,比如只满足某一方面需求的加工方法、专用设备,同行仿冒的可能性不大,形成不了足够强大的市场,就没有必要申请专利。有的产品通用性很强,有一定市场,大家都在用,但无竞争,各有各的适应范围和适用地域,需据原料性能而制,你有你的市场,我有我的市场,没有形成竞争,也没有必要申请专利。还有一些技术绝窍,同样的路线,同样的图纸,不同人做出的效果大不相同,其中的“技术秘密”无需申请专利,如果经专利公开,客观上反而损害了我们的权益。相反,对于某些产品结构或外观,以及一些“一点就破”的方法,极易被仿冒的,应当尽早决定申请专利保护。

当一项发明创造被决定申请专利时,首先应考虑申请何种类型的专利。既要能最大限度地在竞争中保护市场,又要少花钱。按专利法规定除方法专利须申请发明专利外,产品方面的专利要视其在市场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除开创性发明需申请发明专利外,大量的新产品适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某些产品甚至只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就足以获得市场保护,其优点是专利审批周期短,维持费用低、保护期短,符合产品技术更新快的特点。至于某些部位的新发明是申请整体发明专利合适,还是申请改进部分的实用新型专利,这要综合考虑,而这种考虑不单是技术上的,而更重要的是市场和经济方面的分析。尤其是对于同一技术方案,并不是申请多种类型专利就一定有利,甚至有时可以用在先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附图为据,宣告在后申请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无效,或以在先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宣告在后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无效。

 

第二篇:职称申报基本知识

职称申报基本知识

1. 什么是职称?

职称:是指专业技术资格名称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名称的总称,其内涵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学术和技术水平的标志,其特点带有称号的性质。

2. 什么是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也称专业技术岗位,是指需要具有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方能担负的工作岗位。

3. 什么是专业技术资格?

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所达到的程度,能够担任何种专业技术职务的评价标志。

4. 为什么要开展职称评审工作?

专业技术资格是由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和认定后,赋于的资格,具有较高的社会公认度。通过职称评审,可以为国家和用人单位使用、培养、考核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依据;进一步确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为企事业单位树立形象;并使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认识和审视自身状况,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激励各类人才刻苦钻研、奋发拼搏,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更加显著的业绩,攀登新的科学高峰,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 职称工作服务的对象?

从传统的人事管理体系看,职称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技术干部(干部分党政和技术);按照当前人才人事工作管理的口径,职称工作服务对象的主体是专业技术人员。《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

技能型专业人才(技术工人)不属于职称工作服务的范畴。

6. 现行的职称工作思路?

国家人事部明确了我国现阶段职称工作的思路:按照“调整功能定位、健全分类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实现科学管理”的总体思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构建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评价机制为核心,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管理制度。

7. 现行的职称制度?

我国现行的职称制度主要有三项:

(一)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内容包括职称评审(含考试取得的职称资格)和聘任及管理。

(二)社会化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主要是社会通用类的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以考试形式为主。如会计类考试等。

(三)职业准入资格制度。包括各类职称和职业资格考试。其中,职称资格主要是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包括执业和从业资格。

8. 现行的职称管理方式?

我国现行的职称管理模式: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或获得授权的相关部门(机构)归口管理,其中,高级职称的评审及管理权在省级人事部门(少数正高级在国家),中级在市级人事部门,初级在县级人事部门。

9. 如何区分职称的等级?

职称资格分为三个等级、五个档次,即:高级(含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含助理级、员级)。

正高级职称如:研究员、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等。

副高级职称如: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高级会计师等。

中级职称如:工程师、经济师、讲师、馆员、助理研究员等。

助理级职称如:助理工程师、助理会计师等。

员级职称如:技术员、医士等。

10. 职称有哪些效用?

获得职称资格的人员,表明已具备相应的技术(学术)水平、能力。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凡获得职称资格并被单位聘任的人员,可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等待遇。

12.获得职称资格有哪些途径?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2种途径获得职称资格:

(一)通过评审获得:职称资格一般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照相应系列(专业)和级别的资格条件和评审申报的要求,撰写形成个人申报材料,报送至相关部门(机构)经人事职称部门审核中转到相应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按规定交纳评审费。此外,申报人还需按照相应评委会的要求参加必要的考试或答辩(含现场演示、实地考察等)。

(二)通过考试取得:全国统一组织的中、初级职称资格考试,目前,国家已实行“以考代评”的有卫生、计算机软件、经济、会计、统计、审计、船舶(船员)、出版、翻译等9个专业的中、初级职称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取得的职称资格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14. 职称评审对学历专业有何要求?

职称评审对学历专业有明确的要求,《人事部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职发〔1990〕4号)规定。

(一)专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学历必须是国民教育序列认可的学历。

(二)专业技术人员所学的专业应与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可理解为同一大类。如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学历专业应为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或工科类,从事卫生技术的人员学历专业应为临床医药类,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学历专业应为教育类相关专业。

15. 申报评审职称对继续教育有何要求?

按照《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凡申报评审职称时,须提供取得现职称资格以来参加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经过人事部门验证的继续教育证书)。其中,申报初级职称评审的,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5学分或40个学时;申报中、高级职称评审的,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40学分或72个学时。未达到继续教育规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申报评审职称。

16. 获得职称资格后如何聘任?

获得职称资格的人员,由用人单位根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情况和工作需要,通过竞聘等方式择优聘任,按照规定办理聘用手续,聘用后可享受相应的待遇。

17. 何谓“自主聘任”?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可实行自主聘任,即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

19. 申报评审职称的程序?

第一步:个人申报。即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相应评审条件的要求,撰写形成职称资格申报材料,经公司审核,按程序向评审机构推荐。

第二步:人事部门审核。由省水利厅人事部门对个人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中转至相关的评审委员会,

第三步:评委会评审。相关职称评委会按照规定程序开展评审工作,评审活动一般在每年8、9月份。

第四步:评审后续管理。由相关人事部门对评审结果公示、公布资格并发放资格证书、按申报渠道退还评审材料。

22. 什么是正常申报?

所谓正常申报是指申报评审中、高级职称资格时,其学历、资历等申报条件符合规定的要求。

(一)申报中级职称资格一般应具有国民教育认可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取得助理级资格并受聘4年以上。

(二)申报高级职称资格一般应具有国民教育认可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中级资格并受聘5年以上。

具体申报评审的学历、资历等要求以各资格条件规定为准。

23. 什么是资历破格?

所谓资历破格是指申报评审中、高级职称资格时,取得现职称资格的时间未达到规定的年限,一般申报评审中级职称时其取得助理级资格并受聘应达到4年以上,申报评审高级职称时其取得中级资格并受聘应达到5年以上。

资历破格一般只允许破1年,即申报评审中级职称时取得的助理级职称必须满3年,申报评审高级职称时取得的中级职称必须满4年。

资历破格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以相应专业的资格条件为准。

24. 什么是学历破格?

所谓学历破格是指申报评审中、高级职称资格时,其学历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一)申报中级职称资格时一般只有中专及以下学历,或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不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

(二)申报高级职称资格时一般只有大专及以下学历,或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不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

上述情况均称为不具备规定学历,须破格申报评审。学历破格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以相应专业的资格条件为准。

27. 什么是“考评结合”?

所谓“考评结合”是指:申报评审高级职称资格时须首先对照资格条件的申报要求(学历和资历),报名参加专业考试(全国统考),取得考试合格证(有效期3年)后再按照高评委会的要求申报评审,未参加考试者不得申报评审。目前,已实行“考评结合”的专业有:卫生技术,会计专业,审计专业,统计专业等。

28. 什么是“以考代评”?

所谓“以考代评”是指:中、初级职称资格的评审由全国统一组织考试的形式进行,凡涉及“以考代评”的专业不得再进行中、初级职称资格的评审。目前,全国已实行“以考代评”的专业有:经济、会计、审计、统计、卫生、船舶、计算机软件、出版、翻译等9个专业。

29. 申报评审职称时如何把握学历层次?

具体掌握为:申报评审中级职称资格时,一般应有大专以上学历,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均需有本科以上学历,否则,就须破格申报(学历破格)。

33. 如何计算职称的职龄?

职称评审时经常提到“职龄”一词,职龄的含义:是指取得低一级职称资格并被聘任后开始,到申报评审的上一年年底的时间(满12个月为1年)。如申报评审高级工程师时要求“取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就是指职龄必须达到5年以上,如20xx年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时,必须是20xx年x月份以前获得工程师资格。

34. 如何计算评审的专业工作年限?

职称评审对专业工作年限有相应的要求,且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年限(满12个月为1年)。一般按以下方法计算:

职称评审的工作年限计算:其申报时所规定的低一级职称和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到上一年年底。如20xx年x月份工程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从事建设专业技术工作,至20xx年x月份满1年可申请初定助理工程师资格,至20xx年底取得助理工程师满4年以上,20xx年可对照资格条件的要求申报评审工程师资格。

45. 初定员级资格有什么要求?

初定员级职称资格的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民教育认可的中专或大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满1年,经单位考核合格者。

46. 初定助理级资格有什么要求?

初定助理级职称资格的要求是:

(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民教育认可的大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满3年,经单位考核合格者。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民教育认可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满1年,经单位考核合格者。

(3)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民教育认可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满1年,经单位考核合格者。

47. 初定中级资格有什么要求?

初定中级职称资格的要求是:

(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民教育认可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满3年,经单位考核合格者。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民教育认可的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

48. 评审申报材料包括哪些内容?

评审申报材料一般分两大类:基本材料和业绩材料。

第一,基本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评审表一式3份;

(3)简介表一式20(中级15)份,(单位签字盖章,不装订);

(4)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5)现职称证书(含公布资格文件)、聘书或单位聘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6)近3年年度考核表或任期考核表复印件;

(7)继续教育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8)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合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符合免试条件的提供相关证明);

(9)相关的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如:执业资格证书、行业内相关专业培训证书等);

(10)个人的综合表彰获奖及荣誉证书原件和复印件(非本专业技术工作的成果奖项)。

第二,业绩材料有3个方面(对照评审条件规定的内容):

(1)反应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和能力的材料。包括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业务总结(专题业务报告),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任命文件,社会兼职聘书,承担的项目或课题的立项报告、批复等佐证材料。

申报人尤其要认真撰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专题业务报告)。总结要完整并如实反映本人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的掌握、提高

情况和所取得的主要专业工作业绩,对所承担的课题或项目等应说明本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反应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的材料。本人所出版的专著、译著或合著的书籍,在专业期刊上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在相应级别的专业协会上交流的论文,为解决技术问题而撰写的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技术总结、重大立项研究(论证)报告等专业文章。(注意原件和复印件的装订格式以及如何做标记)

一般要求:中级市级专业期刊2篇,高级省级专业期刊3篇。

(3)反应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成果的材料。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成就和获奖材料:包括所完成的设计或研究、承担的项目或课题、技术改造或创新、发明(实用)专利、主持或参与起草技术规范、国家或地方性标准、规范、获得的专业成果奖项等佐证资料。

(4)破格评审材料。对照评审条件的要求提供。

最后装订成一本,中间用彩色插页分隔,或按评委会的要求分别装订成几个分册。

50.哪些人申报职称要考外语?

(一)在江苏省范围内,凡在县城(含,包括市各区街道)以上工作从事下列专业的人员,申报高、中级职称资格评审的,需按规定参加全国或江苏省职称外语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或有效成绩通知单;其他专业人员外语不作要求(包括二外),职称外语成绩长期有效:

(1)高校教师;(2)党校教师;(3)中专学校教师;(4)技工学校教师;

(5)自然科学研究;(6)社会科学研究;(7)农业科学研究;(8)实验技术;

(9)卫生技术;(10)图书资料;(11)文物博物;(12)档案;(13)律师;

(14)公证;(15)新闻;(16)出版;(17)体育教练员;(18)国际商务。

(二)在南通市范围内,(1)凡通过考试(以考代评)取得职称资格待聘人员,其职称外语要求由单位决定;(2)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申报评审中级职称时职称外语不作要求。

51. 哪些人申报职称要考计算机?

(一)在江苏省范围内,凡申报高、中级职称资格评审的人员,需按规定参加全国或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试(含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或有效成绩通知单,计算机成绩长期有效。

(二)在南通市范围内,凡通过考试(以考代评)取得职称资格待聘人员,其职称计算机要求由单位决定。

(三)属条管(系统内垂直管理)单位的人员,其职称计算机要求按照条上的规定执行。

52. 哪些人申报职称不要考外语?

在江苏省范围内,符合下列要求的人员不需要考外语:

(一)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二)年龄满50周岁的人员。

(三)县(不含县城)以下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工作)。

(四)硕士(含)以上研究生学历或学位。

(五)取得国家出国人员外语合格证并在国外学习工作一年以上。

(六)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七)在南通市范围内,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申报评审中级职称时职称外语不作要求。

53. 哪些人申报职称不要考计算机?

在江苏省范围内,符合下列要求的人员不需要考计算机:

(一)计算机专业大专以上毕业。

(二)取得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三)在南通市范围内,凡在乡镇工作或取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或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合格证书的,申报评审中级职称时职称计算机不作要求。

56. 职称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关系?

职业资格不等同职称资格,但又相关联。职称资格与职业资格不同之处: 一是性质不同。职称资格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学识水平能力的评价,而职业资格则是政府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的对事关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岗位准入的资格。前者是服务型的,后者则有强制性要求。

二是设置的层次不同。职称资格评价分为若干层次,并以此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和兑现工资等依据,而职业资格大多数只有一个层次。

三是获取的途径不同。职称资格通过评审或考试、考核认定取得,而职业资格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取。

四是管理方式不同。职称资格至今未实行注册管理,而职业资格必须实施注册登记,在注册期内实施跟踪管理。

职称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关联:从职称管理的角度来区分,职业资格包含了中、初级,从业资格相当于初级,执业资格相当于中级。部分执业资格可以聘任到相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