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组课题总结阶段小结(草稿)

历史组课题总结阶段小结(草稿)

一、时间

20xx年x月——20xx年x月

二、参加人员

熊美霞、潘筠

三、阶段目标

1.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学情分析”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并及时写好教学随笔。

2.组织课题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反馈实验信息。

3.在实验中期对学生进行访谈和质量抽查,以便及时修正实验方向。

4.进行案例的搜索、筛选、研究、修改等整理工作。

四、阶段计划

(一)课题理论学习,加强课题组研讨与交流。

1、加强课题组成员加强课题理论的学习。

2、加强课题组研讨与交流。

(1)方式。课题小组成员集中交流。

(2)交流内容。个人理论学习心得。教学实践反思。阅读材料的选择。学情调查表的制定。不同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喜欢阅读历史。不同的学生如何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如何在阅读上逐层深化,如何测查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提升。历史材料题阅读策略研究。

(二)编制阅读材料。

1、尝试了不同学情调查方式,了解学生现有历史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然后根据不同年级(主要是课题组成员所教年级)学生现状选编历史阅读材料。

2、课题组成员继续分工选编历史阅读材料,观察分析学生阅读效果并做好记录以便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技巧的指导做更科学合理的指导。

3、结合课堂教学,用不同类型的历史材料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并形成分析结论。

(三)对学生定期学情调查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

课题组成员对所教学生进行定期(月或学期为单位)学情调查,了解课题实践过程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的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手段。

(四)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并收集整理,形成案例。

通过教学研究课,对历史材料教学进行多种教学法的探究,并以案例、教学反思、课堂实录、论文等不同方式总结材料教学的策略。

五、反思

1、如何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调查学情,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班级而异、因人而异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取得高效的教学成果。

2、如何采用各种科学的评价方法测查学生在课题实施中的进步和提高。

3、如何将历史阅读融入到学生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教师该采用哪些方法。

4、教师如何编制更符合学情的阅读材料。

 

第二篇:历史课题阶段总结

《初中历史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实验总结

经过第一阶段的实验,学生们已经慢慢地适应了小组合作的这种学习方式。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的活动之中,表现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各位实验教师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调整,使小组合作的效率更加明显。

【本阶段的实验情况总结】:

一、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重建及有效的调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第一阶段学习小组的组建以自由组合为原则,但在组建中,学生经常以个人喜好来组建学习小组,这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所以,本阶段教师适时地对学习小组进行了调整重建。鼓励男女生合作,根据思维差异、概括表达能力差异、动手能力差异优化小组的组建,使每个小组各方面的能力相差不大。这样可以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使小组内能广泛交流,取长补短,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的格局,最大程度地发挥合作群体的作用。

组长可以通过小组内推荐和轮流担当的方法选出。此外,还必须向组长明确职责和任务,利用组长调控组内的学习活动。

二、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技能。

1、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有时学习较好的学生会对领悟较慢的学生讥笑,甚至是冷嘲热讽。这样很容易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人格自尊。合作学习的氛围往往会遭到破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例如:学会倾听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与你对立的观点。让学生明白:你很有可能从不同的意见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见解。

其次,要向学生知道影响倾听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A.当听人说话时,自以为知道了,不再注意听,先入为主的固定看法影响了“倾听”。

B.当听到自认为不正确的意见或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时,即使忠言也逆耳。有一种情绪会阻止你继续听下去,甚至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进行反击的思想上去。

C.听而不闻。

第三,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良好学习环境。教育指导小组组长要耐心地把自己的思路、想法解释给其他的同学听,并帮助、鼓励其他同学理清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研究过程。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小组长要不怕困难,多加鼓励;比如,平时一些较容易的题目多让他们来回答,让他们也有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

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他就有多大。

2、教师要向每位学生强调个体责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⑤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有些学生提出课本上分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但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却没有分析。为此,我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带给我们什么呢?”为题目,要求学习小组课后合作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结果,有些学生单纯将网上下载的资料简单的堆砌,没有经过思考,没有将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和;有些小组组织无序,出现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思考、发言,其他同学不进行思考或是附和、甚至起哄,使讨论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向学生明确个体责任,给每个组员以适当的任务,如记录员、总结人等。这样,对小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强化了个体责任。另一方面,我在课堂上就某一个问题随机提问任何一个组员,并把它作为本人和小组评价的重要依据。这样,某一个成员对所学问题没有深入的了解,那么,他的不良表现将会连带影响本组的成绩和形象。在群体的压力下,每个学生会督促自己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消极逃避。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广泛交流的习惯。

合作学习强调生生交流,但学生一直以来主要习惯于接受式学习。所以,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学习技巧。例如,有些学生虽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但却是在没有经过自己思考的前提下提问,而且,只是关心这条题目的答案。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训练,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

引导学生养成记录小组讨论发言的习惯。一可以训练学生自己的概括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减少辞不达意或思维混乱的情况;二可以将自己有疑问或争论的问题记录下来,便于课后合作、思考。三有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调控,提高学习效果。我校综合实验楼里有这样一条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自实践的重要作用。可以大大改善了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只求死记硬背的现象。

4、总之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1)、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6)、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合作也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学生的合作与成人的合作有所不同,成人已经完成了上学打基础的任务,他们合作的最主要目的是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较少关心每个人发展得怎么样;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这些个性有很多独立的成分,因此,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测验来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让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比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一言堂”高得多。

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因势利导和加强调控。

教师要进行适时的、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结构。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和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这导致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较困难。所以,这需要教师联系实际,从询问、启发、收集资料等环节寻找学生历史学习的兴奋点,密切注意学生的思考,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焦点,围绕这些焦点组织教学。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成为学生关注的、渴望解决的学习悬念,成为教学推进的线索,而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则是推进学生所谓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学习“亚洲经济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四国的标志性雕像或建筑是什么吗?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让每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新加坡、韩国、东南亚、印度、西亚五个专题中任选一题,进行研究。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很长一段时期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获得独立不过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事。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亚洲民族国家的成长之路,探讨他们成功的奥秘。”“我国也是一个太平洋大国,在地理位置上与这些国家紧密相连,在文化传统上与东南亚国家又有很深的历史同源性,所以他们经济建设的经验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宝贵的重复。请思考并讨论,亚洲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也可以联系现在石油价格上涨的现象让学生联系实际,关注今天石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生在讨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片面、肤浅甚至错误的观点。教师要以一位交换意见者的身分根据学生的发言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发现矛盾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或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学生对拿破仑的评价往往集中在对外战争上或是根据拿破仑个人的野心、专断独裁的个性特点或统治特征来否定拿破仑。教师可以适时指出:“刚才同学们围绕战争评价拿破仑。在督政府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拿破仑,难道仅仅进行了对外战争?”“拿破仑为什么要实行专制,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拿破仑的专制?”启发学生把专制的问题放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国内环境和欧洲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拿破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五、创设开放课堂,拓展延伸,校内校外一体化

合作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有利于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了。我们认为应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开放式的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上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首先,立足校内课堂。教师要积极引导,有目地创建合作学习的情境。如:在教学《金与南宋对峙》一课时,当谈到金对南宋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进行辨析时,又引申出了“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当时伊拉克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学生也十分关注,课堂上几个合作小组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展开激烈的辩论。整节课灵感飞现,新意叠出。又如:在教学《大一统的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一课时,我课前布置作业让个合作小组去查找有关故宫和长城各旅游景点的资料并做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我是优秀导游员”模拟招聘活动。整节课群情激昂,挥斥方遒。

其次,开放式课堂还要向课外开放,向图书馆、第二课堂、网络、社区拓展延伸,要将学校与社会,过去和未来连接为一体,在更广阔的时空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小组合作撰写历史小论文,并且开展论文答辩会,看看哪一小组立论新,选材精,论证严,结论齐。很多小组为了写好论文,广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相互切磋琢磨,撰写出了诸如《从大禹治水想开去》、《我看谭嗣同的死》等研究性课题,尽管带着雏气,但其中大胆新颖的见解、有理有据的论证、

独到新奇的结论,确实称得上是合作的结晶。同学们兴趣盎然,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搜集整理、撰写报告。交际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效果表现如下:

(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

合作学习强调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的互动是在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中完成的,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都离不开彼此融洽的交流与沟通。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会尊重别人,能认真倾听、思考别人的意见。

(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三)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胆量的训练,通过相互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步培养他们主动与人交流,形成独立见解的意识。

【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几位实验教师也逐渐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作的方式单一,没有形成小组的风格,特色,缺乏新意。多数时候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缺乏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

(二)小组成员不能保证人人有效地参与小组活动。如在活动中只参加不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合作时机的把握问题。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关注困难学生问题。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怎样及时有效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期望与鼓励,积极地参与讨论、参与发言,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今后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究的问题】:

1、课堂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

2、如何调动或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3、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4、如何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5、如何采取评价机制。

6、小组合作的方式应多样。

相关推荐