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之——《尼各马可伦理学》

读书报告之——《尼各马可伦理学》

一、《尼各马可伦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 1

二、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逻辑线索 ......................................................................................... 2

三、《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概述 ................................................................................... 2

四、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感——关于青年人的友谊。 ................................................. 3

(一)亚里士多德的友谊观 ................................................................................................... 3

(二)对青年人的友谊的分析与感悟 ................................................................................... 4

第一,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念对青年人之间友谊的分析。 ............................... 4

第二,青年人如何维持长久的友爱 ............................................................................... 5

一、《尼各马可伦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著作,是西方伦理史上最早的伦理学专著。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其父老尼各马可,也有说是因为本书是由其子小尼各马可编辑而成。

《尼各马可伦理学》通篇内容主要为亚里士多德对于善、德性和幸福的理解与诠释。亚里士多德写作此书或者说他的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文明的繁荣发展时期。古希腊时期,经济发达、城邦林立、教育、哲学、艺术都欣欣向荣。政治上以城邦制为主,城邦即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以及僭主制。在各个城邦的各种政治制度中到底哪一种政治制度才是最好的?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国家应该怎样对公民进行教育?政治的目的是什么?都是当时的哲学家在追问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产生。

正如以上所说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紧密联系。此外,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和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哲学。因此,《尼各马可伦理学》与其另一部专著《政治学》被称为姊妹篇。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来说,政治学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的幸福,或者,人的幸福在于何种生活方式;其次要研究何种政体能最好地帮助人们维护这种生活方式。欲解答前者,就要研究人的道德或习惯,这就是本书要承担的任务;欲阐明后者,就要研究适合这些道德或习惯的好的、正确的政制,这是亚里

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要从事的工作。

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逻辑线索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逻辑线索可归纳为: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有目的,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最终目的即最高善就是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所以,人们通过在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中拥有幸福达到最高善。正是在这样的逻辑线索下,亚里士多德在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分析论述了德性。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的活动是我们灵魂的现实活动,而灵魂有两个部分,即:有逻各斯的部分(理性部分)和无逻各斯的部分(非理性部分)。相应的,我们的德性也分为两个部分: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

其次,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是一种被称赞的可贵的品质,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是一种“中庸之道”,即,我们的行为、实践活动遵循“既不过度也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例如:勇敢是鲁莽和怯懦的中间,是一种值得被称赞的、高贵的品质。而鲁莽则是过度,怯懦是不及,都不值得提倡。理智德性由教导生成,包括理论理性的德性(智慧)和实践理性的德性(明智)。伦理德性由习惯养成,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

三、《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概述

《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共分为十卷,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的一切技术、规划以及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而实践中的最高的善就是政治学的实践活动所要追求的人们的幸福生活。即,人们现实活动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的善就是——幸福。

在第一卷及第十卷里,亚里士多德详细地论述了快乐与幸福的问题。他把人的本性分为三个层次:植物性的生长与繁殖,动物性的感觉与欲望和神性类似的理性精神。人生的幸福仅仅是要最大程度地实现其植物性功能和动物性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使人的理性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人完美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之后所得到的满足。快乐和完善的行为共同构成了幸福。他根据对人性的分析,把美德分为伦理美德和智慧美德。在第二、三、四、五卷中讨论了伦理美德问题。他把伦理美德概括为:美德是习惯的结果;美德是品性,

美德是中庸之道;美德出于自愿;美德是在正确理性指导下,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活动中,而"中庸之道"是伦理美德中最重要的,它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与行为,使之既不过度,也无不及,而始终保持适中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根据中庸的原则,采用过度--适中--不及的模式,在第三、四、五、

八、九卷中,对勇敢、节制、公正、友爱等具体的道德内容进行了分析。在第六、七卷里,着重讨论了智慧美德与正当理性观念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智德是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包括技艺、科学、实践的智慧,直觉理性和智慧。智慧是智德的最高形式。智德是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是由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是教育的结果。伦理美德是通过习惯养成的,是长年累月实践的结果。智慧美德高于伦理美德。

四、读《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感——关于青年人的友谊。 (一)亚里士多德的友谊观

在本书的第八卷和第九卷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论述了友爱。友爱,看来似乎也和爱情一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某种德性或是赋有德性的事情。不管是至高幸福之人或者不幸之人,不管是老年人、青年人,不管是富有的人还是平穷的人都需要友谊。因为,人生活在社会共同体当中,每个人都要与其他人打交道,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谁也不会选择单独一个人去拥有一切的善,所以人都需要友谊。对于至福之人,看起来他在各个方面都没有缺憾,都得到了满足。但是,至福之人也是需要友谊的,他们需要一个承受其好处的人。而且幸福是某种现实活动,而现实活动要生成而不是某项财产的占有,如果至福之人没有友谊,就没有生成,只是对幸福的占有,那么他最终页会变得不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友爱把城邦联系起来,与公正相比,立法者更加重视友爱,他们的目的就是加强类似友爱的团结,另一方面是致力于仇恨的消除。换句话说,在古希腊城邦统治者中,他们相对于公正来说更加重视友爱,因为友爱是自愿的,而公正的维护要靠法律。自愿的友爱能够更好地使城邦公民团结起来,使城邦得到好的治理。

友爱有三种:首先,是有用的友爱,即朋友之间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相互

之间认为对方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是有明确目的的友爱。其次,基于快乐的友爱,即朋友之间是因为快乐而走到一起,这样的友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朋友相互之间有共同的让他们觉得快乐的东西存在。最后,善良者的友爱,即朋友之间都是为了朋友自身而希望朋友好,希望朋友为善。前两种友爱是偶性上的友爱,这样的友谊容易散伙,难于长期维持。而善良者的友爱,只要善不变,这种友谊就会长期维持。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青年人的友爱大多数属于基于快乐的友爱,他们任凭感情而生活,特别追求那些使他们快乐和当下存在的东西。但是,随着年龄的变化,当那些使人快乐的东西改变了,友爱也会随之改变,所以,青年人会很快地成为朋友,也会很快地断绝往来。或者青年人很容易陷于恋爱,当快乐改变又很容易分手,往往朝不保夕。在我们青年人身边,这样的例子确实不少见。

(二)对青年人的友谊的分析与感悟

第一,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念对青年人之间友谊的分析。

在我们身边,青年人的友谊看来确实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他们基于共同的快乐而产生友谊。青年人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他们最有勇气也最能实践;他们情感丰富,喜欢尝试各种活动,喜欢与不同的人交朋友。但是,确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青年人的行为大多为他们的感情所支配,他们因为缺乏人生的经历而缺少经验,理性思维能力不足。所以,他们也容易冲动,容易沉溺于快乐。他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为个人情感所支配,缺乏理性认识,只与能够与自己有共同快乐的人交朋友,为了快乐而交朋友,在这种缺乏理性和德性的友谊中,一旦朋友之间的快乐改变了,他们的友谊也会崩塌。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青年时期,我们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友谊也在消逝。因为,各自走的路不一样了,各自的兴趣爱好,各自的经历也不一样了,即,所谓的没有了共同的快乐,所以,这种基于共同快乐的友谊也随之解散。

但是,如果果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青年人的友谊是基于快乐的友谊,那么人们那些真正的友谊,一直持续不断的友谊,那些影响着他一生的友谊就真的不能再青年时期结下吗?当然不是这样!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善良者的友爱是完美的,只有这善良的德性才是恒常永远的。善良者的友爱并不是完全为了快乐或

者为了有用而友爱,而是朋友之间相互地为了朋友自身,从善良德性出发希望朋友好,希望朋友为善。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是可以维持长久的,这样的友谊 会深刻影响着你。总结说来,完美的友爱和友谊是朋友之间相互的,以善的德性出发,希望朋友好的友爱,而不是由一时激情、感情所控制,为了快乐和有用的友爱。当然这样的友爱确实是罕见的,但是也不排除青年人中会出现这样的友爱。只要,朋友之间相互表示友好并且相信、相知,保持一颗善良的、真正希望朋友好的心,青年人就会拥有维持长久的友爱。

第二,青年人如何维持长久的友爱

首先,国家要在社会范围内提倡和奖励正确的友爱的德性和友爱的行为。在国家、社会的大力提倡下,使青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友爱习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伦理德性。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伦理德性,人们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行为良好。

其次,青年人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的友谊观。正如我们所说,青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充满好奇、情感丰富却又缺乏理性。所以,需要有人,有丰富经验的长辈或者老师,对他们进行或加强正确的友谊观念的教育。在对青年进行友谊观念教育的过程中要用理性来指导青年的情感、欲望,而不能压抑青年的情感以及合理的意向。换句话说,我们要看到青年自身的优势以及主要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友谊观教育。教师、长辈与青年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最后,青年人自身也应该在教师、长辈的教导下,增加自己的经验,适当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从成功的友爱中借鉴经验,从失败的友爱中吸取教训,把所得到的经验和所学到的正确知识内化,并外化于实践中。

青年人,因为缺乏理性和生活经验而对德性缺少认识,对友爱、友谊认识不够深刻。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本人持赞同态度。对于友爱,我们固然是在共同的快乐和有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友爱中主要的或者全部的东西。因为,如果这样,友谊会成为功利性的东西,而不是一种德性。朋友之间会由于感到自己所得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而产生抱怨,友谊就不会长久。甚至在青年还不足以真正认清这种情况的深刻原因的情况下对青年造成伤害。更甚者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对于具有特殊性的青年来说,对其进行正确的友谊观教育非常有必要。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我们应该有重点地对青年进

行友谊观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友谊观。

 

第二篇:马哲读书报告——《平凡的世界》

读书报告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预防医学 1018019 周梦戈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平凡而不平庸。很美的一句歌词。

为什么每个人会有梦想,而且会为梦想而不懈努力呢?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性。在《平凡的世界》的中,两位孙家的小伙告诉了我们: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因为,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我们,我们应当做什么,怎样去做,并且坚持我们所做的。

孙少安,家中的大哥,承担着家里的重任。早年退学,和父亲一起努力地干活,却还是难以维持家用。他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县城教师润叶是青梅竹马,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

他不爱润叶吗?当然不是。那他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幸福争取呢?他不知道润叶对他的感情吗?当然也不是。因为他处在巨大的矛盾当中。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只上过小学的农民,而润叶却是县城教师,这种地位的悬殊让他不能面对这份爱情。

为什么润叶会看上他这样一个穷苦的农民呢?为什么秀莲对他表示说“别说

他现在总算还有个家,就是他讨吃要饭,她也愿意跟他去”呢?因为她们都看到了少安的本质,他善良而又勤奋的本质。虽然他家里穷,可是谁又能说得准十年二十年后的事儿呢?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不能以恒定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何况飞速发展的现当代社会呢?

而事实也证明了,孙少安是个很不错的人,他有理想,能吃苦,善于抓住时机,办了自己的砖厂,成了村里的“冒尖户”。但是,他那颗善良的心永远不会变。

现代的很多女孩子选择另一半时往往看重对方的家境,而忽略了对方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方的——品德。有些拜金女甚至坦言道:“比起自行车,更喜欢在宝马里哭泣。”要知道,建立在金钱上的爱情是不会有保障的。爱情不是商品,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如果我们不重视对方的本质属性,结婚后痛苦的只会是我们自己。因为,婚前,对方会为了得到你的芳心而掩饰自己的一些缺点,但是,婚后,那些被掩饰的东西就会渐渐显露出来。其实,本质是很容易暴露出来的,关键是我们不要被金钱或者花言巧语等诱因而蒙蔽了双眼。我们要善于观察,从小事入手,才能真正的了解对方,获得属于我们真正的幸福。

我们承认少安的勤劳,但不得不承认光有勤劳是不可能办成大事儿的。少安用他的勤劳使子自己在村里开办了第一个砖厂。可是因为不懂技术,被假冒的烧

砖师傅弄得破产。可是他又是怎样重振雄风的呢?在探索与失败中他总结了经验——除了力气,还得有技术。他从一个量的积累,上升到了一个质的突破。他明白了,只有自己掌握了这门技术,才不会被别人欺骗。才能将砖厂真正办好。我们的学习其实也是这样,我们要看书,要积累知识,但我们更要学会总结。这样才能学得更好,更扎实。

孙少平,比起大哥少安来,有着更强的自我意识。他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为之不懈奋斗。他敢于接受省领导的女儿,省报记者田晓霞。他贫穷,但是却不平庸。他和晓霞有着平等的人格,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追求。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他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的地位,从农民变成落户在城边的揽工汉,再变成有正式工作的矿工。虽然他觉得他取得的进步很大关系上是因为他遇到了贵人。但是,我们知道,凡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他的收获来源于他的勤劳与善良。他愿意多吃苦,他信守承诺,他从不放弃学习的机会。所以才会得到别人的赏识。

他有通过别人的帮助留在城市过体面生活的机会。但是,他却愿意呆在矿区。他在那里撒过汗,在那里流过血。他用他勤劳的双手劳动,他在劳动中获得了满足,获得了大家的尊重。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即使伴随着苦难。

人生其实永远不可预测.没有用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一条河流,即使缓缓、平静地流动着,也会偶尔遇上一个石头,激起一朵浪花。而往往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人才能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这是一个历练的过程。

泰戈尔曾经说过:没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不会有创造天堂般的力量;没有经历过暴风骤雨的洗礼,不会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没有流过血的手指,弹奏不出人世间的绝唱。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有多数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常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着不平凡的人生。每一个平凡的人的共同作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